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树
来源|鲁商儒风
今天中午,冒着37度的高温,骑着我心爱的小电动,行走在济南的大街上,没想到,一路上“偶遇”几家曾经很熟悉的品牌, 虽然气温让身体“酸爽”无比,还是忍不住停下来,拍了几张照片,无意中完成了一次“怀旧之旅”。
和朋友约在和平路和燕子山的交叉口,一见面,朋友就说:这个康巴丝专卖店居然还在!
< class="pgc-img">>抬头一看,燕子山路路北,果然有一家康巴丝专卖店,印象中应该开了有小20年了。
上了点年纪的人知道,康巴丝曾是中国石英钟的鼻祖,几乎是成了代名词,曾连续8年在央视春晚上作为零点报时钟。进入1990年代后,陷入困境,一度由于品牌归属问题,市场上各种康巴丝鱼龙混杂,之后有关康巴丝的信息很少。
其实,近10多年,康巴丝发展还不错,前几年产量已经超过了历史最鼎盛时期,目前很多高考考场的计时钟,就是康巴丝的产品。有很多机关、企业会议室等重要场所,也使用他们的钟。清华大学等很多企业事业单位周年庆时,也采用他们的产品作为纪念品。
其最初厂址在山大路与和平路交叉口东南角,如今已经搬到了东边的综合保税区附近。
康巴丝旧址正对面是曾在大名鼎鼎的“中国摩托大王”轻骑。可惜,今天路过时,光想找找康巴丝旧址上还有没有一些痕迹,反而忘记拍一张轻骑的照片了(用了一张去年的老照片)。
< class="pgc-img">>顺着山大路往南走,快到经十路时,东边一座大楼已经闲置,而且似乎已经闲置多年。这里曾是一家金马。
很多济南人对金马,应该也不陌生。1990年代及21世纪初,它曾是济南最知名、生意最火红、最高端的酒店之一,当年与桃源、 真如意等并称济南餐饮行业的“三巨头”。
2020年初,桃源位于经七路西首的最后一家店关闭,当时曾引起广泛关注。
巧的是, 今年7月初, 到位于长清大学城的山东管理学院山观缘酒店参加小鸭集团的半年经营会,就餐时突然发现,餐厅打着“真如意”字样,一问,果然是真如意经营的。
多年前,曾多次到位于山大路这家金马参加宴会、用餐,不知何时已经关闭。前段时间经过花园东路,记得二环东路往东几百米,路北, 有一家金马,也已经没有了痕迹。不知道金马是否还有其他店在经营。
< class="pgc-img">>当年济南餐饮行业的“三巨头”,如今仅剩下真如意了,当年位于和平路上轻骑集团总部对面,曾开有一家真如意。
从山大路右拐进入经十路,西北角曾经有一家国美——国美开元店。这是国美进入济南的第一家店,2002年元旦,该店与八一店同一天开业。
当时济南家电的霸主三联家电如临大敌,在国美开元店所在的大楼上,竖起一个大大的广告牌,还在东侧的山大路, 国美开元店的西侧,各开了一家 SHOP365(网上商场)实体店。
开业当天,国美八一店曾遭遇“诈弹惊魂”,当时有说是国美自导自演的,也有说是三联的恶作剧。至今仍没有具体说法。
< class="pgc-img">>巧的是,前两天在一个饭局上偶然碰到当时济南国美的一位中层,开业时他担任部门经理。问他“诈弹惊魂”到底是怎么回事。他说,真不是国美自导自演的,再想出位,胆子再大,也不敢做这样的事。
后来,他到了苏宁,苏宁进入济南的第一家店——泉城路惠尔大厦店开业时,他是济南苏宁的副总,很快就离开家电零售行业。20年前的事了,无需再隐瞒什么,他的说法应该相当可信。
如今, 国美开元店已经关闭,大楼被用围挡围了起来,几乎看不到国美的痕迹了。三联家电更是已经在10多年前就衰落了。甚至,当年堪称中国企业巨头的苏宁、国美等,也都不复当年盛况了。
国美开元的正对面,经十西侧,则是一家云亭。
< class="pgc-img">>这也是大家很熟悉的品牌,以火锅著称。当时开有很多店,本人曾到花园路、七里堡、经八路等多家云亭吃过饭,如今好像只剩下两三家了。
随后,一路骑到阳光舜城,发现那里有一家金三杯(也忘记拍照片,用了一张网上的好照片)。
这应该也是老济南人很熟悉的一家酒店,隶属于三联集团,总店在省体育中心东侧,号称是最正宗的鲁菜,鼎盛时曾开有十多家店,1990年代末、21世纪初时,是济南最高档的酒店之一。如今,好像也剩下该店和三联大厦2家店了。
< class="pgc-img">>短短几公里,“偶遇”了五六家曾经在济南大名鼎鼎的品牌,有的已经消失,有的还在,但远没有当年的盛况了。
不由感叹,看似短短20年,其实,世界已经出现了很大变化,仅就企业来说,很多我们曾经熟悉的品牌,已经逐渐被淡忘,如果不是看到曾经熟悉的影子,已经想不起来他曾经存在过、曾经相当辉煌过。
济南还有哪些这样的品牌?欢迎补充!
#济南头条#
<>窗外大雪纷飞,室内暖如阳春。三五好友围坐,一边闲话家常,一边望向眼前咕嘟咕嘟翻滚的汤底,不时下筷,猎获一簇涮得刚刚好的肉,或是一堆汤汁尽入的蔬菜,吃到尽兴时,大家端起酒杯,酣畅淋漓的一饮而尽……
确实,在冬日里,在飘着鹅毛大雪的窗外,在一张嘴就能哈出热气的室外,还有什么种类的食物,比起火锅来更让人觉得放松、慵懒的呢。
每在严寒来临之际,我心中总藏着一丝窃喜,终于到可以大啖火锅的季节了。在济南,火锅的选择甚多,一周七天,每天都不重样。从本地的老济南木炭火锅,到川渝的的牛油火锅,从云南的腊排骨锅,到潮汕的鲜切火锅,乃至日本的寿喜烧,韩国的部队火锅,济南美食如此开放包容,几乎都有好味火锅都能尝到。
虽然火锅种类繁多,但不同火锅的人群也有交错和不同。传统的老济南木炭火锅是中年人的最爱,他们保守,不善尝试新口味,木炭火锅能让他们有青春的记忆。80后是辣火锅的追捧者,工作、生活的压力,让他们口味更重,在美食领域,寻回失去的快感。
追溯济南人吃火锅的历史,我们能惊喜的发现,在吃的法则里,风味重于一切。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济南人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转化的灵感。
朴素的“老济南火锅”
大约一万年前,老宗祖们发明了陶制的大罐,用于烹饪食物,那时物质生活匮乏,人们习惯将找到的食物放到陶罐里煮,然后分时食,火锅的雏形就满满产生了。
商周时期,青铜诞生,火锅的载体由罐子转化为青铜。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到了唐代,火锅被称为“暖锅”,白居易曾有诗云:“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到了宋朝,火锅走向平民,并且解锁了吃火锅的新姿势“涮”。元代,成吉思汗带来了更加适合涮锅的食材,羊肉。作为草原的战斗民族,他们的头盔就是随身携带的火锅。到了清朝,乾隆巡游江南时,每到一地都会备上火锅,还摆过火锅的“千叟宴”,犒劳大臣们。
近代以来,火锅更是逐渐成为老百姓的日常吃食。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济南人家庭自制火锅就已经很普遍了。几乎家家户户备有铜锅,取木炭点火,有钱人吃肉,没钱的也能拿白菜、豆腐、粉丝等食材涮着吃,这是最朴素的老济南传统火锅。
改革开放以后,传统火锅餐饮兴起,从独立的单个小店起发展,济南逐渐有了成规模的火锅餐饮企业。九十年代初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木炭火锅发展更进一步。
铜锅、木炭、羊肉
作为济南传统木炭火锅的代表,鑫龙火锅在济南人心里有十足的地位。在天桥区原北园镇政府院内,济南第一家鑫龙火锅城依旧人声鼎沸。这二十多年来,它未曾改变:对新鲜食材的追求、对顾客服务的初心以及传统手艺的坚持。
来鑫龙,自然就是奔着经典老式木炭铜锅来的。清汤锅底,辅以葱段、生姜、八角和紫菜,铜锅里的木炭将锅底烧的滚烫,放入精品羊羔肉,肉一变色,飘到上层就能吃了。麻汁酱料更绝,香而不腻,微辣而不涩。锅底含有4道菜品:白菜、豆腐、粉丝和青菜,涮过火锅的锅底,放入豆腐和白菜,让人大呼“绝配”。鑫龙人相信,清汤锅底、木炭加铜锅,才能涮出最鲜香的羊肉。
那时,除了连锁餐饮,街边的木炭铜锅店也兴盛起来。如今尚存的不多,竹叶酒家就是其中之一。
1991年,经二纬五交叉口新开了一家饭店,那时,一碟羊肉12块钱,两个人吃50块钱就能吃饱。如今,这家店依旧存在,写着“竹叶”的招牌老了,也没来及换新的,知道的都是老主户,天冷要提前占座位,没有菜单,羊肉按筐上,不能手机支付,老板算账用算盘,在当下,这样的火锅店让人觉得格格不入,但依旧挡不住食客的追捧。老板也参不透其中的门道:“咱就是做老百姓吃得起的饭,坚持新鲜,这火锅啊,新鲜的才好吃。”
传统木炭火锅餐饮发展了近二十几年,承载了几代济南人的美食记忆。有坚守的企业家和店家们始终保持着如一的品质,才让济南人对木炭火锅的依恋愈发浓厚。
多元火锅时代
现如今,市面上火锅店的选择多如牛毛,有些人却总觉得不如家里自制的火锅吃着舒服自在。想起二十多年前,家里客厅的大桌子上放着当下时兴的电饭锅,桌上放满了虾、粉丝,以及刚从肉店买来的现切羊肉和洗得干干净净的各种蔬菜、豆腐。
正常四菜一汤的晚饭吃半小时就已满足,但这一顿火锅晚饭,全家人恨不得从6点吃到9点。边吃边加汤,边吃边添菜,直到老少咸宜的电视连续剧全都播出完毕,桌子上已是杯盘狼藉。大家这才捧着肚子,打着饱嗝,各自承担起清理杯碗盘碟的后续来。
后来,这样的家庭火锅渐渐减少,大都是因为买食材费事,收拾残局更累人,不如直接去外面的火锅店吃完回家,干脆利落。随着电磁炉的诞生,更是解决了火锅店最头痛的问题,传统木炭火锅与现代电火锅同时并行的时代兴起。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们下班约个楼下的火锅成了常态,翠峰苑、彤德莱等电火锅连锁餐饮也进驻济南,锅底除了清汤、也有番茄、菌菇、麻辣的多种选择,小料也不再千篇一律,以麻汁为主料,人们可以根据需求自主加入韭花、料酒等调味品了。火锅进入寻常百姓家。
此后,外来火锅品牌更多的涌入济南市场。
火锅届的代表海底捞从泉城路开了第一家店以后,又陆续开了多家分店。
川渝火锅从最初的重庆烂豆花、重庆小天鹅起,到2014年起风靡济南的九宫格火锅,再到近年来小龙坎、珮姐等当地有名的火锅连锁进驻,济南的辣火锅已成流行。为了更适合北方人口味,有的也做了些许改造:川渝火锅食材中纯肉类很少,以其他各种杂类为主,蘸料配以油碟,在济南,涮羊肉占了绝大多数,蘸料也添加了芝麻酱。
2015年起,潮汕火锅来势汹汹。“海底捞”的王牌是服务,呷哺呷哺的卖点是一人一锅,潮汕牛肉锅的独到之处,则在于牛肉。将牛按照不同部分精心分类,并赐予尊贵的名字。每个部分肉的口感都不相同,涮法亦各有讲究。牛肉的美味依赖于它的新鲜。同潮汕牛肉火锅相配的沙茶酱,是典型的南方口味,偏甜,北方更爱麻酱。于是有的店大刀阔斧地对沙茶酱进行改良,有的则同时提供多种酱料,让济南食客可以不必委曲求全。
“韩流”兴起,韩国部队火锅长驱直入,成了不少年轻人的最爱。
日式料理也被济南人逐渐接受,寿喜烧屡屡被端上餐桌。
一座城市的发展往往能从美食的变迁中窥见一二,火锅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济南火锅简史能侧面的展现城市的发展,在这个包罗万象的城市里,我们能热切体会到它的丝丝变化,我们是如此幸运。
><>欢一座城市,是喜欢他的节奏,或是喜欢这里的人,再或者是这座城市有你的故事,还有就是这里的美食。我喜欢济南,喜欢他的不快而钝,喜欢去恒隆看到某个人,还有济南的菜。济南有很多老饭店,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你都吃过哪些吧!
< class="pgc-img">>1.春江饭店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看到这个饭店你是否也想起张若虚这篇《春江花月夜》呢?春江饭店也有几十年的历史了,主打的都是鲁菜,位置比较好找,在共青团路附近。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尝尝。
< class="pgc-img">>2. 草包包子铺
去天津当然要品尝狗不理,来济南大概就得吃一下草包包子了。草包包子历史比较悠久了,但味道却一直没变。小编小时候就吃千佛山那家,依稀记得我父亲还特别喜欢吃他们家的爆炒腰花呢!但后来不干了,现在小编知道的草包包子铺有两家, 一家在普利街附近,一家在宽厚里。作为老济南人的话,草包包子应该是一定都吃过的吧!
< class="pgc-img">>3.聚丰德饭店
聚丰德饭店创始在1947年左右,主打的依然是鲁菜。聚丰德有做工复杂的九转大肠,也有追求精细的老济南甜沫和油旋,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聚丰德的烤鸭。聚丰德的烤鸭也是外焦里嫩,汁香浓郁的,而且饭店比较实惠,适合吃大菜。这家店在经五路附近吧。
< class="pgc-img">>4.老憨人家
老憨人家主打的是猪蹄!和一些更为亲民和常见的菜了。这家店的猪蹄可以说是十分好吃了。猪蹄劲道可口,颜色是酱红色,让人食欲大增。这家店也是开的比较长的年数的了,位置是在千佛山东路附近。
< class="pgc-img">>5.会仙楼饭庄
会仙楼一听就很有古代饭店的气息有没有,所以装修也都是仿古建筑。会仙楼的菜系也是鲁菜,但这家店比较讲究创新,他们怕大肠吃着有腥味,所以改良了九转大肠让人赞不绝口。这家店的位置在芙蓉街附近,也是见证了芙蓉街的变迁。
< class="pgc-img">>6.鑫龙火锅城
如果是喜欢吃火锅的朋友,一定吃过鑫龙的火锅。鑫龙的味道是很多老济南人喜欢的。鑫龙火锅是铜锅,相信吃过的朋友一定知道铜锅的味道。现在在北园大街那边还有个鑫龙火锅。
< class="pgc-img">>7.燕喜堂
山东现存为数不多的中华老字号之一,它是一块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鲁菜辉煌时期的重要代表,上了年纪的济南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燕喜堂的。始创于1932年3月的燕喜堂饭庄是济南市赫赫有名的餐饮老字号、鲁菜代表。
< class="pgc-i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