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 记者 孙姮 黄寿赓
近期,部分娃哈哈奶茶店闭店的消息引发热议,有加盟商称其加盟的娃哈哈奶茶门店持续亏损。记者注意到,娃哈哈奶茶店目前在济南也有布局,其芙蓉街店目前因“其他原因”处于闭店状态。
作为曾经的国民饮料品牌,娃哈哈一度是很多消费者的童年回忆,但从2015年起,娃哈哈因品牌老化、缺乏新的大单品等因素导致营收下滑。在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娃哈哈虽然继续上榜,但营收降至439.8亿元,为10年内新低。如今,饮料市场爆品频出,各领风骚,当年的巨头娃哈哈能否重振雄风?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娃哈哈奶茶芙蓉街店闭店
10月11日,在周围多家奶茶店的叫卖声中,位于历下区芙蓉街的娃哈哈奶茶店卷帘门紧闭。这是济南市唯二的娃哈哈奶茶店,目前挂着一个白色底色的招牌,中央印有一颗草莓,并带有“初秋”字样,或许是在呼应近些年网络上流传的热梗,“初秋的第一杯奶茶”。
单从招牌来看,如果消费者不仔细观察,很难注意到这是一家娃哈哈的奶茶店,唯一能够显示其“血统”的,是淡绿色招牌上,浅浅地打着一些“Wahaha”字样的水印。
据周围的商家介绍,此前这家店的招牌并不是“初秋”,而是绿色的“娃哈哈”字样,“可能已经更换品牌了”。娃哈哈奶茶店营业时间并不很久,撤店发生在国庆节之后,“就是近几天搬走的,连续几天晚上在搬家,奶茶店疑似与周边的饰品店是同一家,一齐搬走了。”
记者注意到,除去线下,这家奶茶店同样也入驻了相关外卖平台,目前营业状态为“休息中”。该外卖平台显示,这家店外卖的月售量为159单,外卖评价共有45条,至于到店评价,数量仅为2条。对比同样位于芙蓉街的茶百道等饮品店,其外卖销量处于下风,茶百道的外卖月售量近2000单。
对于撤店的原因,周边商户透露,该店营业以来一直不温不火,周边又有多家饮品店,竞争激烈,撤店或许是因为业绩问题。此外,记者也尝试了拨打该店在外卖平台上预留的电话,对方仅称闭店系“其他的一些原因”,未回应销量等具体问题。
娃哈哈奶茶店被指持续亏损
在娃哈哈奶茶芙蓉街店因“其他原因”闭店的同时,记者注意到,在全国范围内还有多家娃哈哈奶茶店出现闭店现象。
多家媒体报道称,自今年9月底开始,就有娃哈哈奶茶加盟商向媒体爆料,称其加盟的娃哈哈奶茶门店持续亏损,公司在加盟时承诺的运营指导与明星代言子虚乌有,甚至还没有加盟资质的时候,就以合作合同的形式开放加盟。此外,还有加盟商透露称,从9月开始,部分娃哈哈奶茶店出现倒闭、关店的情况。
据了解,这些闭店的娃哈哈奶茶店主要为加盟模式,运营方是广州娃哈哈健康饮品有限公司,该公司有两大股东,广东冠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占股75%,娃哈哈商业股份有限公司占股25%。
广州娃哈哈健康饮品有限公司官网显示,娃哈哈线下茶饮店在2019年就开始筹备,2020年5月份成功在江苏淮安设立第一家连锁门店,之后在多个城市开设门店,其中包括深圳、常州、广州、北京等地。凭借着娃哈哈品牌的知名度,让店铺一经开业就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支持。
2020年7月,首家娃哈哈奶茶直营店在广州正式开业,董事长宗庆后专门从杭州飞到广州,亲自为奶茶店打call,号称这是第三次创业。在当时,娃哈哈提出未来10年在全国布局1万家茶饮店。
值得关注的是,娃哈哈官微曾在2020年5月15日发布过一条消息,称奶茶项目不是直营,而是授权给合作伙伴运营的。对于双方合作的具体细节,记者致电哇哈哈集团品牌部门进行求证,但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主打产品走向货架边缘
作为曾经的国民饮品,娃哈哈已经走过了34个年头,但近些年,各类爆款饮料层出不穷,娃哈哈却陷入了“中年焦虑”。毕竟从提出第三次创业“10年在全国布局1万家茶饮店”到“部分奶茶店闭店遭加盟商投诉”仅仅就一年多的时间。
除去诸如奶茶等新尝试进展不顺利,娃哈哈曾经引以为豪的主打单品AD钙奶等也出现式微。有报道称,近几年,娃哈哈悄无声息地从很多年轻人的饮料待选库中消失,大到大型超市,小到街边地铁口的便利店,货架上除了瓶装水和八宝粥之外,很难看到娃哈哈了。而娃哈哈一直引以为傲的下沉市场也已难觅娃哈哈的踪影。
10月11日,记者探访历下区一家大型商超发现,AD钙奶等产品摆放在货架底部,需要蹲下才能分辨清楚价格标签,另一曾经的爆款营养快线的位置同样不显眼。
分析认为,要占领货架,需要给商超支付高额货架费,而为了保住价格优势,娃哈哈极力控制费用。这也导致娃哈哈露脸的机会越来越少。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选购饮料的消费者,有年轻的消费者称,虽然AD钙奶曾占领童年,但目前各类潮流饮料过多,AD钙奶已跟不上潮流,“味道也没有多好喝,偶尔回忆童年时可能会选购。”有带孩子的消费者则表示,“从健康角度来说,更偏向于给孩子购买酸奶等更加健康的饮品,AD钙奶、营养快线等产品顺位靠后。”
营收降至十年新低
娃哈哈的“焦虑”已完全反映到数据上。在中国工商联近期发布的“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娃哈哈虽继续上榜,但是其营收仅为439.8亿元,比2019年下降了5.29%,降到了10年内的新低。
回溯过往,2013年娃哈哈营收达到了782亿元,随后在2014年稳定在了720亿元,也是在这个时候,宗庆后提出了千亿营收的目标。千亿的目标对于当时的娃哈哈并非遥不可及,看上去只要再努力一把,就可以够上了。
不过如今7年过去了,娃哈哈的营收不仅没有达到千亿的目标,反而下跌到了439.8亿元。具体来说,娃哈哈的下跌是从2015年开始的,那一年其营收下滑到了494亿元。随后这几年娃哈哈的营收一直稳定在了400多亿元。
此后,为了扭转颓势,娃哈哈也曾动作频频,持续发力年轻化。2018年中秋节,宗馥莉跨界推出了AD钙奶奶心月饼,礼盒包装上印着水枪、铁皮青蛙等90后的童年回忆。在娃哈哈天猫旗舰店0元上架,限量1500份,不足1分钟即全部售罄。
去年,娃哈哈携手网红雪糕钟薛高推出联名款未成年雪糕,拥抱不想长大的成年人,并在社交平台打出“今日未成年”的营销话题。需要注意的是,娃哈哈的年轻化战略并非都是“妙招”。2019年,AD钙奶新包装上印了一段话:“高中的时候,班里不知道谁说喝AD钙奶可以从A变到D,然后就掀起了一阵风,班里女生都开始喝AD钙奶。”这则广告当时因被指“低俗营销”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娃哈哈最后不得不停止印刷,向消费者致歉。
如今,营收下降的同时,奶茶店风波又起。对于未来娃哈哈将如何应对,记者曾致电其品牌部并向其邮箱发送邮件尝试采访,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 class="pgc-img">>山东商报·速豹新闻网编辑 张蕾 徐晓阳
|丛树
来源|鲁商儒风
似乎一夜之间,山东济南的大街小巷多出了很多漱玉平民大药房、薛主炒货、超意兴,这些都是当地的连锁品牌,少的有四五百家,多的超过了1000家,而且不仅限于济南,他们都已经走到了外地。
其实,他们还不是济南走出的店面数量最多的连锁品牌,还有一个奶茶品牌已经开了2000多家,一家快餐店更是开了6000多家。大家对品牌很熟悉,只是不知道他们来自济南。
1、薛记一年多开了四五百家,超意兴超过400家,包子客成为新锐
最近,薛记炒货已经成为一种现象,很多人感觉突然满街都是薛记炒货。
不久前,薛记迎来了30周年庆,其发布的信息显示,店面数量已经超过了600家,其中济南超过120家,且已经进军山东省内各市以及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
而一年半前,其仅有100多家门店,济南仅31家,一年多增加了四五百家,翻了三四倍。
< class="pgc-img">>薛记的发展让人惊叹,30年前,它只是英雄山早市上一个炒瓜子的小摊。1992年,14岁就从老家河北来济南的薛兴柱,跟父亲做了几年粮食生意后,在英雄山早市支起一个小摊,打出“薛家瓜子”的字号,现炒现卖瓜子。早市被取缔后,2002年在二七新村开设了第一家薛记专卖店。
之后十几年,薛记发展不温不火,最近一年多,突然发力,疯狂开店。
超意兴则是很多济南人解决一日三餐的去处。其创立于1993年,最初只是一家由张超创办的路边小店,多年后,才逐渐宣传其由老字号“正泰恒”演变而来。
十多年前,在济南快餐行业,名头最响的是粮食系统旗下的金德利民(如今归属于济南产发集团),后来超意兴逐渐在金德利民旁边出现,成为一对形影相随的竞争对手。
超意兴一道主打菜是济南传统名小吃“把子肉”,如今,还有很多人是冲着免费玉米糊糊而去的。
< class="pgc-img">>2010年,超意兴实行内部合伙人机制,从此走上了开店的快车道,到去年8月,直营店已经超过了400家店。
快餐店还有一家“包子客”,最近一两年突然冒出来,据说2020年就已经超过了100家店,如今超过200家。而之前,很少有人听说包子客。它早在1994年就成立,最初是一家夫妇店。
2、漱玉平民已经上市,直营店超过3600家
很多人认为, 一些连锁店快速扩张是奔着上市去的,背后则有资本的影子。
薛记等还在努力,一家济南的连锁品牌则已经到达了彼岸,他就是漱玉平民大药房。2021年7月,经历多年努力、多次失败后,漱玉平民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不久前,漱玉平民迎来了20周年大庆和上市一周年庆。
< class="pgc-img">>公司成立于1999年,2002年在济南泉城路西头开设了第一家店,打出“平民”的旗号,引来很多人提着篮子来买药,像买菜一样,从此,价格“平民”一直成为其招牌。“漱玉”则是有泉城美称的济南的一个名泉。
漱玉平民的创始人为李文杰和秦光霞,公司上市后,两人分别持有约43%和21%的股份,如今分别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上市当年,李文杰首次登上富豪榜,财富达35亿元。如今,漱玉平民的总市值为近73亿元,秦光霞的财富也超过14亿元。
上市前,漱玉平民吸引了资本进入,2018年,阿里健康在漱玉平民增资中,投资4.54亿元入股,如今占8.41%的股份,是单一第三大股东,实际上是仅次于李文杰和秦光霞之后的第三大股东。
< class="pgc-img">>根据其官网介绍,目前,漱玉平民已经拥有3600多家直营连锁门店,覆盖山东15地市。其实,它已经进入多个省份。
根据2021年年报,当时其在山东省、辽宁省等地区共有门店3341家,包括749家加盟门店,其中辽宁大区的直营门店达40家。济南更是多达914家,这就是为什么济南人感觉到处都是漱玉平民药店的原因。到今年第一季度末,店面数量增加到了3686家,店面开到了多个省市,其中福建就有152家。
最近,漱玉平民又成为河南复生堂医药有限公司的大股东,进入河南市场的意图很明显。
不过, 漱玉平民还不是从济南走出的店面数量最多的连锁品牌。
3、杨铭宇黄焖鸡超过6000家,冰雪时光也来自济南
前几年,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黄焖鸡米饭店,据说达数万家,数量一度超过兰州拉面,加上沙县小吃,三者一起被称为“三大国民料理”。
黄焖鸡米饭店发源于济南,数量最多的品牌也来自济南,叫杨铭宇黄焖鸡米饭。
创始人叫杨晓路,出生于1980年,来自一个鲁菜厨师家庭,曾开过多年的饭店,后来因为修路等原因,所有店面都关闭了,他还欠了不少外债。
< class="pgc-img">>为了谋生,他将开饭时的一道菜——黄焖鸡,进行改进,2011年在一个小巷子里租了一个小门头 ,开了一家快餐店,名称取自儿子的名字——杨铭宇。
没想到,这家店很快走红,杨晓路开始放开加盟。几乎同时,各种黄焖鸡米饭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很多城市,一度“满街尽是黄焖鸡”。
杨铭宇还开到了国外。目前,店面数量超过6000家。要知道,麦当劳在中国的店面数量也仅为4500家左右,肯德基到2021年是8000多家。
很多人知道甚至吃过黄焖鸡米饭,未来知道杨铭宇和杨晓路,也未来知道来自济南。
< class="pgc-img">>还有一个年轻人熟悉的品牌,大家可能也未来知道来自济南。
近年来,国内兴起奶茶热,甚至出现了“秋天第一杯奶茶”的梗。来自广东的喜茶和奈雪的茶,和来自河南的蜜雪冰城,被合称三大奶茶品牌。其中奈雪的茶已于去年6月在港交所上市,喜茶和蜜雪冰城,也不断被传出将上市的消息。
在2021年胡润百富榜上,三家企业的创始人都榜上有名。喜茶的聂云宸,财富为100亿元,是90后首富;奈雪的赵林、彭心夫妇,财富为110亿元;蜜雪冰城的张红超、张红甫兄弟的财富都是65亿元。
很多人应该注意到,还有一个茶饮品牌,店面数量也不少,它叫“冰雪时光”,到2021年10月份,店面数量超过了2700家。
到2021年第3季度,喜茶的店面数量为835家;奈雪的茶到今年第一季度的店数为854家;蜜雪冰城最生猛,截至2021年10月1日,门店数量已经突破2万家。
可见冰雪时光也不弱,而且创立仅8年。
< class="pgc-img">>其创始人叫江北华,2014年在济南创立了冰雪时光,第二年放开加盟,到2019年8月份时,仅有1500家店,最近3年,开了约1500家店,接近翻倍。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奶茶品牌来自济南。
除此之外, 济南还走出了不少连锁品牌,如拥有高第街56号、城南往事、皇城根等餐饮品牌的凯瑞,有全国开了约600家店的老陈家豆腐脑、开了约400家“十元店”的满库,等等。
济南走出这么多这么牛的连锁品牌,没想到吧!
日,不少市民发现,主打茶和奶的新中式奶茶店在济南特别流行。多家奶茶品牌推出原叶鲜奶茶类新品,珍珠、红豆等传统加料奶茶正在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珍珠奶茶越来越“凉”
“去小料”的鲜奶茶走红
7月20日上午,济南北部的一家奶茶店里,切水果、冷萃茶......老板陈璐和店员正在操作区忙碌着,为即将到来的周末客流高峰做准备。虽然距离正式营业还有一个小时,店里已经有客户开始来点餐。
20多平方米的奶茶店,规模虽不大,但销量却不容小觑。凭借着周边有学校、写字楼、社区的地理优势,陈璐的奶茶店夏季日销量多达近千杯。
“从加料奶茶到原叶鲜奶茶,产品都是随着市民口味变。”开奶茶店七年,陈璐见证了济南奶茶行业的发展变迁。
陈璐刚开店时,济南奶茶市场是台式奶茶的天下。用植脂末、乳粉等冲调的奶粉加上茶汤调底,搭配上珍珠、咖啡冻、布丁等配料,深受市民追捧。“我们当时店里的招牌产品就是黑糖珍珠奶茶,每天最多能卖五六百杯。”趁着当时热度,陈璐一口气开了三家门店。
开店容易守店难。去年开始,陈璐发现“老套路”似乎行不通了。黑糖珍珠奶茶一度无人问津,奶茶店日销量更是下降了六七成。
面对不少顾客点单时“有没有只加茶和奶的奶茶”的询问,陈璐意识到,传统奶茶“加料时代”已逐渐远去。为此,她特意去南方市场考察,学习“新型奶茶”制作工艺。
茉莉奶白、鲜柠檬红茶......记者注意到:陈璐奶茶店的菜单上有20余种茶饮,黑糖珍珠奶茶虽仍标注为招牌,但原叶鲜奶茶和水果茶却占据了菜单栏的“半壁江山”。
“它们现在是主流产品,口感喝起来比较清爽,单品一天能卖三四百杯。”陈璐说,比起以往“多加珍珠”“多加料”的饮用习惯,顾客如今更倾向于口感清爽、热量低的奶茶,也就是所谓的新中式奶茶。
陈璐介绍,冲调奶换成牛奶,茶汤换成现泡茶,成本虽有增加,但单价也上去了;加之珍珠奶茶销量减少后,节省下来的“珍珠”等小料成本,“新中式奶茶利润反而更高”。
以“珍珠”为例,其熬煮时间通常在一小时左右,但保质期大部分在四小时以内。若不能及时售出,只能被废弃处理,重新制作。如此模式下,人力和原材料成本都在无形中上涨。
各大品牌争相入济
本土品牌也加入赛道
不只是陈璐的奶茶店,20日,记者相继走访了霸王茶姬、古茗、茶百道、喜茶等品牌奶茶门店,其门店菜单显眼位置和推荐单品都是以新中式奶茶为主。
“我们现在主打原叶鲜奶茶,不推荐添加小料,目前已下架所有小料。”霸王茶姬店员告诉记者,奶茶配料结构十分简单。以该店一款名为“伯牙绝弦”的饮品为例,其选用茉莉雪芽为茶底,搭配新鲜牛乳及风味糖浆。此外,消费者还可根据喜好选择加糖多少。
在走访过程中,不少受访者表示:之所以点原叶鲜奶茶,看中的就是它没有加各种小料,很好入口;且珍珠、布丁等小料含糖量较高,难免会有担忧。
记者梳理发现,济南新中式奶茶的流行,事实上也反映出济南奶茶市场的激烈竞争。
2022年5月,霸王茶姬在济南宽厚里开出首店,如今该品牌在济已拥有45家门店。
一年后,爷爷不泡茶和茶话弄相继入驻济南市场,分别开出9家和5家门店。与此同时,茶香知、小座茶、不忘出茶、霓裳茶舞等新兴品牌也开始逐鹿济南。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目前济南现有奶茶品牌中,大部分新品都至少包含一款原叶鲜奶茶。而且在产品塑造上自有一套“公式”,从产品名称、产品结构到配料、产品包装以及门店设计风格都颇具中国风特色。
新品牌相继入局,老品牌推陈出新,新中式奶茶赛道愈发拥挤,无疑给济南本土奶茶品牌增加了“变量”。
2014年,诞生于济南的诺杯nuobei(以下,简称诺杯),乘着传统加料奶茶的东风,凭借奶茶+烧仙草这一细分赛道,迅速在市场扩张。2022年初,其门店数量超600家。
然而一年后,和所有加料奶茶一样,烧仙草这一品类也没能逃过“凉凉”的命运。随后,诺杯把目光转向了原叶鲜奶茶,并上市全新品牌——诺杯·茉莉鲜奶茶。
一系列的改变,让诺杯的门店生意持续保持在环比30%左右的增长。现如今,日营业额在15000元左右的门店也不在少数。
既是消费者对健康理念的追求
也是市场普遍追求效率的体现
“现在很多新中式茶饮都会标明热量和原材料,低负担控糖,喝起来更放心点。”在济南市民李雨晴看来,原叶鲜奶茶更符合“茶饮成分党”,有些消费者会细究原料中是否有植脂末、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等。
相关数据统计,超过八成的奶茶爱好者倾向于选择“少糖”,而超过五成的消费者更是选择进一步降低甜度。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健康。”谈及新中式奶茶爆火的原因,诺杯创始人吴玉波表示,原叶鲜奶茶原料主要基于茶叶和牛奶,用料简单,也更安全,符合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健康认知。“消费者对于东方茶文化的认同感日益提升,也是新中式奶茶得以爆火的关键原因。”
吴玉波介绍,以前奶茶茶底多为斯里兰卡红茶等国外品牌,但新中式奶茶全以中国茶为茶底。即便是夏季销量大涨的水果茶,茶底也是如此。不少品牌建立了茶叶生产基地,供应链稳定,易运输存放,茶奶均可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加上门店使用智能化茶饮生产设备,可以做到“千杯一味”,也大大提高了出餐效率。店员不用再去背复杂的制作表,培训成本也得以降低。同时,标准化流程和快速出杯,能让门店实现快速复制和扩张。
近年来,新中式奶茶也陆续迈开了“出海”的脚步。霸王茶姬、茶乙己、诺杯、古茗等品牌相继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多个国家开出门店,成为“墙内开花墙外也香”的生意。
不过,在新中式奶茶走红的同时,由于茶底的单一性,产品口味、包装大同小异,产品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
“接下来,还是要在茶底和口味上不断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营销活动,加大文化输出,才能让大众消费者持续青睐。”诺杯创始人吴玉波认为,未来,奶茶品牌在原叶茶上深度挖掘和更具性价比,将开拓更多消费场景和消费群体。(文中陈璐、李雨晴均为化名。)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