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杭州气温屡破40℃,空调冰箱等家用电器的维修高峰期也同时来临。
昨天中午,我给84岁的蔡阿姨回了电话,她普通话标准,思路清晰。
“我其实不像是那种会轻易上当的人!”蔡阿姨说,这段时间天气太热,家里有一台买来四五年的格力1.5匹挂式空调,感觉制冷效果明显下降,估计是要添点氟利昂,所以想找人上门看一下。
蔡阿姨不会上网,以前买空调时的说明书也不见了,不知道空调厂家的售后电话,但她想起来,楼下信报箱里总是有各种写着家电维修的小卡片,于是她去信报箱找了印有“杭州家电维修中心”字样的卡片,上面写着“维修各种家电,上门服务,随叫随到”!
上门15分钟收费1400元
检查外机时要主人到别的屋去
蔡阿姨说,她看卡片上这个单位名头很大,于是打电话过去,约了一个师傅上门。
24号傍晚,一个30岁左右的师傅敲开蔡阿姨家的门。“他拎着个装氟利昂的罐子,背着一个工具袋,看上去挺专业。”蔡阿姨说,修空调的小伙子来到阳台,在检查空调室外机前,让自己跟老伴到别的屋去,说是天气太热。大概5分钟后,小伙子说是空调的启动管电容坏了,换一个大概500多块钱,过了没多久,小伙子又说空调的电脑板也坏了,换掉要700多块。
蔡阿姨说,过了15分钟,小伙子从阳台里出来,说空调已经修好,氟利昂要添了,差不多要添5公升,400多块,所有费用加一起1900多块钱。
蔡阿姨和老伴当时身上只有1400多块现金,师傅说,那就给1400块好了。
小伙子走后,蔡阿姨试了试,空调制冷效果确实好多了,但是她和老伴越想越不对,他们这台空调买来才2800多块钱,修一修怎么要快赶上买一台新机了?而且师傅换了这么多东西,前后只花了十几分钟,看都不让他们看一眼,自己越想越觉得蹊跷,再给对方打去电话,“他们说空调只要修好就行,至于费用,只要我付了,就说明我是同意的!”
蔡阿姨事后她也给儿子打了电话,他们都觉得这个事情可能存在猫腻,“我给快报打电话,也是希望大家特别是老年人不要随意相信信报箱里那些小卡片,维修家电一定要找厂家的正规售后!”
上网一搜
叫“杭州家电维修中心”的有好多!
我根据蔡阿姨提供的电话,搜索到这家“杭州家电维修中心”地址在上塘路的新青年广场。致电这家维修中心客服,对方也说办公地点就在那里。
昨天下午我来到对方所说的地址,大门紧闭,门上还贴着水费、电费和物业费的催缴单。隔壁商户说,这儿已经很久没有人来了。
再次打给“杭州家电维修中心”的客服,对方又表示,他们都是上门服务,没有办公场地,对于蔡阿姨的情况,他们会请示领导,晚上给回复。
昨天,我联系上空调厂家的售后部门,他们根据蔡阿姨更换的配件大致算了算,假设蔡阿姨的空调同时更换了电脑主板、启动管电容器和氟利昂,价格基本在550元到650元左右,加上人工费用,800元肯定够了。而且从蔡阿姨叙述的情况来看,蔡阿姨的空调很可能只需要添加氟利昂,其他东西根本不用换,“如果电脑板真的坏了,空调是开不起来的!”
我又通过网络搜索“杭州家电维修中心”,相关结果有许多,有很多所谓维修中心的网页首页都打着“杭州家电维修中心”的名号,这些维修点有的在下沙,有的在城北,但除了联系电话,没有任何别的有效信息。
中消协曾预警:信报箱内小卡片上的维修电话不可靠
昨天我在一些小区的信报箱,也确实发现了许多小广告小卡片,其中印得最多的就是空调、冰箱等家电的维修号码,除了号码外,也没有任何有效信息,甚至有两张同样的卡片,但标识的电话号码却不同。
近年来,在中消协发布的系列消费预警中曾提到,不少市民会选择拨打贴在楼道、放在信报箱内的小卡片上的维修电话,或在网上随意找来维修电话预约家电维修服务。然而一些不具备资质的维修点,为避免承担售后纠纷风险,经常变更他们印在小卡片上的电话号码,家电修完一次后下次再打,很可能就打不通了。
按照《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规定,家电维修经营者应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悬挂营业执照,明示服务项目和家电配件的收费标准、质量规范、质保期限及投诉电话。上门服务的维修人员需预先出示配件价目表,告知需要收费项目。如果维修人员没有预先告知,消费者应主动询问相关收费项目。像一般的家用电器需要维修,最好联系各自厂家的官方售后部门,如果一定要找非官方的维修企业,必须认清资质,提前讲好价格,拆卸时最好看牢。
昨晚7点半,维修中心的负责人李经理给快报回电,表示这件事的具体情况会马上跟蔡阿姨沟通协商,并承认维修点并不叫“杭州家电维修”,名字是他们自己取的。
+新闻 通讯员 夏法 见习记者 王艳颖
电视剧《都挺好》中爱作幺蛾子的“苏大强”,曾一度陷入保姆“蔡阿姨”的魅力中无法自拔,不仅要和“蔡阿姨”结婚,还要在房产证上加上她的名字。而看似老实善良的“蔡阿姨”其实只是贪图“苏大强”的房子.....
6月20日,杭州下城区人民法院也审理了一起相亲诈骗案件,上演了一出现实版“苏大强”和“蔡阿姨”的故事。
相遇相知,
一个甜蜜的“陷阱”
吴某年逾四十,却尚未成家,是个名副其实的“大龄剩男”。2017年1月,吴某接到了一个自称“婷婷”的女子的电话,称看到了吴某发布的相亲信息,对他很感兴趣。于是双方相约在西湖文化广场见面。
见面后,两人相谈甚欢。“婷婷”自称离异单身,做房产中介工作,月收入有10多万,吴某被“婷婷”的成熟大方深深吸引,就这样,两人开始频繁接触。随后几个月,吴某和“婷婷”关系不断升温,还见了“婷婷”的父亲,眼看就要成功摘掉“大龄剩男”的帽子,吴某喜不自胜。
可就在吴某打算谈婚论嫁的时候,“婷婷”却突然失联了,吴某无论如何也联系不上她。万分担心的吴某仔细回想了和“婷婷”相处的几个月,竟发现自己先后被“婷婷”以各种名目拿去了1万多元的财物……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吴某随即向公安机关报案。
后知后觉,
“婷婷”何许人也?
接警后,警方开始调查这个“婷婷”,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这个40多岁的“婷婷”真名叫万某,不仅有老公,而且还生了个女儿,除了吴某,另有多名男子也拜倒在“婷婷”的石榴裙下。万某曾多年从事婚姻介绍工作,熟悉相亲模式,她瞄准了大龄男子渴望婚姻的急切心理,就单独或结伙他人,利用掌握的大量曾经客户信息和网络收集来的电话,专门搭识40岁-70岁的大龄男性,并使用“婷婷”“小汪”“蓝蓝”“小杨”等多个虚假身份,以谈恋爱征婚为名取得这些男子的信任。
在交往过程中,万某多次以买衣服、买礼物、收见面礼、收彩礼等为由,在西湖文化广场、和平广场、银泰百货等地骗取被害人的财物。为了让整个相亲过程看起来更真实,万某还特意“雇”了一个老头冒充她的爸爸,每次结束万某都会给这个“爸爸”200元现金作为报酬。从2017年1月-12月,万某共骗取10名被害人现金及其他财物合计3.39万元,其中多名被害人系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
骗情骗财,
“婷婷”自食恶果
下城法院经审理后认为,被告人万某单独或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多次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于2019年6月20日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万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8000元;同时,鉴于万某在此前多年及本案犯罪期间均从事婚姻介绍工作,今利用职务便利实施犯罪,禁止被告人万某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三年内从事以营利为目的的婚姻介绍工作。
法官提醒:相亲本是一件浪漫的事,给男女双方搭建了相识相恋的桥梁。但也不乏有犯罪分子打着相亲的幌子骗情骗财,让人瘪了钱包伤了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爱情”,特别是伴随着赤裸裸的金钱要求时,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多留个心眼,谨防犯罪分子的“套路”。如果实在没遇上合适的对象也别着急,好饭不怕晚,相信终有一天,你的意中人会出现在身边。
阳网讯 近日,细心的市民发现,在南明区沙冲东路162号附近,绿苑悠然居公交站旁,放了两条长椅和五张塑料凳子,给候车乘客及过路市民带来了方便。
8月26日11时许,记者来到该公交站,看到该公交站有两条线路,36路开往花果园双子塔,67路开往大营坡。尽管线路不多,但来往的乘客还是会时不时地坐在椅子上,路过的市民也会在此休息,尤其是老人和带孩子的乘客,以及提了东西的市民。
在该公交站,有4个蓝色和1个绿色的塑料凳,在塑料凳子上还写有“精苑美发”的字样。还有两条长椅,可供四人休息。有不少乘客坐在凳子上等车,有提东西的老人,有抱孩子的乘客,有腿脚不方便的乘客,以及路过休息的市民。
其中,一名女性乘客坐在凳子上,一边织毛衣一边等公交车,不时跟身边等车的人交流,该乘客在凳子上坐了十分钟左右,等公交车到达之后便乘车离开。
"太方便了,店家很暖心。"“坐着等车很舒服。”““放了一年多了,是附近理发店放的,老板人真的很好。”对于放凳子一事,乘客纷纷点赞。
“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每个人都能做,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精苑美发老板说,初衷是看到有老人在等车时,提着大包小包东西,在美发店门口坐着休息,便想到老人等车不太方便。为方便更多乘客,就直接将凳子放到公交站旁,供有需要的乘客休息。
据了解,美发店老板在该公交站共放了七张凳子,但已丢失两张,为防止凳子丢失,晚上会收进店里,第二天再拿出来。老板表示,只要店一直开着,就会将凳子拿出来供乘客休息。
有市民告诉记者,另外两条长椅,是旁边正在装修的奶茶店老板放置。正在店里忙碌的蔡阿姨说:“我们一个月前刚搬过来,看到旁边商家有如此暖心的行为,也将多余的椅子摆放出来,供乘客休息。”
(贵阳日报融媒体实习记者 杨雪梅 李黎明)
编辑:舒锐
统筹:赵子滟
编审:干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