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报讯(记者王子扬)6月15日,新京报记者从可口可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与百富门公司宣布双方将建立全球合作,共同推出标志性的杰克丹尼 & 可口可乐(Jack & Coke)即饮预调鸡尾酒。
据了解,受酒吧经典鸡尾酒的启发,杰克丹尼&可口可乐即饮鸡尾酒将采用杰克丹尼田纳西州威士忌和“可口可乐”进行调制。产品罐身和包装上将印有“可口可乐”和杰克丹尼两个在全球范围具有较高辨识度和商业价值的商标,并标有明确的警示语:仅限达到法定饮酒年龄的消费者享用。
上述产品是否会在中国市场销售?可口可乐中国方面回应新京报记者称,该产品最早将于2022年底在墨西哥上市,随后陆续推向全球市场。这是一项全球合作,将来可口可乐会分享更多信息。在中国市场,2021年6月,可口可乐曾首次推出含酒精饮料托帕客硬苏打气泡酒。同年9月,可口可乐又推出了柠檬道日式柠檬气泡酒。
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詹鲲杰(James Quincey)表示,在不断拓展产品组合、持续推进全品类饮料战略的道路上,始终把消费者视作一切努力的核心。这其中包括标志性品牌“可口可乐”的诸多产品创新。
编辑 祝凤岚
校对 柳宝庆
助 NVIDIA NIM 微服务 USD Search 和 USD Code,市场营销领导者 WPP 帮助饮料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创意活动的迭代。
可口可乐公司在制作“解渴”的营销内容时,其广告中的创意元素并不是随便完成的,而是有一个神奇的配方。目前,这家饮料公司通过与 WPP Open X 合作,开始使用 NVIDIA Omniverse 和 NVIDIA NIM 微服务所提供的生成式 AI 扩展其全球营销活动。
可口可乐公司 StudioX 数字转型部全球副总裁 Samir Bhutada 表示:“借助 NVIDIA 的技术,我们可以在 100 多个市场中定制个性化的可口可乐和餐饮形象,以超本地化的相关性快速覆盖全球。”
可口可乐公司一直在与 WPP 合作开发数字孪生工具,并推出专为这家饮料生产商打造的,可在全球使用的自定义创意制作服务 Prod X。
WPP 在 SIGGRAPH 2024 上宣布,可口可乐公司将成为首批将适用于通用场景描述(OpenUSD)的全新 NVIDIA NIM 微服务集成到其 Prod X 路线图中的用户。OpenUSD 是一个 3D 框架,可通过软件工具与数据类型之间的互通构建虚拟世界。NIM 推理微服务能够以优化容器的形式提供模型。
借助 USD Search NIM,WPP 可以充分利用一个大型模型库来创建品牌资产,而 USD Code NIM 则可以将这些模型组合成场景。
这些 NIM 微服务让全球范围的 Prod X 用户都能创建包含文化元素的 3D 广告资产,并利用提示工程技术快速调整 AI 生成的图像,使品牌能够更好地针对本地市场宣传他们的产品。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使用 NVIDIA NIM 微服务部署生成式 AI
WPP 表示,NVIDIA NIM 微服务将对 3D 工程和艺术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USD Search NIM 可通过书面提示快速提供 WPP 的海量视觉资产库。通过 USD Code NIM,开发人员输入提示就可以获得用于创造新颖 3D 世界的 Python 代码。
WPP 创意 AI 高级副总裁 Perry Nightingale 在谈到全新 NIM 微服务时表示:“该解决方案的美妙之处在于,它能够将制作流程的多个阶段压缩到一个界面和流程中。这使得艺术家们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技术,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通过 Production Studio 重新定义内容制作
WPP 最近在 WPP Open 上宣布推出该公司的 AI 驱动智能营销操作系统 Production Studio。Production Studio 由 WPP 与其制作公司 Hogarth 共同开发,该系统利用 Omniverse 开发平台和 OpenUSD 实现了生成式 AI 赋能的产品配置器工作流。
Production Studio 实现了多语言文本、图像和视频创建的精简化与自动化,简化了广告主和营销人员的内容创建过程,直接解决了广告主在大规模制作符合其品牌形象、产品信息准确的内容时所持续面临的挑战。
Hogarth 战略咨询和 AI 的执行董事 Priti Mhatre 表示:“正是凭借在过去几年中使用 NVIDIA Omniverse 完成的开创性研究,再加上为建立自己的核心 USD 流程而进行的研发工作以及数十年在 3D 工作流方面所积累的经验,才使我们能够为可口可乐公司打造出这样的定制化体验。”
SIGGRAPH 与会者可以通过如下链接参加 WPP 的“机器人、生成式 AI 和 OpenUSD:WPP 如何构建未来创意产业”会议,进一步了解 WPP 所做的努力:https://s2024.conference-program.org/presentation/?id=ind_120&sess=sess42
NVIDIA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大会上与 meta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和《连线》资深撰稿人 Lauren Goode 进行炉边谈话。请通过如下链接按需观看 NVIDIA 在 SIGGRAPH 2024 上的演讲和其他会议:https://www.nvidia.cn/events/siggraph/
了解更多有关软件产品信息的通知:
https://www.nvidia.cn/about-nvidia/terms-of-service/
*图片提供:WPP、可口可乐公司
< class="pgc-img">>口可乐、蒙牛成立合资公司。蒙牛+可口可乐=?是可猛,还是可牛?
《零售圈》注意到,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日前通报,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新设合营企业案在4月29日审结。可口可乐以及蒙牛方面回应称,新公司将在中国生产和销售低温奶制品。
01
可口可乐+蒙牛=?
可乐牛奶?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反垄断局“2020年4月27日-5月3日无条件批准经营者集中案件列表”显示,2020年2月29日,可口可乐公司与中国梦牛乳业有限公司新设立企业案已经得到监管批准。
可口可乐方面则回应称,可口可乐公司和中国蒙牛乳业有限公司已收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具的《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不实施进一步审查决定书》,获准新设合营企业,在国内生产并销售低温奶产品。可口可乐相关负责人称,新设的合营企业将利用投资双方在乳制品研发、乳业加工技术、品牌影响力、分销渠道方面的优势,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一个全新的低温奶品牌,促进中国乳品消费升级。
向“全品类饮料公司”的转型,这是可乐目前在中国一直坚持的战略规划。对于乳业,也是垂涎三尺,早有布局。在2017年的一次投资者会议上,可口可乐全球CEO詹鲲杰曾称,可口可乐有信心能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果汁、乳制品及植基饮料和水类别。除中国之外,可口可乐在北美、巴西等地均有低温奶产品。
2020年1月,可口可乐宣布收购了高端牛奶fairlife公司的剩余股份。收购完成后,fairlife将成为可口可乐全资子公司。fairlife于2012年成立,总部位于芝加哥,主要生产乳制品饮料产品,包括调味乳fairlife YUP!、超滤乳制品fairlife及高蛋白奶昔CORE Power等。
《零售圈》认为,对于乳业的市场战略布局,市场信心,资源优势,可口可乐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蒙牛与可口可乐双强联合,在渠道布局,品牌共筑,流量共享,技术共用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在资源方面,也是优势互补,可谓强强联合。
02
从跨界收购到品类深耕
乳企巨头的心思是什么
《零售圈》了解到,目前国内经营低温乳制品的企业已经超过400多家,除了蒙牛,伊利,光明,新希望等,还有很多像银桥,夏进,现代牧业,澳牛等区域龙头乳企,然而,头部乳企已经早已不安分,纷纷收购国内外区域巨头乳企。
5月5日,新乳业发布公告披露重大资产重组,将以17.11亿元收购西北区域龙头乳企宁夏夏进乳业的全部股份,收购资金的60%为自有及自筹资金,40%拟通过可转债募集现金支付。
新希望乳业也于2019年4月收购福建澳牛55%股权,同年7月收购现代牧业9.28%股权,加强低温鲜奶布局。
根据新希望乳业联合头条指数、综合尼尔森、凯度消费者指数于2019年9月17日发布的《2019年新鲜生活白皮书》,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低温鲜奶销售额增幅为19.5%,市场渗透率达33.6%。
图片来源:网络
>低温奶制品如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在成长,老品牌奠定基础,新品牌后浪推前浪,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齐鸣的状态。
伊利和蒙牛在2018年分别推出“百格特”巴氏鲜奶和每日鲜语品牌
光明乳业在2019年4月推出减脂肪50%鲜牛奶、优倍浓醇鲜牛奶。
恒天然旗下安佳2019年4月推出首款采用中国本土奶源的自有品牌鲜奶;
恒天然旗下安佳与新零售盒马鲜生合作的“日日鲜”鲜奶,一直是盒马店内销量第一的鲜奶产品。
2019年9月,日本明治控股公司投资6.24亿元成立天津子公司,用于生产冷鲜奶、酸奶、奶油等产品。
从区域跨界收购到全球收购,乳企巨头已经形成阶梯式发展格局,然而在品类深耕方面,或许蒙牛和伊利是有所忌惮,毕竟这个品类赛道的后起之秀不可估量。
而蒙牛与可乐的合作,在先发态势和跨国运作方面则有着天然优势。从“资本收购”到“品类深耕”,乳企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03
可口可乐“联姻”蒙牛
中粮做媒?
众所周知,可口可乐与蒙牛在各自领域都是龙头企业,然而其幕后是中粮集团。
10年前的2009年,中粮集团就以61亿港元的价格收购经营处于困境中的蒙牛20%股权。中粮集团成为了蒙牛的大股东,并补足了中粮集团在乳业的产业链,并创造了当时中国食品行业最大交易。
10年后的2020年,中粮集团作为“幕后”,促使“蒙牛与可口可乐”的联姻,或许成为蒙牛发展史上的又一次转折。2019年,蒙牛业绩保持持续增长,营收达790亿元,同比增长1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41亿元,同比增长34.9%。
2000年4月14日,中粮集团与可口可乐的合资公司中粮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可口可乐”)成立,中粮集团控股65%,可口可乐占股35%。2016年,可口可乐又将19个区域市场的业务剥离给中粮可口可乐。正式成为可口可乐公司在华两大装瓶商之一,也是全球第一家由中资控股的可口可乐装瓶集团。
2020年4月起,中粮集团副总裁陈朗同时担任起中国食品(中粮可口可乐大股东)、蒙牛乳业两家公司的董事会主席的职务。
可见,对于蒙牛与可口可乐的合作,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之事。
2009年,时任中粮集团董事长的宁高宁提出打造“中粮全食品产业链”的战略。对于现在的中粮,蒙牛与可乐的结合,也符合中粮关于“全食品产业链”的定位。与目前中粮“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粮食企业,构建具有中粮特色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定位也相当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