现在很少去呷哺呷哺吃火锅了,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市场上可选择品牌太多吧,这么多年呷哺呷哺的产品品类和口味很少有创新,已经不太契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习惯了。”济南消费者曾女士曾是呷哺呷哺的一名忠实粉丝,她告诉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在手头并不宽裕的学生时代,“一人一锅”的呷哺呷哺成为了她青春里暖心又暖胃的存在。
呷哺呷哺是呷哺呷哺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呷哺集团”)旗下的平价连锁火锅品牌,近年来,呷哺集团尝试通过不同品牌和定位来覆盖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先后推出中高端火锅品牌湊湊及烤肉品牌趁烧。但从市场反馈来看,两个品牌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业务亏损的同时,先后在全国关闭了多家门店。有消费者感慨,曾经的“白月光”呷哺呷哺人气遇冷,两大高端品牌能否为呷哺集团带来新的品牌韧性?
文/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记者 杜姿霖 实习生 王光源
山东共登记注册80家呷哺呷哺
2013年起先后关店31家
呷哺集团官网信息显示,呷哺集团成立于1998年11月,2014年在港交所上市,被称为“火锅第一股”。旗下目前拥有呷哺呷哺、湊湊、茶米茶和趁烧等餐饮及新消费品牌,餐厅全部采用直营连锁发展,门店总数近1200家,遍及中国30余个省份。
从呷哺集团半年报数据来看,截至2023年6月,呷哺集团于全球共运营1094间餐厅,包括中国1080间餐厅。
尽管呷哺集团采取多品牌“齐头并进”的战略布局,但近年来旗下品牌陆续关店的情况却难以被忽视,记者注意到,仅在2023年上半年,呷哺呷哺就关闭了49家餐厅。
2013年,呷哺集团旗下平价连锁火锅品牌呷哺呷哺进入山东市场,开出了第一家门店。天眼查、企查查数据显示,自2013年起至今,呷哺呷哺在山东省注册登记的呷哺呷哺餐厅共有80家,济南、青岛门店数量最多,分别为16家和14家。但进入山东市场的11年间,呷哺呷哺已经注销31家。从2022年至今,呷哺呷哺在山东共关闭了19家门店。截至目前,济南市共有16家呷哺呷哺正常营业,4家暂停营业;青岛目前仅有5家正常营业,8家注销,1家处于吊销状态。
3月18日,记者在用餐时间段走访了位于济南市区的两家呷哺呷哺餐厅,发现即使是在用餐高峰期,呷哺呷哺店内仅有一两桌用餐的顾客。针对呷哺呷哺近两年在山东频繁关店的原因及后续的市场规划,记者于3月19日多次向呷哺集团致电并发送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收到相关回应。
“呷哺呷哺目前在团购平台的单人工作餐价格在55元—70元,作为工作餐,这个价格算很高了。”消费者胡先生告诉记者。从年报数据来看,从2017年至2022年,呷哺呷哺的客单价从48.4元增长至63.9元,增长幅度明显。
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就场景来说,吃火锅多数是聚餐,‘一人锅’ 这种商业模式及特质已经不符合餐饮消费的需求了。不过呷哺呷哺的资本力量及品牌实力仍在,从根本上重新定位和调整,未来的发展前景还是有的。”
< class="pgc-img">>集团三年亏损超8亿元
高端品牌湊湊、趁烧接连关店
呷哺呷哺2023年业绩预告显示,报告期内,集团预计实现营收约59亿元,同比增长约25%;净利润为-1.8亿元至-2.0亿元,较2022年的-3.31亿元,亏损额有所收窄。对于亏损原因,呷哺集团方面提到,预计关闭持续亏损餐厅,使得公司在2023年计提相关资产减值损失不高于1.6亿元。同时,眼下餐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且消费疲软,消费降级对中高端品牌定位的湊湊带来冲击,导致其业务尚处亏损。
记者注意到,尽管较去年同期亏损有所收窄,但呷哺集团已连亏三年,亏损额共计超8亿元。其中2021年、2022年,集团净亏损分别为2.83亿元和3.31亿元。
事实上,2023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逐渐复苏,餐饮行业恢复势头强劲。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餐饮收入52890亿元,同比上升20.4%。与此同时,包括全聚德、海底捞在内的多家龙头餐饮企业预计在2023年实现扭亏为盈。
作为直营餐饮企业,呷哺呷哺大量关店的同时,集团两大中高端餐饮品牌湊湊及趁烧同样出现了闭店情况。呷哺集团2023年半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湊湊餐厅共有249家,半年内关闭了3家。
针对“中高端品牌定位的湊湊业务尚处亏损”的具体数额,湊湊在报告期的营业收入占比,以及未来呷哺集团是否考虑调整湊湊的中高端品牌定位以应对市场消费变化等疑问,呷哺集团亦未能给出回应。
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湊湊在济南共有3家门店,其中,凑凑(天津)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济南中海环宇城分公司在天眼查的注册信息目前为注销状态。日前,记者多次致电该门店在团购平台的预留电话,始终无人接听。但从团购平台的消费者评价来看,该门店目前还在正常营业。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趁烧是呷哺呷哺于2022年9月推出的新品牌,客单价定位250元左右。呷哺集团曾表示,趁烧首批20余家门店将落户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未来3年门店数将突破百家。但记者查询发现,截至目前,趁烧共有5家门店,3家位于上海,1家位于广州,1家位于深圳。5家门店中,有2家门店处于暂停营业状态。
自助调料一人收费10元引吐槽
客单价高于行业龙头30元
今年3月7日,“湊湊火锅人均消费高于海底捞”登上了热搜。
公开资料显示,湊湊火锅主打“火锅+茶饮”模式的中高端火锅,门店多位于一线、新一线及二线城市,人均价格在150元以上,在部分租金较高的购物中心,人均价格达到170元左右。有业内人士认为,湊湊客单价偏高也为在餐饮业疯狂内卷的大环境下与同类企业竞争增加了难度。
据此前媒体报道,2019-2022年,湊湊火锅人均消费从131.5元上涨至150.9元。2023年上半年,湊湊火锅客单价下滑至133.4元,但仍旧高于海底捞的102.9元。
“湊湊的自助调料一个人收费10元,已经是非常高的了,我和朋友两个人随便吃吃就得将近300元,听说现在湊湊的锅底价格和菜品价格又上涨了,已经很久没去吃了。现在济南很多火锅店团购个2—3人餐,不到200元就能吃饱。”济南消费者张女士告诉记者。
从公开数据来看,湊湊的净收入在2019至2021年上涨三年后,于2022年出现了下滑。翻台率则从2019年开始持续下滑,从2.9降至1.9。2023年上半年,湊湊翻台率同比上涨至2.1,但相比于2019年同期的4.1下滑不少。有分析师认为,2023年上半年湊湊翻台率出现同期下滑,主要原因是2019年品牌热度处于高位基数较大所致。
< class="pgc-img">>门店菜品品控不稳?
品牌食安诺言难兑现
“我今年2月在湊湊用餐后身体不适,被诊断为急性肠胃炎,但商家拒绝承认食品存在问题。”近日,广东珠海消费者刘先生(化名)向记者和黑猫投诉联合反映称,在湊湊用餐出现身体不适后,公司目前未做出任何解释和回应,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
对于餐饮行业而言,食品安全是保障消费者健康、提升消费者信任度、维护品牌形象和声誉的重要保证和依托。值得关注的是,在呷哺集团官网,企业作出了“食品安全与质量是呷哺呷哺发展的命脉和基石,是每一位呷哺人用心铸造的诚信事业!”的承诺,但从近年来消费者投诉情况看,呷哺集团多个餐饮品牌均面临着食安危机。
消费者黄先生告诉记者,其今年在深圳一家湊湊用餐时吃出了头发,但商家给出了只退一份鸭肠和锅底的钱,处理方式令人难以接受。此外,在黑猫投诉平台,也有消费者反映在趁烧用餐后出现了腹泻等身体不适的情况。
事实上,早在2021年北京消协发布的食品安全问题情况通报中,呷哺呷哺问题门店数量就达14家,位列第二名。由此来看,这似乎也与呷哺集团将食品安全视为发展命脉的承诺并不契合。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编辑 姜之贤
报料热线:0531-81935883
1
为什么要重塑领导力?
当下竞争日益激烈,每位经营者都在持续学习,但学了很多管理技能、掌握了不少管理工具,依然常常发出如此感慨:
倾注了大量精力与时间,甚至心力交瘁,但团队表现仍不尽如人意,成果勉强及格,这种挫败感深深地刺痛了他们,进而陷入管理的迷茫与困境。
为何过去那些经过验证的管理方法,如今却无法面对每家企业所最为关注的绩效提升和员工成长问题?
一个很重要但却被选择性忽视的原因就是,我们已经来到一个环境动荡复杂,形式高度迭代的时代。
1. 乌卡时代的到来
我们正步入和经历一个充满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和模糊性的时代,我们把它称为乌卡时代。
由于疫情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我们深刻地感知到世界的复杂和多变。
当下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无法再像过去那样按部就班地用线性思维和成熟经验解决所有问题,未来充满不确定的多变性挑战,无法用任何工具进行精确预测,因此,一直以计划及控制为主的领导方式正在失去以往的效用。
乌卡时代的到来,深刻揭示了传统控制式管理方式的局限性。
当企业面临层出不穷的经营挑战和管理难题时,固守旧有的模式已难以应对。
然而,我们习惯了以往所熟悉的套路,不断用旧地图(传统的管理方式)来寻找新大陆(新变化下的解决之道),陷入了一种培训,无效,再培训,再无效的死循环。
2. 破解之道
很显然,我们再也无法回到过去那个有序的时代了。
如果世界无法降低它的复杂性,那么就只剩下一条路可以走——通过提升人的意识复杂度,以匹配日益变幻莫测的世界复杂度。
因此,未来使领导方式卓有成效的关键在于领导者的意识及心智结构是否能足以应对外在世界的变化。
我们需要培养管理者一种新的技能,即有创造力的解决各种不确定性问题及从容面对挑战的能力。
< class="pgc-img">>02
重塑领导力有何价值?
1. 从重塑自我开始
在以往的传统培训中,我们学习过许多领导力的技巧和工具,这些技能大多侧重于如何透过工具和方法来管理他人的工作表现,如追踪、辅导和激励等等,这些技巧的关注重点是如何管理他人的行为。
而《重塑领导力》课程通过肯·威尔伯建立的一个组织发展的四象限模型,帮助我们看到领导力的盲点在于个人内在的视角,即个体的信念和心智模式。
因此,发展和培养有效的领导力的关键不是单纯地改变行为,而是从影响领导力的源头开始,即每一个领导者内在视角的转化。
课程中将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去帮助领导者深度看见自我认知及心智模式的局限,重构对自我和领导力的认知,转化和扩展心智结构的层级,以更复杂和包容面更广的方式理解世界,以更宏观的视角,发现自己和团队的更高可能性,唤醒领导者内在的力量,有能力不断自我迭代升级,以应对世界日渐复杂的变化所带来的种种不确定性挑战,为个人和组织带来持续的进化与发展。
因此,作为领导者,最重要的任务不是重塑他人,而是首先重塑自己。通过不断提升自我,我们才能更好地引领团队,共同迈向成功。、
< class="pgc-img">>2. 重新看待组织的视角和观念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乌卡时代,当我们提及重塑领导力时,核心并非寻求更多的管理技巧,而是彻底更新我们对组织的认知与视角。
在这个时代,我们把组织看作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而组织成员则是组成这个生命的细胞,组织的核心要素是人,对每一个组织来说,最大的挑战是我们拥有了一群不一样的个体;而最大的优势也是我们拥有了一群不一样的个体。
这是一个个体价值崛起的时代,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组织独一无二的宝藏,因此,如何触及人的内心,激发出每一个个体的内在动力和创造力,是未来领导力重塑的关键,这一关注焦点的转变,将带给我们的组织前所未有的活力与生命力,形成组织难以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成为支持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
3. 提升组织的能量
组织的生命力源自其内在的能量,而非仅仅是能力。
正如一个人若失去意志与动力,再强健的体魄也会显得毫无生气。
我们的存在,无论是个体还是组织,都深深扎根于关系与意义之中。
一个组织的使命,不应是限制与掌控,而应致力于构建一个开放、自由的场域,让能量在其中自由流动,关系得以自然建立,进而推动组织的生成与发展。
< class="pgc-img">>正如一个人需要主动学习的能量,才能取得方法与成果,未来的组织进化同样需要激发和激活组织的内在能量。在《重塑领导力》课程里,我们探索的是如何通过改善组织的场域,提升组织的能量场,从而让组织成员的能量不断提升,成为主动积极的贡献者,为组织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 class="pgc-img">>03
往期餐饮同学说
01
竹涟烧肉 陈雪瑜
感谢并感恩钟老师给予一堂理论与实践体验相结合的课程,赋能给我们不一样的能量。通过体验环节,我更深有体会地领悟到思维上的认知内容。整天课程下来我内心充满了能量,不仅听得津津有味,还越听越兴奋,越听越想继续听后面的内容。
02
子曰礼 黄志威
重塑课程的确是给精神层面上的洗礼,非常认同钟老师的观点,能量的影响远比能力的管理更为长远,能量可以更加持续、可以做好管理。
通过vak的小测试,清晰了全局型思维和直线型思维的区别,通过两种不同思维类型的分析,知道双方的优劣点,如果双方各持己见,一定会出现火星撞地球。
03
79号渔船 李培强
非常荣幸听到钟老师《重塑领导力》课程,加深了我对领导力的全新认知,给予我在重塑团队领导力方面有更多清晰、明确的方向和丰富内容。
课程分享的不仅是如何重塑自己的管理能力,更加重要的是重塑我们积极的心智模式,重塑的是管理层级之间,管理者对员工之间的相处共融,爱与心的连接,重塑的是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唤醒了我们的能量认知,教会了我们修练心法的技巧,不仅是对我们工作的推动,也是对我们生活的启迪,对我们迈向成功的人生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04
仟语餐饮大赞寿司 Raymond
在五种心智模式误区中,“简化故事”对我影响最大,由于个人期望可以更快地出结果,往往将自己听到的一知半解,作为整件事情的真相。最终,不仅没有办法了解事实的全部真相,也伤害了伙伴的热情。
通过学习,我觉察到绝大部分的人都希望“被看见、被认可、被理解”。
在往后工作中,我会给予伙伴充分的表达空间,个人不急于发表想法及意见,先了解伙伴的想法,了解整个事情的信息。听伙伴的方案,让伙伴尝试。对伙伴最大的支持,就是给予高质量的聆听。
05
多福鱼生 陈梓涵
我们总是用主观的角度看世界,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员工。
就会发现员工总是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我们和员工都会很累。但是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我们不应该认为自己的标准就是对的,其他人就是错的。每个员工都有不一样的性格和做事方式,我们应该尊重和接受每个人的特质,才能更好的去发挥每个员工的长处。
06
青岛双合园 田洪菊
通过“需求和给予”练习,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被爱和渴望被爱的权利,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独一无二的自己,当别人对你发出一些需求的时候,我们应该及时做出回应,给到对方所需的能量。
07
武汉稻泽 周施刚
通过学习,结合自己管理的方式,发现原来自己的很多管理方式是不完善的,在管理中往往按照自己的思维去要求去怎么做,我觉得我是对你好的,我是正确的,可以让你进步。没有顾及别人心境,工作中很多人被训斥。学习转变自己思维,多站在对方的思维上去引导,多了解别人。
08
颜记椒王 龙飞飞
学会了放下过去,别把过去带到未来中,避免用过去的看法看待自己,那只是过去,清空自己,让心归零,你会发现一个新的自己,要想改变我们的人生,第一步就是要改变我们的心态,只要心态是正确的,我们的世界就会的光明,加油能量满满的餐饮人!
< class="pgc-img">>北京的美食江湖,最近可谓风波不断。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场食品安全大检查,揭开了多个餐饮门店的‘卫生黑幕’。
从俏巴妹烤鱼坊到农小锅餐饮店,一连串的问题曝光,不禁让人感叹:这年头,吃顿放心饭真不容易!”
< class="pgc-img">>北京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食品安全大检查,一时之间掀起了轩然大波。多个知名餐饮门店因环境卫生问题和操作不规范被点名曝光。
北京俏巴妹烤鱼坊朝阳国展分店的环境卫生问题,北京农小锅餐饮店的操作不规范问题,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 class="pgc-img">>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人们不禁质疑:我们每天吃进肚子里的食物,究竟有多少是安全的?
在这次检查中,诸多餐饮门店的卫生状况堪忧,操作流程也不规范。这不仅是对消费者健康的威胁,更是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一次拷问。
食品安全不仅关乎民生,更关乎社会的基本信任。本文将通过这次检查事件,深入剖析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此次检查发现,北京环球之星商贸中心和北京艾佳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多家餐饮门店都存在环境卫生脏乱问题。
< class="pgc-img">>餐饮店的环境卫生问题,不仅影响消费者的就餐体验,更可能引发食品污染,危及健康。试想一下,在一个油污满地、垃圾堆积的地方用餐,谁能吃得下去?
问题的根源在于部分餐饮企业对环境卫生的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松懈,甚至忽视相关法规的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保持经营场所的清洁和卫生,采取措施防止食品污染。然而,实际情况却令人堪忧。
食品安全不仅仅是卫生问题,操作规范也是重中之重。
< class="pgc-img">>此次检查发现,北京农小锅餐饮店等存在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的问题。这包括未按要求佩戴口罩和手套、未按规范进行食品处理等。这些看似小问题,却可能导致食品污染,埋下健康隐患。
操作不规范的背后,是餐饮企业对员工培训的缺失和管理不到位。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确保其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然而,部分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忽视了培训的重要性,导致操作失误频频发生。
虽然此次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了大规模的检查和处罚,但平时的监管力度显然不足。只有在突击检查中,问题才会集中爆发,这也反映了日常监管的漏洞。食品安全监管需要常态化、制度化,不能仅靠突击行动。
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不仅影响食品安全,还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消费者希望看到的是一个长期有效的监管机制,而不是偶尔的雷霆行动。
< class="pgc-img">>监管部门应加强日常检查,督促企业自律,确保食品安全始终得到保障。
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的维权意识也需要提升。许多消费者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往往选择忍气吞声,或者只是简单地在社交媒体上吐槽,并未采取实际行动。
这种情况下,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企业也难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消费者应当增强维权意识,积极举报食品安全问题,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同时,消费者协会和其他相关机构也应加强宣传和教育,帮助消费者树立正确的维权观念,推动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
< class="pgc-img">>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也反映了餐饮行业自律的缺失。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忽视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甚至采取违法手段降低成本。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也扰乱了市场秩序。
行业协会应发挥作用,制定行业规范,督促企业自律。
同时,企业自身也应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将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只有行业自律与监管并重,才能真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今天,我们是否还能安心地在外就餐?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信息来源:北京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