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人民日报
内蒙古自治区区级非遗莜面制作技艺传承人为市民展示莜面制作技艺。
丁根厚摄(人民视觉)
游客在浙江建德市莲花镇戴家新村的百家宴上品尝特色美食。
新华社记者 徐 昱摄
编者按: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餐饮、文化、旅游、体育等生活服务消费恢复。
餐饮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点领域,促进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扩大内需、推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全国餐饮业呈现复苏势头,企业信心持续提升,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涌现,餐饮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向好。如何进一步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记者走进市场进行采访。
发力新场景——
不断增加优质供给,提升供需适配性
【镜头】
一口火锅、一杯甜品、一眼美景、一首音乐……舒适悠闲的成都生活元素,在一辆小小的枣红色巴士里聚齐了。在四川成都市,城市巴士融合餐饮业态,给舌尖上的美味增添了新的味道。
成都市中心春熙路上,记者登上了一辆“火锅巴士”,一走进车内,车顶氛围灯、车头点歌台、车尾液晶电视等设备一应俱全。复古装潢的红色车厢摆设着8张同样色系的餐桌,皮质座椅已改成对坐形式。每张餐桌可以容纳4个人,半人高的玻璃窗外,熙熙攘攘的成都街景,随着车辆启动而缓缓流动起来。餐食陆续上桌,游客们一一品尝红油火锅、特色酥肉、红糖糍粑等当地美食。据介绍,随着时令季节的变化,餐饮巴士提供的菜品也会相应变化,以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不仅吃得安逸,行车线路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火锅巴士把沿途的太古里、望平街、锦江、电视塔等景点串点成线,一一呈现。旅途中,行车助理会全程讲解成都的音乐文化、火锅文化以及沿线景点文化,让消费者在品味美食的同时,享受一场文化大餐。
当前,餐饮业营业收入占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10%以上,吸纳就业超过2000万人。作为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之一,餐饮业近年来受到过一定冲击。商务部和相关部门积极推出系列助企纾困政策,多措并举推动餐饮业复苏。去年12月下旬以来,餐饮消费市场加快恢复向好。今年1至2月,全国餐饮营业收入为8429亿元,同比增长9.2%,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5.7个百分点。
中国烹饪协会相关报告显示,餐饮业具有需求刚性、社交属性等特点,一直是消费市场的主力军。随着扩大消费政策推动、旅游市场复苏、美食促消费活动开展,餐饮市场将加快复苏。
“背靠中国消费大市场,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十足。”民革云南省委会主委、红河学院校长于干千说,我国具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消费市场潜力很大。聚焦消费新需求,不断增加优质供给,提升供需适配性,餐饮业一定可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餐饮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餐饮企业有责任传承和发扬餐饮文化。”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邢颖说,现在,越来越多餐饮企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中餐走出去不仅是中餐企业走出去、菜品走出去、厨师走出去、技术走出去,更重要的是中餐文化走出去。餐饮企业要实现经营理念、经营视野、经营方式的国际化,在讲好中国餐饮故事、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同时,实现国际化发展。
探索新业态——
推动产业融合,提供更丰富的餐饮消费体验
【镜头】
4月2日,正值晚饭饭点,一拨拨消费者来到四川成都市华商金融中心。跟其他商业综合体不同,这里从地下一层到楼上六层,全部是与餐饮相关的经济业态。除了不少四川的名小吃,上海菜、浙江菜、福建菜等100多个特色餐饮也聚集于此,为消费者“一站式”提供天南地北的舌尖美味。
华商金融中心地处成都高新区,近年来,随着大量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一大批“新成都人”选择来这里发展。人数众多的消费新群体,给当地餐饮发展带来新机遇。华商金融中心打造的全餐饮商业业态,如今成了“新成都人”喜爱的美食地标,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
除了天南地北的标志性美食,华商金融中心还引进了不少地道成都小馆品牌。无论是原来只开在德阳什邡的麻辣拌小店铺,还是只开在都江堰的张醪糟,这些小老板秉持着对“美味”的执着追求,生意越来越好。
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成都要打造国际化地标美食集聚区,着力推出2至3个多元业态和特色文化有机融合的国际新区核心美食圈,规划建设国际美食城,打造国际美食潮流地,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餐饮消费服务。
3月下旬,商务部会同相关部门、四川省政府在春熙路步行街启动2023年“中华美食荟”暨“味美四川”川派餐饮消费季活动。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王东堂介绍,“中华美食荟”活动已连续举办3届,对促进餐饮业恢复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年,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将举办70场餐饮促消费活动,数量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形成促消费的强大合力。
四川是餐饮业大省。近年来,四川大力培育天府“名菜、名厨、名店”三名品牌,释放餐饮消费潜力。今年1至2月,四川餐饮收入实现606亿元,同比增长11.1%。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表示,将打造更多的餐饮消费新场景,把川派餐饮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
餐饮消费升级提速,餐饮企业聚焦消费新需求,推进餐饮和旅游、会展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提供更丰富的餐饮消费体验。比如,西贝莜面村进入早餐市场;老乡鸡、眉州东坡等布局夜间经济;南城香、袁记云饺等餐饮品牌扎根社区;紫光园凭借“全时段+全品类+档口”模式,开出100多家直营店。顺应露营兴起,海底捞、大龙燚等品牌纷纷推出了露营相关产品组合。同庆楼把握预制菜风口,形成“餐饮+婚庆+食品”发展新模式。
“餐饮企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化不是选答题,而是必答题。”眉州东坡集团董事长王刚说,只有做好了标准化,才能更好地实现连锁化、国际化和品牌化。近年来,眉州东坡坚持更美味、更健康的标准,加大研发投入,把东坡扣肉、跷脚牛肉、夫妻肺片等标准化产品卖进沃尔玛等大型连锁超市,服务更多消费者。
餐饮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绿色发展。完善餐品信息标识、全流程提示适量点餐、推广小份菜……商务部指导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饭店协会、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及平台企业共同发布《关于餐饮外卖厉行节约适量点餐的倡议》,呼吁倡导全社会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优秀文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拓展新渠道——
积极应用新技术,提高行业数字化水平
【镜头】
“您好,扫描桌上二维码就能点餐。”4月1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的一家餐馆,服务员对刚进店的消费者王磊说。王磊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后,餐厅的菜品分类展现在页面中,还标注了分量、价格等信息,一目了然。一些已经售罄的菜品在菜单中也有提醒,避免了无效下单。就餐后,王磊在手机上就能结账,无需再像以前那样排队买单了。
“醋熘土豆丝、酸菜鱼,米饭2份,请再核对一下。”王磊就餐的时间正值订餐高峰期,餐厅堂食座无虚席,负责外卖的员工正在按照消费者外卖订单的需要,忙着备餐、出餐、打包,把一份份准备好的外卖交给外卖员。餐厅门外,外卖员秩序井然地排队等着取餐。
“现在无论是外出就餐,还是在家点餐,都比以前更方便了。”在王磊看来,很多餐饮企业都在尝试线下线上融合发展,积极创新外卖服务,上线小份菜、双人餐等餐食,推出家庭套餐和露营野餐套餐等,选择更加丰富。
我国餐饮企业不断提升数字化水平。有的餐饮企业推出微信小程序、线上旗舰店;有的餐饮企业引入智慧食安系统,打造智慧餐厅;有的餐饮企业突破堂食餐饮单一供给模式,扩展线上外卖、外带自提等新业务模式,营造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消费新场景。
随着数字管理系统、移动支付、大数据等技术应用,越来越多餐饮企业加快数字化进程,成为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今年的“中华美食荟”活动更加注重线上线下结合,推动互联网电商平台开展餐饮让利促销活动。
中国烹饪协会相关报告显示,当前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外卖、短视频团购、联名营销、直播带餐等成为餐饮品牌的重要销售渠道,餐饮企业要研究不同渠道的特点,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数字化转型成为餐饮企业发展的“必修课”,数字化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选址、产品研发、门店运营和营销、供应链精细化管理与科学化决策,有效降低成本。餐饮企业要积极应用新技术,提高运营管理各环节数字化水平。
商务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陈春江说,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商务部将完善支持政策,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进一步释放餐饮消费潜力,推动餐饮业高质量发展,为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酒店餐饮业现状:
1、经营业态多样化,品种丰富多彩:综合性高中档酒店、饭店、专业饭店、酒楼,以及大众快餐、自助餐、休闲餐、沙龙餐饮、娱乐餐饮、美食街、美食城、特色餐饮、地方小吃店,甚至庄户饭店等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经营格局。
过去,餐饮业经营是以地方菜和少数份额的北方菜为主,现在是鲁菜、川菜、京菜、沪菜、粤菜、东北菜等应有尽有;日本料理、韩国料理等外国餐饮,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青睐,形成了花样繁多、丰富多彩,南北菜系大合唱、中西餐饮大交流的局面。
2、餐饮企业经济成分和网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酒店餐饮市场发展的需要,行业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国有经济为主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社会上各种经济成分的酒店餐饮企业,诸如多种形式的股份制、私有制酒店、饭店迅速发展。据调查,现有的全部餐饮业网点中,非公有经济性质的企业都占80%以上,但在餐饮大店中国有经济仍占较高的比重。
酒店餐饮业的网点结构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过去是以中、小规模为主,大规模、高档次的酒店很少。现在是新建、扩建的大型、豪华、多功能、高档次和具有品牌特色的饭店、酒店不断增加;各种方便大众消费、具有经营特色的小餐馆、小吃店更是雨后春笋般的发展。与此相反,中等规模、档次的餐饮企业发展缓慢,有的甚至逐步减少。
3、市场竞争激烈,酒店餐饮企业盈利能力减弱:该行业已成为市场化程度极高的行业,竞争激烈,优胜劣汰,重新“洗牌”的程度加大。竞争促进了餐饮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但多数酒店餐饮企业盈利水平偏低。从调查情况来看,淡旺季节明显,甚至在某些时候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部分酒店的客房入住率不足30%,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盈利能力减弱。
< class="pgc-img">>二、餐饮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业自律和行业协调服务:没有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特别是一些私营小企业缺乏诚信,违规违法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行业形象。
2、经营观念转变慢,研发创新不够:随着餐饮业发展,大部分酒店、饭店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相当数量的酒店、饭店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管理技术等方面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科学技术应用程度不高,软硬件不配套,经营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还比较低。
三、本单位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及现状:
1、经营方式的转型困难:由于本处的背景,我们不能向其他同行那样承揽多种商业性活动,导致许多慕名而来的商户转投他家,从而造成了本处在经营形式上的缚手缚脚。但同时,该背景也给我们带来了较大的行业影响力,应该更好的利用这种影响力来拉拢客户。
2、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不足,引进力度不够,培训工作又跟不上,餐饮烹饪研发创新不够,菜品、经营缺乏特色。解决行业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一是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二是切实抓好行业培训工作。在人才引进的同时,重点是抓好在职培训工作。
3、在巩固和保持现有客户的同时,还要更多的面向社会,积极扶持适合大众消费、具有经营特色、诚信服务、卫生、方便、实惠的经营方式,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打造餐饮酒店名牌,发展特色经营,是提高本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酒店餐饮业现状:
1、经营业态多样化,品种丰富多彩:综合性高中档酒店、饭店、专业饭店、酒楼,以及大众快餐、自助餐、休闲餐、沙龙餐饮、娱乐餐饮、美食街、美食城、特色餐饮、地方小吃店,甚至庄户饭店等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经营格局。
过去,餐饮业经营是以地方菜和少数份额的北方菜为主,现在是鲁菜、川菜、京菜、沪菜、粤菜、东北菜等应有尽有;日本料理、韩国料理等外国餐饮,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也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青睐,形成了花样繁多、丰富多彩,南北菜系大合唱、中西餐饮大交流的局面。
2、餐饮企业经济成分和网点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酒店餐饮市场发展的需要,行业的经济成分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国有经济为主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社会上各种经济成分的酒店餐饮企业,诸如多种形式的股份制、私有制酒店、饭店迅速发展。据调查,现有的全部餐饮业网点中,非公有经济性质的企业都占80%以上,但在餐饮大店中国有经济仍占较高的比重。
酒店餐饮业的网点结构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过去是以中、小规模为主,大规模、高档次的酒店很少。现在是新建、扩建的大型、豪华、多功能、高档次和具有品牌特色的饭店、酒店不断增加;各种方便大众消费、具有经营特色的小餐馆、小吃店更是雨后春笋般的发展。与此相反,中等规模、档次的餐饮企业发展缓慢,有的甚至逐步减少。
3、市场竞争激烈,酒店餐饮企业盈利能力减弱:该行业已成为市场化程度极高的行业,竞争激烈,优胜劣汰,重新“洗牌”的程度加大。竞争促进了餐饮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但多数酒店餐饮企业盈利水平偏低。从调查情况来看,淡旺季节明显,甚至在某些时候呈现供过于求的局面,部分酒店的客房入住率不足30%,加剧了市场的竞争,企业的盈利能力减弱。
< class="pgc-img">>二、餐饮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行业自律和行业协调服务:没有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特别是一些私营小企业缺乏诚信,违规违法经营的现象时有发生,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行业形象。
2、经营观念转变慢,研发创新不够:随着餐饮业发展,大部分酒店、饭店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相当数量的酒店、饭店在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管理技术等方面还没有摆脱传统的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科学技术应用程度不高,软硬件不配套,经营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还比较低。
三、本单位在行业中所处地位及现状:
1、经营方式的转型困难:由于本处的背景,我们不能向其他同行那样承揽多种商业性活动,导致许多慕名而来的商户转投他家,从而造成了本处在经营形式上的缚手缚脚。但同时,该背景也给我们带来了较大的行业影响力,应该更好的利用这种影响力来拉拢客户。
2、高层次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不足,引进力度不够,培训工作又跟不上,餐饮烹饪研发创新不够,菜品、经营缺乏特色。解决行业整体素质不高的问题,一是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二是切实抓好行业培训工作。在人才引进的同时,重点是抓好在职培训工作。
3、在巩固和保持现有客户的同时,还要更多的面向社会,积极扶持适合大众消费、具有经营特色、诚信服务、卫生、方便、实惠的经营方式,满足多层次、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打造餐饮酒店名牌,发展特色经营,是提高本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