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网红奶茶又被拎出来批评了。
27日下午,有记者走访了长沙多家网红奶茶店,测评的四家奶茶店中,只有一家的实际容量与声称容量一致。
其中,长沙本土网红奶茶茶颜悦色的“不知冬”奶茶声称有500毫升,实际容量只有370毫升。
其实,网红奶茶犯这种偷工减料的错误不止这一次。此前,就有媒体爆出了“内增高奶茶”。
“内增高奶茶”的大杯只是看起来特别大,商家在设计杯身时在杯子底部特意加了一截空的。
商家对此解释称,这是隔冷层,且柜台前有提示板,告诉消费者纸杯有隔冷层。
针对商家的回应,网友们又发问了:“请问小杯为什么没有隔冷层呢?”
虽然网红奶茶商家的套路多,但是网友们对奶茶还是情有独钟。
前段时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上了好几天热搜。还没等热度减下来,今年的“双节”长假又为奶茶经济加了一把火。
从几个中式茶饮品牌披露的数据来看,奶茶经济在这个黄金周“火力全开”,喜茶、奈雪的茶假期8天内的产品销量均超过300万杯。
网红奶茶套路满满,为何还这么火?
首先,线上消费为奶茶的销量提供了保障。
据喜茶今年5月发布的消息显示,历时两年,喜茶小程序的注册用户已超2600万,复购率300%以上,门店80%以上的线上订单来自小程序。
报告显示,堂食+外卖+零售将带来茶饮销售渠道的全方位拓展;此外,电话预订+门店排队+线上点餐将有效提升门店运营效率,现制茶饮门店坪效将得到有效提升,零售化趋势加强。
基于目前消费用户的需求与网红商家连锁经营的现状,“提前点,到店取”的线上线下联动的销售模式将成为行业大势所趋。
其次,消费者愿意为奶茶附带的时尚文化买单。
在社交网络上,许多年轻人夸张地将奶茶称作“续命水”,还有人发出了这样的调侃:“没有什么是一杯奶茶解决不了的,如果不行,那就两杯。”高颜值、好喝是消费者选择奶茶的基本条件。
除了饮用,奶茶还渐渐成为了一种社交手段。不少人表示,自己常常会通过请对方喝奶茶的方式表达友好和感谢。“请喝奶茶不会太正式,花钱不多,又是很多人比较喜欢的,对方也更容易接受。”
对于奶茶的热销,学者认为,奶茶大多价格不高,在年轻人支出能力许可范围内。奶茶消费也在人们日常生活娱乐的场景范围内,逛街时即可购买。同时,奶茶带有一些“舶来品”的新颖标签,与日常消费品存在些许文化差异。年轻人消费这些新品牌奶茶,实质上消费的是奶茶附带的时尚文化。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王雨萌 综合人民网、光明网、潇湘晨报、钱江晚报、全媒体大数据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等)
二线品牌扩大规模的当下,总有一些区域品牌在夹缝中生长。
在福建,我发现了一个开出600多家店的品牌,而且它的模式很独特:
在县城里开“休闲大店”,仅一个县就有30多家店,每店每月还能保持近20万营业额;产品强调茶感,单品年均售量达1000万杯。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 我们来前方探访——
专注“休闲大店”
福建有个品牌已开店600+
最近朋友出差福建安溪,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茶饮品牌:
开在县城,几乎全是大店,有的有2层楼,店里茶饮小吃都有,而且,仅在安溪县内就密集分布30多家门店。
这个品牌叫“茶巢”,进一步了解我发现,这个专注“县城大店”的品牌,已经不声不响地在南方下沉市场开出了600多家店。
这个品牌到底是怎么样的?
- 先看店型:县城里的“休闲大店”
茶巢的店,一进门就能看到摆放整齐的桌椅,整体感觉很清新,是时下流行的ins风,打开社交平台,发现不少网友对环境的评价都是“很出片”、“适合打卡”。
不同于常见的“小而快”的茶饮店,茶巢走的是大店模式,主要分布在南方的县镇内,主流店型在80平以上,有的门店甚至到240平左右。
他们主打的是“休闲茶饮”,主打休闲的大店,占总门店数量的9成。
- 再看产品:更强调茶感的奶茶
茶感强,是茶巢产品给人的第一印象。比如店内招牌产品四好青年奶茶,满满的小料配着奶茶,最能触达味觉的是茶底的醇厚。
“四好青年”的茶底,采用安徽祁红、福建小种、广东英红、云南滇红四种茶叶作为奶茶基底,经过配比,口感独特,据了解,这个单品年均售量达1000万杯。
茶巢定位“鲜制中国茶”,茶底几乎覆盖各地名茶。
店内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类型:奶茶、鲜果茶和原叶鲜茶,同时在今年还上新了酸奶产品,价格在9~20之间。大众点评显示均价在14元左右,不少人都在网上评论“性价比高”。
朋友点了一杯巢大桶鲜果茶,一桶1升装的水果茶包含西瓜、芒果等六种水果,店员直接拿出新鲜的水果切块,满满一桶填满了整个胃, 性价比直接拿捏。
据了解,2008年创立于福建的茶巢,以大店模式占领下沉市场,如今已有600多家门店,覆盖全国100个城市,以福建为主,辐射江西、两广、云贵等省份。
在疫情期间,也尝试走向海外市场,先后在泰国、菲律宾、缅甸开设门店。创始人之一的曾勤勇透露,计划今年年底门店突破700家。
它是怎么做到的?“县城大店”,仍是一门好生意?
< class="pgc-img">>如今在下沉市场开大店
到底能盈利吗?
今年,茶饮市场的下沉趋势愈加明显。
下沉市场开店,也成了“夹缝中生存”。和曾勤勇聊了聊,我发现茶巢在东南沿海的下沉市场能站稳脚跟,关键在于定位:
1、找到空白区:县城青年的“茶饮升级”需求
茶巢第一家店开在厦门,一开始就带着福建的“茶”基因,定位中国茶。而它能在福建市场站稳脚跟,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下沉市场的茶饮,也在经历“茶感升级”。茶巢的产品定位,均价在14元左右,不算太低,但茶感更突出。
近一两年,强调茶感的产品愈发流行,从霸王茶姬到茉莉奶白,都在一二线市场掀起了热潮。但下沉市场在这一领域,还存在空白。
二是,下沉市场的“休闲大店”,是大连锁之外的生意。相比咖啡馆、新中式茶馆林立的一二线,下沉市场的年轻人,更缺乏“小坐聊天休闲”的去所。和多数连锁品牌“小而快”的店型相比,有空间的茶饮店,在这里似乎更稀缺。
特别在饮茶文化氛围浓厚的福建,一个适合年轻人的茶饮大店,能满足茶饮升级的新诉求。
2、产品不下沉:月月上新,起名有趣
茶饮赛道,上新是吸引顾客的有力方式。
茶巢保持每月一次的上新频率,曾勤勇说:“门店在下沉市场,但产品‘不下沉’。”
我注意到,茶巢的产品起名都很有趣,比如,“四好青年”指的是小镇青年/工薪阶层、“三好学生”(桃桃奶)则是四好青年的延伸,针对的是学生客群;还有“五好家庭”(鲜果茶)、柚见柠好等。
独特的产品名,也成为了记忆点,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有趣和新意。
此外,他们店里也是明档操作,对于季节性采摘的水果,使用冷链直接配送到店里,保持各地门店产品的一致性。
3、适应下沉需求:降低房租成本,增加小吃品类
在开店战略上,茶巢走的是“城中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曾勤勇以赣州为例说:“赣南18县基本上各个县都有分布,一个市现在有将近150多家门店。”
敢这么开店,原因于两点:
首先,县城开大店的成本更低,“县城100平的门店,有的月租成本在5000~6000之间。”
其次,县城“大店”的空间,比一二线城市竞争力更小,很容易形成稳定的客群。而茶巢的门店,外带收入占据门店收入比例通常不到20%。
同时,店内还扩充菜单,丰富了小吃品类,满足了部分需求,据统计,茶巢县城大店的小吃收入占比在门店20%左右。
和快速奔跑的赛道相比,茶巢的开店速度不算快,但曾勤勇告诉我,今年上半年,在内卷的大环境下,他们今年新开门店仅1家门店闭店。
< class="pgc-img">>下沉市场的“茶体验”升级
或许蕴藏着新机会
采访过程中我发现,为做好下沉市场,茶巢做了两方面:
一方面是做年轻人喜欢的“县城大店”空间,另一方面,是做“中国茶”的升级体验。
头部品牌正在攻占三四线乃至县城的市场份额,下沉市场也正在经历一场“茶体验”的升级。
两三年前的下沉市场,消费者体验意识不强,“好喝、不贵、装修还可以”,就能满足小镇青年的需求。
随着行业的发展,各大头部品牌都开始攻占下沉市场份额,有的县城一条街上开出十几家奶茶店,消费者的需求自然会有所提升,无论产品,还是空间。
而这一轮茶感升级的产品趋势,也逐渐来到了下沉市场。
茶风味更好的产品、茶体验更好的空间,都是当下三四线乃至县城市场所需要的。
在追求生活品质的消费者都是越来越喜欢过慢节奏的生活,听午后静谧的蝉鸣,暂时忘却城市喧嚣,在”茶百味“的清淡中,感受岁月静好,慢品杯中带来果茶的清香,慢下来,让躁动的灵魂得到抚慰,使身心得到一份片刻的休憩。所以开一家“茶百味”休闲茶饮店,是十分有市场发展前景的,另外还有多款地方小吃可供消费者挑选,“茶百味”饮品+小吃,多种新型产品丰富搭配充分满足消费者需求。
在炎热的夏季,每天来一杯奶茶才会觉得过瘾?茶百味品牌就有许多不错的茶饮,它的口感非常独特,给大家带来别样的体验。在这个炎热的夏季,让我们一起相约茶百味,品尝更多的美味吧!
甜滋滋的水果,多样化的口味,还有更多的营养元素,这样具有特色的茶饮,相信大家都是非常喜欢的。茶百味品牌就为大家带来高质量的茶饮,它的产品都是鲜切水果手工现做,满满一大杯的冰爽袭来,水果杯+原液鲜果茶的融合,带给舌尖幸福感。
水果的营养很是丰富,而且,不同种类的水果,口味也是不同的。茶百味的每一款茶饮,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口感,给大家带来好体验。茶百味品牌的产品每一杯都有4种以上的水果,柠檬、草莓、金桔、西瓜是标配,大家还可以根据每杯茶底的不同,相应的增加其他水果,满满的维生素,健康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