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茶饮品牌准备挺进创投圈。
4月5日,红星资本局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获悉,深圳市美好自有力量投资有限公司于3月28日成立,该公司由奈雪的茶(02150.HK)关联公司——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法定代表人为黄锦华,认缴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等。
这意味着继喜茶、蜜雪冰城等品牌之后,奈雪也伸出了投资触角。
近年来,茶饮品牌作为最火热的赛道之一,吸引了众多资本的关注。但赛道拥挤、疫情反复,也导致茶饮品牌业绩承压。国内几家头部茶饮品牌,开始在“内卷”中寻求“破局”。红星资本局注意到,2021年来,国内几大头部茶饮品牌一边融资、一边频频对外投资。
对此,有专家分析认为,头部茶饮品牌开始亲自下场投资,印证了新茶饮企业自身局限性。在如今市场环境阶段性萎缩、品牌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茶饮品牌与其顶着高经营风险加大市场投放、拓展线下渠道;不如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进行精细化运营,同时寻找并开拓多元化业务。
奈雪的茶 资料图 图据 IC photo
曾备受资本瞩目的新式茶饮品牌
如今连续亏损
红餐品牌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新式茶饮融资事件数量和所披露融资金额就已高过2020年全年,达到近10年来顶峰。
近年来,新式茶饮作为最火热的赛道之一,吸引了众多资本的目光。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本热下,新式茶饮品牌“越扩张越亏损”的现象也引发关注。
3月29日晚间,“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交出了自上市以来的首份年报“成绩单”。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奈雪的茶共开出817家门店,相较于2020年的491家门店,2021年新增了门店数326家。公司称,2022年奈雪的茶预计将新开350家茶饮店,届时门店总数将突破千家。
但门店扩张的同时,奈雪仍未摆脱亏损。2021年奈雪的茶总营收42.96亿元人民币,较2020年的30.57亿元人民币增长了40.5%;经调整净利润亏损1.45亿元,而2020年公司净亏损2.03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1664.3万元。
作为新茶饮赛道目前唯一的上市公司,奈雪的营收数据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整个行业的现状。对于新式茶饮,疫情造成了线下门店客流量下滑,业绩承压。不久前,喜茶、奈雪的茶相继降价,推出多款低价位产品,也侧面反映出茶饮赛道越发拥挤,各家企业的竞争压力不小。
亲自下场投资
茶饮品牌都投了哪些赛道?
红星资本局梳理发现,不少的茶饮品牌纷纷变身VC/PE。
3月28日,深圳市美好自有力量投资有限公司成立,该公司由奈雪关联公司——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全资持股。法定代表人为黄锦华,认缴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等。
据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
而早在2021年期间,另一家茶饮头部品牌喜茶就已连续发力对外投资。据红星资本局梳理,2021年7月至11月,5个月期间喜茶连续投了5个品牌,涉足的领域包括预调酒、咖啡等。
2021年喜茶新增5笔对外投资情况(数据来源:IT桔子)
具体来看,喜茶在2021年进军咖啡赛道,联手百福控股,共同参与了西舍咖啡Seesaw Coffee数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这也是喜茶首次公开的一笔对外投资。此外,喜茶还参与了和気桃桃的战略投资、与BAI资本、番茄资本一起领投了WAT预调酒。
蜜雪冰城也在2021年10月份新增了一笔对外投资,投资了一家广东茶饮品牌——汇茶。同年,长沙网红奶茶品牌茶颜悦色也进行一笔对外投资,投资了长沙本土茶饮品牌“果呀呀”。
茶饮企业面临自身局限性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红星资本局表示:“自2021年来,国内新式茶饮行业进入到高度同质化的红海阶段。就目前来看,奶茶产品的差异化程度不高,推广模式、门店运营及引流的同质化,让这个行业进入严重内卷的周期。”朱丹蓬认为,这个阶段对于企业的综合实力,或是叫做“护城河”的构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朱丹蓬称,像喜茶等企业,拥有了品牌和规模效应后,就开始“五多战略”的布局,即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人群。从这个角度看,新式茶饮入局其他领域就不难理解了。“而头部新式茶饮在对外投资时,选择比较擅长的新消费领域,从整个契合度、匹配度及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方面,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看懂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外交学院教师孙禄则告诉红星资本局,如今头部茶饮品牌开始亲自下场投资,印证了新茶饮企业自身局限性。“从大环境来看,各大茶饮品牌面临市场环境阶段性萎缩、竞品品牌竞争激烈的情况,各大企业与其面临高经营风险,进行线下渠道拓展和加大市场投放,不如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率进行精细化运营,同时寻找并开展有潜力的多元化业务。”
孙禄提到,相比拓展自身不擅长的多元化业务,充分利用自身近年来积攒的PE资源,聚焦固定的几条赛道进行投资,孵化并寻找新领域的模式,会更适合由行业高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头部企业作为战略期过渡。
红星新闻记者俞瑶 申梦芸
编辑 陶玥阳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前,蜜雪冰城投资了一家名为“汇茶”的茶饮品牌,这是其成立投资公司以来首笔对外投资。而在此之前,新式茶饮行业就已掀起了这一潮流,头部品牌们不再只是被投资,自己也成为了投资方,在行业里寻找可以强强联合的对象,为市场竞争增添砝码。
天眼查显示,10月13日,广东汇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雪王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为股东,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500万元人民币增加至617.28万元人民币,增幅为23.46%。
公开资料显示,汇茶品牌创立于2015年初,总部在广东东莞;截止2020年共开出60多家门店,主要分布在广东东莞、深圳及海南海口、三亚等地,计划未来三年内成为千店连锁品牌。汇茶主打珍珠奶茶,目前共有36个单品,其中“金焦珍珠奶茶”是汇茶的招牌产品。
今年9月,蜜雪冰城刚刚成立雪王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含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等。而仅过了一个月,蜜雪冰城就迎来了首笔对外投资。从这一投资动作来看,蜜雪冰城可能是看中了汇茶对传统珍珠的微创新,以及汇茶在南方市场的运营经验。
像蜜雪冰城这样,从被投资到成为投资方,实现身份“转换”的不止一家。此前,喜茶作为战略投资方入股了精品咖啡品牌Seesaw,随后两个品牌互动频频。喜茶甚至在中秋节推出了与Seesaw联名的月饼,此外咖啡产品也创意不断,有精品化的趋势。
茶颜悦色则投资了长沙水果茶品牌果呀呀,随后开出了联名店,并推出5款联名产品。茶颜悦色相关负责人曾向媒体表示,促成此次投资的部分原因在于,双方一直“互相看着成长”,并且许多观念和行为方式很适配。接下来会跟果呀呀进行全方位的合作,具体的合作形式包括联名概念店、联名产品等。
不难看出,头部品牌对于在某一品类具有创新优势,或者在某些市场具有认知度的品牌更为青睐,达成投资合作有利于双方形成互补优势。以喜茶为例,其投资Seesaw后,咖啡产品的数量和品质都有了较大提升,咖啡产品的竞争力大大增强;而对于Seesaw来说,这笔买卖也不亏,能够加速其全国布局、提升品牌影响力。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记者:“随着新中式奶茶进入成熟期,头部企业会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行业发展趋势,实施优化整合的举措。从被投资到主动投资,这一身份‘转换’的现象在未来将越来越普遍。”
他指出,由于新式茶饮行业内卷愈发明显,头部企业要想突破自身瓶颈、巩固地位,投资机构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必须从多品牌、多品类、多场景、多渠道、多消费人群这五个方面进行战略布局。目前,头部企业主动投资的案例依然较少,但这仅仅是一个开端。在这一大趋势的推动下,行业将加速优胜劣汰,预计在2022年到2023年会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上游新闻记者 唐小堞
< class="pgc-img">>月初,来自长沙的“网红”奶茶店茶颜悦色终于跨出湖南省,在武汉开出首店。开业首日,奶茶店现场排队等候时长超7小时。火爆的排队场景随即引发“奶茶店是雇人排队”的质疑声,北京地区几家名为“茶颜观色”的山寨店也重新引起不少消费者的注意。
近几年我国奶茶市场迎来爆发期,奶茶行业的竞争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当下的头部奶茶品牌喜茶在成立之初,也曾因为花钱雇人排队营造生意火爆的假象而饱受诟病。“网红”奶茶出圈只能靠炒作吗?
“现象级”奶茶店扩张受瞩目
12月1日,茶颜悦色的湖南省外首店在武汉天地广场开业。在湖南省“深居简出”7年的茶颜悦色首次走出“家门”,就受到武汉人的热情追捧。10时正式开门迎客时,店门口就已排出长队,店外负责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手中举起的标识牌显示,队尾等候时长超过7小时,每人限购4杯。
同时,原本十几元一杯的奶茶也被炒出天价。武汉本地美食博主在微博发布的现场视频显示,队伍中有不少外卖小哥,一杯奶茶的跑腿费普遍在100元左右。而据该名博主发布的其与“黄牛”的聊天记录显示,甚至有人愿意花500元顶替队伍前排消费者的排队位置,获得最多4杯奶茶的“购买资格”。
面对当地消费者的极大热情,茶颜悦色多次通过官方微博提示消费者错峰购买,同时公布了武汉的开店时间表。12月12日至明年1月22日,武汉地区5家门店将陆续开业。
茶颜悦色2013年底在长沙成立,随后几年时间里,这家定位新颖的新中式茶饮店凭借价格不高但用料实在、口味和口感独特在长沙本地快速扩张,目前门店数量超过270家,并且俘获了全国各地游客的味蕾,成为长沙美食“新名片”。而茶颜悦色一直专注于深耕本土市场,上个月才在湖南常德开出长沙之外的3家门店。
奶茶店平均存活率仅两成
茶颜悦色创始人吕良曾公开表示不愿贸然走出长沙,做好品牌和管理后才具备扩张逻辑,考虑到自身品牌能力等问题,暂时不会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开店。在武汉开出首店,是这家奶茶界的“黑马”迈向全国市场的第一步,但质疑声也随之而来。针对茶颜悦色武汉店首日的排队盛况,有一些网友在社交平台对排长队只为买杯奶茶的人表示不理解甚至恶语相向,关于茶颜悦色雇人排队的推测也很快在网络上流传开来,而茶颜悦色方面也紧急辟谣并声称已对恶意中伤行为报警。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品牌向外扩张后不可避免会遇到的发展困境。
爆红奶茶店的困境不止于此。成立6年来一直偏安于长沙的茶颜悦色也没有逃过被“山寨”的命运。近一两年间,北京三里屯、簋街、新街口等商圈陆续出现名为“茶颜观色”的奶茶店,从招牌的字体和标志、店内的装修风格到奶茶的名称、造型甚至奶茶杯的外观,都与茶颜悦色如出一辙,让不少消费者误以为茶颜悦色开了分店或子品牌。百度地图搜索显示,“茶颜观色”在北京地区的门店数量已有近10家。
实际上,目前市场上的头部奶茶品牌喜茶旧名“皇茶”,也曾被大量山寨店模仿,不得已出高价购得商标更名为喜茶。喜茶品牌开业之初,也曾因为花钱雇人排队营造生意火爆的假象,受到许多消费者和市场诟病。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奶茶店数量超过60万家,但行业统计显示,奶茶店的存活概率仅为20%左右,绝大多数新开奶茶门店处于经营亏损状态。一边是集聚大量人气和流量的“网红”奶茶店快速火出圈儿,一边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店黯然出局,新兴品牌要想发展壮大,强大的营销攻势成为重要生存手段。
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自2000年开始,中国奶茶市场先后经历了冲粉奶茶、桶装奶茶、手摇茶和现制茶饮4个阶段。目前我国奶茶市场规模已接近千亿元,其中90后和00后占消费群体的70%。近两年正是现制茶饮疯狂扩张的白热化竞争阶段,也是“网红”奶茶的集中爆发期。
“‘网红’通常来得快走得也快,当自身品牌实力无法负担消费者和市场的过高期待时,‘网红’的头衔会干扰品牌正常的成长节奏。”吕良表示,自己曾经认为“‘网红’是毒药”。但实际上,国内奶茶市场上“长红”的头部品牌几乎都曾经历过“网红”阶段。
目前来看,高端新式茶饮品牌喜茶和奈雪的茶占据头部位置,主打性价比的蜜雪冰城覆盖下沉市场,中高端品牌贡茶、CoCo、1点点等则牢牢占据奶茶市场第二梯队,几个层次的品牌几乎已经完全“垄断”了整个奶茶行业。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当前我国整个奶茶行业正在从快速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随着新生代的成长,消费者除了对于奶茶本身口味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品牌的认同度和黏性也在逐步提升。
来源 北京日报
实习记者 杨天悦
流程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