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安徽省池州市传出了一起关于饮品质量的争议案件。消费者陈女士饮用古茗奶茶时,质疑其含有疑似“血痰”物质。此事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
< class="pgc-img">>据了解,该事件发生于7月21日上午。陈女士在池州市主干道购买了一杯古茗奶茶,品尝过程中,她意外地发现奶茶中有异常颜色的悬浮物,捞出来观察后,发现类似于“血痰”的物质。这让陈女士感到非常担忧和困扰。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陈女士选择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投诉。
< class="pgc-img">>针对陈女士的投诉,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高度重视,立即展开调查。经过现场检查、调阅监控录像以及对相关人员的询问等环节,市场监管部门得出结论:涉事饮品店证件齐全,加工场所环境卫生状况良好,符合行业标准。店内所有员工都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没有出现任何皮肤破损或出血的现象。同时,陈女士和外卖员姚某均确认饮品包装封口完好无损。
< class="pgc-img">>然而,在后续的调查过程中,陈女士未能提供带有疑似“血痰”的塑料吸管、剩余饮品等实物,使得进一步的检测变得困难。因此,市场监管部门无法确定陈女士所述的饮品中是否真的含有疑似“血痰”的物质,也无法确定这种物质是否与涉事饮品店的加工制作过程有关。
< class="pgc-img">>针对此次事件,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将继续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保障广大消费者的饮食安全。同时,他们也呼吁广大消费者,如遇食品安全问题,应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共同维护食品安全。
月26日,安徽池州市贵池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回应网友反映的“古茗奶茶喝一半后发现有红色漂浮物,捞出后疑似是‘血痰’”。
通报称,7月21日,接到市民陈某通过12315平台发出的相关投诉后,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依规开展现场检查、调取监控、询问相关人员等工作。
经现场检查,涉诉饮品店证照齐全,涉诉饮品“百香双重奏”的主要原料为珍珠、椰果、百香果糖浆、青橘,以上四种原料由总部配送,票证齐全,未见混有异物或感官性状异常,贮存条件符合要求。冲泡用水为水净化设备处理后的直饮水。加工场所环境卫生清洁,符合规范。店内所有从业人员均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未见皮肤破损、出血情况。
经询问市民陈某,其于2024年7月21日13时28分通过手机下单订购3杯饮品,其中一杯为涉诉饮品。通过调取店内监控录像,发现陈某网上订购的饮品系店员苏某从7月21日13时31分41秒开始加工制作,至13时39分46秒封口,店内工作人员全程佩戴口罩、工帽,加工过程未发现人员咳嗽。
经询问外卖员姚某,其于2024年7月21日13时30分接单,13时50分出单配送,14时05分送达陈某。陈某和外卖员姚某均确认饮品包装封签完整无损。
经查阅陈某在某医院检验科工作的同事王某某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和询问相关人员,7月21日17时31分,陈某发微信请王某某帮忙查看疑似“血痰”是否有红细胞,并于18时左右,将塑料吸管送至王某某处。王某某表示,只是简单通过显微镜看了一下,并不确定吸管上黏连物为血液结痂且含有红细胞,在陈某再三要求下才用手机透过显微镜目镜拍摄照片,通过微信发给陈某,同时告知手机拍摄的照片与显微镜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经询问陈某单位物业管理人员,涉诉塑料吸管被作为废弃物处理。
经多方查证,且陈某不能提供带有疑似“血痰”的塑料吸管、剩余饮品等实物,无法进一步检验。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之规定,无法认定陈某所诉的饮品中含有疑似“血痰”且与涉诉饮品店加工制作有关。
据新黄河稍早前报道,7月21日,池州一女子称古茗奶茶喝一半后发现有红色漂浮物,捞出后疑似是“血痰”。女子称,当时在古茗买了3杯奶茶,喝了一大半,孩子在其中一杯百香果内发现红色漂浮物,开始以为是西瓜瓤,细看疑似粘液血痰。自己在医院上班,让同事帮忙用显微镜查看,显示大量红细胞。
中新经纬此前报道,古茗对此回应称,已第一时间核查了池州相关门店的监控视频,对投诉所涉饮品的备料、调饮及出杯全过程进行了仔细核查。经查验,门店全体员工在操作过程中均全程佩戴口罩,按照调饮标准出杯,不存在违规操作,也没有异物进入的情况。
品/壹览商业
作者/李彦
编辑/木鱼
霸王茶姬,又陷包装争议。
近期,霸王茶姬上线了新品山野栀子系列,并推出了“山野小蓝杯”。有网友表示,该包装有“抄袭”LV水墨外套设计之嫌。
霸王茶姬官方对该包装的设计描述为“致敬唐风向野而生,取形于大唐琵琶纹,取意于西南扎染元素。”
对此,壹览商业找出了网友争议中提到的LV水墨外套,霸王茶姬官方提及的大唐琵琶纹及西南扎染元素进行比对。可以看到,在排版设计方面,不管是大唐琵琶文、西南扎染又或是LV水墨外套,都可以在霸王茶姬的新包装上窥其影子,以外行人视角来说,很难界定是否算作抄袭大牌。
为此,在社交平台上网友也各执己见,有部分网友指出,霸王茶姬的原包装就有借鉴DIOR托特系列之嫌,Logo头像更是相似星巴克,偶然一次就算了,数次包装设计都可以看到大牌的影子,是打擦边球的“惯犯”了。持反对意见的网友则认为,霸王茶姬是来自云南的品牌,运用的是云南扎染、茶马古道,完全不能构成抄袭,相反,DIOR倒是此前陷入过抄袭马面裙风波中。
某设计行业从业人士则表示,扎染的晕染应该是渗入织物纤维纹理的渐变,渐变是清晰跟随着皱褶和织物纹理的,而霸王茶姬的设计,更偏向于水痕晕开,Lv的设计创意就是水彩。至于纹样,琵琶是四叶六叶都有,Lv是全部四叶,霸王茶姬是全部的六叶。因此,说创意来源于琵琶说得过去。
作为一个新中式茶饮品牌,霸王茶姬于2017年诞生在世界茶叶故乡——云南。打着“以茶会友”的口号,创立时间仅6年的霸王茶姬,截止今年8月已开至2000家门店。
短期内门店开的虽多,离正在冲刺万店的古茗、茶百道等品牌在规模上仍有差距。值得注意地是,随着今年新式茶饮品牌竞争加剧,新式茶饮品牌除了在产品上不断迭代之外,更是卷到了咖啡、早餐赛道。正因如此,新式茶饮品牌在营销上下的功夫也可谓是不遗余力。不可否认的是,只要包装做的足够吸引眼球,新式茶饮品牌们总能吸引大波流量。
以前段时间的七夕节为例,奈雪的茶、茉莉奶白、茉酸奶等众多新式茶饮品牌在七夕节上线了粉色包装的新品奶茶,无一例外的让消费者为此排起了长队。奈雪的茶七夕首日爆单30万杯、茉莉奶白因门店爆单,多次出现小程序崩溃,茉酸奶在社交媒体中因新包装或470多万阅读量。节日拥有大流量,并不是仅是因为产品本身的口感多么的吸引人,更是因为限定款的包装设计引来消费者打卡。
限定包装比产品本身红,这已经是新式茶饮品牌及部分高端甜点品牌的常见现象。壹览商业认为,这是由其受众群体以年轻女性为主而决定的。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新式茶饮消费者中,女性消费者占比达68.5%,22-40岁消费者占比86.0%。也就是说,在营销角度,新式茶饮品牌或许会更优先考年轻女性市场的喜好。
“颜值即正义”,这是在茶饮圈被验证过无数次的理论。对于女性消费者来说,好看,就是第一大杀手锏,她们也愿意为颜值的溢价而买单。
茶百道和未定事件簿联名话题破1.6亿、喜茶和FENDI联名上线三日售出超150万杯,新式茶饮品牌在年轻女性消费市场上下的功夫,经常能收获亮眼的数据。虽难以定性霸王茶姬的新包装到底是否涉及“抄袭”,但是其给霸王茶姬带来的巨大流量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在整个行业进入内圈期及同质化的节点,新式茶饮品牌很难在各方面进行创新迭代,在设计层面打大牌的“擦边球”就变成了新的选择。然而,新生代对此类信息是敏感且反感的,陷入相关舆情对品牌的未来发展较为不利。
从品牌版权的角度来看,相似的图案设计必然存在一定侵权风险,也容易将自己陷入舆情风波。更好地放大传统图案特色,在排版设计方面适当“避嫌”,是今后霸王茶姬需要多考虑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