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个就来唠唠北京这地儿的餐饮业。你说奇不奇怪?2024 年上半年那数据一出来,可把大伙都惊着了。
餐饮业营收竟然下降了 2.9%,利润更是惨得没法看,直接下降了 88.8%。这可把餐饮老板们愁得呀,头发都快掉光了。
就好比本来在舞台上风光无限的大明星,突然就被冷落在一边了。
可就在这让人挠头的时候,有个怪现象出现了,餐饮配送和外卖送餐的小哥那是越来越多,增长了 49.7%。这到底是咋回事呢?难道外卖行业有啥神秘魔法不成?
< class="pgc-img">>北京上半年餐饮业营收下滑,外卖人员却大增?
话说北京的餐饮业以前那也是红红火火,热闹得跟过年似的。大街小巷的餐馆那是一家挨着一家,食客们来来往往,好不热闹。
可这 2024 年上半年情况突变。营收下降了 2.9%,这就好比本来跑得欢实的马儿,突然就腿软了。
老板们那叫一个郁闷啊,成本还在那摆着呢。这就好比花钱如流水,进账却像蜗牛爬。
再看看这利润,好家伙直接下降了 88.8%,这不是要了老命嘛。
< class="pgc-img">>感觉就像本来满心欢喜等着丰收,结果却迎来了一场大旱。奇怪的是送外卖的小哥咋越来越多了呢?难道他们发现了啥宝藏不成?
说不定外卖行业藏着一个神秘的宝藏地图,只有外卖小哥们能找到。
他们就像一群勇敢的探险家,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穿梭,为人们送去美食的同时,也开启着自己的冒险之旅。
< class="pgc-img">>探究北京餐饮配送及外卖人员猛增缘由
咱先说说为啥现在人都爱点外卖呢?那生活节奏快得跟火箭似的,上班族们每天就像上了发条一样,从早忙到晚。
早上一边咬着面包一边冲向地铁站,晚上下班累得像只蔫了的茄子。哪有时间去餐厅慢慢吃啊,外卖就成了他们的救星。
手指头一点,美食就送上门了,就像变魔术一样。学生党们也不例外,忙着上课、学习、参加各种活动,外卖就是他们的能量补给站。
< class="pgc-img">>还有那外卖平台,也是越来越会玩。各种优惠活动,就像撒糖一样,吸引着大家。
今天送个优惠券,明天搞个满减,让人忍不住就想下单。
再加上疫情这小怪兽捣乱,大家都不敢随便出去吃了,外卖就成了保障生活的大功臣。
感觉外卖小哥就像是超级英雄,在困难时期给大家送来温暖和美味。
< class="pgc-img">>北京餐饮业利润骤降,外卖行业为何逆势上扬?
这北京餐饮业利润降得这么厉害,可外卖行业却像开了挂一样。为啥呢?外卖成本低啊,不用像传统餐厅那样花大把的银子租店面、搞装修。
运营成本低,风险也小。像玩游戏的时候,选择了一个简单模式。而且市场需求还大得很,大家都爱点外卖。
< class="pgc-img">>说不定以后啊,外卖小哥都能组成一个超级战队了。他们穿着鲜艳的工作服,骑着电动车,风驰电掣地在城市中穿梭,为人们送去美味和快乐。
外卖小哥们就像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忙碌着,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 class="pgc-img">>北京这餐饮业上半年的情况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老板们愁眉苦脸,可外卖小哥们却忙得不亦乐乎。那以后北京餐饮业会咋样呢?
外卖还能一直这么火下去不?咱也不知道啊,你觉得呢?快来一起唠唠,说不定你的想法能给北京餐饮业带来新的启发呢。
北京、上海餐饮业利润暴跌,多少餐饮企业被困在微利或亏损里。
< class="pgc-img">>本文由红餐网(ID:hongcan18)原创首发,作者:周飞飞,编辑:景雪。
最近,有两组数据引发餐饮人热议。
一组是北京限额以上餐饮企业利润暴跌88.8%,利润率低至0.37%;另一组则是上海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营业利润为-7.7亿元。
这两组数据,赤裸裸地揭开了今年的餐饮行业真实现状。有网友锐评,这么低的利润,在北京、上海干餐饮就跟做慈善一样。
< class="pgc-img">>利润暴跌,北京、上海餐饮业“渡劫”
北京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北京限额以上(即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及以上)餐饮企业营收为492.1亿元,同比下降2.9%。同时利润总额为1.8亿元,同比暴跌88.8%,利润率低至0.37%。
从餐饮类型来看,上半年,北京除了正餐服务的营收同比下降10%以外,其余的快餐服务、饮料及冷饮服务、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以及其他餐饮业的营收均有所增长。其中其他餐饮业营收同比增长最多,达到9.2%。
但营收增长的背后,却是利润的暴跌,像正餐服务利润亏损7651万元,其他餐饮业亏损2315万元。快餐服务利润2.4亿元,同比下降49.9%,饮料及冷饮服务利润下降更明显,同比减少86.1%。
< class="pgc-img">>上海的情况更糟糕。上海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大于等于200万元)营收752.88亿元,同比下降2.6%,营业利润为-7.7亿元。
这个数据并不是耸人听闻,真实的情况可能比数据更糟糕。最近,红餐网在与一些北京、上海的餐饮人交流中也得知,今年餐饮品牌的利润状况都非常堪忧。
有北京餐饮人表示,今年餐厅的营业额没有下滑,但利润同比去年下降约一半,已经到了不可持续的边缘。
南城香汪国玉也表示,2024年南城香单店的流水比不上去年,门店的利润也在下降。
前不久,他在自己发布的短视频中直言:“前半年挣的钱,到冬天可能赔得精光,所以企业要提前做好布局,该关的关。”他直言,南城香今年是一边开店,一边在关店,如今还在将一些现存的不赚钱的店关掉。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这么低的利润意味着什么?通常来说,餐饮企业的利润率保持需要在5%-10%,如果低于这一范围,轻则现金流承压,重则资金断裂,企业倒闭。
像今年的上海,我们从各大媒体的报道中就能得知,倒闭的餐企业不少。比如上海米其林餐厅喜粤八号,今年2月正式关店,还被曝“老板跑路,欠薪……”
< class="pgc-img">>利润暴跌背后,真相是什么?
北京、上海的餐饮市场低迷、企业利润暴跌的背后,有4个主要因素。
第一,北京、上海的开店成本水涨船高。
房租、人工、原材料这“三座大山”,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餐饮业最沉重的负担,而一线城市的成本又比下沉市场高得多,尤其是房租和人工这两项。
京沪除了高成本还有高定价,两者某种程度上是呈正相关的。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京沪的消费者收入水平、消费意愿、消费频次都要远高于低线城市,只要餐饮店的定价能提上去并维持相应的客流量,倒也能覆盖成本的部分。
只不过过去几年,情况大不一样了,高成本、高定价和高客流的平衡被打破了。
这就涉及到第二点,成本飞涨的同时,消费意愿下降,进一步导致门店的利润承压。
经济大环境不好叠加通货膨胀,打工人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感到担忧,自然要学会省钱。而一线城市和下沉市场之间存在着信息差,京沪的中产、白领们接收信息更快,对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也更了解,所以忧虑更深,只能节省日常开销为未来储备应急资金。
变得越来越精打细算的还不止“穷人”,富人的消费也愈发谨慎了。这一点,从高端商场的销售额方面也能略窥一斑。8月,太古地产发布的第二季度营运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北京颐堤港的零售销售额分别下降3.5%、3.8%,上海兴业太古汇零售销售额下降19.6%。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太古地产
第三,市场竞争的高度饱和。
如今,餐饮商家的竞争也在日趋白热化。尤其是在京沪等餐饮高地,可以说没有增量,大家都是在存量市场里肉搏。
今年一线城市的洗牌也异常激烈,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1-5月,北京、上海2个城市新注册餐饮企业数约为1.7万家,同比增长30.5%。也就是说,新入局的餐饮企业更多,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了。
第四,疯狂降价促销,打价格战。
正是因为面对成本、消费降级、竞争内卷等多重压力,如今许多餐饮企业才不得不采取打折、促销等活动,牺牲利润以抢占市场份额。
纵观整个餐饮市场,如今各个赛道都在疯狂降价,3元早餐、4元奶茶、6.6元咖啡、9.9元的汉堡,层出不穷的“穷鬼套餐”愈加盛行;不少连锁餐饮品牌则直接喊出“价格回到几年前”;曾经人均消费上千元的高端餐厅,也开始集体下凡,推出低价套餐……
< class="pgc-im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降价当然能在某种程度上吸引人流,但房租、人工和原材料成本不会因此而同步下降,这部分差价只能由商家来承担。到头来,疯狂的价格战就成了一场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绞肉战”,只会进一步压缩餐饮企业的利润。
< class="pgc-img">>其他城市的餐饮利润,会好吗?
先看一线城市,广州和深圳虽然没有公布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的营收、利润数据,但整体情况估计也不容乐观。
广州、深圳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广州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同比增长2.4%,深圳餐饮收入同比微增0.6%,距离同期全国餐饮业7.1%的增速都相去甚远。
仅从餐饮业营收来看,广深同样表现低迷。且同为一线城市,广深的竞争情况和成本压力,与京沪没有太大差别。可想而知,在大环境影响下,广深的餐饮业利润大概率也不会很乐观。
值得一提的是,对比一线城市餐饮收入低迷,上半年,一些新一线,乃至二三线等城市的餐饮收入却表现相对较好。
比如重庆,今年上半年餐饮收入1237.45亿元,同比大涨11.9%,远超一线城市的餐饮业增速,同时也跑赢全国增速。
苏州、武汉、成都等新一线城市上半年的餐饮消费同比增速都在6%以上。
我们都知道,营收情况并不能代表利润。目前,只能看到各地的餐饮收入,整体的利润状况不得而知。
但可以确定的是,近几年,餐饮行业的整体利润是有所下滑的。餐饮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赚钱如同“土里刨金”,一个更难赚钱的时代正在到来。
今年,你的经营利润下滑了吗?
欢迎留言分享。
言:
136个亿,这是美团三个月的利润。88%,这是北京餐饮业利润的下降幅度。
同一个外卖江湖,怎么就有了天壤之别?美团数钱数到手抽筋,商家却在穷途末路掉眼泪。
当外卖小哥变身万元户,普通消费者却对盒饭越来越不满意,这繁荣的背后,到底藏着多少辛酸?
揭开这光鲜的面纱,你会发现一个截然不同的外卖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聊聊那些不得不说的外卖江湖故事。
< class="pgc-img">>美团的暴利盛宴,究竟是谁买单?
美团这次的财报简直亮瞎眼,三个月赚了136个亿,就问你服不服?可同一时期,北京餐饮业的利润却像坐了过山车,直线往下坠,跌幅高达88%。
这剪刀差也太大了吧?一边是美团高歌猛进,一边是商家苦不堪言。羊毛出在羊身上,可照这趋势下去,羊都要被薅秃了。
有人说,互联网企业不就是这样,得有一个在前期烧钱圈地,后期再收割的过程。可问题是,这钱烧的是谁的?收割的又是谁的?
< class="pgc-img">>美团的主要收入来自商家,从抽成到广告费,从供应链到系统服务,哪一样不是在宰商家的羊毛?有商家算过账,他那一单外卖到手才两三块,还不够给骑手买瓶水的。
这还只是表面现象,背地里更有各种阴招。新手期、爬坡期、投流、竞价排名,套路一个比一个深。商家不照着平台的规则跳,分分钟被扫地出门,能活下来的都是宠辱不惊。
所以你以为美团赚的都是自己本事?错!那都是从商家身上掐下来的肉。羊毛不光出在羊身上,连皮都快被扒了。
< class="pgc-img">>骑手不再追风,本科生研究生纷纷入行
提到骑手,那可是外卖江湖的一道亮丽风景。别看一个个衣着朴素,可论收入,那也是顶呱呱的万元户。
要说现在当骑手,本科生研究生都排着队往里进。这可不是简单的就业观念转变,更多的是社会现状逼出来的。就业难,房租高,生活压力大,骑个外卖才能糊口。
可骑手的辛酸,又有几个人知道?风里来雨里去,整天和时间赛跑。工伤风险高不说,遇到不讲理的顾客,还得低声下气忍气吞声。哪有什么追风少年,都是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
< class="pgc-img">>一个行业的兴起,固然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但更应归功于所有努力打拼的个体。每一个在大街小巷穿梭的身影,都诠释着外卖骑手这个群体的不易。
即便如此,美团赚的盆满钵满,骑手却还在为生计奔波。这公平吗?至少在我看来,是值得深思的。
< class="pgc-img">>消费降级有感,谁还在意盒饭的味道
消费者可不是傻子,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大家都懂。随着外卖价格节节攀升,品质却每况愈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唾弃盒饭经济。
还记得外卖刚兴起那会儿,商家们都使出浑身解数,就为了做出一份色香味俱全的佳肴。可自打美团火了后,惨淡经营的商家都转向了预制菜,只求速度不求品质。
< class="pgc-img">>就拿我们常吃的黄焖鸡米饭来说吧,本来一份也就十来块,如今涨到二三十都不稀奇。关键一点不好吃啊!大米硬邦邦的,鸡肉又柴又腻,吃完了还不顶饱。
再看看那些烧烤、干锅,外表倒是红艳艳一大盘,结果都是放了老半天的卤料,就着啤酒一扫而光,第二天胃疼去医院。
还有海底捞那些个网红店,照片拍得美轮美奂,等到你收到手,黑暗料理的本质就暴露无遗。说白了,无非就是靠着几张美图和一堆调料在偷换概念。
< class="pgc-img">>所以你看,顾客花的钱越来越多,吃到嘴里的东西却越来越次。消费降级,不是没有道理的。生活成本节节高,谁还愿意为这种盒饭买单?
回归传统的烹饪方式,自己掌控食材品质,做一顿香喷喷的饭菜,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新选择。毕竟,相比起冷冰冰的预制菜,亲手烹制的食物更能拨动心弦。
< class="pgc-img">>外卖生态失衡,谁来化解这出悲喜剧?
美团财报的背后,是一个急需改革的外卖江湖。当美团一家独大,商家骑手消费者沦为配角,这出悲喜剧还能演多久?
我们不是在指责美团的商业模式有多么不堪,而是希望这个行业能回归良性竞争、互利共赢的正轨。外卖平台不该只顾自己赚钱,更应该为商家和消费者创造价值。
如果美团肯主动放低身段,降低抽成比例和广告费用,给商家更多的利润空间,或许盒饭的品质就能迎来质的飞跃。
< class="pgc-img">>如果外卖平台愿意为骑手缴纳五险一金,给他们更多的保障和关怀,或许收入只是万元的骑手就不会背井离乡,漂泊他乡。
如果监管部门能出台更有利的政策,为小商家减负纾困,或许他们就有底气做出更好的食品,赢得顾客的口碑。
诚然,外卖行业的大浪淘沙还将持续,但唯有找到平衡,回归本心,这个生态才能走向良性循环。期待有一天,我们点开APP,不再是将就,而是能吃到真正美味的食物。
< class="pgc-img">>结语:
看完美团的这出大戏,你是什么感受?是该为它的盈利神话喝彩,还是为商家的窘境扼腕?
外卖江湖,从来都不是一个纸醉金迷的世界,背后有太多你看不见的心酸和无奈。当我们点击下单的时候,可曾想过骑手的辛苦,商家的不易,消费者的权益?
< class="pgc-img">>或许,这个行业需要的不是谁赚最多,而是如何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得到应有的利益和尊重。只有当这盘大棋下好,外卖的未来,才能无可限量。
你对美团的财报有什么看法?对外卖平台、商家、骑手、消费者又有什么期待?不妨在评论区留言,让我们一起拨开迷雾,找寻这个行业的真相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