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年入千万似乎成了许多人的梦想。然而,当人们还在为餐饮业的高成本和激烈竞争头疼时,一些敏锐的创业者已经发现了新的财富密码——卖课。这不仅是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更是一种颠覆传统的赚钱方式。本文将深入探讨卖课与餐饮业的盈利模式,揭示为何卖课能在众多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年入千万的新途径。
"年入千万,卖课比干餐饮赚钱多了?"这句话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许多人对此表示怀疑,但也有不少人通过卖课实现了财务自由。卖课,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商业逻辑和盈利秘密?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卖课的盈利模式
卖课,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售卖知识、技能或经验来获取收入。与传统的餐饮业相比,卖课具有更低的成本和更高的利润空间。餐饮业需要承担房租、原材料、人工等高昂成本,而卖课则主要依赖于内容的质量和传播的渠道。一旦课程内容制作完成,就可以通过互联网无限复制和传播,边际成本几乎为零。
内容为王的时代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优质的课程内容是吸引用户的关键。无论是职场技能、语言学习还是兴趣爱好,只要内容足够吸引人,就能在市场上脱颖而出。许多成功的卖课者,都是通过不断优化课程内容,满足用户需求,从而实现了高转化率和高复购率。
互联网为卖课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通过社交媒体、在线教育平台等渠道,卖课者可以轻松触达全球用户。这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不仅降低了营销成本,还提高了品牌知名度。此外,互联网的数据分析功能,也帮助卖课者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优化课程设计。
卖课真的比餐饮业赚钱吗?
虽然卖课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否就意味着它一定比餐饮业赚钱呢?这其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餐饮业虽然成本高,但市场需求稳定,且具有即时满足的特点。而卖课则需要时间积累,依赖于口碑和品牌效应。此外,卖课的市场竞争同样激烈,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成功的卖课者。
寻找适合自己的财富密码
无论是卖课还是餐饮业,都有其独特的盈利模式和市场定位。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发挥自己的优势,满足市场需求。年入千万不是梦,但需要智慧、勇气和坚持不懈的努力。让我们一起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寻找属于自己的财富密码。
一餐外卖,都带血 —— 来自一个骑手的心声
< class="pgc-img">>3月26日,美团发布了2020年的年报,2020年美团餐饮外卖收入为663亿元,同比增长20%,净利润为28亿元,同比去年翻了一倍。与2018年中国餐饮行业的总税收325亿元相比,美团586亿元的外卖佣金是全国餐饮行业税收总额的1.8倍。
美团的佣金,已经成为了餐饮行业的真税金;垄断,已经成为了新常态。
< class="pgc-img">>即使到了现在,很多互联网原教旨主义者都认为,不受限制的互联网企业扩张是一个很好的行业颠覆者,而颠覆,就意味着更高效率的资源配置、更优良的服务、更健康的行业格局。
的确,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我们普通老百姓享受到了在扩张阶段很多益处的福利,那时候我们最喜欢看到的就是几个巨头打架烧钱,甚至产生了薅羊毛的错觉。
资本,不是陪玩儿的;资本,是喜欢给点甜头请君入瓮的;资本,是追求长期投资回报率,而且周期越长最后吸血的频次和幅度越大的。
这次美团的财报,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而且,当垄断的巨网铺开以后,那些曾经想要薅羊毛的时候上,进入吸脂阶段就撤的机智小伙伴发现,自己已经没地方躲了。
在3月25日,发改委牵头的28部门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这可以说是我最近这几年看到的参与部门最多的文件了。
方案里面很大一部分就是,就是要求降低平台交易和支付成本,里面专门点名了外卖平台。
在这个时间节点,美团的佣金收入达全国餐饮总税收1.8倍这个数据放出来,是何居心?是在对谁喊话?
答案不言而喻。
这样的豪横,让餐饮店苦不堪言,让外卖骑手刀口舔血,自己,捞的盆满钵满,洋洋得意。
咱们国家的餐饮行业零售总额最近5年一直都在增长,虽说增长幅度在不断下降,但是也依然保持了10%以上的稳健步伐。
然后,疫情来了,2020年,餐饮收入39527亿元,跌了16.6%,直接回到了2017年之前的水平。
所以去年我们看到了很多新闻,无数的餐饮店都处在现金流断裂的边缘,西贝发出了「贷款发工资撑不过3个月」的声音,呷哺呷哺在2月停了将近1000家门店,就连海底捞这样的顶流,全年利润也大跌86.8%。
< class="pgc-img">>餐饮行业的特点是什么?大家都知道,可以集团化操作的就那么几家,更大部分的依然是小店模式。不论是集团化操作还是小店模式,都是最累人的行业之一。
没有开过店的可能永远不能理解,为什么很多人餐饮行业做久了就容易发脾气,因为实在是太累了。
底层员工咱们就不说了,我还记得之前有调查报告显示,参与服务人员每周平均工作时长是51小时,每天从鸡叫忙到鬼叫成为了行业常态。
而且虽然自己是在餐饮行业,但是饮食非常的不规律,在正常的吃饭时间点,餐饮人往往忙着为客人服务,无暇吃饭,只能提前或者推后。
就连老板和经理也逃脱不了。
2016年5月,四川成都侧所串串年仅29岁的的老板猝死在店里,生前每天从中午忙到晚上凌晨一两点,有时一天只吃一顿饭。
2016年11月,年仅34岁的无名缘米粉创始人孟祥松去世,曾说只要能挣钱,让家里的日子能好点,不论多苦多累的事我都愿意去做。
2017年12月,深圳一名28岁的餐厅经理因过劳猝死,曾在朋友圈写道,三餐不定,五脏俱损,仍然七点起床,八点出发,晚上十点未返,不知辛苦。
2018年8月,成都知名餐饮卞氏菜根香总经理卞军因病医治无效逝,终年47岁。
……
这些,是新时代的血汗钱。
而外卖,那就是新时代刀口舔血的风险钱。
在所谓的智能算法和高额惩罚的双重逼迫下,外卖小哥为了几块钱全都成了亡命徒。
去年外卖小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我试图找找全国每年有多少外卖小哥在路上发生意外,没数据,可能是有人统计了被公关,也可能是根本没人来统计,最后,只能找到只言片语。
比如在南京市,2017年前六个月,美团外卖小哥就发生了1602起事故,死亡2人,受伤高达1278人。
今年7月底,美团公布了《2020上半年骑手就业报告》,总骑手人数是295.2万人。我查了2017年的数据,美团骑手为226万人。在2017年的半年时间里面,一个城市里面,就伤了1278个,这比例……
2018年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首次降至0.1以下,我们敢统计我国外卖百万单死亡率么?我加不出来,我也不敢加出来。
所以,我看到的并不是美团财报上的花团锦簇,我看到的是美团高营收背后的尸骨累累。
一个不做饭,不送餐,只是利用自己垄断地位的互联网企业,能吃了上家吃下家,能给商家「收税」的同时压榨自家的外卖员……
讽刺的是,美团企业口号是:更大责任……
< class="pgc-img">>我知道有人会说,在疫情期间,如果没有外卖平台的续命,会有更多的企业撑不下去的。
这是事实,但是同样的事实是,美团在疫情期间,在整个餐饮生态系统遭受重创的时候,选择的不是共体时艰,而是提高佣金。
南充市火锅协会就进行了举报,美团在疫情期间,把扣点从上线的8%提高到了20%,而且,还必须参加优惠 30%-50%的平台活动,另外,还要承担一部分的配送金额。
< class="pgc-img">>接着,重庆市工商联餐饮商会1987家企业联合发出公函,呼吁美团降低对大型连锁餐饮执行18%抽佣和对小型餐饮执行23%抽佣的高佣金。
两天后,河北省饭烹协呼吁降低佣金。
再过两天,云南省餐饮与美食行业协会发布公开信,代表省内22万余家餐饮企业,呼吁降低佣金。
再再过两天,山东省多个餐饮协会代表山东全体餐饮成员再次求美团给小微餐饮企业一条活路。
而美团,考虑到自己因为疫情导致酒店业务收入锐减,为了保证KPI,坚决不降低佣金。
所以对于餐饮行业,是明知道在饮鸩止渴,但是局势艰难,也只能从命。
现在数据出来了,我不知道大家是什么质感。
《2019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做了一个大数据调查,不计算外卖抽成的话,餐饮行业的平均利润率是18%。
而美团给出来的抽佣,基本都是20%。
这就是让餐馆免费给美团打工,让餐馆白劳动给美团上供。
颠覆行业如果就是让整个行业萎缩,互联网创新如果就是创造新的税种,这样怎么持续,怎么发展。
咱们国家《反垄断法》的大棒已经砸下来了,已经树立了几个榜样了,占有行业绝对市场地位和绝对议价权,这恰恰是应该低头做人闷声赚钱的时候;28部门印发的《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都已经在直接点名了。
而美团,还拿着年报沾沾自喜。
美国很多金融企业在2008年的时候创造了一个「大而不倒」的资本神话,只要你做到够大,嵌入社会体系够深,政府就不会也不敢让你倒下。
美团,看来是出现了权利幻觉,飘了。
餐饮业,是万业之祖,是和老百姓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在这个行业里面抽脂搞垄断,美团飘了,太飘了。
<>餐饮店想要赚钱,就要先懂得“利润”两字的真正含义,而不是凭感觉来赚钱。
有些人开餐饮店之前最常问的问题就是,开饭店一天收入1000元,利润是多少。
这种问题其实很难回答,因为利润的概念很广,不是说简单的收入-支出就可以的。
只有懂得利润,才能更好地提升利润。
以下6条关于利润的知识,餐饮店老板一定要弄懂,不然很难长久经营下去。
< class="pgc-img">>1、毛利润和利润不是一码事
很多餐饮店老板对毛利润和利润的定义不够清晰,比如,饭店收入1000元,当天的菜品成本是600元,那利润就是400元。。。。。
甚至认为毛利润就等同于利润,导致他们在调整菜品成本时出现问题。
毛利润=菜品售价-菜品原料
利润=毛利润-人工、房租、水电煤气等其他费用
从上述两个公式可以看出,利润是最后餐饮店老板赚到手里的钱,而并非是菜品售价减去菜品原料。
< class="pgc-img">>像是房租,几乎都是一年一交,水电煤气费也都是一个月一交,在计算成本的时候很容易被忽略,所以好多餐饮老板再算账的时候感觉自己没有赚到钱,是因为当初菜品定价的时候没有将这些成本算进去。
< class="pgc-img">>2、价格影响利润,却不决定利润
菜品的价格影响着利润,但并不能决定利润。因为影响利润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各项成本,比如消费者点餐的数量等等。
所以我们想要提升利润,不能只从菜品价格上着手,还可以调整其他的因素。像是服务员适当的推荐,推出儿童套餐,提高顾客进店消费次数等等。
< class="pgc-img">>3、薄利多销,相当于人工成本升高
餐饮店最忌讳“薄利多销”,原因就是薄利多销后,单品利润降低,而人工成本没有变,人工成本利润率自然会降低。简单来说就是每天都在支付同样的人工成本,但收入降低了。
人工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人工成本总额)×100%
< class="pgc-img">>4、餐饮店80%的利润来自20%的回头客
据有关数据表明,餐饮业80%的利润来自20%的回头客,即忠诚粉丝;而老客户所产生的销售额是新客户的15倍以上。
所以,餐饮店的重点应放在如何维护老顾客上,而并非是如何挖掘新顾客。
当然,这不代表不需要挖掘新顾客,只是维护老顾客要放在第一位。
< class="pgc-img">>5、大餐馆提升利润的最好方式,就是想尽办法提升客单价
对于大餐馆而言,主要功能是满足顾客的聚餐社交等行为,所以他对餐品数量的敏感度会大为下降,所以大餐馆提升利润的最好方式,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来提升顾客的客单价。比如出售套餐,就是降低单品利润并提升客单价的一种方法。
< class="pgc-img">>6、最合理的利润一定是建立在最合理的事情的基础上的
餐饮店需要制定合理的利润,但很多餐饮店老板不知如何制定,完全不知所措。
因为经营的项目不同,决定了每家餐厅的利润比都是不同的,所以并没有一个完全正确利润比可供餐饮老板作参考。餐饮老板也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件事情上太纠结,只要你把握住了各项成本的支出,降低浪费,不亏待员工,不在就餐体验的环节上动手脚,这样省下的利润自然是最合理的。
< class="pgc-img">>归根结底,钱是赚出来的,不是省出来的,一味省钱只会坏事。该花的花,该省的省,你的店铺才能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