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南京市发布关于餐饮企业加快复工审核的相关规定,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在做好防疫的同时,加快复工复业,有序恢复堂食。
据介绍,首次恢复堂食的餐饮企业,必须对营业场所、设备设施、餐饮用具等进行一次彻底的全面消毒和安全检查;规范就餐安排,减少桌椅摆放,商务宴请必须实行分餐分食制;每桌客人用餐后进行消毒,10分钟后方可安排下一批次顾客。 新华社记者李博摄
京日报
清明时节草长莺飞,同时,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好转,潜藏已久的餐饮消费需求得到释放。不少南京市民选择全家出动“尝鲜”,有力推动了小长假餐饮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新开店面,清明假期尝到甜头
3月初堂食“解冻”,当不少餐企观望是否恢复堂食的时候,一家名为“桃叶渡秦淮文化餐厅”的餐企在夫子庙景区悄悄开张。南京珍宝舫餐饮集团公司出品总监林坤介绍,这是集团旗下新开的一家大众餐饮品牌,人均消费60—100元左右。
清明小长假,为了吸引食客,桃叶渡餐厅推出“100元代金券”。5日,南京白领陈以豪和女朋友点了草捆肉、酱鸭头、桂花糖芋苗等菜肴,一共消费228元,结账时,他使用了两张100元代金券。“其实两个人点三个菜差不多了,但我们这是今年以来第一次出来吃,意义重大,所以就点了很多。”陈以豪说,餐厅在疫情防控方面做得很到位,价格也很实惠。
“疫情总会过去,生活总要继续。”林坤说,开业之初桃叶渡餐厅每日营业额只有几百元,而依托口碑传播和景区人气,清明小长假期间,餐厅客流量提升了30%左右,日营收几万元,“在家苦练厨艺之后,南京市民还是更愿意出门聚餐,开启‘吃吃吃’模式,清明小长假或许正是市场等待已久的补偿性消费的进阶。”
排队人数、翻台率成小吃复苏“风向标”
作为复工后的首个小长假,清明小长假期间的消费热潮极大恢复了餐企的经营信心。“生意有很大起色了,小长假头两天的营收比上一个周末提升了20%。”李记清真馆店长李永建说。
作为“久经沙场”的餐企掌柜,李永建有不少指标来衡量生意好坏。牛肉锅贴是该店的招牌产品,李永建将锅贴的销量视为堂食回暖的一个“风向标”,“两口锅同时煎,最多能煎110个锅贴,够七八个人分。清明假期头两天,锅贴供不应求,最多时有三四十人在排队等候。”
凡是小吃门店,没有不在意翻台率的,当客流量达到一定规模时,翻台率更是其盈利的决定因素。像李记这样的小吃店,讲究的便是速度和翻台。据李永建介绍,目前李记有200多个就餐位,清明小长假中午就餐高峰期能全部坐满,每张桌子翻台频次达两三次。
“家庭消费”促进中高端餐饮消费扩容
清明假期,除了大众餐饮品牌,中高端餐饮品牌的堂食消费也有了回暖迹象。位于华采天地购物中心的“火麒麟·烧肉·寿喜烧”人均消费250—280元,平时多为商务人群用餐,而这个清明假期,却迎来了不少家庭就餐。餐厅总经理徐洁告诉记者:“从4日晚餐、5日午餐堂食消费情况来看,营收恢复到了往常节假日的60%—70%。”
小厨娘淮扬菜品牌市场部负责人李女士告诉记者,清明小长假前两天,家庭餐饮消费比例快速增长,“包间里绝大多数都是三代同堂、四世同堂的。”
为了迎接清明小长假家庭消费高峰,餐企花足了心思。“我们推出了青团等多款春季时令菜肴。”李女士说,清明既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重要节气,我国自古有“春食”的习俗,这次上架了青团、春笋腌笃鲜等小吃和时令菜,希望给消费者带去浓浓春意。(翟羽)
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1月17日,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从江苏省商务厅获悉,2021年1-11月全省限上餐饮收入899亿元,同比增长24%。首届“江苏味道”历时8个月,据不完全统计,省市累计共同举办餐饮促消费活动300余场,拉动餐饮消费额近5亿元。
过去的一年,江苏餐饮业有哪些高光时刻?
为打造“苏味不一般”的特色餐饮品牌,首届“江苏味道”同步开启名菜(名点)、名厨、名店推选和评选工作,共计发布第一批122道特色名菜(名点)、324家名店及376位名厨;制定政策鼓励激励35家龙头型餐饮企业和60家成长型餐饮企业。徐州发布“徐州把子肉制作技艺”等地方美食标准,推荐地锅鸡等徐州特色美食。
各市因地制宜组织开展“江苏味道”城市地标美食展示、品鉴等餐饮消费促进配套活动。例如,南京举办2021中国南京美食节(春季和秋季);无锡以“爱无锡生活季”和“太湖购物节”为主题,举办2021“爱无锡·龙虾季”小龙虾大赛;南通推出“南通味道”江海美食促销季系列活动;泰州挖掘滋补养生菜品,举办冬季美食节活动,打造冬季泰州味道;宿迁打造2021“酒都不打烊”暨啤酒美食节活动;盐城在“515盐城消费节”和“苏新消费·冬暖盐城消费购物节”期间,组织开展年中欢乐盛宴、岁末年初美食节等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
扬州作为江苏第一个获批联合国“世界美食之都”的城市,将餐饮定位为城市发展新名片。2021年11月,淮安成功申创“世界美食之都”。借助人文荟萃、融南汇北的独特区域优势,充分发挥“和、清、精、新”的深厚淮扬菜美食文化底蕴,借力坚实的食品产业基础和优质的烹饪人才资源,以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为国际交流平台,促进美食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擦亮“盱眙龙虾”“淮安红椒”等为代表的地理标识名片。2021年5月24日,“徐州伏羊食俗”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江苏味道”启动以来,在丰富市场供给的同时,始终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理念贯穿其中,通过“小餐桌带动大文明”,倡导绿色、健康、节俭的生活方式。南京以“科技+公益+奖励”新模式,践行厉行节约制止浪费的理念,全市通过“光盘打卡”小程序贡献超56万次光盘行动,相当于节约21吨粮食;苏州市政府遴选出100家光盘行动示范店;常州借力“百年老字号”“非遗传承”餐饮企业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出五大举措反对餐饮浪费;省餐饮行业协会、烹饪协会发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倡议书,组织会员企业广泛张贴“光盘行动”公益海报,推出“光盘换果盘”“光盘赠送甜品卡”等活动,联合外卖平台根据顾客需求,推出“小份菜”“小碗菜”“一人食火锅”等,引导就餐新风尚。
江苏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春佳节期间,省商务厅将组织各级商务部门,并联合餐饮行业协会、电商平台、品牌餐饮企业开展突出年味的年货到家、到店红包等 “江苏味道”新春餐饮促消费系列活动,促进年夜饭市场繁荣,助力全省餐饮业发展。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田墨池 丁茜茜 宋晓华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华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部出品
编辑: 丁茜茜
本文来自【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