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的中环到古朴的油麻地,从热闹的旺角到静谧的太平山顶,众多老字号餐厅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香港的每一个角落,讲述着属于这座城市的故事。
顾客在“莲香楼”内吃早茶。中新社记者 侯 宇摄
莲香楼是其中一家充满故事与风情的岭南风格老茶楼,它坐落在中环威灵顿街,静静诉说着近百年来的风雨变迁。
走进这家百年老字号茶楼,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回到了上世纪的老香港。这里的一切都那么有年代感,手写更新的菜单、旧式鸟笼装饰、沿用几十年的莲花标志茶盅,还有高声叫卖的点心车,生动诠释着“一盅两件”的茶楼文化精髓。
在这里,“一盅”指一壶热气腾腾的茶水。它像是一把钥匙,轻轻旋开了通往旧时光的大门,让人在袅袅茶香中沉醉于独特的怀旧氛围之中。
而“两件”,则以其地道风味和浓郁港风为茶楼赢得无数赞誉。猪润烧麦的鲜美、陈皮干蒸牛肉的醇厚、雀巢芋角的酥脆、香滑芝麻卷的甜蜜……这些精致的点心,如同这里的一张张名片。
尽管这家传统茶楼“槽点”很多,例如座位狭小、环境嘈杂,且没有引座服务员,但不影响新老食客手捧“一盅”,品味“两件”,享受这份简单却又不失风味的茶楼时光。
中午,是莲香楼一天中最热闹的时段。每当那辆镶嵌着莲花标志的点心车缓缓推出,伴随着服务员洪亮的吆喝声,整个茶楼仿佛瞬间被点燃了活力。新顾客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期待,紧跟点心车,目光在琳琅满目的点心间游走,试图捕捉那份只属于这家茶楼的独特风味。而资深顾客则显得游刃有余,他们凭借多年的经验,早已在心中列出了必点清单,信手拈来,便能将心仪的点心纳入桌上。
当点心车停驻在某一桌旁,周围的顾客便不自觉地围拢过来,他们或礼貌地询问,或轻声地交换意见,甚至偶尔还会因为某一道特别受欢迎的点心而“争执”起来。唱和应答之间,让人感受到那份来自百年老店的温暖与坚守。
英国顾客赞不绝口,称其为“今天吃到的最好吃的食物”;香港顾客回味起童年的味道,对这里的叉烧肠粉情有独钟;新加坡顾客则特意前来体验这种传统风格的点心推车,因为“在新加坡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场景了”。
70多岁头发花白的老伙计不时喊着“Welcome”迎宾。不只是英语,这里的服务员还能用日语、韩语、法语等外语给慕名而来的外国客人点菜。
掀开这家经典茶楼的时光面纱,和香港其他老字号餐厅如陆羽茶室、镛记酒家一样,它们大多起源于上世纪初或更早,伴随着香港城市发展而成长,承载了无数港人的集体回忆。
那么,是什么让莲香楼能够在百年间保持其江湖地位呢?在这里工作20多年的行政总厨胡德标一语道破天机:“用心做,保持品质,用最新鲜的材料,坚持下去。”
正是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工手作和对品质的坚守,让这里的菜品始终如一,每一口点心都是一段故事,每一声叫卖都是一段回忆,给人以岁月静好的安心感。
除了美食之外,这家历史悠久的茶楼还承载着浓厚的文化气息。这里曾是众多港剧的取景地,明星、美食家、国际友人纷至沓来,为这座老茶楼增添了更多的光彩。
以莲香楼为代表的老字号餐厅已经成为香港的旅游文化地标,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打卡,感受那份独特的怀旧风和人情味儿,寻找现代都市里的“乡愁”。
(据新华社香港电 记者禹丽贞 梁嘉骏 阎月巧)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货江湖传奇人物、被称为“东邪”的葛卫东,近日因失手宁德时代非公开发行再度成为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谁是葛卫东?他曾因被英国《金融时报》称为2015年1月LME铜价格大幅下挫的推手而名声大噪,曾投资平安银行等白马股大赚。
从国企员工到专职期货、股票投资者,从草根散户到资本市场大佬,2019年身家130亿元的他在业界是个传奇。
一家私募基金公司负责人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葛卫东可以说是传奇前辈,从投资风格来看,比较看重基本面,而且拿得住,跌了不会轻易卖,看大股东和管理层的能力进行投资。”
葛卫东身上有“父母把我生下来就是为了做投资”的狂傲,也有“总结了20年了还是常常犯同类的错误,难道是真的改不了吗”的自省。
近两个月,A股人气高涨,而葛卫东斥资15亿元认购兆易创新定增、参与宁德时代200亿定增未能获配等一系列消息,让其再度成为镁光灯的“宠儿”。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葛卫东在2015年牛市前后为人所熟知的投资标的有平安银行、红太阳和安泰科技等,而进入2017年,其个人投资A股的关注领域开始更多聚焦在兆易创新等科技股上。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起,葛卫东以其个人名义投资并出现在前十大股东名单的A股上市公司有西藏药业、用友网络、科大讯飞、中科曙光、兆易创新、国新健康、北方华创和锐科激光,除西藏药业和国新健康外,其余均属科技领域。
“混沌不是混混沌沌”,葛卫东为何投资这些标的?这些股票是否存在共同的特点?梳理发现,除重视基本面外,葛卫东持股期间,上述标的公司多有进行定增和转增股本的事项。
对于股市的研究,葛卫东曾在其微博上有过这样一段描述:“研究是要讲方法的,有的人研究行情太努力,反而变成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太专注细节会把自己弄晕。有的人对基本面的研究又太不重视,根本不知道博弈的标的的情况和变化,又会太迟钝,搞不清楚市场的大方向。”
葛卫东的投资版图并不限于期货和股票,其通过2005年成立的上海混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混沌投资”)全资控股贵州东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后者在2009年成立之初,便开始在贵阳大力打造新区,开发五星级酒店及写字楼综合体。
葛卫东最近怎么买股票?
重视基本面,长期持有,青睐定增、转股,会逆势增持
在前文提及的西藏药业、用友网络等8只葛卫东在2017年后的重仓股中,其最早进入的是西藏药业(2017年半年报),最晚的是锐科激光(2019年年报),与此同时,在2019年三季度,葛卫东已相继退出中科曙光、国新健康和北方华创的前十大股东。
据东方财富Choice,上述8家上市公司,除国新健康外,其余7家公司的营收在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均连续录得同比增长,而8家公司的净利润均在2018年至2019年间录得复合增长。
除基本面外,定增和转股是葛卫东比较看重的事项。在2017年后这波投资中,葛卫东习惯通过“二级市场+定增”的方式增持上市公司的股份,而公司推出的转股方案,则让其持股进一步增加。经统计,2017年后,葛卫东曾参与西藏药业、科大讯飞和兆易创新的定增,而用友网络也于今年7月1日推出了定增方案,认购对象暂未确定。
这些定增大多让葛卫东获利匪浅。
2017年5月,葛卫东参与认购西藏诺迪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西藏药业600211)的定增发行,其以每股36.48元的价格认购291万股,合计斥资1.06亿元。
随后,葛卫东在2017年下半年增持西藏药业490万股,当年年末合计持股781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4.35%,位列公司第三大股东;2020年4月,西藏药业实施每10股转增4股,葛卫东持股也由781万股上升至1093.4万股。其中,定增部分由291万股上升至407.4万股,这部分股份已在2020年5月解禁。
葛卫东持股西藏药业已3年有余,以今年7月22日收盘价88.40元/股计算,其定增持股部分的市值约3.60亿元,较当初认购成本1.06亿元浮盈约239%。
与西藏药业借道定增持股不同,在对芯片制造商上市公司北京兆易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兆易创新603986)的投资上,葛卫东则是先从二级市场买入。
葛卫东自2018年上半年开始在二级市场增持兆易创新,当年年末,葛卫东持股兆易创新26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93%,首次进入公司前十大股东,排名第十位。
2019年8月和2020年6月,葛卫东相继参与兆易创新的两次定增发行,两次定增价格分别为75.47元/股和203.78元/股。其中,第一次,葛卫东斥资约3.80亿元认购兆易创新503.5万股,锁定期12个月;第二次,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大基金分别在今年3月、4月和7月三次减持兆易创新的背景下,葛卫东仍然斥资约15亿元认购736万股,锁定期6个月。
认购完成后,葛卫东持有兆易创新2109.5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4.48%,排在朱一明、大基金、香港赢富得有限公司和陕国投?财富28号单一资金信托之后,联意(香港)有限公司之前,为公司第五大股东。
葛卫东的盈利有多少?单以第一次定增计,兆易创新于今年实施了每10股转增4股的权益分派,该次定增股份由503.5万股增加至704.9万股。按2020年7月22日收盘价242.53元/股计算,上述定增股份已由初始价值3.80亿元上涨至17.10亿元,浮盈达350%。
此外,2019年7月,科大讯飞以每股27.10元的价格发行1.08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为29.27亿元。其中,葛卫东斥资4亿元,认购1476万股,限售期12个月。以今年7月22日收盘价38.02元/股计算,葛卫东定增持股部分浮盈约40%。
葛卫东也有逆势增持的戏码。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锐科激光300747)属于葛卫东较为新进的投资标的,其首次“露面”是在公司的2019年年报,葛卫东持股159万股,位列公司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中的第九位。
锐科激光股价曾于2018年7月24日创下历史新高149.67元/股(前复权),去年年末报收117.80元/股。今年一季度,锐科激光股价曾有一波下跌走势,其于3月30日跌至年内低点76.56元/股,而在这波35%的回撤中,葛卫东逆市增持至169.5万股,并首次跻身公司前十大股东。截至7月22日收盘,锐科激光股价报104.50元/股,从年内低点回升36%。
“大佬”也有看走眼
即使是经验丰富、久经风雨的“大佬”,也有对行情错判的时候。
2015年4月21日,葛卫东曾在微博对当年牛市的高度进行过预判,他在微博称“无聊说两句,这轮股市能涨多高,我不知道,只知道会很高,很高!6124绝对不是顶,我们的政府把底牌露了,所以上涨的速度也会很快,踏空的人会很难受!要坚持不被震出来也很难!祝大家抓住这个战略机会发大财。”然而,当年牛市最终止于2015年6月12日,上证指数当天报收5178.19点。
对具体个股,葛卫东也曾看走眼。其曾在2019年三季度退出3家公司的前十大股东之列,其中国新健康属于下跌趋势中离场,北方华创和中科曙光股价则在其“退出”后有不错的涨幅。
自2018年上半年起,葛卫东开始增持国新健康保障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国新健康000503),截至当年年末,葛卫东持股971万股,占比1.08%,位列公司第二大股东。
2019年,葛卫东开始逐渐减持国新健康,后者2019年三季报的前十大股东名单已不见葛卫东的身影。以国新健康2018年半年度末收盘价31.78元/股(前复权)和2019年三季度末收盘价17.54元/股来看,葛卫东在持股国新健康期间,上市公司股价下跌了45%。
不过,这也仅能说明葛卫东持股期间,国新健康股价大趋势是下跌的,至于实际中是否通过波段操作降低成本而最终达到盈利“出局”,暂不得而知。
2018年三季度报,葛卫东的名字首次出现在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北方华创002371)的公告中,其持有300万股,位列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的第七位。随后,葛卫东持股一直没有变动,直到2019年三季度报,不再出现在前十大无限售条件股东的名单中。
这段时期,北方华创曾于2019年1月定增融资20亿元,但葛卫东并没有认购该次定增股份。在葛卫东持股期间,北方华创股价从2018年三季度末的46.95元/股上涨至2019年三季度末的65.52元/股。而在这之后北方华创迎来了一波更大的涨幅,截至今年7月21日收盘,北方华创报182.00元/股,其股价从去年三季度末累计上涨了178%。
对于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中科曙光603019),葛卫东的操作也有类似踏空。2017年年报显示,葛卫东持股1000.75万股,占总股本比例1.56%,位列公司第八大股东。随后通过增持和转增股本,葛卫东在2019年半年度持股4385万股,占比4.87%,为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2019年三季度报,葛卫东消失在中科曙光的前十大股东之列。而截至今年7月21日收盘,中科曙光股价报46.00元/股,从去年三季度末的24.42元/股累计上涨了88%。
葛卫东的“混沌”江湖
葛卫东出生于1969年2月,其在2005成立混沌投资前,曾有过两段任职经历,分别在1991年10月至1997年7月间就职于贵州粮油进出口公司,以及在1997年8月至2005年6月间就职于上海东景金属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
1991年7月,葛卫东从四川大学经济学专业毕业,当时虽然在国企上班,但其已开始做投资,据媒体报道,其刚开始投资,做过大豆、油脂的现货生意,2000年专职做期货,曾两次爆仓,2004年迅速崛起。
2005年,葛卫东创立混沌投资,随后于2007年成立上海混沌道然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混沌道然资管”)。当年,葛卫东找来王歆做搭档,葛卫东做期货,王歆主要管理混沌道然资管旗下的基金产品。王歆曾公开表示,自己能着眼长期做投资,归功于葛卫东对投资的深刻理解和对宏观大局的精准把握,两人的默契形成了混沌的平衡。
基金业协会官网显示,混沌道然资管目前共有27名员工,王歆为公司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执行董事、基金经理,其曾在1991年1月至1999年9月间任交通银行贵阳分行国际部副总经理,随后又曾在交通银行总行任国际部外管处副处长,后于2007年5月正式加入混沌道然资管。
2008年,混沌道然资管发行第一只产品,王歆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自己选定的股票非常“长情”,一般都要持有两三年。“我们2008年发行第一只产品,五年来仓位从未低于90%”。这样的做法也给他们带来了比较丰厚的收益。
对于自己的投资理念,葛卫东曾表示,“最佳的是要成竹在胸,既有大貌,又明白现在的或潜在的主要矛盾,仔细体会市场对每个因素的评估到位情况,是否有偏差,所以,既要努力研究,又要和市场保持恰当的距离就变成了一种艺术!”
去年2月,葛卫东转让了混沌道然资管47.5%的持股权,引入新股东上海道然介夷企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后者除持有份额比例93.16%的唐钰琳外,其余份额持有人主要为混沌道然资管的高管。转让后,葛卫东及其姐姐葛贵兰和混沌投资分别持股混沌道然资管40.26%、6.3%和2.05%,而葛卫东的搭档王歆则持股约3.90%。
葛卫东的投资版图并不止于期货和股票投资。混沌投资官网显示,混沌投资除控股混沌天成期货外,还全资控股贵州东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东景房地产”)和贵州东昇粮油开发有限公司(下称“东昇粮油开发”)。
其中,东景房地产在2009年成立之初便开始在贵阳大力打造新区开发五星级酒店及写字楼综合体,而混沌天成期货和东昇粮油开发则仍然与期货投资相关。
2014年,葛卫东通过混沌投资斥资逾1亿元收购鸿海期货,改名为混沌天成期货,涉足期货经纪和投资咨询业务,并于2017年挂牌新三板;而东昇粮油开发则主要经营与期货品种相关的各类大宗原料商品(电解铜、白糖、大豆、粮油、饲料等)。
除此以外,葛卫东还通过混沌投资进行VC、PE投资。企查查显示,混沌投资共有22起对外投资,所投公司包括新材料、房地产、粮油、环保、投资、信息技术和微电子等领域。
对于成功的理解,葛卫东认为“最终还是事业”,其曾于2014年发布一条微博称:“男人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最终还是事业!也许你会迷茫,你会觉得累,你会觉得越成功越孤单,你会思考值不值的问题,你会觉得失去动力了!但当你真的决定放弃时,你会心里空落落的,你会无所适从。你需要的也许是调整你的生活方式,让目标更单一,生活更简单。”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肖玮 李云琦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李项玲
记者联系邮箱:xiaowei@xjbnews.com
京报讯(记者 曲筱艺)近日,新京报记者从华住集团获悉,桔子水晶完成品牌升级重塑,2.0版“新水晶”于7月上旬在上海长风商务区开业,另外两个版本的桔子水晶2.0分别将于8月和明年在上海亮相。4年前,华住集团以36.5亿元全资收购桔子酒店集团100%股权,曾以设计感风靡酒店行业的桔子水晶何去何从,颇受业内人士关注。此次桔子水晶“重出江湖”,作为华住集团进军中高端市场的头部品牌,完成从休闲酒店向商旅酒店的定位转变。华住集团总裁、华住中国CEO金辉表示:“实现中高端市场的突破是华住集团必须迈过的三座大山之一,也是今年的重点战略。”
随着消费升级和年轻消费群体成为主流,中高端酒店市场成为各大酒店集团的“必争之地”,首旅如家、华住集团、亚朵纷纷推出品牌矩阵,布局中高端市场。华住集团方面表示,未来1-3年,桔子水晶是华住集团在中高端酒店领域的发展重点,将落在一、二线城市核心的物业位置,力争3年达到400家门店的规模。
多项数据表明,经过2020年疫情之后,年轻化、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中高端酒店颇受消费者青睐。浩华管理顾问公司发布的相关报告显示,在供需两端的推动下,新酒店投资呈现结构性转变,中高端酒店产品迎来了投资高峰。但业内人士指出,国内中高端酒店市场目前同质化严重,陷入价格战;同时,新一代消费者对中高端酒店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更加个性化,中高端酒店品牌如何破局,仍需拭目以待。
在年轻化的道路上探索,用高级感取代炫酷风
随着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的崛起,消费升级导致商旅人群的住宿需求发生转变,酒店的服务能否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体验化的需求,成为中高端酒店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数据显示,75后到90后是中高端品牌的主流客源,约占80%,他们也是未来十年客源的中流砥柱。如何“讨好“年轻人成为中高端酒店首要考虑的问题。前几年,酒店尝试植入各种街头、社交、休闲元素或者与IP合作,但由于过于强调炫酷设计、夜店风,反而在几年后迅速过时而被淘汰。90后商务人士彭先生表示,出差时更喜欢入住设计风格简约、视觉效果舒适高级的酒店,“炫酷并不等于花里胡哨,年轻人也不是每时每刻都要在夜店里社交。”
有趣的是,收购前的桔子水晶恰恰以设计个性化闻名,讲究“一店一设计”,即便是同城酒店也风格不一。业内人士表示,当年桔子水晶在吸引小众年轻客群的同时,局限性也逐渐凸显,并限制了其规模化发展。此次亮相的桔子水晶2.0瞄准新生代商务客群,但是没有走“炫酷”路线,而是在设计风格上更注重高级感和舒适感,比如威士忌大堂+cube包间,能够满足商务会客的接待需求,也能满足微醺小酌和身心放松的需求;软装采用胡桃木、古铜、玻璃等,客房内提供手冲咖啡、精油香薰、威士忌特调体验装等,还增加了“30秒入住0秒退房” 、机器人送物等标准化智能服务。华住集团首席产品官周光明强调,不想用任何IP和噱头来制造话题,产生品牌溢价。
实际上,近年来不仅中高端酒店,高星酒店也在探索吸引年轻客群的道路。比如,希尔顿旗下的嘉悦里酒店主打生活方式概念;钓鱼台美高梅酒店集团为Z世代推出新品牌,在公共空间上玩创意等。桔子水晶2.0的最大亮点则是威士忌酒廊,桔子家族CEO曹娟表示,在住宿领域,商务和度假的边界早已模糊,调查显示,桔子水晶70%客源是男性群体,“他们出差时,白天忙完工作,晚上想找个地方放松一下,威士忌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华美酒店顾问机构首席知识官赵焕焱认为,桔子水晶并入华住之后,随着商务客人增多,必然要对产品进行相应调整。他指出,“桔子水晶升级权衡了个性化、特色化、成本控制等方面内容,把特色重点从客房转移到大堂,威士忌主题也是呼应了饮酒市场的新趋势。”数据显示,桔子水晶上海长风商务区店共246间客房,试营业当月满房,RevPAR(每间可供租出客房产生的平均实际营业收入)超过600元。
细分市场是未来中高端酒店布局的主要趋势
相关数据显示,当前国内酒店市场既存的30多万家中高端酒店中,连锁化程度不到14%,而且有一大部分中高端酒店存量资产的运行效率相对较低。因此,从存量物业的角度来看,对于有实力的酒店集团而言,中高端酒店市场仍有大量机会。但是,目前国内中高端酒店陷入单纯价格竞争的困局,赵焕焱表示,同质化和供大于求是主要问题。他强调,中高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是正确优选核心需求和细分市场。
实际上,当下中高端酒店面临很大的跨越问题,从单一的国际管理公司到国内诸多品牌的崛起,从照搬西方生活方式、模仿营造“伪高端”,到提供适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好产品。新一代消费者更为成熟、理性,更有文化自信,不再盲目崇拜西方的生活方式,也不认可上一代人所谓的“高级”。曹娟介绍,调查显示,中高端酒店的新生代商务客群,对核心需求的追求更加强烈,对传统游泳池、大花园没那么大需求,对早餐、专业健身房、洗衣房、会客空间更感兴趣。赵焕焱指出,中高端品牌要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增加与时俱进的服务。
细分市场是未来中高端酒店品牌布局的主要方向,各大酒店集团品牌多样化趋势不会改变,品类的主题化细分也是发展必然。比如,健身、咖啡、社交等主题的细分品牌很受欢迎,业内人士分析,国内4.3亿人有健身习惯,仅这个人群就能够支撑百家酒店品牌。洲际酒店集团去年推出大中华区首家生活方式类品牌逸衡酒店,以年轻人关注的健康为核心。金辉指出,不要将桔子水晶2.0产品的威士忌主题狭义化,“它是一种让你在疲惫的生活与工作压力面前接近自己、寻找自我的符号”。
金辉表示,未来华住集团将持续投入桔子水晶、漫心、花间堂、禧玥等中高档品牌,进一步扩大集团在国内中高端酒店市场的份额。“随着消费升级,越是中高端酒店,越要满足多样化、多元化的客户需要,酒店品牌一定要有差异化,不能面面俱到。”他强调,中高端及以上的产品线一定是多品牌战略,布局以独立价值导向为主张的细分市场。
新京报记者 曲筱艺
编辑 李铮 校对 陈荻雁
图片 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