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日报融媒体1月23日讯(记者孙珺)打卡、晒图,发朋友圈,证明我来过,“潮人”标签有图、有视频为证。
年前,网红奶茶店进汉脚步加快,核心商圈黄金地段贴身厮杀,为过年的热闹气氛添色不少。刚刚开业的网红奶茶店,甚至要排队5小时才能喝到口。到底是哪些人甘愿付出大量时间自发为网红店“带盐”?
网红奶茶店里,有互动娱乐设备
排队五小时买杯奶茶
拿到手第一个动作是拍照发朋友圈
19日,武商广场一楼,网红奶茶界“一姐”奈雪的礼物被大量年轻人打围,人流量过大,店家不得不限流。这家店地处人流密集的武商广场一楼连廊处,原来的莎都拉菲酒坊搬迁到了七楼。结伴而来的年轻人,奶茶到手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拍照,晒朋友圈。“看到朋友圈里已经有朋友来过了,打卡是必备动作。”有年轻人捧着奶茶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现在90后逛街标配就是网红奶茶。
去年11月,奶茶界的“明星”喜茶LAB店首进武汉,入驻汉街。开业当天,下着雨,门口买奶茶的市民排队过长,店方不得不单独开辟一块地方,将人引至一旁的昭君广场。长江日报记者见证,排队最长的超5小时。排队的人群中,还有人实时直播排队还有多长,为朋友们“踩点”。
高峰期,一个小小的奶茶门店,能卖出3000多杯奶茶。按单杯平均28元来计算,一天的营业额至少8万多元。
而因“网红奶茶店”能带人气,已然成为各大商业综合体的必争资源。武商广场将黄金地段让给了奈雪的茶;汉街将以前的薇拉摄影搬迁至第三街区,也将黄金位子给了喜茶。
对于“是否是你们在挑选购物中心”的话题?奈雪的茶和喜茶纷纷委婉表示,希望如此。
目前,“网红奶茶界”的两大品牌,奈雪的茶在武汉开出12家店,遍布武广、楚河汉街万达广场、凯德1818、群光二馆等核心商圈商业体;喜茶则选点汉街、永旺、宜家荟聚等,眼下,武汉国际广场的门店正在打围装修,很快将现身。此外,台盖、一芳等网红奶茶也在武汉壹方购物中心、永旺梦乐城等地布点,武汉繁华商圈正上演“奶茶界”的贴身竞争。
哪些人愿意付出大量时间排队?
90后学生族、毕业族占了主流
长江日报记者探访发现,开业之初,愿意花2个小时以上时间排队的人群中,90后、95后的学生族占了主流。武汉音乐学院20岁出头的瑶瑶说,奶茶是90后逛街标配,而抢先打卡网红奶茶店,则显得自己很潮。“排队2小时都是可以接受的。抢先发个朋友圈,证明你的生活很有INS风(社交达人)”。长江日报记者观察,在蜿蜒数百米的队伍里,90后的学生族、刚刚上班的年轻人占据大头,几乎达八成。
去年11月 ,刚刚开业的网红奶茶店排起长龙。
上周末,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壹方购物中心一楼的台盖排队半小时后才轮到点单。点单后,再等待20多分钟,总花了近一个小时才最终拿到奶茶。“有次前面排了80多号人,我等了2个多小时,过节排队更长。”排队的95后黄小姐说。
去年,阿里口碑一组奶茶数据显示,在武汉,80后、90后最爱喝奶茶年轻群体当仁不让地成为奶茶消费主力军,80后、90后人群的贡献达到了85%。其中80后、90后女性体现出了超强的战斗力,她们喝掉了全市53%的奶茶。对于大部分年轻女性而言奶茶在其心中的地位已逼近甚至超越一日三餐。
考虑到杯型、冷热、配料组合等因素影响,目前武汉奶茶店可选的单品总和接近370种。
网红店为何这么受追捧?
不仅仅为喝奶茶,社交是重要属性
网红奶茶店为何这么受追捧?不仅仅是喝杯奶茶那么简单。
以前人们一见面总说“要约饭吗”,而现在年轻人的社交却可以从“点杯奶茶”开始。你可以不知道最近有什么娱乐花边新闻,你也可以不知道最近哪位明星C位出道了,但是你绝对不能不知道最近流行的网红奶茶是什么。
和初次见面的朋友分享一下彼此点奶茶的喜好,几分糖,加什么料,奶茶店里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隐藏菜单,彼此之间的距离一下就拉近了,没有什么问题似乎是喝一杯奶茶不能解决的。
“开会点几杯网红奶茶,并偷偷记下了同事们的喜好,下次照单上,一下子成为了同事的贴心闺蜜。”市民晨曦说,因为奶茶够潮,价格也能承受,是好话题,用一点点小心思就能实现社交的目的。
“给同事订了两次奶茶后,她们把我拉进了私密群聊。”一位刚刚毕业女孩陈晓琴告诉记者,实习的公司是个大企业,每天进进出出的白领看上去都很高冷。我给她们点了几次奶茶后,大家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还将她拉进了没有领导的私密群聊里,分配项目任务和催时间点的时候也不再那么苛刻了。
茶渣奶精被品质好的茶和奶取代
奶茶迭代迎合消费升级需求
网红奶茶不只是喝,还是拍照发朋友圈互动的最佳搭配。几乎所有的网红奶茶店,都会在店铺装修下狠功夫,并“本地化操作”。“奈雪的礼物”进入武汉,为将城市独有的文化融入空间,借用了武汉市花梅花的元素,利用梅花独有的色泽,制成水晶砖,利用传统的“梅花砖”丁字拼法,造了一个似落满梅花傲雪的空间。让年轻人打卡流连忘返。
喜茶进入武汉,还特别研制了热干面欧包。软软的面包上有热干面和辣萝卜丁,让过早离不开热干面的武汉人一下子感觉亲切了许多。
在新晋的4.0版本中,奈雪里还有抓娃娃机、联名Ip限量产品等等,吸引年轻人进店互动体验。
而十几年前,奶茶还在1.0阶段徘徊,几块钱一杯,靠粉末冲兑;2.0时代则出现大批连锁奶茶品牌,比如COCO、快乐柠檬等;3.0时代,则以更健康的鲜果、鲜茶、鲜奶为原材料的中式茶饮亮相;如今,4.0时代在产品不断精进的基础上,更强调互动和娱乐属性。
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红奶茶品牌也受到资本的追捧。去年,喜茶宣布完成B轮融资;奈雪的茶获得天图资本过亿元融资,对外称估值达到60亿元;煮葉于近期获得达晨创投的千万元融资。
“奶茶的迭代和市场的反应正迎合了消费升级的需求。”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但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对于现制奶茶的成分并没有单独明确的标准。新茶饮行业进入门槛低,产品竞争激烈和同质化现象需要引起注意。前瞻产业研究院曾发布《2018-2023年中国茶饮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新茶饮市场的产品主要以奶盖茶和水果茶为主,同质化现象较严重。
【编辑:叶子】
015年11月,第一家“奈雪的茶”在深圳开业。如今,这家全国闻名的茶饮品牌,似乎不可避免迎来了“七年之痒”。
< class="pgc-img">>◎位于南山海岸城一楼的奈雪生活
探店奈雪生活
并非新物种 实为“二房东”
2019年11月,奈雪的茶耗资2000万元,在深圳海岸城推出1000平大店——首家“奈雪梦工厂”,尝试以多元业态延伸消费场景。
1000平空间内,sku达1000多种,涉及烘焙、茶饮、咖啡、精酿、西餐、零售、限定产品等15个板块。
< class="pgc-img">>◎曾经的奈雪梦工厂 今年5月实拍
奈雪曾表示推出梦工厂有两个目的:一是“研发前置”,是研发部测试新产品和新创意的地方;二是强调“新鲜度”,主推手作现烤以及现场泡制的茶。
< class="pgc-img">>◎曾经的奈雪梦工厂 今年5月实拍
然而开业两年半之后,斥重金打造的奈雪梦工厂宣布闭店。今年5月,Hot商业君在南山海岸城一楼看到,原址围挡已替换为“奈雪生活”。
8月31日,“奈雪生活”如期开业,实际探访之后,Hot商业君有几点感受不吐不快。
其一,奈雪扛不住租金压力,找来多个品牌来分担。有人笑称,这是奈雪版的“大食代”或是“诚品生活”。
先列一下15个品牌有哪些,分别是奈雪的茶、奈雪茗茶、方所甄选、鳗上人、澳咖 AOKKA、台盖、苏小小、野人牧坊、萌芙妮、松小芙、怪兽汉堡、吱芽花店、艾薯夫妇、蜜语日记以及稻壳社。
其中,占据核心点位的要数奈雪的茶、奈雪茗茶、方所甄选以及澳咖 AOKKA。其他品牌则类似“大食代”的“前店后场”取餐模式,面积紧凑,普遍只有1-2位店员。
< class="pgc-img">>◎“前店后场”取餐模式
从经营来看,现场因为奈雪的茶促销力度较大,店员忙得脚不沾地,但其他品牌,明显要冷清一些。
第二,全国首家奈雪茗茶放在了门口的黄金点位,主要销售鸭屎香单丛、密兰香单丛、陈皮白茶等产品。
< class="pgc-img">>◎奈雪茗茶紧邻入口
第三,十五个品牌中,还包括同属奈雪旗下的品牌台盖奶茶,以及澳咖AOKKA咖啡。
< class="pgc-img">>◎走户外风格的澳咖AOKKA咖啡
奈雪将面向深圳湾大街的最佳位置,给了刚刚入股的上海咖啡品牌澳咖AOKKA。9月6日,AOKKA咖啡关联公司上海澳帝美食品发生工商变更,公司注册资本由200万元增至254.5万元,股东新增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即奈雪的茶注册公司)。
第四,方所甄选,单纯帮奈雪挂个品牌。
广州知名书店品牌方所,此番在深圳开出了第一家方所甄选门店,其占据了靠近海岸城内部出入口的一排三角形书架,以及两个长柜台。但方所并未派驻工作人员,消费者如需购书,由奈雪工作人员负责买单。
有些意外的是,几乎每一本书籍封套上都张贴“请勿拆阅”标签,想翻阅看看内页并不OK。
< class="pgc-img">>◎方所甄选的书架很抢眼
第五,设计方面,不同于此前奈雪梦工厂“甜美潮酷”风格,改造之后类似MUJI,较为沉稳。此外,店铺内可供休息的座位很少,仅有面向深圳湾大街的外摆,有较多座位。但深圳九月的室外,依然异常炎热,舒适度并不高。
< class="pgc-img">>◎外摆的帐篷很吸睛
耗资2000万打造的如梦似幻的奈雪梦工厂,说拆就拆了,正说明了奈雪对降本增效的极度渴求。
降本增效第一步
从告别现场烘焙的奈雪Pro开始
降本增效的第一步,是2020年11月推出全新的Pro门店。
与标准店[前店后场]模式不同,Pro店移除了现场面包房区域,主要销售预制烘焙产品,以减少现场烘焙区域及工作人员数量。
不过缩小面积之后的Pro店,面积在80-200平方米,较竞品喜茶60-70平方米的面积,还是要大一些。
< class="pgc-img">>◎奈雪生活里最火的品牌还是奈雪的茶
面积大、成本高,影响了奈雪的门店坪效。据东北证券研报显示,奈雪标准门店和PRO店的年坪效,分别为每平方米5.1万元和5.8万元。
相较之下,喜茶标准门店和GO店的年坪效,则分别为每平方米9.4万元和12.2万元,明显喜茶的坪效要高的多。
降本增效的第二步,是持续降低租金占比。
奈雪希望通过纯扣点的租金模式,降低运营过程中的租金占比。有消息显示,截至今年2月,奈雪已签点位200+,其中80%-90%为纯扣点模式,会争取低于15%甚至个别低于10%的扣点。
降本增效的第三步,是降低人力成本。
今年,奈雪的门店用上了自动制茶机,希望实现将门店的人工成本占比控制在20%及以下的目标。
降本增效的第四步,是参考同行做法,推出更便宜的产品,希望实现薄利多销。
今年3月,奈雪推出了9-19元的“轻松系列”产品,同时,菜单上30元以上的产品也“消失不见”,希望借助下沉的价格带,抢占更多低端茶饮品牌的客群。
尽管使出了“四把斧头”来降本增效,但面对上半年特殊的严峻考验,奈雪最终的成绩单并不理想。
8月31日,奈雪的茶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财报:公司收入20.44亿元,同比下滑3.8%;净亏损2.49亿元,较去年同期0.48亿元盈利,下降618.75%。
在奈雪主攻的一线城市,业绩也出现衰退。其中,深圳门店经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25.5%下降至17.2%,单店日销售额也从2.54万元降到了1.88万元。
< class="pgc-img">>◎同店关键绩效指标 摘自2022年年中报
再看看上海的情况,奈雪在上海的门店数量仅次于深圳,但因为疫情,上半年门店经营利润率降至-22.1%。
< class="pgc-img">>◎关键绩效指标 摘自2022年年中报
大概因为疫情的关系,今年上半年,奈雪标准门店和PRO店这两类门店的经营利润率分别为11.5%和10.5%,还不及奈雪标准店去年17.5%的表现。这也意味着,奈雪降本增效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在今年的半年报中,奈雪多次强调,要通过数字化、自动化,降低人力和租金成本,通过优化供应链,压低原料成本,多方面提高门店的盈利能力。
租金方面,奈雪表示,将对实际租金成本较高的门店,重新谈判并进行调整,控制新开门店的租金,来降低租金刚性成本。具体来说,就是将原有的大店改为面积更小以及选址更偏僻的的Pro门店。
Hot商业梳理也发现,目前深圳万象天地、武汉恒隆广场以及昆明恒隆广场的“奈雪的茶”均已闭店。
新茶饮增速放缓
奈雪的茶能扛住吗?
曾经风口上狂奔的新餐饮,如今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至2020年,新茶饮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23%,但预计未来2年-3年,新茶饮增速将阶段性放缓,调整为10%-15%。
奈雪的茶,显然也感受到了新茶饮增速放缓的节奏,从最近对外宣传的口径来看,后续希望实现多元化运营,实现“现制茶饮、奈雪茗茶及RTD瓶装果茶”三大板块齐头并进的目标。
Hot商业查询发现,与七年前创业伊始就推出的现制茶饮相比,今年3月推出的RTD瓶装果茶,以及今年8月底在奈雪生活正式推出的奈雪茗茶,是公司新兴开拓的板块,目前利润贡献非常有限。
< class="pgc-img">>◎奈雪茗茶部分产品
图源:奈雪生活小程序
财报也显示,今年上半年奈雪瓶装饮料、伴手礼等在内的零售业务营收为1.92亿元,仅占总营收的9.4%。同时,因这些产品业务还需要投入前期渠道铺设的成本,预期该项业务今年将处于亏损状态。
应该说,奈雪的茶希望借鉴行业老大哥星巴克的做法,在竞争中走出差异化的道路。
如何在纷繁多变的竞争中,为品牌搭建宽阔的护城河,奈雪的茶依然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