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和我说:“如果我要开一家奶茶店,再也不会选择加盟蜜雪冰城,现在加盟#蜜雪冰城#挣不了多少钱。”
我说你不是每天卖出去很多杯吗?
他说:“是,我们2元甜筒、4元柠檬茶、5元果茶、7元奶茶,整条街我们最便宜,所以我们单量更多,但是大家都是,50%毛利,20%纯利,我单价低,同样的劳动强度,我们店的收入是最低的!”。
< class="pgc-img">>但是你们单量大啊。
“最重要的是单量也越来越少了,这条街一家沪上阿姨,一家茶百道,一家悸动烧仙草,可是你知道蜜雪冰城有几家吗?算我有3家,最近又有两家好开门,马上就是五家。”
你线上订单也比别人家多啊
“别跟我说外卖和线上订单,你知道吗,店里的小程序活动都是商家承担的,总部可没有补贴。”
< class="pgc-img">>总部就没啥政策?
“也别说总部扶持管理,总部的管理就是罚款,群里区域经理下通知,没回复收到就要罚款,消息永远是命令式的,必须执行,不允许有疑问。我的店三个人连轴转干活,哪有时间看消息,我这一年罚款就差不多1W。”
< class="pgc-img">>都说独立的供应链体系、巨大的规模效应是蜜雪冰城的护城河,但是门店规模过万,下沉市场终究有饱和的一天,这个护城河还能护多久呢?
最后我朋友算笔帐,开店前前后后花了30w,目前房租加人工大约3W,我们聊天那天一共卖了正好860杯,如果说一单的单价10元,纯利2元,今天利润就算1700。(当然这是非常乐观的假设,蜜雪冰城一单10元是高估的)如果一个月30天,每天都这样,那么一个月利润5w左右,抛去每月房租加人工的3W。回本怎么也要1年多。
而860的订单量已经是这个月最多的一天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财经薪势力
相关阅读:
和亲戚合伙开饭店,要记住口头协议不靠谱,白纸黑字最清楚!
一天卖200杯奶茶还是不赚钱?蜜雪冰城奈雪喜茶还能不能加盟?
摆地摊卖水母能赚钱吗?网红发光水母在夜市是否有竞争力?
于《底线》,现在大家都在讨论“穆子琪案”,因为其是以“江歌案”为原型的。
相较而言,个人反而更加关注剧中的“奶茶加盟案”,原因很简单,这起案件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更具实用性。在日常的工作中,不论是自己创业,还是替人打工,基本上都会涉及合同的签订。
< class="pgc-img">>在“奶茶加盟案”的调解过程中,相信大家更在意的是叶芯,显而易见其有些过于理想化了,故而不少人将之与《欢乐颂3》中的何悯鸿相提并论。
想当然的小情侣
但在个人看来,“奶茶加盟案”中最想当然的不是叶芯,而是那对儿小情侣。在与奶茶加盟商签订合同之前,既没有做前期的市场调查,而且对于合同的内容也没有充分了解。几乎在一问三不知的情况下,便在合同上签了字,甚至连三倍违约金的条款都不知晓。
< class="pgc-img">>一般来说,在决定加盟之前,理应实地考察一下已经加盟的店面。例如询问经营状况、观察客流量等等,而且要多走几家,以求得出的数据全面且客观。毕竟是真金白银的投入,没有经过市场调查便盲目投资,很有可能会血本无归。
< class="pgc-img">>还有签订合同的时候,一定要认知阅读条款,不懂就问,避免双方在条款的理解上出现歧义。个人的建议,最好能够录音、录视频,偷录也无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一旦发生了纠纷,唯有证据在手,才能够用法律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显而易见,茶加盟商就是这么做的,将小情侣打断工作人员逐条解释条款的行为录制成了视频,做到了有备无患。
< class="pgc-img">>法律不是万能的
人们常常说金钱不是万能的,实际上法律也是如此,原告、被告往往是各执一词,只能以事实为依据。事实必须依靠证据来支撑,没有证据的空口说白话,势必无法采信。人心隔肚皮,谁也不能百分之百确认某人所言句句属实,更不能以此为依据进行裁决。相对奶茶加盟商来说,小情侣的确是弱者,但“我弱我有理”并非公平正义,保护弱者要在合法合理的范围之内。例如在交通事故中,事故的责任人并不一定是机动车,也有可能是行人,应该遵循“谁的责任谁负责”。
< class="pgc-img">>一言以蔽之,想要法律能够保护自己,必须要有法律意识。不仅要懂法,而且还得会用法,否则难保不会给居心叵测者可趁之机。尽管合同的订立不能违法,但合法的合同同样存在着违约赔偿一类的条款,如果对此没有清晰的认知,那么就要三思而行了。头脑一热,直接就签了,事后才发现条款的要求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只能怨自己粗心大意了。
< class="pgc-img">>可能有人会说了,确实不懂法怎么办,个人觉着这不是理由,可以去咨询律师。普通律师的咨询费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除非是特别复杂的情况,通常都在几百元左右。以《底线》中的小情侣为例,几万元的加盟费都掏了,又何必吝啬几百元的咨询费用呢?
结语
最后想说,不管做什么事情,尽量留下相关的记录,比方说通话录音、聊天截图等等。必要的时候说不定会有大用处,口说无凭的话,有的时候或许连法律也无能为力。总结一下,你不懂法,法也不懂你!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年来
消费者对健康餐饮的需求越来越高
健康化也已成为各大品牌发力的新方向
7月22日,喜茶公开其制定的现制茶饮“四真七零”健康标准,提出健康茶饮应该以“真茶、真奶、真果、真糖”制作,符合“0奶精、0香精、0果葡糖浆、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0反式脂肪酸、0速溶茶粉”的要求。此前,包括古茗、霸王茶姬、茶百道等茶饮品牌也都推出了一些健康化的举措。喜茶此次发布更加严格的健康茶饮标准后,再次引发消费者对茶饮健康属性的关注。
消费者对茶饮中的哪些成分比较在意?
是否了解健康茶饮的概念?
如何选择出更营养健康的茶饮?
为了更好地了解消费者对茶饮产品健康的关注程度以及对茶饮产品的满意度和期望。《中国消费者报》发起了“现制茶饮消费者健康认知调查”,经过对8500余份调查样本数据进行分析,于7月23日发布《2024现制茶饮消费者健康认知调查报告》。
超七成受访者
对茶饮健康重视程度高
消费者对健康产品有具体标准
调查数据显示
在决定购买一款茶饮产品时
产品是否健康
对受访者的影响较大
具体来说,有70.56%的受访者认为产品是否健康对其影响非常大,26.01%的受访者认为影响一般,只有3.43%的受访者表示对产品是否健康无所谓。
受访者对茶饮产品健康的关注程度(数据来源:中国消费者报社)
在对健康茶饮产品的期望方面
消费者普遍认为
健康的茶饮产品应该
使用真材实料、配方原料透明
糖的摄入量可控等
这些因素被认为是健康茶饮的重要条件
受访者对健康茶饮产品的期望(数据来源:中国消费者报社)
其中,50.47%的受访者要求茶饮产品的配方原料透明化,44.13%的消费者认为要“使用真材实料”,36.93%的受访者选择“ 营养成分清晰”,希望能清晰了解茶饮产品的营养成分。30.99%受访者关注茶饮产品中糖的摄入量是否可控。
事实上,针对消费者的这些健康需求,茶饮行业品牌也已经采取了多种健康化的举措。比如去年喜茶率先在行业内公开所有产品的配方原料、原料溯源、营养成分等信息,满足消费者的配料透明需求,推动行业进入了配料表时代。针对糖的健康需求,2018年喜茶率先在行业内引入零卡糖,此后,包括奈雪的茶等品牌都先后推出了同类型的糖原料。
超八成用户认为
真材实料重要
消费者对关键原料质量要求高
茶饮使用的原料包括了牛奶类、水果类、茶类、糖类等,各品牌使用的各原料存在品质不一情况。近年来,茶饮行业开始强调健康、清爽无负担的产品,使用更清爽、更轻盈的天然原料是新茶饮健康升级的核心思路。
真材实料对受访者的重要性(数据来源:中国消费者报社)
调查数据显示
超过八成的受访者(占比85.92%)
看重茶饮产品是否符合真材实料要求
总体来看,大多数受访者对茶饮产品是否符合真材实料持重要或非常重要的态度,这表明真材实料对消费者在选择茶饮产品时的重要性。
具体来看,消费者对茶饮产品中的奶、水果、茶叶、糖等关键原料的健康属性非常关注。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介意茶饮产品中使用速溶茶粉、香精茶、果葡糖浆等原料,以及植脂末、奶精粉等可能含有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的不健康原料。
数据显示,超90%的受访者介意茶饮产品中使用速溶茶粉、香精茶等茶叶原料。92.3%的受访者对茶饮产品中使用植脂末、奶精粉等有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的原料表示介意。超91%的消费者介意茶饮产品中加入果葡糖浆、香精果汁和香精小料。
受访者对果葡糖浆的介意程度(数据来源:中国消费者报社)
头部品牌产品健康属性满意度高
消费者期待行业有更严格健康标准
针对消费者的健康茶饮需求,各品牌茶饮产品都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宣称自身的健康属性,但行业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健康新茶饮的标准,不仅造成了健康茶饮的混乱,也让部分消费者在购买新茶饮产品时感到迷茫。
调查数据显示
近一半的受访者(45.52%)认为
自己不是完全有能力
识别和挑选出更健康的茶饮产品
部分受访者认为识别健康茶饮有难度(数据来源:中国消费者报社)
分析认为,喜茶于近日推出的“四真七零”健康茶饮标准,或将改变这种茶饮健康概念混乱的局面。据了解,喜茶在其十多年的产品品质要求基础上,在中国标准化协会的技术指导下,明确提出健康真茶饮应该是以“真茶、真奶、真果、真糖”为原料,全线产品符合“0奶精、0香精、0果葡糖浆、0植脂末、0氢化植物油、0反式脂肪酸、0速溶茶粉”的要求。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表示:“‘四真七零’茶饮健康标准整体上是强调真材实料、原汁原味、营养健康,这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也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参考。”
得益于各大茶饮品牌在健康化方面的积极举措,全社会对健康茶饮的理念认识不断增强,消费者对头部品牌产品的健康化认可度较高。调查发现,对于现制茶饮品牌的健康属性认知度和满意度,喜茶等头部企业排名居前,而其他各个现制茶饮品牌的差异较大。
多数受访者支持在茶饮行业实施更严格的健康标准(数据来源:中国消费者报社)
此外,除了对品牌自身推出健康标准表示认可以外,许多消费者还支持行业监管机构介入制定统一的严格健康茶饮标准。
数据显示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66.65%)认为
目前茶饮行业需要一个
更严格的健康标准
消费者期待行业能够出台更加统一的健康和品质规范标准,从而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记者/孟刚
来源: 中国消费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