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打工人而言,如果想花得少吃得饱,拼团吃饭是个不错的法子。
和AA不同,吃饭拼团就像拼多多拼团一样,拼得多,优惠多。
1
餐饮行业也可以“拼多多”
在这个“万物皆可拼团”的年代,没拼过团的都是有钱人啊。
拼多多上拼团,各种秒杀活动、助力链接,大家甚至已经看烦了,而社区团购邻里一起买菜买生活用品,也在很多地方形成了习惯。
买菜都能拼团,肯定也有人想过,吃饭这种更加高频刚需的消费,也可以拼团啊。
为了省点外卖配送费,线下的很多实体饭店,依然是打工人中午下班后非常热衷的地方,有些店家深知他们对于便宜大碗好吃的需求,就想到拼团的办法。
有个小伙子开了一家性价比很高的快餐店,主要目标客户群是周边的上班族和工人。虽然看起来物美价廉,但是餐饮业的竞争太激烈了,无人光顾性价比再高也没办法迅速获得客流。
为此,小伙子想到了拼多多的拼团方式,打出了“新店开业,拼团吃饭半价”的广告,并制造排队的景象,很快就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光临。
现在快餐店的团购比较少见,而且一份十几块钱的快餐,做团购利润也比较低。不过,作为一种快速获客的营销方式,拼团低价的效果的确十分出众。
< class="pgc-img">>而且,快餐店团购非常方便快速,拉上同事一起,或者只要到店里,陌生人都可以迅速成团。
虽然团购利润低了,但是对于新开的快餐店而言,获客才是更重要的,有了稳定的客源才能保证未来长期赚钱。即使是这样,“拼团半价”的策略还是让这家小店生意红火,在最火的时候一天可以做到3000元的营业额。
其实,像快餐店这种中小型的商家,都会面临获客难的问题,而拼团和低价的方式,可能会是个好办法。
然而,就算打出这样的活动,光靠线下卖吆喝也是不够的,要获得更大的曝光度,线上引流或许会更加高效。
针对这种需求,一些餐饮拼团电商平台出现了。和拼多多一样,它可能不卖外卖,主要是提供一个拼团吃饭点外卖的平台,让有需求的商家进行推广引流。
拼团、低价是主要的手段,再加上分享助力砍价领红包这类屡试不爽的裂变套路,从本质上这类平台又被称为“美食界的拼多多”。
2
是兄弟就帮我“砍”这碗饭!
说到拼多多,很多人都又爱又恨,便宜是便宜,但买到的假冒伪劣产品也不少。吃饭拼团总不会也来这一出吧?
和线上购物不同,你可能会因为贪便宜去买一个不熟悉的品牌,但吃饭拼团其实只是价格上便宜了,品质和原价的产品是一样。比如去益禾堂买一杯奶茶可能要8块9块,但在拼团电商平台上,利用拼团砍价买这家店的同一个产品,可能只需要5块,甚至1毛钱!
最近,一个名叫“帮帮抢”的平台获得了数百美元的百万融资,这个平台,就是做餐饮拼团电商的。
又是线上餐饮,又是拼团的,前有美团,后有拼多多,能出现这种新秀,看来确实有点东西。线上餐饮拼团,听起来确实很新奇。
帮帮抢是深圳寻找母星网络科技公司旗下的一个电商项目。在前几年,这个公司推出过拼团类的电商,有这份经验,今年成立的帮帮抢很快走上了轨道,但和其他平台不同的是,它走的是线上餐饮服务。
帮帮抢主要的业务模式,其实就是线上向好友分享低价套餐,线下到店使用套餐,听起来很像瑞幸,看起来像拼多多。
< class="pgc-img">>(截图来源:帮帮抢微信小程序)
凭这一模式,帮帮抢上线三个月,小程序上的注册用户就积累到了10万,深圳本地商家近千家,每日订单量达到了数千单的规模。
进入微信小程序的套餐详情,界面样式与拼多多十分相似。拼团的价格确实比直接购买更加便宜,在首页降价力度大的活动非常抢眼,“1毛钱喝奶茶”这样的噱头真的很让人心动啊!难怪它的扩张速度这么快。
< class="pgc-img">>(截图来源:帮帮抢微信小程序)
从上面的餐饮商家可以看出,帮帮抢聚焦的是单价比较低、消费频次高的快餐奶茶小吃等到店餐饮,将产品单价降低到十元以内,像拼多多那样,通过社交裂变来迅速累积客户和促销。这样既满足了人们低价消费的需求,也达到了帮助中小商家吸引线上流量的目的。
随着外卖的普及,餐饮竞争愈发激烈,而线上的头部外卖平台,更倾向于向用户推荐比较知名度更高的餐饮品牌,中小商家获得曝光的机会较少,获客成本高。
帮帮抢针对中小商家获客难的痛点,提供拼团服务的平台,目前是不向商家收取流量费用,只抽取每单约10%的客单抽成,并要求每个入驻的商家推出一两个极低单价的产品进行引流。
微信小程序上流量巨大,借助社交分享来拉取客流,成功的案例太多了,帮帮抢的成果也非常可观。
3
餐饮拼团的前景好像还不错
看到帮帮抢这样的平台,很多实体中小餐饮商家感到狂喜。主要是,用低价从线上拉客到店里,效率高成本低,能够解决大大缓解客源压力。
不过,餐饮拼团的模式可以长久吗?
对于商家而言,拼团营销的引流效果不错,对于消费者来说,分享一下就能获得极低价的奶茶快餐。出于地域范围以及利润的考虑,这种模式只限于区域内的社群拼团,并且不可能长期进行下去。
但中小商家确实借此获得了客户,并且,有这种需求的商家还有很多,消费者也获益不少。帮帮抢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这么多用户和商家,足可看出这一市场的潜力。
而资本的态度更是说明了一切。帮帮抢上线不到一年就获得百万美元融资,其优势就在于能够通过低成本获客的方式,帮助中小商家迅速获得流量,完成数字化的转型。
除了帮帮抢,一些新型的团购电商平台已经出现了不少,不限于餐饮,借助社交+团购,重点集中于中小商家的需求,弥补线下门店的不足。
总之,这种模式看起来,似乎能够兼顾效益与社会价值,像是门好生意。
作者:航叔
联网+餐饮行业电商平台由丁总建立。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诚信立业的经营原则,荟萃业界精英,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坚持竞争力,实现快速、稳定地发展,迅速成为了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餐饮行业电商平台之一。
餐饮的概念主要有两种:一是饮食,二是指提供餐饮的行业或者机构,满足食客的饮食需求,从而获取相应的服务收入。由于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下,不同的人群饮食习惯、口味的不同,因此,世界各地的餐饮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餐饮市场将进入品牌消费时代,中国餐饮业将以百分之十六的增速继续对扩大消费、促进就业发挥积极作用。
对于餐饮企业而言,品牌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餐饮市场的竞争最后必将是品牌之间的竞争,谁的品牌力更强,谁就能拥有更广阔的市场,品牌力成为餐饮企业逐鹿市场的关键。
打造品牌的基础就是要建立品牌营销的观念。餐饮企业只有发现需要并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要,才有可能按照消费者的需求设计产品、核算成本、制定价格,从而树立消费者对自己产品的信赖和忠诚,而且真正品牌营销要满足的应该是消费者与社会全面的需要,不但包括目标消费者的需要,也包含社会的需要。只有在这种营销观念的指导下,在满足消费者的同时,企业也努力满足社会的需要,例如精神文明的需要、生态需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和谐需要等等,餐饮品牌才能被消费者和社会所认可,才能实现企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真正建立品牌经营发展之路。
这对经营者提出了理性要求,市场格局发生的变化,使竞争更激烈,经营者们也须不断调整思路,突出特色,以迎合顾客的需求,使其产品和服务更加适应市场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能够把握这种变化的趋势,以适宜的产品、合理的价位、舒适的环境、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取得了市场上的成功。这种以潜在竞争优势为依据的定位策略也体现了强烈的市场导向。
餐饮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市场大、增长快、影响广、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特点而广受重视,也是发达国家输出资本、品牌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各路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介入,更是助长了这一趋势。
6氪获悉,到店餐饮拼团电商平台帮帮抢获得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由大湾区共同家园投资公司领投。此前,帮帮抢母公司「寻找母星」曾获得愉悦、云九资本的Pre-A轮融资。帮帮抢联合创始人汪子俊告诉36氪,本轮融资将会用于团队扩张、市场推广等。
帮帮抢母公司「寻找母星」成立于2018年,期间曾在深圳、茂名等市推出过石榴拼拼、小黑卡等本地电商项目。今年年初成立的帮帮抢项目,主要以线上向好友分享低价套餐、线下到店使用套餐的业务模式进行扩张。自上线三个月以来,帮帮抢小程序已经积累近10万注册用户,深圳本地商家近千家,日订单量已达数千单规模。
采访供图
汪子俊向36氪表示,帮帮抢的核心逻辑则是为轻快餐商家提供更多获客机会,通过聚焦早餐、快餐、奶茶小吃等高频次、低单价的到店餐饮,将产品单价降到十元内,同时以拼多多式的社交裂变积累客户、促进动销,达到扶持中小商家线上流量,满足用户低价吃饭的需求。他提到,美团、饿了么等头部平台倾向于向用户推荐头部餐饮品牌,如果中小商家寻求更多的曝光机会,则需要缴纳流量费用,再加上一定比例的订单抽成,推广成本相对较高。
目前,帮帮抢不向商家收取流量费用,而是依靠LBS推荐系统进行个性化定制。在营收模式上,帮帮抢表示现阶段只向商家收取每单约10%的客单抽成;在商家维护上,帮帮抢主要采用到店拜访的方式拓客,要求商家至少推出一到两个极低单价的产品进行引流;在获客途径上,帮帮抢采用好友分享助力的方式,在用户圈层内进行社交裂变,据帮帮抢提供的数据,上线前三个月内,每位用户平均拉新1.5人/周,7日内复购订单占70%以上。
帮帮抢页面(采访供图)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20年中国生活服务到店行业市场现状报告》,2019年我国餐饮行业总收入为4.67万亿元,到店餐饮市场规模为5780亿元,渗透率仅为12.4%,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目前行业内平台型商家主要有美团到店、口碑、百度糯米等,市场高集中度。
在餐饮商家的用户营销方式上,主要有优惠券、会员卡、分销等业务模式。优惠券类别中,有潮级优惠、美味不用等等公司,主要业务是销售头腰部商家优惠券,抖音本地生活团队也推出了代金券业务,聚焦于网红及品牌店铺营销;会员卡类别中,有美团小黄卡和帮帮抢母公司推出过的小黑卡,用户提前支付会员费,以获取高折扣;分销类别中有享库存等公司,主要以分级销售产品为主,集中于单价较高的正餐等。
在后续规划上,汪子俊透露,目标年内深圳日订单达到近十万单日订单规模,在此基础上拓展进全国其他主要城市。
团队方面,创始人兼CEO王哲为连续创业者,创立过街电,曾是美团华东区负责人,周末去哪儿合伙人。联合创始人汪子俊为连续创业者,曾创立过海外留学租房产品CitySpade。销售负责人吴海涛曾是美团创业期核心成员;产品和运营负责人负责人田浩楠曾供职于携程、钱包生活。
投资人观点:
大湾区共同家园投资公司董事总经理殷聪向36氪表示:“帮帮抢的优势在于以较低的获客成本,为没有充足流量预算的中小商家提供更多曝光和引流机会,辅助夫妻老婆店等实现数字化转型,利用互联网技术在提升商业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公平,兼顾了商业价值和社会效益。”
编辑 | 杨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