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最高15元,买一送一,单月营收能做到67万。
在北方市场,我发现了一个新品牌:
主打手工冰淇淋和茶饮,冰淇淋销售占比70%以上,已经开出300多家店。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他们卖冰淇淋的思路,能不能给茶饮店一些启发?
靠卖冰淇淋,开出300多家店
最近,我在河北市场上发现一个连锁品牌“罗曼林”,在小红书、抖音一直被人打卡、推荐,标签多为“一定要去吃的冰淇淋”。
大众点评上,定位石家庄,几个热门商圈商场,几乎都有罗曼林的门店,而且河北所有市县都有罗曼林的踪影。3月21日,罗曼林还登录了李佳琦直播间。
这个品牌主营手工冰淇淋和现制茶饮,和其他饮品店最大的差别是,他们门店的冰淇淋销售占比达到70%以上。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模式?
我们先来看看产品:
罗曼林的冰淇淋产品线,代表性产品是手工冰淇淋球和小德芙冰淇淋。
罗曼林手工冰淇淋球
>上周我专门到罗曼林的门店去体验了一把。罗曼林门店里,手工冰淇淋球有20种口味可供选择,我选了朗姆提子和蔓越莓两种。
其中,朗姆提子口味甜度适中,提子果肉掺杂在淡淡的朗姆酒口味之中,口感温柔细腻;蔓越莓甜味更重一些,奶香味比较浓郁,酸酸甜甜的蔓越莓果干很解腻。
他们的饮品系列主要有奶茶和水果茶,包括柠檬茶、鲜果茶、雪顶、奶茶、咖啡等多个系列。
其中,雪顶系列在小红书和大众点评广受好评。我点了新品雪顶多肉桃桃,底层有现切白桃,中层是蜜桃冰沙,最后还淋上了冰淇淋雪顶。
门店风格方面,从大众点评上可以看到,罗曼林整体装修是清新北欧风,墙面布满了五颜六色的冰淇淋模型,整体也适合拍照打卡。
深入了解发现,罗曼林主要围绕商圈开店,2017~2019年间,罗曼林一直致力于河北市场,2020年10月份开始全国布局,如今已经已经突破300+家门店。
罗曼林卖冰淇淋的思路,能不能给茶饮店一些启发?近日,我采访了罗曼林的CEO曲钢。
高毛利、容易做爆款
有的门月营收能做到67万
罗曼林最主打的产品是手工冰淇淋球,价格亲民,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定价区间,单价有10元、12元、15元。
所有门店都买一送一,最高15元两个冰淇淋球,一直热销,单店曾经日销1000多份,至少2000多个冰淇淋球。
在大众点评上,很多人都评论“高性价比”、“味道和口感让人惊喜”。
今年五一期间罗曼林长沙金街店开业,月营业额做到了67万多元。
曲钢表示,冰淇淋相比较饮品,成本更低、利润也更高,冰淇淋最低的毛利润能达到65%~75%,比茶饮高出20%左右。
而且,手工冰淇淋无论造型还是口感,都能做出创意,也容易打造出爆款。
前段时间上海一家店做出的“燕麦地球”冰淇淋,就卖得非常火爆(传送门:上海最近爆红一支冰淇淋!单品卖4万支,用了什么创意?)。
不过,市场上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冰淇淋容易出现网红爆款,但很难出现全国连锁性品牌。
在哈根达斯、DQ之外,冰淇淋大型连锁品牌并不多。究其原因,和成本、门店模型有很大关系。
提高冰淇淋的销售占比,甚至主推冰淇淋产品,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
关于卖冰淇淋,我还有几个疑问
1. 北方卖冰淇淋,有没有地域限制?
北方冬夏两季温差明显,淡旺季相对比较明显,饮品市场一直不被看好。
罗曼林前期一直主打北方市场。不过,罗曼林的北方市场并不是那么“北”,限于河北、河南、山西等区域,东北三省尚未涉足。
而且,罗曼林在北方的店面,主攻商圈,以商场店为主。
北方冬天商场暖气比较足,吃冰淇淋不受室外寒冷天气影响;冬天商场人流也更稳定、聚集,也更有利于冰淇淋的销售。
——相当于用店铺选址,平衡了气候的短板。
2. 主卖冰淇淋,冬天怎么办?
曲钢的观察中,现在年轻人吃冰淇淋已经和地域性、季节性无关了。冬天出于新鲜和刺激,吃冰淇淋的人群并不会减少。
冬天下着雪穿着大棉袄,在温暖的室内吃上一个冰淇淋,这种反差反而让很多年轻人更愿意尝试。
此外,夏季和冬季营销策略有所区别。冬天通过一些活动造势、优惠政策、新品推出、温暖氛围营造等手段,也能促进冰淇淋的销售。
冬天通过一些营销方法也能促进冰淇淋的销售
>3. 冰淇淋市场,还有哪些赛道可以抢占?
冰淇淋在很多茶饮品牌都有销售,但研究大部分茶饮店的菜单会发现,冰淇淋通常只有脆筒冰淇淋、圣代等“基础款”,而且都是软冰淇淋。
真正的冰淇淋连锁品牌,特别是硬冰淇淋销售,对供应链和技术设备的要求都较高。哈根达斯、DQ,还有一些区域的小众品牌,占领着市场的中高端市场,价格较贵。
人们对于冰淇淋品牌并没有忠诚度,吃冰淇淋更具有偶然性和场景性,下沉市场还尚有较大的开发空间。
4. 开冰淇淋连锁,原材料和供应链问题怎么解决?
买钟薛高,你可以随时下单,24小时内送到家门口,你哪怕下班很晚回家,打开咬一口,冰霜还能粘住嘴唇。
钟薛高称,他们的物流全程-22℃冷链,每辆冷链车额外装配温感仪器,确保再远的运距也能够随时掌握温度情况。
哈根达斯、DQ等冰淇淋连锁品牌也是走冷链供应,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曲钢告诉我,罗曼林能够发展成连锁品牌,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供应链。他们建有自己的中央工厂,自主生产冰淇淋原材料,研发的冰淇淋及系列产品近200种。
此外,所有冰淇淋都在店内现做,也省去了冷链的高成本。
总的来说,原材料和供应链,是做冰淇淋连锁绕不开的门槛问题。
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才能在门店大量销售硬冰淇淋。
商业领域有一个著名的“冰淇淋哲学”:卖冰淇淋必须从冬天开始。如果能在冬天生存,就再也不怕夏天的竞争。
冰淇淋比茶饮更具有季节性,但也容易打造爆款、形成自己的壁垒。
把冰淇淋作为门店主打,这一模式你看好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说出你的想法。
今年,咖门将持续推出“饮力黑马101”栏目,发掘一批散落在全国各地的品牌,发现区域市场的新动态。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品牌,欢迎推荐(或自荐),请联系记者/评论区留言。
奶茶店是现在非常流行的创业项目,因为受到了广大年轻人的喜爱。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奶茶店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那么,开奶茶店的利润究竟有多大呢?
首先,奶茶店的利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是店铺的地理位置,选择在繁华的商业区或者学校附近开店,客流量会比较大,利润也会相对较高。其次是店铺的装修和设备投入,如果店铺装修精美,设备齐全,吸引顾客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再者是产品的质量和口味,好喝的奶茶能够留住顾客,增加回头客的数量,从而提高利润。
其次,奶茶店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租金成本等。原材料成本是奶茶店的主要成本之一,包括奶茶粉、奶茶杯、吸管等,要根据市场行情和销售情况灵活调整采购数量,控制成本。人工成本是指员工的工资和福利,要根据店铺的规模和销售情况合理安排员工数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租金成本是指店铺的租金和水电费等,要选择合适的店铺位置,控制租金成本。
最后,奶茶店的利润率一般在20%~40%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情况。如果经营管理得当,市场需求旺盛,奶茶店的利润会比较可观。但是,要注意市场竞争激烈,要不断创新,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更多顾客,保持竞争力。
总的来说,开奶茶店的利润是有一定的潜力的,但是也需要经营者具备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市场洞察力,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稳定的盈利。希望有志于开奶茶店的创业者能够认真考虑这些因素,做好充分的准备,开创属于自己的奶茶店事业。
年疫情之后,街头巷尾的茶饮实体门店密度不减,前段时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持续霸占热搜榜,也吸引了不少创业者的目光。
茶饮店风生水起
吸引小成本创业者
在一条商业步行街,记者发现,不足一千米的商业步行街上,密布了14家茶饮门店。其中,蜜雪冰城有4家,书亦烧仙草有2家,此外还有奈雪的茶、都可、茶主播等大大小小的茶饮品牌。14家茶饮门店,分属于10个茶饮品牌。
“95后”的罗晗肖,今年6月在郑州开了一家茶饮店。
茶饮品牌加盟商 罗晗肖:总成本差不多三十五万元左右,不到四十万元。房租一个月是一万元,管理费是一万元左右,装修花了五六万元左右,设备和原料不到十一万元,转让费是十一万元。
罗晗肖告诉记者,目前茶饮店每日的流水在三千元左右,她希望能在一年内收回成本。
采访中,一些茶饮品牌的加盟商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在今年密集开店,主要是因为成本下降了不少。
赵栋在2018年开第一家茶饮店时,总成本的60万元中有20万元是店铺的转让费。而今年因为疫情影响,一些实体门店急于转手,转让费大幅下降。
茶饮品牌加盟商 赵栋:今年转让费低,是正常转让费的百分之三十,所以紧接着开了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单杯茶饮平均毛利润百分之五十五左右。
蜜雪冰城招商专员 潘云晶:每周有两万左右的品牌加盟电话咨询量,真正提交面谈申请的客户大概是两千两百单,取得开店许可证的客户大概有两百六十个,每周开业的门店大概在一百家左右。
数据显示,目前只是茶饮行业中奶茶这一个门类,我国经营范围包含奶茶的企业超过14万家,仅2019年至今,全国新增注册奶茶企业就有23664家。
行业巨头跨界卖奶茶
茶饮也打养生牌
不仅是小成本创业者,一些传统行业的巨头也纷纷跨界入局茶饮行业。行业巨头也来跨界卖奶茶,茶饮行业会迎来哪些新变化?
今年7月,首家娃哈哈奶茶直营店在广州正式开业。娃哈哈集团提出未来10年在全国布局1万家茶饮店的目标。
此外,传统中药品牌同仁堂也开起了茶饮店。喻永红从事中医养生和临床工作将近40年了,今年她有了新任务,为茶饮产品研发配方。
将传统的中医药与新式茶饮相结合,同仁堂茶饮主打健康、养生牌。为了快速扩张门店数量、抢占市场,同仁堂也在探索“直营+加盟”的模式。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和专家都认为,茶饮行业通过加盟、连锁,实现门店数量的快速扩张,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把控产品的标准化。
在一家茶饮制作培训基地,记者看到,来自50家新签约加盟门店的将近150名学员正在进行茶饮制作培训。
茶饮培训师 吕娜丹:四十多款产品,六个系列的,培训加实操五天,在门店实际运用五天,如果考核通过了,就可以回去正常营业。
记者体验了学习制作柠檬茶的流程,将柠檬切片,称取40克到45克柠檬装入塑料杯,捣碎至果肉挂杯壁,摁下果糖机上的按键,加冰、加水、封杯,一杯标准的柠檬茶就做好了。
培训师告诉记者,产品标准化的最重要保障,主要在上游原材料的工业化生产,以及高效的物流供应链。
中国烹饪协会供给侧服务委员会委员 秦朝:整体来说,现在的趋势一定是标准化,要解决食品安全,走品牌化、连锁规模化的路线,这个其实是现在茶饮行业的主流趋势。
茶饮创业并非盈利捷径
品牌加盟须谨慎
茶饮品牌借助加盟模式实现门店数量的快速扩张,而小成本创业者也可以快速开店。然而,开茶饮店并不是一门稳赚不赔的生意。
在一条商业步行街记者看到,一家今年七月刚开业的茶饮店,已经贴出了“转让”的信息。
一家茶饮品牌的招商专员告诉记者,他们企业曾经做过大学生创业的帮扶项目,但结果很不理想,很多门店最终赔本关门。其中主要原因就是,门店的创业者做不到经常在店里,而这一点,直接关系到门店的原料损耗与产品销售额。
蜜雪冰城招商专员 潘云晶:门店成败的因素包括老板经营经验不足、合伙人过多造成相互推诿、后期门店出现无人管理的状态,也要关注商圈变化,注意房子的稳定性,比如后期房东不再出租了、房东恶意涨房租。
此外,茶饮品牌的加盟也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调查中记者发现,一些茶饮品牌甚至在没有实体门店的情况下,就开始大肆推广加盟。
茶饮加盟推销人员:分为单店和代理两种模式,现在拿下一家单店是15万元,拿下一家叶伴花代理需要49万元。
记者:叶伴花现在在全国没有任何一家实体门店。
茶饮加盟推销人员:上个月16日才开始招商,它怎么可能有门店呢?
律师表示,在没有实体门店的情况下,就收取加盟费牟利,严重违反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中“两店一年”的规定。
律师 庞珊珊:品牌需要自己开两家直营店,每家直营店至少经营一年以上。作为品牌方,输出的是技术、培训、知名度,这种模式可复制,才能让更多的加盟者去参加、复制它,这是国家做出的最低标准要求。
业内专家提醒,创业者在加盟茶饮品牌之前,一定要亲自去实体门店考察,充分了解店铺的经营情况,谨慎选择。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