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网红小吃街 流动摊档有了“家”
10月21日,惠东县举行“大力推进城乡综合治理 全面提升城乡管理服务水平”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惠东县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城乡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该县城市管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流动摊档治理,“疏”是关键。流动摊档一直是城市管理工作的难点,自发形成的“马路市场”破坏市场秩序,影响市容市貌,造成交通拥堵。为破解流动摊贩治理难问题,惠东县开辟绿色通道,按照“服务摊贩、方便市民、便于管理、便于购买”的原则,根据调研在平山街道设置了和润步行街小吃街和大润发超市旁马灯部落饮食区,以及在大岭街道设置了“网红小吃街”等3个流动摊档临时疏导点,积极引导流动摊档在疏导点“安家落户”,有效解决县城流动摊档占道经营造成的交通阻塞、市容秩序混乱等问题,也为居民提供优质、便捷的消费场所。
“这边上就是东华路,因为人流量大,流动摊贩就聚集过来了,卖各种小吃、奶茶等,以前我家店门口经常被堵住,车开不进去不说,人都很难通过。”在红荣路经营鞋店的店主介绍说,“经过相关部门整治,现在周边的流动摊贩都被引导到和润步行街小吃街经营,这里没有流动摊贩占道经营了,道路宽敞又干净。”
据了解,惠东县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积极启动流动摊档临时疏导点,化堵为疏,目前3个流动疏导点引导约500档经营摊档入点经营,有力推动了地摊经济发展,更让城市人情味得到延续。
近年来,惠东县通过流动巡逻和夜间联合突击执法,切实加强主要路段路面以及隐蔽偏僻地块等易发、高发偷倒场所的巡查力度,对进入惠东境内及过境的固体废弃物运输车辆进行检查,深入排查存在非法倾倒潜在风险,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运输处理固体废弃物行为。
此外,今年以来,惠东县城乡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推进创文三项“民生实事”为抓手,重拳整治乱搭建帐篷、乱摆卖商品、乱堆放杂物、乱拉挂横幅标语、乱设广告招牌、乱张贴“牛皮癣”以及跨门店经营等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好县城市容秩序。
着当代经济快速发展,汽车早已经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汽车的不断增多,停车难也日益成为人们需要面临的问题。据记者从惠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去年我市小车的保有量约达43万辆,同时预计2015年我市汽车上牌量将近10万辆,停车难的问题在我市也日益明显,特别是在一些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商业广场一带的路段,每天都要上演“抢车位”的戏码,免费的公共车位难找,花钱停车也不一定能有车位。因此停车难问题也成为城市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立体停车场概念的提出为解决停车难问题创造了条件。据记者调查了解,在广东省的广州和深圳,立体智能停车场发展相对成熟,而惠州则处于萌芽的阶段, 市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旁听人员也曾建议政府应在市中心区建立综合性的立体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问题,并通过收取停车费补贴公共交通设施建设。
一边是空间少、停车难,一边是占有空间优势的立体停车发展缓慢,但由于建设立体停车场的投入资金大、缺少有影响力的示范点以及停车花费时间长,要求车主停车技术高,而且还对立体停车场设备不信任等都制约了立体停车场的普及。如今惠州已经投入机械停车场使用的情况如何?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机械智能停车场少人问“津”,记者就此展开了调查。
惠州立体停车库建设范本:
A、惠东和润步行街智能停车场——投入约900万元,共182个停车位
位于惠东县城惠东大道的和润步行街的正门入口左侧是惠州目前为止最大型的立体式停车场,为缓决停车难问题,开发商花费了约900万购买了14套的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备在惠东县和润步行街露天率先投入使用,每一组共有6层,共182个停车位。第1至12组限高为1.85米,主要是停驶普通小车;第13和14组,限高为1.9米,主要是停驶SUV或是面包车。从2014年12月开始投入使用,并从早上9点至晚上11点半免费向社会开放。
当天记者体验了一回:停车时把车开进载车板,锁好车,保安按一下按键,不到1分钟,车辆升起,自动停好;取车时,保安按一下爱车所在车位编码,2分钟之内,车位自动降下,把车开出载车板……这就是垂直循环式自动停车系统。虽然操控简单,但是出于安全考虑,每一组的设备都贴出了“不经许可,不得入内和操作”的提示,只能由保安来操作。
据和润步行街的项目总监钟佛传介绍,“每半个月供应商都会来立体停车场进行检查和保养,排查隐患;而且我们要求这里的每个保安人员,一旦发现有异常,就得马上停止使用该组设备并及时上报,以确保停车的安全性。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耗电量较大,而且配备了6名专职保安,所以使用成本真的不容小觑。我们提供免费的停车服务,主要是方便前来购物的客户,没有想过通过收取停车费来收回设备和使用成本。”
虽然操控简单,但是出于安全考虑,每一组的设备都贴出了“不经许可,不得入内和操作”的提示,只能由保安来操作。
和润开发商花费了约900万购买了14套的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备在惠东县和润步行街露天率先投入使用,每一组共有6层,共182个停车位。
B、河南岸恒和主场小区——投入了600多万元,共170多个停车位
位于惠城区河南岸演达一路地税局旁的恒和主场小区共有692户,而普通的停车位总共仅有一百来个,远远不能满足业主的停车需求。恒和主场在2011年开始投入使用机械式立体停车库,该车库总占地面积约5100多平方米,约30米高共9层,车位总数达到170多个,停车费每个月为300元,共有四个出入口。
据恒和主场物业主管陈磊介绍,恒和主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是完全智能化的,车主是不需要进入停车场的,车主们只要按照提示,把车开到停车场的入口的电梯处,接下来就由电脑操控,开始自动泊车了。入口处这里有一个语音提示,还有一个“OK“指示灯,只要“OK“指示灯亮了,就证明车已经停好了,然后车主出来刷一下卡,按一下“确认键”,入口处的门就自动放下来,就可以开始自动存车了。接着,我们来到了一旁的监控室,看到了电脑泊车的全过程,车子会搭乘电梯到指定的位置,然后通过电脑自动的选择车位,电脑会自动测算出车辆的大小,是否和停车位匹配,然后再准确无误地把车辆搭送到停车位处。
“目前该停车库仅有20多辆车”。在陈磊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车库现场看到,目前仅有第一二层有投入使用,停着寥寥无几的小车。如此智能且安全性如此之高的智能停车库为何会被“冷落”?陈磊解释说,“主要是停车花费时间较长,车主觉得麻烦,大部分车主还是习惯停在地面上,说走就走。而且很多车主对停车设备不太了解,抱着不信任的态度。”
恒和主场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是完全智能化的,车主是不需要进入停车场的。为了让记者能更直观了解,工作人员手动操作演示智能停车。
入口处这里有一个语音提示,还有一个“OK“指示灯,只要“OK“指示灯亮了,就证明车已经停好了,
然后车主出来刷一下卡,按一下“确认键”,入口处的门就自动放下来,就可以开始自动存车了。
车库旁的监控室,可以看到了电脑泊车的全过程,车子会搭乘电梯到指定的位置,然后通过电脑自动的选择车位,
电脑会自动测算出车辆的大小,是否和停车位匹配,然后再准确无误地把车辆搭送到停车位处。
C、山水华府未启用、达成新居已停用
位于金山湖九号小区的山水华府是一个拥有四期产品的大社区,目前小区的入住率达七成,地下车库的停车位已经全部被业主购买了,所以没有购买停车位的大部分业主,就将私家车停在小区周边人行道或小区绿道上。为了缓解小区停车紧张的局面,开发商在第三期的T6栋地下停车库安装了100个机械停车位,据了解,机械停车位的售价一个约为七八万元,比普通的停车位较为便宜,但是到目前为止仅销售了十多个,得不到业主的青睐主要是由于停车不方便、花费时间长,要求车主停车技术较高,所以至今机械停车位都未启用。
山水华府机械停车库上层至今未启用。
位于演达二路的达成新居小区是一栋仅有68户的单体楼,目前已经入住了62户,小区地面上14个停车位,地下车库有14个停车位;为了缓解停车难,开发商投入30多万增加了10个机械停车位,但由于车主反映难以将车停入载车板,而且总是卡到轮胎,车主都拒绝使用,机械停车位在使用了几个月后,开发商只好无奈地停用了。物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小区停车位不够,有车的业主饱受困扰,没有车位的时候只好将车停在路边,不过车主还是很担心车身安全,同时也怕被执法人员贴罚单,虽然风险很大,但也只是无奈之举了。
达成新居增加的10个机械停车位已全部停用。
惠州立体车库处于萌牙阶段 资金和意识制约发展
在麦地路惠富酒店旁矗立了一个立体停车设备,该立体停车设备采取 “无避让机械停车”模式,分上下两个车位,上面停放的车辆能随时停车或取车,不需要下面或周边的车辆协调配合,留有会车空间即可。这是维斯立无避让智能停车设备有限公司惠州分公司在这里展示的一个样板,安装了智能停车设备后成倍增加车位,就如这个原本只有两个车位的空间,可以停放4辆车。
目前惠州市区很多地方都存在车位紧张的情况,这样的智能停车设备能让停车位翻倍,那么是不是受到很多小区、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商业广场的青睐呢?维斯立无避让智能停车设备的谢咏儒副总经理给了记者一个答复:立体车库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10多个年头,技术方面已经趋于成熟,也渐渐被人们熟知。在广东省里广州市和深圳市的立体车库使用已经进行了相对成熟的阶段,而惠州则处于萌牙的阶段。发展较为缓慢主要是资金和意识问题,加上立体停车设备在惠州是个新事物,大部分车主没有使用过立体停车设备,对于其便利性与安全性存在疑问,而且建立体车库要先期投入,动辄数十万或是上百万元的资金建设,由于回报周期与大众接受程度的顾虑,投资方往往会畏缩;希望政府能更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以及建立示范点,立体停车车库的普及,正是一个意识的普及过程。
虽然公司进入市场至今仍未打开局面,但是谢咏儒对惠州的市场还是充满了信心,“惠州的居住环境优越,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定居于此,而汽车的保有量会越来越多,土地资源如此稀缺昂贵的今天,花钱去建更多停车位,实在是不划算,在同样占地面积的基础上实现停车位的几何数增长的机械化立体停车场的大量使用是趋势,因此前景是光明的。”
在麦地路惠富酒店旁矗立了一个立体停车设备,该立体停车设备采取 “无避让机械停车”模式。
市住建局:不提倡新楼盘使用机械停车库 支持有条件的老旧小区
“鉴于惠州的实际情况,我们是不提倡新楼盘去使用机械智能停车库的,主要是通过地下室来或是地面来满足停车的需求,达到合理的配比。对于停车紧张的老旧的小区,只要有条件且不影响公共利益的基础上,再征求业主同意后,我们都会支持的。”市住建局直属分局副局长黎明说,我市前几年审批了一些机械停车设备,近期没有收到报批的项目,主要是现有智能停车库的使用和维护成本高,而且停车时间较长,业主比较抗拒。
至于缓解市区公共场合停车难的问题,市住建局是出招了的:今年年初,市住建局在官方网站上贴出关于 《惠州市区(惠城中心区)公共停车场布点规划》(草案)的公告,根据规划,至2017年,我市拟建设的路外公共停车场共有27处,新增停车泊位约6445个。拟近期建设的停车场主要安排在市区江北、桥东、河南岸、麦地、金山湖等片区,包括花边岭广场南停车场、惠州大桥北停车场、荔浦风清公园停车场等以及4个P+R停车场(换乘停车场),来缓解停车难的困境。
惠州很多老旧小区的停车位严重不足。
立体机械停车场“扫盲”
机械停车设备是起重器械一种,属特种设备。
立体停车场,就是一种把车辆立体停放,节约土地并最大化利用的新型停车设备。立体停车场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能够充分利用城市空间。根据资料统计,传统停车场一个车位的建筑面积大约36—40平方米,停50辆车至少需要1650平方米。而机械式立体停车场每个车库一般为3—18平方米,停50辆车最小只需不到100平米。两者相比,相同占地面积的机械车库可增加车位2—13倍。
据了解,在汽车业发达的国家,立体车库早就得到了广泛应用。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每年投入运行的机械类停车位都在10万以上,至今已开发生产出九大类近百个品种。目前全日本投入使用的机械式停车位超过300万个。在美国、欧洲等交通拥堵的国家和地区,立体停车库和立体停车场得到快速发展,有效缓解了繁华区域的停车难问题。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也已经开始实行立体车库,但由于缺乏相关部门扶持资金补贴,效果不明显。
专题策划:惠州日报记者 严映霞
文/图:惠州日报记者 严映霞
惠东和润步行街智能停车场是惠州目前为止最大型的立体式停车场,14套的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备在露天率先投入使用。
源:今日惠州网
据《惠州日报》报道,惠东县在平山街道设置了和润步行街小吃街和大润发超市旁马灯部落饮食区,以及在大岭街道设置了“网红小吃街”等3个流动摊档临时疏导点,积极引导流动摊档在疏导点“安家落户”。
对流动摊档不是一禁了之,而是另辟蹊径打造新的经营消费场所,不仅维护了良好交通秩序,也呵护了城市的“烟火气”,城市管理的灵活性、包容性以及人文关怀蕴含其中,这一做法值得点赞。
城市的吸引力不限于楼多高、路多宽,还包括四处洋溢的生活气息。为流动摊档提供新的经营空间,方便摊主经营,同时也考虑了部分消费需要,让市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人间烟火”照亮城市天空。如今,惠州旅游产业日益发展壮大,很多县城、乡镇成为外地游客向往的“打卡”点,呵护好当地的“烟火气”,不仅方便周边居民,还有助于增加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推动我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建设管理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创新手法增强城市生活亲和力、吸引力,高质量发展不仅有令人瞩目的经济数据,也更具人文价值。
(聆 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