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怕冷的人,都不会拒绝暖和的砂锅。用它煨出来的美食,是冬日最暖心的礼物。
原型是夹砂陶的砂锅,是用砂和陶土高温烧制出来的。早在一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用夹砂陶了,它的出现让人们的饮食习惯逐渐从“生食”改为“熟食”。
砂锅为什么这么受宠,一是因为它不耐温差变化,适合小火慢熬,食物也因此更加入味。二是它有传热均匀和散热慢的特点,所以常被拿来用作做菜煲汤的载体,而且和什么食材都能凑上一对。
在中国砂锅地图上,无论是南方和北方,砂锅都有很高的话语权。台台精心整理了全国最好吃的15个砂锅,寒冬时节,没有什么比得上一份热气腾腾的砂锅来得暖心。
当南北方人还在为主食吃米、面、粉这个问题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砂锅已经实行了大统一,实行“万物皆可煨”的原则。
潮汕砂锅粥
< class="pgc-img">>要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潮汕人民绝对排得上号。看似普通的潮汕砂锅粥,内里却藏着很多门道。
潮汕砂锅粥分为两类,一种是白糜,另一种是香糜。白糜即是白粥,需要挑选上等的珍珠米;砂锅的余温会将米中的米油析出,这样煮出来的米滑溜香润,比普通的白粥讲究得多。
怕白粥过于清淡,潮汕人会配上五花八门的杂咸(小菜),常见的有炸花生米、菜脯煎蛋、豆干、炒麻叶。没有配菜的潮汕砂锅粥,是没有灵魂的。
咸口的香糜种类选择更多,食材也更丰富:鲜虾干贝砂锅粥、土鸡粥、基围虾粥......每次点单都会纠结许久。
虾蟹粥是香糜里人气最高的。在米煮到快要开花时,把虾和蟹放进去,不停搅拌后,虾和蟹的精华全都浓缩在这乳白的粥水中。吸收了海鲜所有鲜味的虾蟹粥,喝起来没有腥气,米香和海鲜的鲜味相辅相成,唇齿间尽是清甜。
潮汕人还有“食夜粥”的习惯,滚烫的砂锅粥用它特有的细腻温柔,治愈着每个深夜下班打工人的内心。
广州煲仔饭
< class="pgc-img">>点击上方图片查看详细做法
砂锅在广东还有个名字:煲。遵循了老广们“趁热食”的饮食习惯,比起焗饭、炒饭,用有保温功能的瓦煲为容器的煲仔饭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广州的城市美食名片。
在懂吃爱吃的广州人的搭配下,已经发展到了“万物皆可煲”的程度:腊味、黄鳝、牛肉滑蛋......但其中最经典的还是腊味,牢牢地占据着C位。
在砂锅的加热下,腊味的香味和油脂渗透到每一粒米饭里,先吃腊味,再吃米饭和灵魂锅巴,甘香味浓。
四川砂锅饭
< class="pgc-img">>做法和广式煲仔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四川砂锅饭,是四川达州宣汉家族地区的一种风味小吃。其中的配菜换成了当地喜欢的凉拌折耳根和牛肉干等小菜。
烹饪的时候也有诀窍,要时不时转动一下砂锅,这样才能保证米饭煨焖得均匀而又不糊底。
云南砂锅米线
< class="pgc-img">>到了云贵地区,砂锅里的主角就变成了粉。在小吃界拥有一席之地的云南砂锅米线,把自己的美味开遍了五湖四海。
一排灶炉同时煮好几个砂锅,咕嘟咕嘟地冒着泡。豆芽、木耳、平菇这些蔬菜先打底吊汤,瘦肉片和其他肉类依次放入,最后放一把洁白的米线,这样煨出来的汤底香气清幽,味道淡而不寡,一碗下肚,舒坦得很。
贵州砂锅酸汤粉
< class="pgc-img">>图源《早餐中国》
贵州人嗜酸,有句俗话“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
图源《早餐中国》
在砂锅中倒入调配好的红酸汤汤底,依次加入爽口的莲花白、新鲜的猪肝、手工肉丸子、鹌鹑蛋等丰富配菜。用大火煮上5-8分钟,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开。
图源《早餐中国》
和老陈醋的重口相比,红酸汤是微辣微酸,并不呛口,小朋友也能吃。除了酸汤外,店家的秘制番茄酱蘸水也是美味法宝。
砂锅面
< class="pgc-img">>在北方,砂锅面是冬天的必备。浇头是什么并不重要,重点是选的手工面一定要劲道有嚼劲。
最常见的搭配就是手工面上加一勺麻酱和白糖,再来一勺灵魂之醋和辣子。将手工面不断翻滚,让每一根面条都裹上酱料,一嗦一个爽。
上海砂锅小馄饨
< class="pgc-img">>上海的砂锅小馄饨是已经快要“销声匿迹”的老上海小吃,一锅沸腾的砂锅小馄饨里,藏着多少上海囡囡小辰光的回忆。
台台记得小时候上学前,总要先跑到学校旁边的馄饨店里来上一碗小馄饨,冲淡冬日里难消的起床气。
灶台上的搪瓷锅呼哧呼哧地冒着热气,调味很简单,清汤里加一勺猪油,再配上金黄的蛋皮和乌黑的紫菜,最后把包好的小馄饨丢进去,色面诱人至极。如果爱吃辣的话,再来一勺辣油,味道更绝。
小馄饨拖着好看的金鱼尾,薄如蝉翼的皮子下能看到粉嫩的肉馅,透着股可爱劲。一口热汤下肚,每个毛孔都得到了舒展。
再来一份被甜面酱裹满的老上海炸串,更加满足。
可惜的是,目前在上海真正好吃又正宗的砂锅馄饨少之又少,很多网红店只是用小砂锅代替碗当作容器罢了,老底子的味道实在难寻!
除了主食外,鸡鸭鱼肉等不同的食材置于砂锅,也能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每到冬天,餐桌上不乏推陈出新的砂锅菜。
东北羊肉砂锅
< class="pgc-img">>点击上方图片查看详细做法
肉是北方砂锅永恒的主题,砂锅里翻腾着肉欲,正如北方人的万丈豪情,爽快极了!
冬令进补,羊肉成了最好的“锅中物”。膘肥肉美的绵羊斩件后,配以土豆、豆腐等简单配菜,香气四溢。炖得酥烂的羊肉一咬就脱骨,大口吃肉的爽快呼之欲出。再配上特色油饼和一口美酒,天寒地冻间的幸福大抵如此。
东北坛肉砂锅
< class="pgc-img">>点击上方图片查看详细做法
东北坛肉和本帮红烧肉的做法有些相似,但不似本帮红烧肉的浓油赤酱,东北坛肉是咸香口味的。
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斩件后,用油煸香,再下冰糖炒出糖色,再加入老抽、料酒、生抽和甜面酱,点睛之笔是最后加入的腐乳汁。
炖出来的坛肉酱香浓郁、酥烂入味,配上豆腐同煮,香气四溢。就着一碗米饭、几个蒜瓣,肉香在舌尖绽放,非常入味。
哈尔滨酸菜骨架砂锅
< class="pgc-img">>图源《早餐中国》
在东北,一入冬,蔬菜就变得紧俏起来,家家户户都会囤上几百上千斤的大白菜,里面的一半都会用来做酸菜。又为了抵抗严寒的侵袭,酸菜和大骨便成了最好的搭档。
图源《早餐中国》
大骨熬出的汤打底,酸菜切丝,一锅比巴掌还大的大骨,对于胃口小的人,两三块大骨就能吃饱。剩下的汤汁再加些韭菜和辣椒粉,依然鲜美十足!
建议再配份血肠,新鲜的血肠蘸上蒜泥后,热乎乎的一大碗,嘎嘎香!
广式鲍鱼花螺鸡煲
< class="pgc-img">>点击上方图片查看详细做法
比起北方人的粗犷做法,广东人更精细一些,擅长用砂锅做成各种煲。广东人最爱的鲍鱼花螺鸡煲,一整锅鲍鱼、鸡肉、花螺,让人看得垂涎欲滴。
鸡肉斩块腌制、鲍鱼和花螺洗净过水备用。整鸡大火爆炒入味,先煸炒后焖,才有锅气。
鸡肉焖煮20分钟后,加入鲍鱼和花螺,文火慢炖,经过汤汁的渗透,就像小元宝一样胀鼓鼓,每一只的肉都超厚。鸡肉嫩滑有嚼劲,花螺鲜甜入味,鲍鱼汁鲜味香、口感弹牙,吃完满嘴留香,意犹未尽!
闽南姜母鸭
< class="pgc-img">>点击上方图片查看详细做法
把眼光投向闽南地区,一煲姜母鸭是冬天最好的驱寒食物,有上百年历史的它是传统的闽南味道。
鸭子要选闽南正番鸭,肉质细嫩低脂肪。普通的姜片入不了眼,只有三年以上的姜母才能入锅。
闽南人钟爱用砂锅整只烹煮,用麻油煸香,再倒高粱酒和料酒,浓郁的姜味渗入鸭肉中,演变成金黄的色泽。
姜母的辛辣和鸭子的肉香融合在一起,滋而不腻,温而不燥,香气直勾味蕾,特别地下饭!
湖北藕汤
< class="pgc-img">>点击上方图片查看详细做法
同样适合冬令进补的湖北藕汤,是几乎所有湖北人乡愁一般的美食。每年初冬时期隆重时期登场的莲藕,越新鲜越好吃。
当地叫做吊子的砂锅,是炖汤的不二之选,细长的粉藕切滚刀块,文火慢炖,既可溶解表层淀粉,又能保持形状。肉香藕香融入汤中,鲜美醇厚。
上海三鲜砂锅
< class="pgc-img">>上海本帮菜里少不了一份全家福什锦砂锅。肉圆、蛋饺、白菜、肉皮、粉丝、河虾......荤素搭配,凝聚了多种鲜味。
逢年过节时饭桌上它总是压轴菜,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对新的一年的期望。
全家福什锦砂锅里,台台最喜欢的还是蛋饺。不同于那些僵硬的速冻蛋饺,自己包的蛋饺肉质紧实,还没有肉腥气。
肉皮要选三林塘的,即使炖煮了很久都不会酥烂。金黄透亮的肉皮,像海绵般吸满了高汤,又鲜又香。
大理砂锅鱼
< class="pgc-img">>点击上方图片查看详细做法
被称为“大理国国菜”的砂锅鱼,是大理地区的传统佳肴,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云南地区享有盛名。
砂锅鱼的选料很讲究,必须要是当地人称“黄壳鱼”的新鲜鲤鱼或鳞细肉厚的弓鱼,两者都为鱼中珍品。
用家养的土鸡熬制成鸡汤打底,把鱼放入锅中,配以蹄筋、海参、酥肉、排骨、肉丸、里脊肉、火腿、香菇、莴笋、笋、胡萝卜、蛋饺和虾米,囊括山珍、海味与湖鲜。无需过多的调味,用文火慢慢烹制,鲜香无比,营养丰富。
同样的配料,把鱼换成豆腐也色香味俱佳,大写的好吃。
南方人爱砂锅的文火慢煲,北方人爱砂锅过硬的持热保温能力。一份冒着热烟的砂锅,是寒冬里最好的慰藉,抚去你身上所有的寒意。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你最爱的砂锅美食是什么?
文 | 猪弟
图 | 思宇、部分来自网络及《早餐中国》
入秋冬季,砂锅就成为了我们餐桌上的最爱,每天炖一锅端上桌,热气腾腾,边吃边出汗,真是舒服。今天就和大家分享5道砂锅炖菜的家常做法,做法简单,用到的食材在家庭中都很常见,有喜欢吃砂锅炖菜的朋友们,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吧。
高汤粉丝
粉丝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喜欢吃,劲道爽滑又美味,再配搭点牛肉用砂锅炖,粉丝吸满汤汁,真是越吃越上瘾。
1.首先,准备适量的粉丝放在清水中浸泡30分钟,泡软以后把粉丝剪断备用。
准备牛肉一小块,先切成片再切成牛肉粒。
再切一点小米椒、野山椒、蒜苗备用。
< class="pgc-img">>2.把砂锅烧热,倒入植物油,放入肉末煸炒一会儿,肉末炒香、炒变色后撒入几粒青花椒,倒入蒜姜末一起翻炒出蒜香味,再倒入小米椒、野山椒,加入一勺豆瓣酱翻炒出红油,然后倒入高汤,没有高汤的话加清水也可以,加入适量的食盐、蚝油、老抽,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熬制10分钟。
< class="pgc-img">>10分钟以后,汤汁已经熬得非常浓稠,把粉丝倒入锅中,撒入蒜苗段后加入适量的鸡精、麻椒油、芝麻香油,用筷子不停地翻拌,直至汤汁全部被吸收,粉丝有点微微糊底时就能关火上桌了,一道又香又入味的高汤粉丝就做好了。
< class="pgc-img">>小总结:
1.龙口粉丝、蟹黄粉丝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
2.蒜末可以稍微多一点,香味更浓。
3.蒜苗最好出锅前再放,煮的时间久了香味容易散失。
香菇猪皮煲
猪皮满满的胶原蛋白,单吃有点腻,和香菇、土豆一起炖,鲜香不油腻,而且做法超简单。
1.首先,把猪皮泡发,切成片放入盆中,加入一勺面粉,倒入一点白醋,使劲挤压抓洗一会儿,去除猪皮的异味,把猪皮洗干净备用。
准备适量的干香菇,稍微泡软一点,把根去除。
准备土豆一个,削去外皮后切成小块,用清水泡上以免氧化变色。
再切一点长豆角、大蒜备用。
< class="pgc-img">>2.把砂锅烧热,刷上植物油,放入蒜片和香菇一起翻炒出香味,倒入猪皮继续翻炒一会儿,把猪皮炒爆香后倒入半锅开水,加入胡椒粉2克,食盐2克,蚝油5克,少许白糖提鲜,生抽10克搅拌均匀,水烧开以后转小火焖煮15分钟。
15分钟以后放入土豆,盖上锅盖再焖10分钟。
< class="pgc-img">>另取一个锅,加入植物油,油烧热以后把豆角放进去煸炒一下,豆角炒变色以后放入砂锅中,继续焖煮3分钟,焖熟以后就可以上桌食用了(没有豆角的可以用青椒代替),一道营养丰富的香菇猪皮煲就做好了。
< class="pgc-img">>小总结:
1.泡软的猪皮要用面粉再抓洗一遍,否则会有皮腥味。
2.豆角炒过以后再煮,更加入味。
砂锅凉粉
凉粉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吧,满满儿时的记忆,天冷时来上一锅,吃完全身都暖和。
1.首先,准备凉粉一块,切成1厘米左右的丁,凉粉的质地比较紧实,切小一点更好入味。
准备五花肉200克,剁成肉末;再切一点大蒜、葱花备用。
< class="pgc-img">>2.把凉粉焯一下水:锅内烧水,冷水放入凉粉,水烧开以后煮1分钟,把凉粉倒出来沥干水分,焯水主要是为了让凉粉快速成熟,减少炒制时间。
< class="pgc-img">>3.锅内烧油,充分滑锅以后倒出热油留少许底油,这一步主要是为了防止凉粉粘锅,把凉粉倒入锅中,经常晃动锅让凉粉均匀受热,大约翻炒2分钟,凉粉表面微微透亮时倒出来控油。
< class="pgc-img">>锅内再次烧油,放入肉末开中火煸炒出香味,肉末炒白以后放入蒜末一起翻炒,加入豆瓣酱10克炒化、炒出红油,沿锅边淋入适量的清水,倒入凉粉,加入食盐2克,少许胡椒粉、白糖、鸡精搅拌化开调料,再淋入生抽10克,转小火煨3分钟让凉粉吸收汤汁入味。
3分钟以后转大火收汁,经常晃动锅以免粘锅,汤汁收成粘稠状并均匀包裹在凉粉表面时,淋入一点明油提亮色泽,把凉粉盛放在砂锅中加热至沸腾 ,撒上葱花,美味即成,一道嫩滑入味的砂锅凉粉就做好了。
< class="pgc-img">>小总结:
1.凉粉的质地比较紧实,不要切得太大,否则味道不能充分渗入进去。
2.凉粉下锅以后不要来回翻炒,往一个方向轻轻地推,以免破碎。
3.葱花也可以换成蒜苗,吃着更加清香。
酸菜炖锅
无论酸菜怎么做都很好吃,特别是用砂锅炖,那真是美味,汤汁酸爽,食材丰富又营养,比大烩菜还香。
1.首先,准备酸菜200克,放入清水中洗去上面的盐分后切成长条。
准备白菜几片,把白菜帮和白菜叶分开,分别切成大片和长条,清洗干净。
再来一把宽粉,一张豆腐皮切成条,蒜苗段、姜片备用。
< class="pgc-img">>2.把豆腐皮焯一下水:锅内烧水放入豆腐皮,快速汆煮1分钟去除一下豆腥味,豆腐皮煮软以后倒出来,用清水冲洗几下控水备用。
< class="pgc-img">>3.把锅烧热,加入植物油滑锅,滑好锅以后倒出热油加入凉油,油温五成热时倒入肉末煸炒出里面的肥油,放入姜片、干辣椒,开小火炒出香味,把酸菜倒入锅中煸炒2分钟,酸菜炒干、炒香后倒入适量的清水。
加入食盐2克,胡椒粉2克,老抽3克,汤汁煮至沸腾以后倒入砂锅中,放入宽粉开大火烧开后,盖上锅盖转小火炖10分钟,把宽粉焖熟吸收汤汁入味。
< class="pgc-img">>10分钟以后,倒入白菜帮和豆腐皮翻炒均匀以后,继续炖5分钟。
时间差不多时,把白菜叶、蒜苗放入锅中稍微烫一下,加入一勺鸡精,蒜苗断生以后淋入一点花椒油,美味即成,一道简单又好吃的酸菜炖锅就做好了。
< class="pgc-img">>小总结:
1.酸菜一定要充分炒出水分,这样口感更加脆嫩。
2.白菜叶和蒜苗不能久煮,要最后下锅,以免煮烂失去香味。
砂锅炖豆腐
用砂锅炖豆腐看着都留口水,先把豆腐煎至两面金黄,再放入砂锅焖熟吸收汤汁,外酥里嫩又鲜香,秋冬必备家常菜。
1.首先,准备老豆腐一块,切成片;香菇几朵,清洗干净去除根部,切成片。
准备五花肉200克,去除肉皮,先切碎再剁成肉末;切半个洋葱备用。
在准备一点小米椒、大蒜来调味。
< class="pgc-img">>2.把锅烧热,加入植物油滑锅,滑好锅以后倒出热油加入凉油,在锅底撒上食盐,油温五成热时放入豆腐,大约煎制5分钟,把豆腐煎至两面金黄时倒出来备用。
< class="pgc-img">>3.锅内再次烧油,倒入肉末煸炒一会儿,肉末炒香、炒变色以后倒入蒜末、小米椒炒出蒜香味,淋入一点料酒翻炒均匀去除腥味,再加入老抽2克翻炒均匀后关火备用。
< class="pgc-img">>准备一个砂锅,放入洋葱片、香菇,把煎好的豆腐依次摆放在里面,倒上炒好的肉末,再倒入清水与食材持平即可,加入少许食盐,生抽10克,先开大火烧开再转小火焖煮10分钟。
10分钟以后,勾入一点水淀粉把汤汁收浓,再淋上一点芝麻香油,撒上葱花美味即成,一道鲜嫩多汁的砂锅炖豆腐就做好了。
< class="pgc-img">>小总结:
1.植物油滑锅和在锅底上撒食盐都能防止煎豆腐时粘锅。
真是种奇怪的生物,被美食浇灌的舌尖越发挑剔,被时令美物滋养的胃也会按时提醒你该吃什么了。这冷风一起,全身上下的细胞似乎都在说“吃点热乎的,吃点热乎的……”而热乎类的美食中,砂锅必定榜上有名。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说起砂锅了,就不得不提一下杞县砂锅。和武陟砂锅全靠最后一步激油来提香不同,杞县砂锅更注重汤鲜味浓、食材多样。最近在文劳路附近发现了一家砂锅店,据说主打的就是杞县砂锅。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店内砂锅种类大概有二十多种,除了小酥肉、丸子、莲夹、排骨等比较常见的砂锅,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比如砂锅鸡蛋、砂锅拆骨肉、砂锅小鱼汤等比较有杞县特色的。尤其在不少食客吃过杞县砂锅鸡蛋后,更是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 class="pgc-img">>一勺舀下去,就感受到了砂锅鸡蛋松软的质地。鸡蛋已经成了蜂窝状,气孔里充满了汤汁。原以为和蒸鸡蛋羹的口感差不多,没想到却完全不一样。入嘴鲜香滑嫩,口感有点像布丁却更有质感,细细品还能品出鸡蛋里浓郁的高汤香气。
< class="pgc-img">>制作鸡蛋砂锅可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没有几年的手头功夫可是做不来的。鸡蛋搅拌均匀后,缓缓倒入似开非开的高汤中快速搅拌。整个过程还要控制好火候,据说这样做出来的鸡蛋才会软嫩鲜。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砂锅小鱼汤,光听名字就让吃货心动不少。刚端上桌时还在咕咕嘟嘟地冒着泡,散发出的香气格外诱人。油炸过的小鱼吸饱了汤汁,一口咬下去外层绵软、内里酥脆,汤头酸酸辣辣的。刚喝上没几口,浑身上下就热乎起来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酥肉莲夹是砂锅中的老大哥,在这里的受欢迎度自然不用多说。酥肉外层挂的糊比较薄,在汤里浸泡后并没有变得软塌塌的,相反依然很有型。吃起来外层软滑,里面的肉块紧致入味却不失嚼劲。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听后厨的师傅讲,为了保证新鲜的口感,酥肉砂锅里用到的酥肉都是店内当天制作的。选用肉质细嫩、有弹性的猪前腿肉,拌入姜丝、调料腌制入味,不裹太厚的面糊然后过油炸,据说这样做出来的酥肉在煮砂锅时久煮不散、也有嚼头。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但要想砂锅味道好,底汤可是重中之重。每天用新鲜的牛棒骨、猪骨头和老母鸡来熬制高汤,先用大火烧开,再用小火慢慢煨出香味。直到骨头中的骨髓油被全部逼出、老母鸡的香味完全融进汤里,汤鲜色白时,这锅底汤才算大功告成。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在这个天气里,下班后约上几个同事好友。来到店里,你点一份酥肉、我点一份排骨,要是觉得不过瘾,那就再来一份砂锅炖羊肉。配着小酒,热热乎乎的下了肚,顿时就有了抵御寒冷的勇气。
< class="pgc-img">>店名:金杞侯家砂锅
地址:郑州市园田路和文劳路交叉口向南60米路东
消费:人均20元
营业时间:11:00—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