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广州日报
2月26日晚,东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大朗“2.24”疫情处置进展。
东莞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罗小勇通报了2月26日0—19时大朗新增9例确诊病例情况、活动轨迹。省、市疾控中心对东莞已报告病例中的8例病例的标本进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组二代测序,结果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8人的序列完全一致,提示属于同一传播链。
病例1:男,48岁,大朗镇杨涌村某公司员工,现居住于大朗镇杨涌村。
病例2:女,64岁,大朗镇杨涌村某公司员工,现居住于该公司宿舍。
病例3:男,15岁,大朗镇杨涌村某公司员工的亲属,现居住于大朗镇杨涌村。
病例4:男,50岁,大朗镇杨涌村某公司员工,现居住大朗镇新马莲村。
病例5:女,42岁,大朗镇杨涌村某公司员工,现居住于大朗镇杨涌村。
病例6:男,19岁,大朗镇杨涌村某公司员工,现居住于大朗镇杨涌村。
病例7:女,45岁,大朗镇杨涌村某公司员工,现居住于大朗镇杨涌村。
病例8:男,35岁,大朗镇杨涌村某公司员工,现居住于该公司宿舍。
病例9:男,29岁,大朗镇杨涌村某公司员工,现居住于大朗镇新马莲村。
经初步流调,上述病例近日均在大朗镇内活动,主要活动轨迹为:
杨新路82号心约餐具厂、杨新路124号旭杰工业园、聚佳豪百货杨涌店、杨涌怡和公寓、鸿德模具厂、杨涌村出水巷55号、正亿百货(大朗店)、新马莲村新马路88号、杨新路107号 、嘉友生活超市(杨新店)、沙步村光为电器厂、家进福百货(新马莲店)、佳斯顿麻辣烫、隆江猪脚饭(云莲路店)、攸县猪肉粉(云莲路8号)、麻辣英雄重庆老火锅(大朗店)、星宇网吧(东湖一街)、三津汤包(杨涌村菜市场)、8090奶茶店(杨涌店)、美佳便利店(杨新路169号)、新意思纺织有限公司(杨新路168号)、郑公涌一区宗祠1号。
罗小勇表示,相比既往疫情,本轮疫情病例新增速度较快,主要是:
(一)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人员具有病毒载量高、传播速度快、传播力强的特点,在阳性病例曾接触的叉车把手、灯的开关、手机表面等处均检测出了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标本;
(二)感染奥密克戎病毒的人员发病往往较为隐匿,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有的感染者自行服药,不利于早期发现疫情,比如某感染者2月22日出现症状,因症状较轻,直到2月24日才就诊,就诊发现异常后东莞马上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落实相关管控措施。
(三)本次疫情的多数病例均为某企业的员工,在厂内集体工作、居住厂区内,人员密集、接触频繁,容易传播。
东莞大朗“2.24”疫情严峻复杂,
不排除后续还会有新增个案!
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翟现春表示,经省、市专家研判,本次大朗“02.24”疫情形势复杂严峻。
一方面,国内本轮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周边城市疫情形势复杂。作为制造业大市,东莞对外经贸来往密切、人员流动频繁,且当前正值节后人员回流高峰期、复工复产高峰期,来莞返莞人流量大,管控难度大。
另一方面,根据全基因组测序,引起东莞本次疫情新冠病毒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2进化分支),传播力和隐匿性强。东莞新增感染者主要分布在一个工业园区,该区域人口密度较高、人员接触频繁,因此出现病例在短时间内多发的情况,且存在一定的扩散风险,不排除后续还会有新增个案,给东莞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面对突发疫情,东莞在省统筹指导下,坚持全市“一盘棋”,科学应对、精准防控,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果断提级指挥调度。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指挥体系,市主要领导当晚到达大朗镇,迅速成立市、镇两级应急处置工作组,实行提级靠前指挥、扁平化运作,前后方协同作战,调度各方资源力量抓好应急处置。
二是深入开展溯源排查。省市镇三级联动组建流调队伍,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处置。截至2月26日18时,初步排查出在莞密接541人、次密接372人,分类落实集中或居家隔离管理、高频次核酸检测等措施。25日迅速在大朗镇、松山湖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26日在南部临深九镇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含大朗镇开展第二轮检测),预计目标采样620万人。接下来,还将根据疫情发展形势动态调整核酸检测范围,恳请广大市民群众积极支持配合。
三是严格落实区域管控。第一时间对相关个案涉及的重点场所进行严格管控,科学精准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同步开展重点人员及重点场所核酸检测、环境检测及终末消杀工作。25日10时起,对进出大朗镇的所有道路(莞樟路过境除外)实施交通全面管制,人员车流原则上只进不出。大朗镇密闭娱乐场所暂停开放,餐饮单位暂停堂食。倡导大朗镇广大市民朋友减少不必要的镇内人员流动,非必要不外出、非必要不聚集。
四是坚决防止扩散外溢。对2月8日以来有大朗旅居史现已离莞的涉疫人员做好提醒告知工作,并将有关信息通报相关地市进行联合协查,对与病例同时空人员进行赋黄码。当晚发布第51号通告,要求离莞出省须持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等,引导市民非必要不离莞、不出省,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旅行社等带头落实相关要求,严防疫情外溢风险。
五是全面强化社会面稳控。全市各类场所严格落实体温检测、查验健康码、规范佩戴口罩等防控措施,景区景点、餐饮单位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严控大型会议等聚集性活动,强化密闭娱乐场所等重点场所防控措施,加强教育教学活动管理。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社会面宣传,提升全民防护意识。加强医疗服务保障,指定大朗医院、常安医院作为非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收治封控管控和防范区非新冠患者。设置24小时医疗救治服务热线,并在大朗镇杨涌村等封控、管控区域设置便民医疗点,全力保障群众就医用药需求。
鉴于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东莞恳请广大市民群众切实增强防范意识,做到非必要不离莞、不出省,理解、配合和支持一线疫情防控人员的工作,严格落实科学佩戴口罩、测温验码等防控要求,持续做好个人防护。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汪万里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陆凯声
1月24日0时至24时,鞍山市新增9例本土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海城市1例,系外省返鞍人员“落地即检”发现;台安县3例,1例系居家隔离核酸检测中发现,2例系隔离点核酸检测中发现;铁东区4例,2例系隔离点核酸检测中发现,2例系社区核酸筛查中发现;立山区1例,系外省来鞍人员“落地即检”发现。上述人员均已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医学观察。现将主要活动场所公布如下:
一、海城市1例无症状感染者:
11月23日:感王镇他山卡口核酸采样点、毛祁镇小尹饭店。
二、台安县3例无症状感染者:
11月21日:台安县高速口核酸采样点、台安县广发货站、台安县宝红饭店、台安县恩良医院急诊楼前核酸采样点、台安县柏利河蟹烟酒礼品行。
11月22日:台安县老郝电气焊、鑫安物流园乘龙汽车售后服务公司、台安县张利修理部、台安大市场、台安大市场外炸鸡英雄、台安县大润发水果超市、台安县船旗海鲜批发超市、台安县西平平价超市、台安县广发货站、台安县恩良医院急诊楼、台安县柏利河蟹烟酒礼品行、工人村社区核酸采样点、台安县宝红饭店。
11月23日:台安县滑翔机电、台安大市场、台盘路新兴燃气、台安县柏利河蟹烟酒礼品行。
三、铁东区4例无症状感染者:
11月20日:立山喜顺大块肉、华润置地汉庭酒店、阳光小玛特便利店(万熹店)、万象汇一楼小米专卖店、辽宁成大方圆药店(鞍山景子街分店)、胜利南路宽爷採耳文化馆、8090便利店(景子街小商品城店)、宋满隆生煎(文化街店)、老北京冰糖葫芦(景子街北门店)、二一九南门北极冷饮店。
11月21日:四隆宝贝婴童、宝贝婴童旁羊杂面、佳泰乐仓储超市(深沟寺店)、万象汇核酸采样点、百盛正门核酸采样点、铁东大商新玛特、小木屋拌饭(新玛特店)、台町12号小酒馆、老鹰理发店。
11月22日:千山东路卓阅清水湾、立山喜顺大块肉、佳泰乐仓储超市(深沟寺店)、华润置地汉庭酒店、高新区摇摆俱乐部。
11月23日:市第三医院核酸采样点、铁东和平路渝香居火锅店、渝香居东100米中石化加油站、铁西一道街三元合台球厅、明达夜市、阳光小玛特便利店(万熹店)、华润置地汉庭酒店。
四、立山区1例无症状感染者:
11月23日:钢绳厂公交站附近煤场、钢绳厂公交站附近煤场2—3公里流动餐车。
五、有关交通信息:
11月20日:7:15—10:31乘坐G971次列车从北京朝阳站至沈阳站;11:06—11:43乘坐G8008次列车从沈阳站至鞍山西站;11:27—11:58乘坐G8128次列车从沈阳站至鞍山西站;12:20—13:30乘坐60路公交车从鞍山西站至福利街。
请与以上活动场所相关的人员,立即向所在社区、村(屯)报备。提醒广大市民,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积极落实各项疫情防控要求。特别是域外来(返)鞍人员,抵鞍前24小时务必主动报备,入鞍后点对点闭环直达目的地,对未落实自主报备,造成疫情传播的人员,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鞍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2022年11月25日
转自:鞍山发布
来源: 新北方
湃新闻高级记者 陈伊萍 记者 邓玲玮
悠扬的旋律,磁性的歌声……6月12日晚6点半,一曲《那些花儿》在上海的静安公园门口开唱,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驻足欣赏。
唱歌的是上海持证街头艺人杜烁辰,大家喜欢叫他阿杜,他一边弹着吉他一边唱着歌。一旁还有伴奏,有人吹萨克斯、有人打架子鼓,他们都是街头艺人。
随着“六六夜生活节”在上海开启,上海街头艺人周末秀在外滩、南京路、淮海路、静安公园、徐家汇、浦东滨江等多个区域上演。除了音乐,还有易拉罐剪贴画、小丑气球表演、环保手工艺等展示。
2014年10月,上海率先试点街头艺人“持证上岗”, 由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给8名街头艺人分别颁发一张“上海街头艺人节目审核许可证”。当时,这8名街头艺人在上海市静安区的静安嘉里中心附近路段试演。
一晃七年过去,如今上海已经有30多个街头艺人的固定演出商所,持证街头艺人也扩展到300余人。街头艺人们逐渐成为了城市里流动的风景线,也正变成上海城市形象亮丽的名片之一,他们是上海多元城市文化的精彩写照。
8090组合持证演唱。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摄
“打赏是出于对艺术的欣赏”
在静安公园,天色越来越暗,但丝毫动摇不了市民们驻足欣赏表演的热情。
杜烁辰和同伴们的现场演出使得围观的市民越聚越多,自然形成一个圆圈将他们包拢在中间。而杜烁辰的演唱则更加卖力,一首接着一首,甚至还玩起了现场点歌,引来阵阵欢呼。
在他们演出的前方有个行李箱,上面张贴着两张二维码。当晚,不少市民用手机扫码付款的方式为他们打赏。“唱得太好听了,很专业,是一种艺术的享受。”市民王先生说,用打赏的方式支持街头艺人的表演,是他发自内心的认可。看到有市民给自己打赏,杜烁辰都会当场回应一声“谢谢”。
杜烁辰是上海第9批持证街头艺人。2017年,他和朋友们组的乐队成为上海首个取得街头艺人资质证书的团队,多年过去身边的搭档都已转行,而他依然坚守在街头表演的“岗位”上。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在街头持证表演,杜烁辰依然兴奋不已:“第一次表演也是在静安公园门口,我当时也紧张。一开口,越来越多的人围过来,他们很认真地听我唱歌,看乐队表演,感觉这就是我们的主场舞台。”
夜色下的静安公园门口街头艺人表演,吸引了市民驻足观看。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摄
杜烁辰20岁不到就从安徽来上海。在拿到街头艺人资质前,他曾在酒吧当过驻唱,接过商演,也因为在街头唱歌被“驱赶”。“以前唱歌方式不稳定,商演也不是我想唱的歌,也可能不是台下观众想听的歌。”他认为,取得街头艺人资质不仅能给他想要的舞台,纳入正规的组织管理也让他安心。“在街头,你想听什么,我都可以唱给你听;人少的时候,我就唱我自己喜欢的歌……”
成为持证的街头艺人已有4年的时间,这些年来,杜烁辰越来越喜欢自己的这个身份,不仅因为身份被官方认可,也因为表演越来越被广大市民所认可。他说:“以前在街头唱歌,人们的眼神中感觉我们像是乞讨的,打赏好像也是出于同情心;持证之后,感觉大家的观念改变了,他们是真的尊重我的表演、是出于对艺术的欣赏。”
杜烁辰(左)在静安公园门口演唱。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摄
杜烁辰这些年来积累了不少粉丝,一些中老年听众甚至横穿大半个上海都要守候他的每一场现场演出。而在一些年轻人聚集地表演,杜烁辰常常有一种开演唱会的感觉。“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他们会把手机的闪光灯打开,跟着音乐摇摆,我好像就是一个明星。”回忆着这些“高光时刻”,杜烁辰眼里有光。
在上海,街头艺人有统一的管理,而这些管理靠的是艺人的自治。杜烁辰就是上海市演协街艺专委会主任,除了自己正常的街头表演外,他还要统筹安排上海所有街头艺人的演出排班。有时候艺人临时有事请假,为了不耽误,他经常自告奋勇“顶岗”,一唱就是5、6个小时。
尽管疲惫,但观众们的举动常常令他感动不已,或是给他买瓶水解解渴,甚至给他点杯奶茶暖暖胃。“在上海做街头艺人让我安心、暖心,也让我对这个职业越来越热爱。”杜烁辰总是心怀感恩,说是上海这座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成全了他的音乐梦想,而他也将继续用自己的才艺和坚持成为上海的一道风景。
静安公园门口,市民给杜烁辰的演唱打赏。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摄
夜经济让观众流量增长
“我再点歌,他们会不会说,又是这个人?”6月12日18点,街头艺人8090组合准时出现在浦东滨江江畔,一男子点歌听完后思索着要不要继续点,便笑着凑在妻子耳边说。
8090组合的表演吸引大量观众,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摄
为他们演唱的8090组合是吉他加键盘组成的网红组合。主唱是“80后”桂林人罗忠堂,擅长“80后”广泛流行的抒情曲目,音色柔和,在网络上拥有40多万的粉丝,是名“小网红”,大家叫他罗小罗。与他搭档的是音乐学院毕业的廖敏杰,他是一名“90后”,擅长周杰伦、孙燕姿、梁静茹等歌手的歌曲,熟悉的人叫他小杰。
两人往人群中一站,就是行人驻足的聚焦点。罗小罗一把吉他,小杰一台键盘,两人就一拍而合,组成8090组合。一年多前,他俩考取上海街头艺人演出证,早已熟悉街头艺人的演出规则:音乐分贝会调到合理的范围,不影响他人。
6月12日晚,他俩一直唱到20点30分,小杰当晚的打赏收入近1600元,罗小罗的还在统计中。“最多的一次是去大学,那天创下所有接演的记录,两人两个半小时收入3600多元。”他们感慨,疫情后复兴的夜经济让观众流量涨到了平常演出的七八倍,收入也比以往好很多。
罗小罗和小杰平时也是职业酒吧驻唱,经常一起搭档,尽管在酒吧驻唱收入稳定一点,但小杰说,还是喜欢街头艺人的形式,是面对普罗大众唱歌。“酒吧唱歌和做街头艺人,在收入上还真说不定,但是街头艺人更自由、唱起来也更开心,”小杰说。
除了音乐,手工编织、剪纸、雕刻等手工艺展示也闪现着街头艺人身影。
街头艺人陈超友在制作手工艺品。澎湃新闻记者 陈伊萍 摄
在静安公园外表演的手工艺人陈超友依靠铁丝和环保材料制作手工艺品的手艺已经远近闻名。6月12日晚,借着自带的微弱灯光,陈超友用手工迅速制作出一辆辆小“自行车”雏形,吸引了不少小朋友欣赏。
陈超友是安徽芜湖人,14岁在老家跟师傅学的是用铁丝做漏油斗,打下了铁丝活的基础,并以此为生,后来买漏油斗的人越来越少,他就转型做起了手艺品,用废旧的铁丝做黄包车、自行车、拖拉机、纺车等模型。1990年代初期依靠这门手工艺闯荡上海。
在上海各大旅游景点摆地摊10多年后,陈师傅的手艺越来越受到认可。2015年他成为上海市第二批持证的街头艺人,项目为环保手工艺。铁丝、电线、易拉罐,再加一把尖嘴钳,在陈超友的巧手下,可以变成一辆辆惟妙惟的黄包车、摩托车、老爷车。
他说,在上海能合法摆摊让他在这座包容的城市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他的手工艺作品。
6月12日18点30分开始,8090组合在浦东滨江畔演唱。澎湃新闻记者 邓玲玮 摄
艺人自治管理,靠的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夜生活节开始,我们好多艺人都是推掉商演,选择去街头表演。晚上6点半开始演出,6点我们艺人就到位,现场拍照打卡发到工作微信群。”易拉罐制作手工艺人李雄刚是上海第一批持证街头艺人,也是一名督导,他说,这是上海街艺自我管理的一大特色。
李雄刚介绍,根据上海市演出协会的14项职业公约,上海的街头艺人必须是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表演者,每位艺人需要签订“不定价、不销售、不乞讨、不扰民”等上岗守则,遵循“定点、定时、定人、定事”原则,上岗证定时更换,如有违规行为、随意改变演出时间、地点、内容,将被取消表演资格。
“作为督导,我要在现场维持秩序,还要看看艺人们有没有持证上岗、服装是否得体、摆摊是否规范。我还要给艺人们的表演打分,对他们的整体表演作出评价等等。”李雄刚说,街头艺人站在街头表演,要展现出美感,这是对观众的尊重,也是给城市形象添彩,所以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来制约。演出现场也会遇到突发情况,这时候像李雄刚这样的督导就要立即赶去“扑火”。
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督导们还要现场检查防疫措施。“演出前检查艺人的随申码、测体温,督促他们戴口罩。”李雄刚说,他当时就在观众中间巡查,手里拎着一大袋口罩,看到有人没戴赶紧发一个,还要时刻提醒观众不要靠得太近、保持一米距离。
规范、细致的自我管理是上海街头艺术发展近年来持续向好的重要原因,这些年来吸引了多个外地城市前来考察取经。
“在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模式中,我们如何找到一个与城市文明建设同步的街头艺人表演形式,而且能够成为一个常规的城市风景线?”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会长韦芝表示,上海的街头艺人持证管理已走过7年,已建立了不少于二三十个规章制度,由两位从艺人中选拔出来的街艺专委会主任来统筹管理,并由若干同样从艺人中产生的督导现场执行。“街头艺人的管理完全是艺人自治,这样的方式靠的是艺人的社会责任感。”
有街头艺人认为,上海并不缺少懂得欣赏街头艺术的民众,正是严格规范的管理措施为街头艺术带来了优越的演出环境,为艺人们带来了收入和幸福指数的双丰收。
当夜色降临,街头艺人在上海的某个街角,或是来一场即兴的表演,或是唱一曲扣人心弦的歌曲。他们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促进城市旅游发展、繁荣上海夜经济发挥着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高文
校对: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