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奶茶!
真的进驻东莞了!
三家店!直营!正版!
1點點还没来东莞的时候,名气已经很大,很多吃货专门去广深就是为了一杯“传说中的1點點”。
去年开始1點點在各大城市疯狂开店,这个1994年就开始在台湾生在的品牌,做的就是台式风格的奶茶。整个餐单加起来可能有过百种搭配,而且最低10块钱上下就有交易,去到哪都是人人人人的状态。
1
东莞的1點點开在哪?
靠谱消息称最快开的是中天店
预计10月10日左右开!!!
我的珍奶胃已经等不及了
再也不用跑去广州深圳才能喝
第一波,先开3个店
【中天沃尔玛店】
南城区宏图路21号中天中央广场1楼C01铺
(这家店最早开!)
【南城旺南世贸店】
南城区莞太路115号旺南驹大厦汇勝城一层1072铺
【汇一城店】
南城区鸿福路汇一城二楼
2
连喝七杯总结“不踩雷”方法
1點點的基本点餐攻略
一次过全部送上
不怕看不懂菜单而踩雷
点单攻略
? 普通版万能公式
茶底:纯茶/奶茶/玛奇朵/拿铁/阿华田/养乐多
配料:波霸/椰果/仙草/红豆/布丁/
甜度:全糖/五分/三分/无糖
茶底+配料+甜度,价格一般在10-20元左右
? 豪华版万能公式
茶底:纯茶/奶茶/玛奇朵/拿铁/阿华田/养乐多
配料:冰淇淋或两颗布丁+波霸/椰果/仙草/红豆/布丁/
甜度:全糖/五分/三分/无糖
豪华版在于配料多加冰激凌或者布丁,价格一般在20元以上
鲜奶+布丁+奶霜(3分糖少冰)
3分糖太淡,5分糖会更赞
1點點用的奶是味全,奶味还是挺ok的噢。布丁也很滑,唯一不好的就是,点鲜奶系列可以试试加本身有甜味的配料,比如红豆椰果,或者糖分要多一点。
四季春+珍波椰(7分糖少冰)
喜欢茶味纯的可以少糖
四季春是这里的网红茶底,亲测茶底还是不错哒。珍波椰就是珍珠、波霸和椰果。1點點的波霸才是黑黑的珍珠,叫珍珠的其实是西米。
阿华田+燕麦+雪糕(无糖去冰)
默认无糖,雪糕融了会腻
阿华田真的真的简简单单就好,如果想加雪糕,建议还是选比较清的茶底,比如纯茶,不然会腻到怀疑人生。
四季奶青+波霸+奶霜(3分糖去冰)
网上呼声最高的其中一杯
四季奶青单纯加波霸已经很赞了,试了几款有奶霜的,个人对奶霜一般般。而且融化了之后会比较稠,有点腻噢。
波霸奶绿+仙草(3分糖去冰)
最喜欢的其中一杯
找攻略的时候,几乎算是呼声最高的。也是最基本款的一种,不容易踩雷,波霸+仙草,不过3分糖接近没有甜味,5分应该会更好。
乌龙玛奇朵+波霸(5分糖去冰)
玛奇朵都有奶霜哦
据说玛奇朵是1點點的招牌。如果有加了奶霜的,一定要尽快拍照,不然就会向下沉,喝倒是不影响。大部分人都推荐3分糖,不过3分糖几乎尝不出甜味,喜欢甜的可以多加糖呢~
养乐多绿+椰果(3分糖去冰)
不过不失,3分糖太淡
养乐多的分量不算特别多,所以味道不是特别突出。3分糖会稍微淡了一点点。
喝到喝不下之后总结了一下
▼▼▼
?还是简单基本款最不容易踩雷,因为配料一多味道就很容易杂,而且容易整杯东西很腻;
?如果茶底和配料本来有甜味,比如阿华田、椰果、红豆,糖分就可以相对降低;
?如果茶底和配料本身比较淡,比如纯茶底、西米这些,糖分就可以相对提高。
【互动话题】
“你喜欢喝1點點的哪一杯?”
留言把你的点单攻略告诉大家呀~
文案 | 東兒妹
摄影 | 阿成
搜罗的宝宝都在吃
▼▼▼
7天吃不完这个MALL,而且天天给你送钱...
周,我一些朋友开始复工了。
上班第一天,小A在群里说:我是谁,我在那儿,我竟然忘了我的开机密码。
小B说:上班唯一的实感,就是我重新过上了每天下午都有同事问有没有人要喝奶茶的日子。
小C说:眼看着奶茶店开了门,就是配送不到我家,你们懂这份逆流成河的悲伤吗?
好了,实不相瞒,小C就是在家办公且喝不上喜茶的我。
< class="pgc-img">>奶茶这小小个,神不知鬼不觉就挤掉了快乐肥宅水的王者宝座,晋升为当代青年们必备的「生活物资」和「社交礼仪」。我有个大胆的建议:以后找对象,先别问星座匹配,问问爱喝的奶茶是不是同一种。这样起码在家点外卖不用叫两份,省不少配送费呢。
< class="pgc-img">>想想这几年国内火起来的奶茶品牌还挺多,喜茶、乐乐茶、茶颜悦色、奈雪的茶、一点点……这几家算是奶茶圈里的顶流吧。虽然产品五花八门,但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基本都是从台湾奶茶的基础上改良革新而来。
< class="pgc-img">>奶茶的口味当然不止一种,如果你不爱喝奶茶,很可能是因为……你还没找到你的那杯茶。所以今天,咱们就聊聊奶茶那些事儿,看看谁家的味道最得你心,顺便给大家推荐一些奶茶店/品牌。待疫情结束,我们一起喝奶茶去呀。
< class="pgc-img">>说起奶茶,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联想到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爱喝的酥油茶,他们也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一批喝奶茶的前卫人士了。
< class="pgc-img">>不过如今我们喝的奶茶,传承的并不是草原Style的咸奶茶。
往茶里加糖加奶的喝法,有人说是印度人发明的,有人说是从英国开始的,还有人说是经香港传入英国的……总之结果就是:它成了现在的主流,而且经过世界各地人民的一顿改良操作,让一杯奶茶也生出了各种流派。
港式奶茶
”茶餐厅里的最佳配角“
要做好一杯港式奶茶,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要把煮好的红茶,用滤网在两个壶之间来回倒来倒去,让茶生出顺滑的口感,最后冲入淡奶和砂糖中,完成!
< class="pgc-img">>原本白色的滤网因长年累月积攒下的茶渍而变成暗褐色,看起来就跟丝袜似的,丝袜奶茶的名号也就随之而来了。
< class="pgc-img">>接着我来告诉你,港式奶茶是怎么变形的。
一半丝袜奶茶 + 一半咖啡=鸳鸯奶茶;丝袜奶茶 - 淡奶 - 砂糖 + 炼奶=茶走。
< class="pgc-img">>港式奶茶最最鲜明的特色就是丝滑且茶味浓厚,甚至带着些许涩味,但我觉得它是最继承古早味奶茶的一种。
< class="pgc-img">>在香港,奶茶不像我们这儿大部分都是立等可取的独立门店,多在茶餐厅供应。
早中晚的餐单会变,但奶茶始终都在,基本每个落坐的人面前都少不了一杯。
< class="pgc-img">>抛开那些常常拿明星光临做招牌的店,想给大家推荐几家我觉得下次可以去坐坐的茶餐厅。
蘭芳園 · 开港式奶茶先河
创立于1952年的兰芳园是港式奶茶的首创者,也是香港现存最古老的港式奶茶铺之一,还上过《舌尖上的中国》。我每每经过中环的兰芳园总店,这家并不宽敞的茶餐厅,门口永远都是大排长龙。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夏天冻奶茶,冬天热奶茶,再来一份兰芳园招牌捞丁和西多士,香港最正宗的的茶餐厅文化,全在你的味蕾中被完美解读了。
< class="pgc-img">>地址:香港岛中环结志街2号及4A-6号
对了,这里特别提醒大家,我们在商场里常常见到的兰芳园门店并不是香港兰芳园。创始人早有声明:目前除了香港,并无其他分店。
现在去香港确实不是好时机,但我们可以网购。这是兰芳园和香飘飘合作的产品,我已经替大家先试过了,真的上瘾。
< class="pgc-img">>檀岛咖啡 · 汤唯和张学友约会的地方
位于轩尼诗道的檀岛咖啡是我每次去香港一定会光顾的店,它是《月满轩尼诗》的拍摄地,店里的环境基本没变过,我也坐过同款座位。
< class="pgc-img">>虽然叫咖啡店,但其实它的本质还是茶餐厅啦,店里环境非常港风。服务员都是大伯,还挺热情,看你犹豫不决就会主动来推荐。
我常来也是因为它比一般茶餐厅宽敞些,有空位的概率比较大。
< class="pgc-img">>下图是港剧里常常出现的下午茶标配,除了必点的奶茶,店里的192层蛋挞也是一绝。咬下去那个酥脆啊,个头也很大,胃口小的人吃两个都能顶一顿了。
< class="pgc-img">>如果为了打卡,可以点电影里出现的同款猪扒包。厚蛋西多士、海鲜叻沙也同样都深得我心。盲点不出错,所以必须要向大家疯狂安利。
< class="pgc-img">>地址:香港湾仔轩尼诗道176-178号
炳记茶档 · 巷子里的local美食
资深吃货都知道,好吃的要去小巷里找。炳记茶档没有门店,只是搭了个铁皮棚,食客们就这样挤在一起吃饭。虽然基本没啥服务可言,但架不住好味道的诱惑,店里常常人满为患,还是当地的美食榜的常客。
< class="pgc-img">>他家的奶茶茶味鲜明清香,回甘悠长,想必是在茶叶的品质上做足了功夫。而且吃饭价格巨实惠,人气颇高的猪扒面、鸡翅面只要20多一碗,有些店可能得要2倍价格。
经过秘制酱料的腌制和炖煮,猪扒和鸡翅都松软入味,光看色泽就知道味道一定差不了。
< class="pgc-img">>炳记茶档的桌上,都放有自制辣椒油,这在香港的茶餐厅还挺少见的。而且老板还会送你一张店铺明信片,这么有心怪不得生意好呀。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地址:香港大坑施弼街5號
台式奶茶
”街头美食小霸王“
台式奶茶应该是现在最风靡的一种,其实原本港式奶茶在内地也红过一阵,但现在风头已经完全被盖过了,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同样是茶+奶,但台式奶茶更强调奶香,茶味比较淡,而且会往里面加各种各样的配料。
< class="pgc-img">>我觉得台式奶茶之所以能流行,是因为它比较能被创新,加点不同的东西就变成新品。不光是奶茶,一般台式奶茶店里都会卖茶饮料,还有类似青蛙撞奶这类鲜奶饮品。种类多,新鲜感自然可以维持得久。
而且它的味道更符合大众喜好,老少咸宜,生来就具有爆款潜质。
< class="pgc-img">>虽然现在内地的台式奶茶遍地开花,但在台湾本地喝的优势还是有。最重要是便宜,每天一杯毫无压力。而且大大小小的店更多,每天一天三顿都能换着花样喝。
至于要喝什么,50岚肯定逃不了,又便宜又好。其它还有这些推荐给你:
< class="pgc-img">>春水堂 · 台式奶茶创始者
波霸奶茶是最有代表性,也是帮台式奶茶打响名声的一员大将,而它的出生地就在春水堂 —— 一家做泡沫红茶起家的奶茶店。
春水堂应该是台湾最「另类」的奶茶店,因为它的模式有点像港式茶餐厅,同时也卖各种台湾小吃。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奶茶的味道嘛,可能我抱着太大的期待去,所以反而没有觉得太惊艳。而且在店里喝真心有点失掉台湾奶茶的精髓,当然是在街上直接戳根吸管喝起来比较爽。
去打个卡倒也不亏,小吃什么的还不错,说起来也是去过鼻祖店的人了。
< class="pgc-img">>黄巾珍珠奶茶专营店 · 台北独一家
在台湾一直很热门的陈三鼎奶茶去年年底歇业了,它的老板是青蛙撞奶的创始人,经营了这么多年也没开分店,就守着台北的一间小铺子。
同样摆着独一家小摊卖奶茶的老字号,还有黄巾珍珠奶茶专营店。别看它很不起眼,却是当地人的心头好。
< class="pgc-img">>一杯只要35台币,不过有一说一,基本这个价位的奶茶都是奶粉冲泡的。珍珠是黄巾的特色,口感比较软糯,不过可能喜欢Q弹的同学会不习惯。
< class="pgc-img">>如果正好路过,就可以买一杯尝鲜。毕竟忠孝东路是要走九遍的呀,来杯现打果汁解解渴也很可。
< class="pgc-img">>地址: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205巷3之1號
迷客夏 · 台南自产牛奶
如果你喜欢喝鲜奶类饮品,我首推迷客夏。
台湾大部分牛奶都是进口的,但来自台南的迷客夏拥有自己的牧场。他们做饮料不用奶精,一律都是自家鲜奶,又自然又健康。
< class="pgc-img">>作为芋头爱好者,我是因为喝它家的芋头鲜奶上瘾的,比喜茶的更爽口一些。大甲芋头是台中特产,香糯得很,就是这一杯实在太抵饱了,千万别在邻近饭点的时候喝。
< class="pgc-img">>另外还推荐绿豆鲜奶冰沙,里面有鲜奶、绿豆沙和炼奶,夏天来一杯不要太爽,清凉到心里。不过在台湾当地,最受欢迎的是大正红茶拿铁,搭配自制的蜂蜜珍珠,这份Q弹会上瘾。
< class="pgc-img">>地址:台南南门路179号(别的城市也有分店)
同样来自台南的清心福全也不错,和迷客夏一样主打茶类和鲜奶类饮品,还多了奶茶系列,种类很全。不觉得夏天的时候光听名字就很解暑吗?
如果喜欢喝黑糖奶茶,就可以去买幸福堂。总之在台湾,奶茶的选择实在太多了,别犹豫,喝就完事了。
< class="pgc-img">>这个在台湾喝奶茶的神器必须安利给大家。带上它,逛街的时候就能轻松解放双手。一般的夜市或是文创店都有卖,我的经验是,开口不要买太大的,否则想装那种盖杯盖的中杯饮料就很容易变成车祸现场。
< class="pgc-img">>马来西亚拉茶
”做奶茶还要会杂技“
因为历史原因,印度是很多名茶的产地,所以有人说世界上最好喝的奶茶在印度。在街头,茶摊现煮现卖,除了茶和炼奶,还会加豆蔻、茴香、肉桂、丁香和胡椒,嗯,做啥都少不了香料。
一壶茶煮好,一杯一杯立刻被瓜分完。然后大家就拿着杯子围在一起边喝边聊,这是别的地方见不到的奶茶文化。
< class="pgc-img">>不过鉴于印度不太会是大部分同学出行的目的地,所以我不如和大家说说拉茶 —— 在马来西亚的印度移民发明的特色奶茶。
做一杯拉茶需要红茶、炼奶和肉桂粉。把这三样东西煮开之后,重头戏来了,拿俩杯子让奶茶来回拉扯。这个拉的过程让茶和炼乳反复冲撞,把香气的那道门撞开了,就有了这杯茶最大的魅力。
< class="pgc-img">>拉的越长,泡沫越多,味道也会越棒。看一位熟练的师傅拉茶,就像表演杂技似的,所以它也叫飞茶。
< class="pgc-img">>这杯茶不管是在星级酒店,还是街边餐厅都能喝得上,是马来西亚名副其实的国民饮料。
茶王 · 像喝啤酒一样喝奶茶
茨厂街是吉隆坡的唐人街,而茶王就开在这美食卧虎藏龙的地方。老板现做现卖,你可以亲眼看看他这一手拉茶绝活儿。
< class="pgc-img">>除了拿杯子坐着喝,可以外带的袋装拉茶显得更有特色。它家的茶茶味醇厚,奶味香甜,只要花4马币就能在烈日炎炎的街头得救,划算。
< class="pgc-img">>地址:Jalan Hang Lekir, Chinatown
何九茶店 · 当地网红
来吉隆坡肯定少不了要去看网红漫画墙,何九茶店所在的鬼仔巷附近就有超多漫画。而它本身就是一家网红店,想不排队吃上基本是不可能的,连当地人也来积极地凑这个热闹。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这间50年的老店装修很南洋风,老板继承了父亲的手艺,除了会做拉茶,还会冲海南茶(在拉茶中加咖啡),很喜欢和客人拉家常。
< class="pgc-img">>太空包和生熟蛋是进店必点,如果吃不下这么多,可以替换成一份烤面包。用手撕边,直接火烤,酥脆的口感很奇妙。
作为一个网红,它不仅新客人多,回头客也不少,这就是传说中偶像加实力派的存在吧。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地址:1, Jalan Balai Polis, City Centre
Village Park Reataurant · 椰浆饭王者
虽然它离吉隆坡市区稍微有点远,但也挡不住精明的吃货们专程打车来饱餐一顿。店里配上秘制酱料的炸鸡椰浆饭征服过无数人的味蕾,其中也包括曾经的马来西亚总理。
< class="pgc-img">>店里的另外两样招牌是咖喱面和叻沙,都是到马来西亚必吃的美食。当然还要再点上一杯拉茶,能换得如此美味再远的路都值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地址:5, Jalan SS 21/37, Damansara Utama,
47400 Petaling Jaya, Selangor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地方,泰国奶茶也算自成一派,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那一抹亮晃晃的橘色。
它的做法其实跟印度奶茶差不多,因为用的是深度烘焙的茶叶,所以有了这特别的颜色。你要买的话,路边摊说不定比大店里的更好喝。
< class="pgc-img">>在家如何喝奶茶
”来自DIY的快乐“
杭州的奶茶店已经慢慢开始营业,几大连锁品牌都能点得上外卖(除了对外送距离极端苛刻的喜茶)。有些店还可以支持无接触配送,比如奈雪的茶,挺负责的。
但如果你喜欢的奶茶店还没开门,或是想自己在家DIY一下,虽然没有老师傅的手艺,但最基础的奶茶我们在家做一做,解解馋还是没问题的。
< class="pgc-img">>方法如下:煮红茶茶包 > > 煮出颜色后加鲜奶和糖(至于比例嘛 ,看你想奶味重还是茶味重了) >> 搅和搅和等它煮沸就好了。
要是想升个级,可以自己做点芋圆、珍珠放进去,还可以挤一坨奶油在上面,撒点坚果碎,嗯卖相够发朋友圈了。
< class="pgc-img">>如果喜欢港式奶茶,我的同事特别献出了她的独门配方:茶煮三分钟或泡五分钟,200-250ml水+5g红茶粉(捷荣or曼斯纳)+90ml黑白淡奶,她说味道一毛一样。
B站上教程巨多,直接去搜就好。甚至还有一些黑暗料理,比如油炸珍珠奶茶。果然,劳动人民的创意是无限的。
至于更方便的奶茶饮料,除了兰芳园,我觉得午后红茶和维他港式奶茶都很可,是我家里会长期囤的饮料。
< class="pgc-img">>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人偶尔会想起,可以绕地球一圈的香飘飘和想把你捧在手心的优乐美,以及已经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快乐柠檬、鹿角巷之类的奶茶店。
都说奶茶是门槛很低的暴利行业,但真能把自己做成奶茶界的常青树,做出口碑,还是挺需要功夫的。
< class="pgc-img">>最后,建议你可以把这篇文章转给某个人,暗示TA给你点(做)一杯奶茶。让这杯自带多巴胺的奶茶,替你消磨掉生活里的苦闷。
等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我们相约浪迹天涯,携手喝遍世界奶茶。
关联阅读:
过境吉隆坡如何变成旅途加分项?你可以选择这么做……
郁醇香、冰爽可口的各类奶茶成为了不少消费者夏日里的“快乐水”。但奶茶中较高的含糖量,又让大家想说爱它不容易。近日,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目前已有现制饮品商家,根据消费者需求,推出了可选“0卡”代糖的“不胖”奶茶。
市民郑女士是奶茶爱好者,但较高的含糖量给她带来不少顾虑。“以前买过这家,觉得性价比可以,刚刚又来点单,结果在餐单上发现了可将蔗糖替换成0卡代糖的选项”,6日晚郑女士在高新区一家奶茶店内点了一杯0卡代糖的奶茶尝尝鲜。
“这是第一次在现场制作的饮品店里看到有卖0卡糖饮品的,以前也知道有0卡代糖饮品,但都是商场里的罐装饮料。”郑女士告诉记者,虽然都叫奶茶,但她觉得现制奶茶比罐装的更新鲜,口味也更好。“现制奶茶店推出了可选0卡代糖,解决了大家日常想喝奶茶,又怕奶茶里含糖量高带来肥胖和糖分摄入过高引发的健康问题”,郑女士说。
据这家饮品店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夏天店内推出了可供顾客自行选择的“将蔗糖换0卡代糖”的口味选项,主要是考虑到不少顾客更加注重健康“控糖”的需求。店内大部分现制的奶茶、果茶饮品都可以选择代糖,价位比加蔗糖要贵一元左右。在日常销售中很多顾客也十分愿意“尝鲜”,“我们收到的反馈还不错,大部分顾客们都说换了0卡糖后口味没太大差别”,工作人员说。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站前商圈和铁西的部分奶茶店,了解到除了可选“7分糖”、“5分糖”、“不额外添加糖”外,也有不少商家推出了“蔗糖换0卡糖”服务,引来了不少市民为之买单。
业内人士分析,奶茶可选糖量和添加糖种类的细化反映出市民的消费正在不断升级。而消费者购买某一产品的标准从只重视“口味”,逐渐发展到需要“口味”和有益健康兼具,也能让商家们更加明了地认识到,只有在保证口味和品质的前提下,不断根据消费者实际需求进行改良,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