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宝数字生活平台今天发布春季奶茶消费报告显示,南方人比北方人更爱喝奶茶:在奶茶消费TOP10省份里,南方占八席,最早引入港式、台式奶茶,并将果茶发扬光大的广东省,奶茶消费全国第一,广东人每周人均比东北人多喝掉2.5杯奶茶。
报告指出,奶茶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饮品,这届中老年人也逐渐爱上奶茶:3月上旬,支付宝上中老年人奶茶消费整体上涨10%,其中在支付宝小程序里领取优惠券线上点饮品的中老年人增长了25%。
调研显示,大多数年轻人喝奶茶会“上瘾”:平均最多一周能喝3杯。奶茶还是社交利器,随着3月天气回暖出门逛街增加,奶茶门店的人均消费也增长了2杯,线上购买奶茶则多了1.5杯。
据报道,头部品牌喜茶和奈雪拟年内在港上市,奶茶行业将迎来融资上市潮。与此同时,三四线城市正在成为奶茶消费新战场。一系列在下沉渠道布局广泛的奶茶品牌,纷纷在支付宝上推出消费券,爆发出强大的消费热度。支付宝最新搜索热度指数显示,奶茶品牌益禾堂在近期支付宝上搜索上涨453%,三月促销活动上线仅2天,20万张消费券一抢而空。
千亿级奶茶市场规模
纵观中国茶饮市场的发展,可以归纳为“粉末时代”、“街头时代”以及“新式茶饮时代”三个阶段。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茶饮市场全面爆发,一年内增长74%。中国茶饮市场在经历了粉末时代、街头时代后,开始走向新式茶饮时代。当下,新式茶饮引领中国茶行业发展。
根据CBNDATA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 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已近千亿元,2017-2019 年市场规模增速CAGR48.75%。预计在 2021 年新式茶饮市规模达 1102 亿元。其中,90、00后成为新式茶饮市场消费主力。
当下的新茶饮市场在不同的价位段都拥有较为领先的品牌,竞争格局呈现纺锤体结构。
高端价位市场以喜茶、奈雪的茶为首;平价下沉市场则被蜜雪冰城与益禾堂占据;而中间价位的市场则是不同品牌间的差异化竞争,尚未有占据绝对优势的品牌。
“在世界上的三大饮品,咖啡、茶和酒中,只有茶还没有出现全球代表性的品牌,原来可能需要30至50年才能出一个星巴克,但在新茶饮领域,随着资本的助力和资源的整合,相信这个时间会大大缩短。”先后投资周黑鸭、奈雪的茶、江小白等众多餐饮品牌的天图投资合伙人潘攀这样评价茶饮市场。
奶茶店也要上市啦!
在奶茶经济带动下,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这三家头部茶饮企业纷纷传出上市传闻,其中奈雪的茶已经确认冲击“奶茶第一股”。
2月11日,奈雪的茶在港交所正式申请IPO。如果顺利上市,这也意味着奈雪的茶将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先走一步”也完全在计划之中。它从2019年起就不断曝出要上市的消息,更是已陆续完成多轮融资。在今年年初的C轮融资后,奈雪的茶估值接近20亿美元。
对于奈雪的茶抢跑“奶茶第一股”,不少网友作为“精神股东”纷纷表示祝贺。但也有人在它的招股书中发现了问题:目前奈雪的茶经营现状并不容乐观,总结成四个字就是:连亏三年。从净利润来看,2018年至2020年前九个月,奈雪的茶分别亏损6973万元、3968万元、2751万元,报告期内没有实现过盈利,且三年内累计亏损超1亿元。
“拿着奈雪的茶,我都敢进Prada。”当奶茶这一传统饮品升级成了年轻人的轻奢生活方式,“贵”也成了它们摘不掉的标签。招股书中披露,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奈雪的茶每单平均销售价格达到43.3元,在国内高端现制茶饮连锁店中属最高,远超行业35元的平均水平。凭借着相当于四分之一杯“宫廷玉液酒”的价格还在亏损,比起钱是怎么来的,大家更加关心这钱是怎么没的。“这行没大家想的暴利。”创始人彭心早就在此前的采访中解释过,食材成本很高,人力成本很高,唯一现在低一点的反而是房租成本。招股书中也印证了这一点。拿2020年1—9月这一时间段举例,奈雪的茶原材料成本、员工成本、租金开支及物业管理费分别占总收益的38.4%、28.6%、15.2%,三项成本支出合计占总收益的80%以上。这一现象,让奈雪的茶赴港IPO被称为“流血上市”,但这恰恰也正是我国奶茶市场迈向3.0时代后写在基因里的“烧钱”。
利润率下滑、连年亏损的奈雪的茶坚持要上市的原因,其在招股书中解释道:在未来3年用于扩张公司的茶饮店网络并提高市场渗透率;进一步开展整体运营的数字化,以通过增强技术能力提升运营效率等。
来源:21综合自北京商报、支付宝报告、安信证券、中新网及公开资料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被周杰伦带火的麦吉奶茶成为被执行人。3月25日,南都记者从天眼查处获悉,上海麻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95万元,执行法院为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同时该执行信息还关联了案由为“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法律案件,目前处于民事一审阶段。
曾因周杰伦爆火,一杯奶茶被炒至800元
据了解,麦吉奶茶最早因为2019年出现在周杰伦《说好不哭》的MV中而在大陆市场突然爆火,这一奶茶品牌起家于台北的忠孝东路商圈,在台北更多是以“machi machi”的名字而被大家熟知。此次被执行的公司是麦吉奶茶在大陆地区唯一的独家合作运营商,并且其在大陆不开放加盟。
麦吉奶茶在2019年因周杰伦出圈后,首家大陆门店于杭州开业,之后进军上海、宁波等地,大火的时候不但大排长龙更是吸引了一众所谓的“代购”,原价28元的奶酪奶茶一度被炒至800元一杯,逼得门店不得不使出要求购买奶茶的顾客都要现场喝一口的“奇招”。
2022年时,公开数据显示麦吉奶茶在大陆拥有20余家门店,不过从那时开始杭州门店陆续关闭,在2022年中的时候仅剩杭州龙湖滨江天街一家门店,宁波的三家直营门店也悉数关闭。去年年中,有来广州旅游的游客在网上发帖表示广州两家位于天河核心商圈的麦吉奶茶门店也悉数关闭,导致自己“扑了空”。南都记者查询获悉,麦吉奶茶广州K11店和太古汇店目前处于歇业关闭状态。上海则仅剩外滩店一家门店。
产能、开店速度无法跟上市场步伐,收欠税通知
麦吉奶茶当初爆火除了周杰伦的“带货”,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它开创了奶酪底奶茶的小众品类。麦吉奶茶的创始人范牧群本身就有丰富的餐饮业从业经验,曾经营过十几家西餐厅。他早年间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麦吉奶茶当时的目标是希望做差异化品类,希望做市场上没有人做过的领导品类,而本身就对甜品研究比较深入的他就想到了把奶酪融入奶茶的作法。
奶酪奶茶其中非常关键的制作环节就是需要门店提前一天将奶酪原料进行灌装后放置于冰箱中冷冻成型,这在之后的发展中极大限制了门店的产能。范牧群曾经在采访中透露,门店的出品上限是1000杯多点,再大排长龙他们也没有办法,因为产能有限。相对地,当时范牧群对门店的拓展步伐也非常谨慎,曾在2020年定下的全年开店目标仅为50家。
虽然品牌成长的背景不尽相同,但从已经走到IPO阶段的蜜雪冰城、古茗和茶百道的招股书中可窥见,这个行业很重要的盈利逻辑之一就是实现规模化后,进一步摊低成本,甚至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可以对供应链上游的成本控制拥有话语权。反观麦吉奶茶,无论是品类制作工艺特殊带来的产能限制问题,还是门店数量拓展速度较慢,都一步步让品牌陷入了如今的局面之中。
天眼查显示,2023年4月,公司被常州市的法院列为限制高消费企业,2023年至2024年间被列为执行人或失信执行人就多达10次。另外,2023年的1月和7月,上海麻吉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分别两次被普陀区税务局发布了欠税通知,增值税欠税金额分别为35.5万元和36.3万元。
采写:南都记者 徐冰倩
自从‘秋天的第一杯奶茶’热搜通过外卖平台变成实实在在的销量后,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秋奶’已经成为我们奶茶行业的‘双11’。今年我们和美团外卖的筹备从7月份就开始了。”蜜雪冰城相关负责人谈到最近因“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带来的销量大增时透露,品牌和平台早早就已经开始做好准备。
美团外卖数据显示,共有15万奶茶门店参与到今年的立秋奶茶狂欢节,当日累计卖出超4000万杯,继去年立秋后参与商家数和订单量再创历史峰值。立秋当天广东省奶茶品类订单量突破270万单,对比去年同期增长59%。广东、江苏、浙江、山东、四川成为立秋奶茶订单量Top 5的省份。
在外卖等线上服务的带动下,新的消费增量进一步推动了茶饮门店数的增加。《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新茶饮规模预计达1040亿元,新茶饮门店总数约为48.6万家,2023年,市场规模有望达1450亿元。外卖平台正在作为一种新的供给侧基础能力,促进茶饮行业供给端的不断升级,以新型供给创造新型需求。如果说“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带来的消费浪潮只是短时效应,但这种短时效应折射出的供给侧变化,则会长期推动需求侧增长。
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金勇表示,“以外卖平台灵活的营销工具和即时配送网络为能力支撑,茶饮品牌的门店突破了消费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无论城市乡镇,无论是下午茶还是夜宵,有外卖的地方就有消费。外卖平台经过多年打造的即时配送网络作为一种基础性的供给侧能力,正在充分释放国内年轻一代的消费新需求,同时也在助力供应链、门店营运等多个供给侧要素协同增效,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南方+记者 叶丹
【作者】 叶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