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角楼咖啡馆,排队“种草”的人络绎不绝。
今年母亲节期间,许多人给母亲挑选表达自己心意的礼物。新浪微博上“母亲节礼物种草”这个话题就有超过2000万的阅读量,在话题里,鲜花、护肤品、首饰、家具用品、保健用品等都成为人们母亲节“种草”的对象。
此“种草”非彼“种草”,不是要去栽花栽草,而是泛指“把一样事物推荐给另一个人,让其他人喜欢这样事物的过程”。如今,“种草”已是网络中的流行词,消费者可以去“种草”任何东西,万物皆可“种”。“种草经济”有哪些表现?消费者如何看待“种草”?“种草”有哪些利弊?对此,本报进行了采访。
网络“种草”玩法新
“五一打算去台湾玩,目的地定好之后,我就开始在B站(哔哩哔哩弹幕网)、微博上找攻略,通过‘种草’,我们找到了很多需要消费的目标,如50岚奶茶、凤黄酥,垦丁的海鲜、花莲的凤梨和滑翔伞、药妆等,一切都准备就绪,就等春假了。”在北京读研的李冬迪说。
“种草”把日常消费和网络社交结合起来。在不少年轻人看来,“草”本身就有普遍、遍布的含义,“种草”无处不在,万物皆可“种”。
走在大街上,看到别人的穿搭好看,自己会留意下;和朋友闲谈的时候,有时也会相互推荐分享。如今,“种草”广泛存在于社交媒体上,以年轻用户为主。艾瑞报告发布《种草一代·“95后”时尚消费报告》,将“95后”称为“种草一代”。“小红书、B站、新浪微博、知乎等知名网络平台都有大量的‘种草’内容,像体验晒单、定期盘点、种草好物、良心推荐等都是常用的标题。这些分享使用体验的人则被称为‘up主’‘博主’‘达人’等,如果粉丝较多还会建立粉丝群,群内成员可以相互讨论、推荐。”在上海工作的年轻白领刘晓敏介绍道。
很多时候,朋友之间相互“种草”是一种社交方式。例如,通过“偶像同款”“同一色号”等符号,找到和自己兴趣相投的群体,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其中,“种草”的内容就成为一种谈资,变成了当下年轻人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
意见领袖兜售“人设”
专家指出,消费结构变化的同时,消费行为也从保障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到追求生活方式、生活个性的精神跃迁。对不少年轻人来说,“种草”不止是停留在功能的选择上,更像是消费者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个性态度以及品牌背后所代表的符号化意义。
“我比较喜欢欧美风,平时买衣服的时候会在微博上搜搜与这类风格类似的几个时尚博主的微博,推荐的内容合我心意就会记下来。我想成为真实又有宽阔眼界的人,所以时不时就会关注下蒋方舟等明星博主最近在读什么书,在关注什么,在追寻别人足迹的过程中塑造理想型的自己。”在江苏工作的姑娘黄杨认为,“种草”也是重塑自己的过程。
作为一个既有内容又有社交的“种草”平台的代表,“小红书”的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分享自己的日常,形成虚拟的社交圈。除了普通网民分享的内容以外,一批影响力强的意见领袖在分享笔记或推荐商品时往往能够得到较大的关注量,甚至能够形成相关领域的潮流趋势。
“比如,逛街买衣服之前,我都要在‘小红书’上做好功课,看一看相关品牌的穿搭笔记,从中挑出自己喜欢的风格。再如,我要买单反相机,知乎上就会有很多专业性的参数解读,一个问题常常会有好多用户来回答,让我这个相机‘小白’挑选到适合自己的相机。”刘晓敏说。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丁瑛认为,网红或意见领袖的一个核心卖点是“人物设定”(人设),即网红自身打造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理念。“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参照群体的影响,其中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即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一旦对某个网红的人设产生了自我认同,消费者就可能会被‘种草’,进而购买网红推荐的产品。”丁瑛说。
北京三里屯聚集大量时尚潮牌,是著名的“种草”打卡地。
警惕过度消费
尽管“种草”作为一种兴起的社会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打破专业信息壁垒,提高消费者的决策效率等方面提供了便利,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黄杨坦言,同一个事物,不同个体的认知可能出现偏差,有时候兴冲冲买回来很多东西,结果发现不适合自己,如果懒得退就会闲置起来。这时候,就需要自己去实体店亲身体验做出判断。而对于那种体验感差异性不大的或者是无关紧要的日常消费品,便不用通过“种草”耗费太多时间去甄别。
在北京生活的王碧琪认为,“种草”可能会引发冲动消费。最近大火的“口红一哥”在直播间试涂380支口红,给不同的色号搭配上不同的使用场景,新年必备、圣诞装、约会装等,十几分钟卖掉上万支。实际上,口红永远买不完,将网红推荐的口红买齐要花费一大笔钱。毕竟口红是相对耐用的,真的没必要买那么多。
丁瑛指出,“种草”和跟风消费本身就是不理智消费的一种形式,应该尽量规避,对于消费者来说,延迟购买可以有效规避冲动型消费,冷静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现被“种草”的产品并不是生活需要的。丁瑛建议,年轻人可以采用“心理账户”的方法,每个月设定用于购买“种草”产品的金额上限,避免过度消费、透支消费。
此外,部分人气爆棚的“网红产品”最终被发现是“三无产品”或存在夸大宣传的问题,也引起人们关注。专家指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与追责,平台本身也应完善制度、守住质量关。而被“种草”的消费者更应保持理性,特别是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要多方核实,避免受伤害。(王 峥 王俊岭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5月22日 第 11 版)
<>们带大家来到了「50岚台湾风味奶茶店」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50岚台湾风味奶茶店
我们50岚台湾风味奶茶店走的是台湾简洁风的装修
一楼的制作区明亮整洁
二楼的休息区,当你逛街累了的时候可以上楼坐坐
喝一杯我们特色奶茶,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
听我们吴店长介绍,之所以会开这家50岚纯正台湾风味奶茶店,是因为之前女朋友在奶茶店工作,为了追求她,吴店长连续去喝了一个月的奶茶,就是为了每天能够见到她一面。之后被吴店长的坚持所打动。她老婆说她一直有个心愿是拥有一家自己的一家奶茶店。之后结婚度蜜月去了厦门。住的附近有家奶茶店天天排队排队拍很长。吴店长就和老婆去试了试。发现这家台湾老板开的奶茶店味道很特殊。而且所有原材料都是现场制作的。吴店长就和老婆商量,既然你的梦想就是开家奶茶店。要不我们把这个品牌引进到衢州吧。吴店长和老婆一拍即合。
吴店长特意为我们介绍了四款,今年夏天主推的特色饮品
1
波霸奶茶/奶绿
吴店长介绍,因为在总部台湾那边,形容西米大小的珍珠叫珍珠奶茶。而这么大颗的都叫波霸奶茶。我们的波霸奶茶可以按照您自己喜欢的口味制作红茶口味的奶茶或者绿茶口味的奶绿。超级Q弹的波霸珍珠加上浓厚奶味的奶茶
给喜欢喝珍奶的朋友一种新的体验。
2
红茶玛奇朵
这款红茶玛奇朵采用新西兰进口安佳淡奶油,口感香滑。奶沫丰富,细腻持久。醇厚的阿萨姆红茶,古韵悠长
回味甜中有甘。在奶盖和红茶的激情碰撞下。
茶中有奶的香甜,奶中混合着茶的韵味
是款很值得推荐的饮品
3
金桔柠檬
B哥一进店就发现了一筐绿色的柠檬。吴店长介绍说
这个是他们店里的秘密武器
很多客人过来都说这个柠檬是不是还没成熟。
其实他是一种特有的柠檬品种
叫四季青柠,一个四季青柠的价格
可以抵得上普通黄柠檬三个的价格
而且维生素c的含量更高
现榨现做的金桔柠檬口味更好
你知道这一一杯金桔柠檬需要多少个四季青柠吗?
吴店长说,金桔柠檬是我们夏季真真正正的爆款
除了刚才介绍的四季青柠,还有我们的海南金桔
这个金桔鲜嫩酸爽,清香多汁
青柠和金桔丰富的维c,甜中带酸的口感
夏日必备的消暑圣品!
4
焦糖奶茶
阿尔卑斯是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的糖果之一
我们采用原厂糖浆。搭配我们独家的红茶。
爽滑的口感,浓厚的焦香
非常适合喜欢焦糖的朋友
质量保证
吴店长还说说,每种原料都有最佳赏味期
像店里所有的材料都是现煮现做的
比如说我们三中基底茶
红茶绿茶乌龙茶煮好之后
都只有三个小时的保质期
因为像绿茶过了三个小时就会有苦涩的味道
红茶和乌龙茶也是过了三个小时就全部报废
就是为了把最纯正的味道带给大家
像现在大家都不敢吃珍珠,之前都有报道
说珍珠是塑料做的,都有阴影了
不过我敢保证,我们店里的珍珠都是纯正木薯粉做的
不添加任何塑化剂
50岚台湾风味奶茶店
地址:衢州市中河沿93号(零食码头对面)
>宫角楼咖啡馆,排队“种草”的人络绎不绝。
今年母亲节期间,许多人给母亲挑选表达自己心意的礼物。新浪微博上“母亲节礼物种草”这个话题就有超过2000万的阅读量,在话题里,鲜花、护肤品、首饰、家具用品、保健用品等都成为人们母亲节“种草”的对象。
此“种草”非彼“种草”,不是要去栽花栽草,而是泛指“把一样事物推荐给另一个人,让其他人喜欢这样事物的过程”。如今,“种草”已是网络中的流行词,消费者可以去“种草”任何东西,万物皆可“种”。“种草经济”有哪些表现?消费者如何看待“种草”?“种草”有哪些利弊?对此,本报进行了采访。
网络“种草”玩法新
“五一打算去台湾玩,目的地定好之后,我就开始在B站(哔哩哔哩弹幕网)、微博上找攻略,通过‘种草’,我们找到了很多需要消费的目标,如50岚奶茶、凤黄酥,垦丁的海鲜、花莲的凤梨和滑翔伞、药妆等,一切都准备就绪,就等春假了。”在北京读研的李冬迪说。
“种草”把日常消费和网络社交结合起来。在不少年轻人看来,“草”本身就有普遍、遍布的含义,“种草”无处不在,万物皆可“种”。
走在大街上,看到别人的穿搭好看,自己会留意下;和朋友闲谈的时候,有时也会相互推荐分享。如今,“种草”广泛存在于社交媒体上,以年轻用户为主。艾瑞报告发布《种草一代·“95后”时尚消费报告》,将“95后”称为“种草一代”。“小红书、B站、新浪微博、知乎等知名网络平台都有大量的‘种草’内容,像体验晒单、定期盘点、种草好物、良心推荐等都是常用的标题。这些分享使用体验的人则被称为‘up主’‘博主’‘达人’等,如果粉丝较多还会建立粉丝群,群内成员可以相互讨论、推荐。”在上海工作的年轻白领刘晓敏介绍道。
很多时候,朋友之间相互“种草”是一种社交方式。例如,通过“偶像同款”“同一色号”等符号,找到和自己兴趣相投的群体,获得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其中,“种草”的内容就成为一种谈资,变成了当下年轻人一种独特的交流方式。
意见领袖兜售“人设”
专家指出,消费结构变化的同时,消费行为也从保障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到追求生活方式、生活个性的精神跃迁。对不少年轻人来说,“种草”不止是停留在功能的选择上,更像是消费者在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个性态度以及品牌背后所代表的符号化意义。
“我比较喜欢欧美风,平时买衣服的时候会在微博上搜搜与这类风格类似的几个时尚博主的微博,推荐的内容合我心意就会记下来。我想成为真实又有宽阔眼界的人,所以时不时就会关注下蒋方舟等明星博主最近在读什么书,在关注什么,在追寻别人足迹的过程中塑造理想型的自己。”在江苏工作的姑娘黄杨认为,“种草”也是重塑自己的过程。
作为一个既有内容又有社交的“种草”平台的代表,“小红书”的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分享自己的日常,形成虚拟的社交圈。除了普通网民分享的内容以外,一批影响力强的意见领袖在分享笔记或推荐商品时往往能够得到较大的关注量,甚至能够形成相关领域的潮流趋势。
“比如,逛街买衣服之前,我都要在‘小红书’上做好功课,看一看相关品牌的穿搭笔记,从中挑出自己喜欢的风格。再如,我要买单反相机,知乎上就会有很多专业性的参数解读,一个问题常常会有好多用户来回答,让我这个相机‘小白’挑选到适合自己的相机。”刘晓敏说。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丁瑛认为,网红或意见领袖的一个核心卖点是“人物设定”(人设),即网红自身打造的人物形象和生活理念。“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参照群体的影响,其中有一个主要原因是个体的自我认同感,即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过怎样的生活。一旦对某个网红的人设产生了自我认同,消费者就可能会被‘种草’,进而购买网红推荐的产品。”丁瑛说。
北京三里屯聚集大量时尚潮牌,是著名的“种草”打卡地。
警惕过度消费
尽管“种草”作为一种兴起的社会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打破专业信息壁垒,提高消费者的决策效率等方面提供了便利,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黄杨坦言,同一个事物,不同个体的认知可能出现偏差,有时候兴冲冲买回来很多东西,结果发现不适合自己,如果懒得退就会闲置起来。这时候,就需要自己去实体店亲身体验做出判断。而对于那种体验感差异性不大的或者是无关紧要的日常消费品,便不用通过“种草”耗费太多时间去甄别。
在北京生活的王碧琪认为,“种草”可能会引发冲动消费。最近大火的“口红一哥”在直播间试涂380支口红,给不同的色号搭配上不同的使用场景,新年必备、圣诞装、约会装等,十几分钟卖掉上万支。实际上,口红永远买不完,将网红推荐的口红买齐要花费一大笔钱。毕竟口红是相对耐用的,真的没必要买那么多。
丁瑛指出,“种草”和跟风消费本身就是不理智消费的一种形式,应该尽量规避,对于消费者来说,延迟购买可以有效规避冲动型消费,冷静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现被“种草”的产品并不是生活需要的。丁瑛建议,年轻人可以采用“心理账户”的方法,每个月设定用于购买“种草”产品的金额上限,避免过度消费、透支消费。
此外,部分人气爆棚的“网红产品”最终被发现是“三无产品”或存在夸大宣传的问题,也引起人们关注。专家指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监管与追责,平台本身也应完善制度、守住质量关。而被“种草”的消费者更应保持理性,特别是食品、化妆品、保健品等,要多方核实,避免受伤害。(王 峥 王俊岭 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9年05月22日 第 11 版)
责编:刁世峰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