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加盟网-免费发布餐饮招商信息!本站不提供任何加盟资料,如需加盟请去其官网了解详情

STEAM少儿素质教育平台商业计划书PPT范文解析丨附文件下载

来源:餐饮加盟
作者:小吃加盟·发布时间 2025-10-13
核心提示:TEAM少儿素质教育商业计划书范文怎么写?本文以“彩色素学教学”为撰写对象,提供了少儿素质教育领域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参考案例

<>

TEAM少儿素质教育商业计划书范文怎么写?本文以“彩色素学教学”为撰写对象,提供了少儿素质教育领域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参考案例。

下载完整文档请访问PPTBOSS案例作品


< class="pgc-img">


导读:据可搜索的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国内仅少儿编程教育类的STEAM创业公司就已超过200家。大量创业公司的出现同时催生了资本的热度,据《2018年少儿素质教育投融资报告》显示,2018年前11个月,发生在中国STEAM教育领域的投融资数达到62笔,远超同期少儿英语培训的28笔。

关于少儿素质教育未来前景,彩色素学教学认为在线素质教育已经开始渗透到婴幼儿阶段,市场规模正在进一步扩大 。伴随着二胎政策的红利,为启蒙阶段的教育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慢慢也成为一种趋势,素质教育完整的市场生态环境正在建立。

彩色素学教育认为区别于竞品,他们的优势在于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是单一的线上渠道也不是传统的线下渠道。线上线下渠道的打通,线上内容授课,线下举行实践活动,而且不限于“课堂”一种形式,不能提高互动性,还可以提高付费率。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 class="pgc-img">


PPTBOSS为您精选优质PPT作品内容

获取更多ppt范文和模板

请访问www.pptboss.com

<>< class="pgc-img">

会为了一个芝士堡赌上地球吗?或是为了一份菲力牛排赌上你的心脏健康?

这听起来是很荒谬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社会在不断地参与到这种消费性赌博中,并且毫不犹豫。

食品生产占了约20%-30%的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其中仅畜牧业就占了14.5%。华盛顿大学健康指标及评估研究所估计,2015年全球有近50万人因进食大量红肉及加工肉类而死。[1]

数不胜数的研究都证实了基于动物蛋白的饮食会对我们的环境和自身健康造成毁灭性的影响,继续这种毁灭性的消费方式是不可持续的,但我们仍有补救的机会。

昨日FBIF刚报道了农夫山泉推出植物基酸奶新品,FBIF发现近日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与其妻子苏茜·爱米斯·卡梅隆(Suzy Amis Cameron)创建了一个拥有着全新的饮食哲学和天然食品的公司——OMD FOODS,向我们展示了如何从餐桌开始拯救我们的星球。

01、“打破对肉类蛋白质的误解!”

< class="pgc-img">

Suzy Amis Cameron 图片来源:ABC News

Suzy Amis Cameron是位美国环保倡导者,曾经也是演员和模特,她饰演过的一个角色我们一定都不陌生——《泰坦尼克号》中Rose的孙女,她的丈夫James Cameron是著名电影导演,代表作为《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等。

“我们误以为我们每天需要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但事实上,我们已经过量摄入了。”Suzy表示,男士每天需要摄入56g的蛋白质、女士46g,但现在,男士每天大概摄入了蛋白质需求量的两倍(100g),女士也差不多(70g),大家都认为肉类蛋白质是增强肌肉最好的选择。

“广告使我们相信肉等同于蛋白质,但我们也能从不含动物产品的绿色饮食中获取我们所需的一切,包括蛋白质和热量。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打破以往错误的观点,因为过量的蛋白质摄入是不健康的。”

New York Times开展了一项包含了6,000名全国代表性成年的研究,结果显示低蛋白饮食的癌症患病率的大幅降低,50-65岁高蛋白饮食的人群死于癌症的风险是低蛋白饮食人群的四倍。

我们实际需要摄入的蛋白量远低于通常认为的量,长期的高蛋白饮食会损害肝脏、肾脏和骨骼健康。

康纳大学的荣休教授T. Colin Campbell, PhD研究了肉类、牛奶和鸡蛋的高摄入对总体健康的影响。他发现在他的十年研究中,饮食中蛋白摄入量最高的年轻人最有可能患肝癌。牛奶和奶酪中的主要成分酪蛋白,会促使各种癌症的萌发。“植物基食物能提供人体所需蛋白质,并且不会促发癌症。”

为此,Suzy认为:“除了要为我们的健康打破对肉类蛋白质的误解,我们还应当以更健康的、危害较小的植物蛋白代替肉类蛋白,来为我们的未来负责。”

< class="pgc-img">

植物蛋白质来源 图片来源:Chatelaine

高蛋白的植物食品包括小麦、燕麦、大豆产品(如豆腐、丹贝、毛豆)、坚果和豆类(包括鹰嘴豆、小扁豆、花生、腰豆、黑豆等)。

< class="pgc-img">

So Delicious有机巴旦木奶 图片来源:livekindly

Suzy建议早餐中用五香豆与烤蔬菜卷饼代替牛肉卷饼、用巴旦木奶或大豆奶代替牛奶。

< class="pgc-img">

Beyond Meat植物肉 图片来源:Brewbound

“作为植物基肉类替代品,我喜欢Beyond Meat的具有肉类口感的牛肉碎,他们的香肠也非常好吃,我的孩子们都很喜欢Beyond Burgers。”

< class="pgc-img">

Alpha Foods植物基热派 图片来源:tah-heetch

“Alpha Foods的热派非常美味,我的来自俄克拉荷马州的家人都以为是真的肉做的。”

< class="pgc-img">

Good Catch植物基海鲜 图片来源:nosh

“Good Catch不含鱼肉的金枪鱼和不含蟹肉的蛋糕都是美味的植物基食物。”

02、“每一餐都拥有影响地球的力量”

除了个人健康,肉类食品对环境也有着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温室气体的排放。

< class="pgc-img">

畜牧业占14.5%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 图片来源:CCAFS

目前肉食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土地改造和生态多样性,估计全球68%的土地用于畜牧业,而在全素食化下,理论上80%的牧地可还原为草原或树林,以集储碳元素。[2]

《自然》杂志2018年的一篇报道显示,全球的食物系统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向植物基饮食的转变将有助于减少56%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减少6%-22%的其他环境影响。

Suzy表示:“为了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为了后代的福祉,我们需要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气候变化报告、由13个联邦机构发出的国家气候评估提出的可怕警告,我们必须在2030年之前扭转状况,我们必须立刻尽己所能地缓解全球变暖的威胁——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发表于Science Daily的一篇报道显示,以目前的饮食状况来看,全球要在2050年达到新的建议水平,需要全球的红肉、糖等食物的消耗量降低50%以上,坚果、水果、蔬菜、豆类的消耗量必须提高两倍以上。

< class="pgc-img">

每日一餐植物饮食 图片来源:OMD for the planet

为此,Suzy发动了OMD运动。OMD即One Meal a Day,其理念很简单:每天将至少一餐的食物换成植物基食物。

OMD运动的目标在于支持每个人改变与食物的关系,为个人提供工具、鼓励和实际对话来向气候友好的植物基饮食转变,也鼓励学校、企业、餐厅和社区都选择更多的植物基产品。OMD还创建了Green Meter Eater来帮助消费者即时计算他们的饮食选择将如何转化为环保节约。

“每一餐都拥有改变我们身体健康的力量,每一餐都拥有影响我们的家庭、社会和地球的力量。”这一运动吸引了越来越多关注饮食的人。

03、OMD Foods:“从种子到餐桌”的植物基饮食

Suzy一直致力于人类的可持续性生活方式,推崇素食主义以缓解气候变化。她大胆追随引导她关注植物基饮食的科学研究,并践行素食,希望她的孩子们也选择素食。

< class="pgc-img">

Muse School素食计划 图片来源:in the mood for movies

2005年,Suzy和她的姐姐Rebecca Amis共同创办缪斯学校(Muse School),这所独立运营非营利性的学校受瑞吉欧教育法启发,鼓励孩子们选择更有环保意识的生活方式。

作为美国最绿色的学校之一,MUSE是第一所发动素食午餐计划的学校,采用100%素食、100%太阳能发电和几乎零浪费,被誉为“全球最绿色的餐厅”。绿色餐厅协会的CEO Michael Oshman称赞道:“Muse School的厨房让可持续性从概念走向了现实。”素食计划征服了Muse School学生们的味蕾,帮助他们学习可持续食物的重要影响。

作为五个孩子的妈妈,Suzy和她的家人都十分享受素食,2012年,Suzy和她的孩子们采用了纯素饮食。从引导她的孩子们开始,Suzy将影响食品行业并推广一种新的饮食方式作为自己的毕生目标。

< class="pgc-img">

Suzy创立了Plant Power Task Force 图片来源:Plant Power Task Force

2014年,Suzy参与创立了Plant Power Task Force(PPTF),关注展示畜牧业对气候变化和环境的影响。PPTF以英国独立的智库,支持多国关于全球饮食和气候变化的研究。目前,PPTF支持媒体和交流工作,以提高对全球肉类消耗量的影响的了解、推行植物基食品解决方案。

< class="pgc-img">

格林镇有机森林食品 图片来源:Greytown Village

Suzy也是Food Forest Organics的创建人之一,这是一个人们可以品尝、购买、了解植物基食品的集市和咖啡馆。作为提供农场新鲜食物、商店产品和咖啡的一站式商店,Food Forest Organics以多种形式推广这植物基饮食和健康。

农场食物除了应季水果、蔬菜、药草和花卉,还有麦卢卡蜂蜜、橄榄油、大麻籽油、核桃以及其他来自新西兰的一家有机农场Cameron家庭农场的食品。商店产品包括无麸质烘焙产品、坚果奶、坚果奶酪、非乳制酸奶与酱汁、特制茶、新鲜咖啡豆和巧克力。

< class="pgc-img">

Suzy夫妇与合作伙伴建立Verdient Foods 图片来源:Verdient Foods

2017年,Suzy与丈夫宣布成立Verdient Foods,目标成为北美最大的有机豌豆蛋白加工厂。“多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与选择有机农业的农户合作,发展全球健康食品。我们期待着与萨斯喀彻温省食品中心的专家合作、大学合作,共同将健康的食品带给所有人。”

今年,Suzy进一步采取大胆的行动,来扩大OMD的影响力、保护我们的地球。她将目光放到了食物生产上,想要让人们能更方便地向植物基饮食转变。

< class="pgc-img">

OMD Foods:从种子到餐桌 图片来源:linkdin

于是,Suzy启动了一种“从种子到餐桌”的方式——成立一家垂直服务的集成食品公司OMD Foods,囊括了种子生长、食材种植、蛋白生产。

基于全球消费者对于食物供应可追溯性的需求,Suzy多年前就开始打造食品区块链的基础,今天OMD Foods生产的食品是面向消费者的、健康的、美味的、可持续的、从生产到食用都可追溯的。这是食品生产的一项范例性的转变,符合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消费趋势——偏好符合伦理的、可持续的、有益于改善环境与健康的食品。

随着OMD FOODS生产提升,James和Suzy开展了战略性的合作,向具有相似理念的行业影响者传达他们的组织哲学。

< class="pgc-img">

《OMD:一个简单的素食运动,拯救你的健康、你的腰围和地球》 图片来源:Football Food and Motherhood

不久前,OMD Foods在阿纳海姆会展中心参加了美国西部天然产品展览会,并分享了Suzy的新书《OMD:一个简单的素食运动,拯救你的健康、你的腰围和地球》。这也是OMD Foods未来诸多计划中的第一步,以促进伦理性消费。

成长于俄克拉荷马州的中心,Suzy十分了解让人们远离肉食和乳制品是多么困难,但当她看到她的家人作出了转变并获得了更好的健康,她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从每天一餐开始,将素食生活带给大众。

除了Suzy,还有很多业界人士在为我们的健康和地球福祉做着努力。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的食品饮料产品走向可持续性,希望我们的饮食改变能为这个蓝色星球带来些许疗愈。

参考来源:

[1]小肥波,《肉食工业:世卫三大全球危机的幕后黑手》,2017年5月24日

[2]仲韦,《当全球人都是素食者》,2016年9月29日

英文来源:linkedIn

中文编辑:Yvonne

提示:

*本文FBIF食品饮料创新(ID:FoodInnovation)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络授权。

*投稿与商务合作,联系Wilbur(ID:aotokuer)

源:新华每日电讯

清晨,旭日再一次镀亮江南古镇南浔。

初秋时节的頔塘(古运河)水宛如一道柔软的绿绸环抱着古镇,江南名园小莲庄荷花迎着朝霞绽放,嘉业堂藏书楼里的古籍默默不语。霞光中,轻纱般的雾帐,给南浔抹上了一片水晶晶的秋色。

漫步在浙江湖州南浔古老的石板路上,穿街走巷,寻根溯源,仿佛回到那发黄的方志所记载的峥嵘岁月。1842年,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以后,聪慧的南浔人凭借名甲天下的“辑里湖丝”,从家乡的青石板路走向上海滩,与洋人做生意,涌现了一批巨富大贾,俗称“四象八牛”,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这些名门望族留下了很多宅第。当我跨入一座座名门宅第,抬头凝视着一座座砖雕门楼,仿佛与那些身穿长袍马褂或西装革履的先贤会晤,聆听他们叙说百年沧桑的家风故事。

建筑雕刻可分为木雕、砖雕、石雕、竹雕、玻璃雕等,木头与石头是人类最早使用的两种材料,人们对它有一种亲切感;陶砖虽是人造物,但它是水、土和火的结晶,是人类最早的发明之一。用这些材料进行雕刻,其本身就是通过艺术,注入生命,带有人的情感。江南建筑如此,南浔也不例外。

南浔的宅第大多是多进式建筑,每一进都由砖墙隔离,每道砖墙都有墙门。墙门主要以砖、木、石为材料,一般平常人家采用木头作门框,大户人家则用石头作门框,故称为石库墙门。石库墙门内外一般都设有砖雕装饰,也有的只设门内或门外一面,俗称砖雕门楼。

这些砖雕门楼上都刻有寓意深远、造型生动、工艺精湛的图案,且有醒目题词。这些题词,往往寄托了主人的思想理念、人生追求、治家宗旨等,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是主人的家训或家风。如民国元老张静江故居的“世守西铭”“有容乃大”,近代儒商名士张石铭旧居的“世德作求”“蓝田毓秀”,近代著名书画收藏家庞莱臣的“世泽遗安”“厚德载福”,民国北派画坛领军人物金家的“永建乃家”“心地芝兰”,上海新世界主人邱家的“唯适之安”等,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主人对家庭和后代的企盼、祝愿及训导、警示。

这些门楼上的题词,有的来源于古代典故,有的是名人格言警句,有的是主人治家报国的座右铭,言简意深,内涵丰厚。

经历上百年的风雨,南浔不少门楼已经破损,甚至消失(有的门楼正在修复),仅仅是铭刻在历史记忆中了。所幸这些人家的家训家规家风还在,他们的后代子孙传承和弘扬好家风的精神还在。

刘家孙子满月不摆酒

刘镛白手起家,凭着勤劳和智慧成为南浔“四象”之首富。按一般人的想象,这日子不知道该如何穿金戴银、花天酒地了。恰恰相反,刘镛对世道、对自己,始终都有很清醒的认识。他认为刘家的一切都是祖先积德而来的,自己没有理由暴殄天物。平时生活很节俭,直到晚年,还保持着吃饭时要吃完碗里最后一颗饭的习惯。如果碗外粘了一颗饭,一定要用手拈来放进嘴里,并且要求家人也这么做。他花费巨资为祖宗建家庙、为家族办义庄、为子孙办私塾,而自己并没有留下什么豪宅。

刘镛有着强烈的“惜福”“辟邪”观念,时时以当年的艰苦生活及祖先的家训自励,不愿过多地享受,而宁愿多做善事。所以他一生都在赈灾,多次获得朝廷及地方的嘉奖。

他曾对儿子说:“天之予人福泽至不齐也,有以钟爱者焉,有以勺受者焉。谨身节用,则一勺之福亦可以久延;纵欲妄为,虽盈钟之福,一覆而立尽。世之暴殄者多夭,撙节者多寿。以吾所见,历历不爽……岂得谓天道无知乎?吾生平于饮食、服御均不求精美,明知区区者不足以倾吾家,诚惜此一勺之福,而不敢纵欲也。吾少也贫,亲历艰难,故事事不敢逾份。汝曹生时境已丰裕,夫岂知祖父艰难积累而始有今日耶?”据《先考通奉府君年谱》记载,他常常告诫儿勿忘昔日之艰辛,勿忘祖先的恩德,要小心处世,凡事不可过分。

刘镛的第一个孙子刘承干生下来之后,全家人对这个长孙视为掌上明珠,准备满月时大大庆祝一番。刘镛却出乎意料地说:“满月酒不摆了,这钱用于赈灾吧!”

众人哗然,但又不好直说。

闻此消息,长子刘安澜的岳父邱仙槎、刘锦藻的岳父金桐及徐氏,一起赶来劝说刘镛。

刘镛摇摇头,长叹一声道:“我是从一把尺起家的,从一把尺上看到财富的诱惑,尝试着去挣一点,没想到真的成功了。但是福也是祸,是祸躲不过……为子孙造福,我不愿铺张浪费,只是希望多做有益之事,小辈们不要太奢华……”

有了孙子刘承干后,刘镛的募捐义举更大方了,捐资赈灾不计其数。但他对自己仍十分节俭,患有胃病,却不诊治,直到晚年时才在家人劝告下服些补品。

张家“世德作求”的注解

南浔“四象”之张氏一门,走出了两位赫赫有名的代表人物,一位是毁家纾难资助孙中山革命的“民国奇人”张静江,一位是带着山海般的财富走向市场和书斋,成为传统商人和文化人的张石铭。

至今保存完好的张石铭旧居门楼上“世德作求”四字,可以说是其家训家风的核心词。而花厅里,被誉为晚清“一代贤相”的诗人、书法家祁藻所书的“经济博通言达于行,家庭和乐质有其文”抱柱联,可看作是对“世德作求”的极妙注解。“经”是治国,“济”是济世,所谓“经济博通”,意在经邦济世,博古通今;而“言达于行”从字面上理解是言行一致,说到做到。上联所表达的就是遵循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己任,下联是警示和激励后人要家庭和睦,继承传统,崇文重教,世代绵延。张家所倡导的“世德作求”的儒学理念和家风文化,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承、弘扬和光大,这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之价值所在。

张石铭(1871—1928年),名钧衡,字石铭,号适园主人。他和张静江都是张颂贤(字竹斋)的孙子。其父张宝庆(字质甫),是张颂贤的长子,张石铭是张宝庆的独子,故为张颂贤的长子长孙。可惜他父亲体弱多病,“年未三十,因得怔忡之疾,逐到沉绵不能治,卒年四十三”(缪荃孙《张封公家传》)。那时张石铭才十六岁,南恒和的大小家事仍由母亲桂太夫人掌握。1903年分家时,32岁的他独自继承了大房的全部遗产,身价上千万,这就使他收藏书画、建造园林大宅和兴办工商实体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张石铭旧居正厅上悬挂着清末状元张謇所书“懿德堂”匾额。“懿德堂”的由来,说的是张石铭对母亲十分孝敬,遵循古训“女子多德曰懿”,故而得名。还有一幅抱柱联“罗浮括仓神仙所宅,图书金石作述之林”,是清末宣统皇帝的老师郑孝胥所书,上联是说张氏旧居的建筑很豪华、精致,像神仙住的地方一样;下联赞许张氏的人生爱好,金石、碑刻、藏书无所不能。花厅正上方悬挂着“以适其志”匾额(现为仿制品),为康有为所书,出自张翰(字季鹰,江苏松江人,西晋文学家,齐王执政时任大司马)“人生贵得适志”之意。其时皇叔争权,祸难不断,史称“八王之乱”。张翰预见齐王将败,推托思莼羹,鲈鱼烩,即回故土。不久,齐王被杀。

张石铭甲午中举,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四月参与康有为“公车上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戊戌变法失败后,张石铭便聚集古书、收藏碑刻,经商聚财,养心修志,取适于己。张石铭的这段经历与张翰颇相似,故康有为所书“以适其志”是有所指的。

张石铭继承家庭传统美德,经商以诚信为本,言达于行,信誉第一。他从丝盐起步,延伸到其他产业,在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开办丝行、盐务、典当、酱园,经营码头、房地产和投资银行、钱庄等,是中国早期进行外贸的商人。至上世纪初,张家财产在上海富豪排列中名列第三,其中张石铭1921年前后就拥有上海滩价值500万银元的地产。

张石铭本来并不想真正做官,就花点钱,捐了兵部车驾司候补、江苏道员等名分,只要有书读,有画看,有石玩,有文朋诗友往来,就觉得此生足矣。他与国画金石大师吴昌硕,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等有文墨之交,为西泠印社的主要赞助人之一,至今西泠印社还留有他书写的对联石刻。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他在南浔鹧鸪溪畔补船村,小说家董说读书隐居处的丰草庵和黃叶台旧址,拓地30余亩,建造了一座比刘氏小莲庄、庞氏宜园规模更大的园林建筑,取名“适园”。郑孝胥所作的《适园记》碑文中云:“张子取‘季鹰适志’之语曰适园。”意指他不愿在外做官,宁愿要适合自己的心态和性情。陈其采《吴兴导游》写道:“外园石山之堆砌,尤极玲珑精致,回廊壁间,砌有历代名贤手迹碑刻甚多;内园有四面厅,厅前奇石数方,颇是古雅。又有玉兰树两株,为镇上最巨者。再进有一土山,结构自然,无雕凿痕,海棠篁桂,杂植其间,登眺四方,洞庭七十二峰,隐约可见。”

适园中还有六宜阁藏书楼,这是一幢古色古香的二层建筑,三面临荷池,一面通梅林鹤笼,清静雅致。张石铭早在中举之前就开始藏书,至1916年编《适园藏书记》时,已聚书十余万卷,珍秘藏书仅目录《适园藏书志》(缪荃孙编)就达16卷。

在适园的所藏珍本中,很多均有着时代的印记。如宋版本《东都事略》130卷,在目录后刻有“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两行牌记,正如时下“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可知我国对于著作权(或版权)的保护起源甚早。

《北山小集》和《李贺诗歌编》,都是宋代人利用当时废旧的公文纸背面印刷的,上留不少关防大印,可见古人爱惜物力之精神。

江苏吴县(1995年撤消吴县,建立吴县市<县级>,2001年撤消吴县市,原吴县市辖区分设为苏州市吴中区与苏州市相城区)的黄丕烈是清乾嘉以来最著名的一位藏书家,经他校跋品题过的“黄跋本”更是弥足珍贵。民国初年,适园有“黄跋本”101部,位居各藏书家前列。后来这些“黄跋本”都让售给当时的中央图书馆,当时的中央图书馆约160部,其中适园旧藏便占三分之二。值得一提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军侵占上海租界,当时东南各藏书家所藏古籍大量散失,驻沪的美国哈佛燕京学社、日伪的华北交通公司都在抢购,郑振铎根据张元济函告,十分关注张氏藏书,为免遭日军掠夺式流往国外,经郑振铎、徐森玉等人的努力抢救,张氏藏书于1941年4月由当时的中央图书馆收购,运往重庆。可以说,张石铭祖孙三代的这些藏书,几十年来一直是中央图书馆最大宗且最完整的故家旧藏。

庞家的“树德莫如滋,唯善以为宝”

南浔“四象”之一的庞家发迹致富后,牢记祖上遗训,仿照杭州“红顶商人”胡雪岩的胡庆余堂,在南浔镇庞家老宅门埭(现东大街)开设了庞滋德国药店,店后面是制药工场和药店仓库。药店的店名,出自庞宅的一副对联:

树德莫如滋,

唯善以为宝。

庞滋德国药店自制丸散、膏药、饮片,冬季代煎膏方,各类药材齐全,制作精细。每种药称好后必须互相核实盖章再包扎成宝塔状。因此,“药店馆算半个郎中”。

庞家继承“德”“善”的家训家风,抗日战争前,凡穷苦人家无钱赎药的,可到账房里讨个“经折”,到庞滋德国药店赎药,记上一笔,分文不收。这在当地被传为美谈。当抗日战争的炮火逼近南浔时,大批民居、老字号被焚。因东栅庞滋德国药店屋已毁,庞家就暂借南栅徐家弄口邱宅营业。后来又搬到南东街南安桥北堍,人称“南庞滋德”。庞家看到南浔药业之首“方大全”老字号被毁后,于1939年买下了“方大全”国药店(宝善街)地皮,经扩建重开庞滋德老字号。整个店堂好不气派,柜台角有两块黑底金字“琪花瑶草”“益寿延年”的竖牌,靠墙壁一副银杏木对联“水清鱼避影,松静鹤留声”为翁同龢所书。1946年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亲书“庞滋德”金字招牌。这家南浔古镇至今唯一幸存的百年老字号国药店,犹如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见证了庞家的乡情、慈善和诚信。

南浔庞家素有爱乡爱国的情怀,早在老太爷庞云鏳时就立下“乐善好施”的淳朴家风,多次捐资兴办育婴堂、栖流所、清节堂等慈善机构,据朱祖谋《光禄庞公祠记》记载:“公衣无纨绮,器不雕镂,深藏若处,比任氏之折节,乐善不倦,薄周人之既织,凡育婴恤嫠诸义举,以及筑桥梁修道路,靡不解囊所助……”清同治年间,南浔一带的贫困人家溺死女婴时有发生,庞家与刘家等富商捐资倡议设立育婴堂。当时浙江巡抚刘秉璋得知此事后,特奖以“保赤同仁”匾额以彰德行。

庞莱臣、庞青城兄弟的视野似乎比父亲更为开阔,敢于开风气之先。他们在家乡创办了国学讲习馆等学校,为南浔造桥修路,甚至还出巨资修缮杭州的拱宸桥。庞家还在湖州创立“栖流所”,以安置穷苦无依、无家可归的流浪贫儿。庞家主人游览苏州时,看到苏州的慈善机构“清节堂”很有意义,便仿照在湖州建造“清节堂”,为孤寡老妇养老送终。光绪年间,直隶、河南一带水灾,庞家募集灾款数万两助赈,得清廷嘉奖,赐予“乐善好施”匾额,并准予建坊。

庞家等富商还为当地百姓办了一件大好事——重修荻塘。塘者,堤防也,据史料记载,湖州至平望的古运河及其长堤,始建于东晋,主持开挖者是时任吴兴太守的殷康。至唐代,湖州刺史于頔重修整治,世人为了纪念这位治水功臣,将荻塘改称頔塘。

这条水路是南浔通往外界的要道,但至民国年间,由于年久失修,已难以负荷日益繁忙的水运交通。民国十二年(1923年),湖州、南浔商会召集富绅重修荻塘,全长72里河驳岸全部改为石砌。工程以旧馆为中心点,自旧馆东塘桥东至南浔镇西市梢,由南浔负责,东塘桥西至县城由湖州负责。庞赞臣被推荐为南浔修塘事务所的负责人。他得到南浔公会(旅居上海的南浔富绅协助家乡事务的上层组织)的支持,由南浔公会负责募集资金,庞赞臣负责修塘事务。修塘共支付费用83万元,南浔镇负担了一半费用。民国十七年(1928年)在旧馆建荻塘碑亭,亭内立《重建吴兴城东荻塘记》碑石,高约3.5米,宽1米,其阳面刻碑文,阴面列捐款者姓名、金额、收支等。这次获塘的重修,实为南浔乃至湖州近代史上固堤防涝的一大民生工程。

顾家不朽的“希望工程”

南浔“四象”之一顾家第四代中最杰出的人物是顾乾麟(1909—1998年),生于上海,原名怡康,字乾麟。他不仅重振了顾氏家业,而且以创办中国历史最长、受奖学生最多、设置学校最广的“叔蘋奖学金”,名扬中外。

顾叔蘋是顾乾麟的父亲,他胸怀奇志,秉性慈祥,为人真诚,正直不阿,在经商办厂的同时热心慈善事业,尤其注重教育。无奈时运不济终因操劳过度患上肾炎,缠绵病榻。此病在当时为不治之症,不数日溘然长逝,年仅三十六岁。顾叔蘋病故时,顾家已负债三万七千两银元,当时顾乾麟年仅十七岁。临终时,顾叔蘋执着儿子的手说:“一个人不能无钱,不过钱要赚得正大,用得光明。不要被钱利用,要利用钱。得之社会的,必须还之于社会。”

父亲的遗言,从此铭刻在顾乾麟心上,成为他人生的坐标。因家境所迫,他不得已中断学业,进入顾氏家族的怡和公司工作。为了更好地子承父业,在经营企业方面缺乏经验的他决定从基层做起,从粗活干起,名义上是“见习经理”,实际上只是一名练习生,月薪仅二十元。每日过磅棉花、废丝、牛皮和羊皮,身兼学徒、账房、仓库保管员和经理等职。经过十余年打拼,中落的家业终于得以重振。

1939年,已成为怡和公司总经理的顾乾麟看到,由于抗日战争,上海物价飞涨,不少成绩优异的中学生因家境贫困无力继续升学,自己所在的怡和公司打包厂只想招5名实习生,竟然收到200多份申请书。这些求职者,大多数是因为付不起学费而辍学的孩子,其中有许多成绩很优秀的学生。想到自己当年有过同样的失学之痛苦,再联想到父亲临终前的嘱咐,顾乾麟决定遵循父亲“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遗训,父亲的名字在上海创立“叔蘋奖学金”,专门资助那些身陷窘境的贫困学子。

“叔蘋奖学金”除资助全部学费和书杂费外,对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还资助膳宿费。此外,得奖学生还可在指定诊所享受免费医疗,在专门为他们设立的校外活动中心借阅图书,做物理、化学实验,学习打字、速记、护理、缝纫等技能,以及组织文化娱乐、体育、参观游览活动等,使他们获得在当时学校教育中得不到的比较全面的教育和锻炼。中学毕业升入大学、大学毕业出国深造的优秀得奖学生,可继续获得奖学金和资助。从1939年至1949年十年间,“叔蘋奖学金”共举办二十期,资助贫苦学生达1100多人。

直到1950年2月,顾乾麟全家移居香港之后,还给设在上海的“叔蘋奖学金”管理处汇寄了第二十期的奖学金。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因某些历史原因,奖学金被迫中断。到1986年,顾老先生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又在上海恢复了中断三十多年的“叔蘋奖学金”,继而又将奖学金扩展到北京和南浔等地,形成从中学、师范、大专院校到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的奖学金系列化。

为使“叔蘋奖学金”持久地办下去,顾乾麟先生早在1991年就想到,自己年事已高,趁在上海出席市政协七届四次会议的机会,在上海锦江饭店委托叔蘋同学会的宗必泽口述关于“叔蘋奖学金事业继承人”的遗嘱,指定次子顾家麒(浙江省政协委员、著名外科医生)作为继承人。1995年,顾乾麟先生又慨捐港币1000万元作为增补奖学基金之用。目前,“叔蘋奖学金”已成为我国私人创办历史最长、受奖学生最多、设置学校最广的奖学金。

顾乾麟并不是顶级富豪,在上海他只是略有资产,在香港更只能算小富而已,却倾心尽力践行父亲“得诸社会,还诸社会”的遗训捐资助学,令人钦佩敬仰。为此,顾乾麟本人过着简朴的生活,自己和家庭开支甚为节俭。曾在香港为顾乾麟夫妇保健治疗的董元吉(叔蘋奖学金第8期得奖同学)回忆过这样的细节:顾乾麟先生平时在家用餐,午餐和晚餐都是极普通的家常菜,两荤两素一汤,到香港后六十余年一如既往。1986年,董元吉发现他的一套深绿色西装裤腿前面有个黄豆大的破洞,提醒他不要穿了,顾先生回答说:“我已经七十多岁了,还买啥新西装,马马虎虎,省省算了。”

顾乾麟崇文重教的家训家风,对子孙后代影响极大。他的长子顾家振,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硕士,建筑师;次子顾家麒,是香港著名的泌尿科专家,香港第一个为患者成功施行换肾手术的外科医生,英国皇家外科学院、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和美国外科学院三院院院士,浙江省政协港澳委员;三子顾家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商科毕业,香港顾氏公司执行董事;四子顾家麟,美国波士顿大学商科学士,亦是香港顾氏公司执行董事;女儿顾文梅,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商科毕业,供职于英国剑桥图书馆……

我坐在大桥下的小亭里,小船的橹桨声把我从历史的记忆里拉回。眼前的古镇南浔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让我回到童年,只是常给我讲“四象八牛”传奇故事的老母亲早已不在了,但那些南浔的老家风依然清晰可见,那些传承和弘扬家训家风的精神仍绵延不绝。今天,我们重拾这份传统精神力量,深入挖掘和整理家训家规家风的宝贵遗存,充分激发“最美家庭”的乘数效应,无疑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陆士虎 摄影:沈勇强)

如果您对此项目感兴趣,请在此留言,坐等企业找您(成功的创业者90%都是通过留言,留言只需5秒钟)
  • 知名招商项目汇聚平台

    汇聚海量知名、高诚信度品牌招商项目,随时为您提供招商信息

  • 事实和口碑胜于一切

    千万创业者通过这里找项目、迈出成功创业第一步;

  • 诚信的商机发布平台

    请你在加盟留言时,选择有实力、 加盟店多、成功案例多、合法资质、 证照齐全、诚信经营的品牌.

郑重承诺:本公司郑重承诺尊重你的隐私,并承诺为你保密!
随时 上班时间 下班时间
您可以根据下列意向选择快捷留言
  1. 加盟费多少
  2. 我们这里有加盟店吗?
  3. 我想了解一些加盟资料
  4. 我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尽快联系我


创业专题



热门创业项目

精品推荐

餐饮项目分类

联系我们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推送投资小回报快利润高的项目

合作伙伴

我们也在这里

关注微信关注微信

您身边的财富顾问...

扫一下
客户端客户端

iPhone/Android/iPad

去下载
关注微博关注微博

官方微博随时分享...

加关注
手机看hbdrt.cn手机看hbdrt.cn

随时随地找商机...

去看看

温馨提示

  • 1在找餐饮项目的过程中多对比同类项目。
  • 2了解项目时多打电话,进行实地考察。
  • 3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加盟。
  • 4本网站对投资者的风险概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