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火锅本身就是自带流量,单单这两个字就能吸引一大波消费者。
再者,都说火锅和冬天是绝配!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当你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想吃火锅,但是一想到要准备那么多的配菜,我相信很多人就会打消了这个念头。这个时候,自热火锅的出现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让你实现吃火锅自由。
< class="pgc-img">>对于自热火锅不了解的人,可能会把自热火锅和方便面,这二者相对比。这两种都是方便的食材,但是自热火锅可以持续加热,每一口都是暖暖呼呼的。
在你一个人不想做饭,自驾游,工作加班,郊游等等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前都是不断的囤泡面,现在就可以随时随地吃到热乎乎的美食啦。
开小灶的鸳鸯火锅
(麻辣牛油x菌菇鸡汤)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火锅的灵魂——底料
他有两个底料,一口辣锅,一口清香,两种不同的风味
清汤锅底是菌菇鸡汤,用鸡熬出来的汤底,喝起来,鲜香而不腻
里面有枸杞、虫草花、香菇、乌骨卷、蛋饺
辣锅锅底是牛油,不能吃辣的可以不用放完全部的底料,里面有鸭血
开小灶鸳鸯火锅
>再来看看他的配料有没有你喜欢的
配料对比其他家的自热火锅可以说是很独特了,
荤菜:乌鸡卷,鸭血,蛋饺,鹌鹑蛋
素菜:土豆,金针菇,海带,藕片
主食:粉丝
鸭血也是满满一包很入味
蛋饺也没有破碎,里面还有马蹄。
无辣不欢的小伙伴推荐买麻辣牛肉火锅,他们家除了自热火锅还有自热米饭、抄手。
当然,市面上的自热火锅也不都是贵的,也有一些平价的如:莫小仙、辣客味、欣跃天地、云同学自煮火锅
食用方法
1、把料理包包装撕开,放入盒子中,(小贴士:先将粉丝包放入会更入味哦)
2、冷水加至注水位
3、 把发热包外包装透明袋撕开,放进黑色外盒中,冷水加入至注水位
4、 把内托盒(白色盒子)放进外盒中,盖上盖子,等待15分钟即可享受美食(ps:切勿将排气孔堵着)
注意事项
1、在吃自热火锅之前先检查发热包和火锅盒有无损坏,一定要按照说明去操作
2、发热包只能注入凉水。
3、排气孔不能堵着
4、不可将塑料包装放入微波炉中
日,一种快捷美食——自热小火锅悄然风靡,它无需用火用电,只要一瓶凉水就能发热,煮出一锅美味。因为操作简单、口味丰富,受到年轻人的喜爱。然而,自热小火锅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安全隐患。近段时间,关于自热小火锅烫伤使用者的新闻时有发生,让消费者心有余悸的同时不禁质疑:自热小火锅究竟安全不安全? 走访 线上线下销售火爆
6月8日,记者走访了清江浦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淮阴区的4家大型超市,在副食品专区的货架上,均看到了自热小火锅的身影,品牌涉及十余种,售价在12.8元至48.6元之间,品牌、菜品种类、分量多少等都是影响价格的因素。
清江浦区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何芳告诉记者,这种自热小火锅上架有一段时间了,平时销量一般,但是每到周末,自热小火锅的销量上升明显,顾客以年轻白领和女大学生居多,“现在年轻人生活节奏快,会做饭的也不多,方便快捷且食材丰富的自热小火锅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生活习惯。”
随后,记者又登录某购物平台,在搜索窗口输入“自热小火锅”字样,随即出现“懒人火锅”“自嗨锅”“自助小火锅”等相关产品50多页。记者注意到,销量排名前十名的店铺,销量均达到万件以上。其中一款单盒售价为9.9元的川系荤菜版自助懒人火锅的销量最高,达11万件。该店铺客服人员表示,自热小火锅除了口味外,性价比也是顾客选择的主要原因。在评论区,除了为这种高性价比的快餐食品点赞外,还有不少人留言称“餐盒容易变形”“餐盒很烫”等。
体验 12分钟餐盒发生轻微变形
为了真实地体验自热小火锅的使用过程,记者购买了一盒售价为35.8元的自热小火锅。记者看到,比方便面稍大一些的包装盒上标有数条注意事项,“注意烫伤,请勿放置于玻璃等易碎品上加热”“禁止热水发热、禁止明火”“发热包塑料袋拆开后,请勿湿手接触”。打开包装盒,盒内分为两层,上层是放有食材的餐盒,下层放有粉包、底料及发热包。
记者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依次放入食材、发热包、凉水,仅仅用了20秒,发热包便开始膨胀并冒出热气,整个餐盒随即像沸腾了的热锅一样,开始抖动起来。大约30秒时,大量蒸汽不断从餐盒顶端的散热孔喷出。12分钟后,餐盒里的汤汁沸腾,食物熟透,但是食物滚烫,难以入口。此时,餐盒底部轻微变形,轻轻触碰餐盒周边,能明显感受到热浪。2小时后,餐盒上的热量还未完全散去。
用一句话总结测试过程,就是“拿着烫手,掀开盖烫脸,吃起来烫嘴”。
提醒 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不插电、不用火,只要一瓶凉水,就能得到一“锅”美味,这其中究竟藏着怎样的奥秘呢?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淮州中学高级化学教师范金良。他解释,自热小火锅其实是利用了生石灰遇水立即散发热量的原理。
“发热包的主要成分有碳酸钠、铁粉、铝粉、活性炭、生石灰,遇到水后在3~5秒钟内升温,温度高达150℃以上,蒸汽温度达200℃,最长保温时间可达3 小时,很容易将食材煮熟。发热过程无任何污染,而且成本低廉,但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范金良说,目前市面上多数的加热包都会产生氢气,而氢气在密闭空间内的浓度过高,会有爆炸风险,“不过,只要不在汽车、飞机等载具空间内使用加热包,基本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同时,市中医院营养科营养师朱伟伟表示,这些自加热食品中,蛋白质类食物搭配比较合理,但是半成品的蔬菜类,由于放置时间较长,其营养价值流失较大,无法与新鲜蔬菜相比。另外,自加热食品的餐盒与油脂尤其是加热的油脂接触,可能会产生一些危害健康的物质,存放时间较长还存在产生亚硝酸盐的问题,因此建议消费者可以当成解馋零食,但不要经常食用。
另外,何芳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来操作,使用前务必确保各包装完好,使用时要保持出气孔通畅。■融媒体记者 张红
天,一个朋友过生日想吃海底捞。这个朋友独自在大城市打拼,标准的打工人,朋友不多,就自己去了。一个人本来也没啥,开开心心到了海底捞,跟服务员要了份长寿面。也许一个人吃火锅是“罪过”吧,服务员硬是觉得我朋友不开心,好一阵安慰,最后硬是被几个服务员唱着生日歌,在周围异样的目光下,一个人尬尴的过了一个生日。
万幸火锅还挺好吃。
我说,下次你要想吃火锅又不想一个人去的话,要不试试“自热火锅”,自带加热包不用烧水,一会儿就熟。
网上有个十级孤独排行,一个人吃火锅排第五级,其实还好但架不住别人觉得你孤独,时间长了更不想出门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宅在家,懒得做饭,懒得社交。不想出去又想吃火锅咋办,试试自热火锅吧。
< class="pgc-img">>10月28日,由百草味创始人蔡红亮操刀的自热食品品牌“自热火锅”宣布完成逾5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35亿元)C轮融资,估值5亿美元,距离自热火锅上一轮融资仅仅过去了5个月。
自热火锅火了,这当中不乏资本运作的结果,但也反映了相当一部分人的需求。
1. 外卖吃腻了,没空做饭
打工人来份自热火锅
打工人,肯定都遇到过中午吃啥的困扰,自己做饭的话,要么前一天晚上提前做好,要么一大早起来准备。打工人每天兢兢业业,能睡个好觉就是天大的事,做饭是不可能做饭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做饭的。
外卖成了大部分打工人的选择,有时候打开外卖看了一圈,纠结半小时不知道吃啥,就是吃腻了。腻归腻,午饭还是要好好吃的,不然怎么元气满满地打工。吃方便面太随便了,对自己好一点就来份自热火锅吧,一来换换口味,最重要的方便,烧水都省了。
口味和方便,这就涉及到自热食品的两大核心技术,食材的储存保鲜以及加热技术,而这两项技术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出现,经过多次迭代发展。
大家最熟悉的方便面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由日本人安藤百福发明诞生的。他把面条放到油锅里煎炸,把水分炸干,同时又制作了专门的铁框,在煎炸的同时让方便面呈现出规则的容易包装的形状。
但油炸法并不适合所有食材,尤其是一些蔬菜类食材。同一时期,美国研发出使食物在脱水状态下长期保鲜的技术——FD(Freeze Dried)冻干技术,这才是后来的自热火锅采用的技术原型。
而自热技术的原理更简单,是大家初中就学过的知识,生石灰加水会放热。为了加快发热速度,厂家在发热包里加了一些辅料,比如铁粉、铝粉、炭粉等等。
总而言之,一切都尽可能的为了方便服务,而方便是打工人的最爱!
2. 单身狗连火锅都不配吃?
我偏要吃
自热食品很早就在国内市场出现了,但除了方便面一直不冷不热。直到2016年,自热食品市场出现转折,这一年“单身经济”一词进入大众视野。
< class="pgc-img">>一个人吃饭、一个人逛街、一个人旅行……是当下很多年轻人最真实的生活写照。面对房贷、车贷、花呗、借呗等生活压力,加入单身贵族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毕竟生活的压力已经很大,是短视频不好看,还是游戏不好玩?二次元纸片人带来的精神慰藉不比真人少,还不会跟你吵。很多人宁愿在网络上侃侃而谈,也不愿在现实生活中多说一句话。社交太麻烦了,打工人只想要快乐!
随着单身、独居的人越来越多,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也快速成长起来。诸多服务于单身人士生活习惯的消费形态开始兴起,其中就包括“一人食”的自热食品。尤其是自热火锅,解决了单身狗一个人享用火锅的“尴尬”,别说你不在意,如果可以在不社交的情况下吃火锅为什么不呢?
恰好便利店趁着O2O风口的余温,也在这时期集中涌现,不仅为宅男宅女们提供了方便,也为自热火锅的推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天时地利都有了,自然少不了资本的介入。
3. 有钱赚的地方就有打工人
有打工人的地方就有资本
有调研显示,单身群体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愿意为品质生活买单,毕竟生活很难了,打工人要对自己好一点。据公开数据显示,超过五成的单身男女月均可支配收入达3000-5000元。他们消费能力高,决策更加情绪化,对价格敏感度低,自热火锅就可以很好地满足了这部分年轻消费者的生活需求。
资本是要赚钱的,钱从哪里来呢,当然是从打工人身上来。资本不仅擅长薅羊毛,也很擅长讨好打工人。打工人喜欢啥,他们就卖啥。
据《中国餐饮报告(白皮书2017)》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餐饮规模超过3.5万亿,仅火锅就为国内餐饮贡献了总营业额的22%,位列广受食客欢迎的中国第一大美食,超出第二位自助餐将近一倍。
喜欢吃火锅的人多,不想一个人吃火锅的人也多,于是自热火锅火了。
2017年,海底捞顺势推出“自热小火锅”产品,宣称为有效舒缓火锅淡季产品不足的问题。很快,凭借海底捞这块金字招牌这款冠名海底捞的自热小火锅在没有大规模宣传的情况下就打开了市场。到2017年年底,海底捞自热小火锅已经陆续推出5种口味,销售额高达6144.5万元,一举成为自热火锅领域的龙头。与此同时,自热火锅销量在各电商平台上开始呈几何倍数增长,天猫在当年“双十一”当天就卖出了170万份自热火锅。其中,仅成都市的自热火锅的销量就接近4400万盒,总销售额达到15.6亿元。
尝到了甜头,自热食品市场迅速涌入了众多资本,如今自热食品领域的网生头部公司莫小仙、自热火锅、食人族等也都成立于2017年。除此之外,自热食品市场还涌进了不少跨界玩家,比如卖辣条的卫龙,卖零食的良品铺子,甚至还有三只松鼠。
自热食品市场的火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低成本,高利润。有业内人士透露,自热火锅的成本大多在10元至16元之间,零售价则在25元至39元,中间的利润空间超过100%。在各路资本争相加入的背景下,自热食品在2017年就达到了22.5亿元的市场规模,该数据是2016年的5倍以上,增长速度超过100%。
其中,自热火锅品类的增速更是逼近450%,由此成为当年资本市场上一个不大不小的风口赛道。
4. 打工人赚钱不容易
口感和安全才是打工人关心的
现如今是流量当道的时代,不管是人还是东西,只要资本想让你火,分分钟让你在热门影视、热门综艺里露个脸,再造个话题,造个梗,分分钟让你今天的朋友圈被刷屏。不信?想想前段时间流行的秋天的奶茶,中招没?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自热火锅当然也少不了这类营销手段,前有林更新、谢娜、华晨宇等一众流量明星为自热火锅种草,一度营造出半个娱乐圈都在吃自热火锅的表象。后有莫小仙等网红品牌密集植入热门综艺,比如《青春环游记》、《我最爱的女人们》、《女儿们的恋爱》等。今年豆瓣最高分的国产悬疑网剧《沉默的真相》里,莫小仙就成了“严良”开会盯梢密谋复仇的必备口粮。短视频、直播电商当然也没有拉落下,比如“付小姐”就曾在李佳琦的直播间创下了15秒钟出售5万盒的记录,而传统背景的“大龙燚”也同样借李佳琦的直播间清空了高达109万的库存。
< class="pgc-img">>但作为普通消费者,尤其是食品方面,口感和食品安全才是大家更关心。毕竟,打工人赚钱不容易。
安全方面,直到今天,我国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中都没有收录“自热食品”,这意味着自热食品行业缺乏国家标准,准入门槛极低。在这种背景下,市面上涌入了近千个的自热食品品牌。贴牌代工、以次充好、使用廉价发热剂等隐患频发,甚至出过自热锅燃爆这种恶性事件。
比如2019年,一位乘客在高铁上食用自热产品,因为大量气体触发了列车上的报警器。此后,自热食品在入国家食品生产许可之前,就先上了“铁路进站乘车禁止和限制携带物品”清单。统一旗下自热米饭“开小灶”甚至为每份产品都上了保险,如果消费者在使用统一产品时发生意外,保险公司可以赔付。
而在口感方面,有自媒体做过相关评测,市面上大部分品牌的食材搭配和口感大同小异,大都重油重盐,部分肉类食品存在用碎肉甚至淀粉以次充好的情况。品质参差不齐,价格倒是没一点商量,大部分自热火锅比普通方便面贵8倍。据说,除了海底捞、德庄、小肥羊、统一等几家传统食品企业拥有自己的生产厂商之外,其他的网红自热食品基本都采用代工生产模式。很多自热食品背后的供应商重合率很高,不难理解各家产品为何实际吃起来都差不太多。
资本逐利可以理解,数据显示,自热食品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超过百亿。依靠网络,资本可以用流量营销的狂轰滥炸从打工人的口袋里掏钱,但打工人也不傻,不好吃、不安全的产品终究会失去打工人。
打工人不易,且行且珍惜。
注:图片来自网络,联系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