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 于洋
“一楼开了家川菜馆,油烟味特别大,夏天都不敢开窗,苦不堪言!”近日,烟台市芝罘区市民徐先生向壹点情报站反映,他家一楼开设一饭店,有油烟味道大、加高的烟囱破坏了楼顶防水层等问题,影响了正常生活,房屋也不好往外出租,他与饭店多次协商无果。对此,记者展开采访调查。
住户:
川菜油烟味在家里挥之不去
房子漏雨,难往外租
徐先生家住烟台市芝罘区光华巷,附近是大家熟知的南洪街小吃街,楼下有许多饭馆、商店、服装店等商铺。
徐先生家与渝香园川菜馆的位置示意图
“现在对我们影响最大的就是渝香园的川菜馆,特别是饭点的时候,他们这川菜的油烟,可以说是在家里挥之不去。冬天关门关窗好一点,夏天真是苦不堪言。”徐先生介绍,他家住在顶楼六楼,该川菜馆的排烟管道架设在楼外,直通楼顶,油烟在楼顶排出,在此居住的他深受油烟味困扰。
“管道架在楼顶,楼顶的防水层也被破坏了。在2015年前后,父母曾经与他们交涉过,那时候渝香园给家里漏水最严重的一个房屋粉刷过。然后2018年,政府相关部门给统一刷过一次防水层。”徐先生说,但是,油烟味还是存在,前几年因为环保要求,排烟管道又加高了一块,支在楼顶上,重力大了,又破坏了楼顶的防水层,导致家里再次漏雨,目前没有解决。
徐先生表示,除上述问题之外,渝香园还破坏了楼体的外立面,在东面的外墙私自开设了一个门,破坏了楼体的安全;旁边有一个油烟处理的设备,侵占了公共空间;金属的烟管传音厉害,噪音大。
油烟处理设备
“这两年想把房子往外出租,但这些原因造成房子租金比市场价格低。我希望他们能补偿我损失的那部分,但一直没有谈妥。”徐先生说,“这些问题跟相关部门反映过,目前还没有解决。”
饭店:
油烟、噪音检测合格
已按照住建部门要求将东门垒死
针对徐先生反映的问题,记者来到渝香园所在的位置——光华巷,饭点时间,空气中有一定的油烟味,附近楼间距比较窄,只能容许一辆轿车通过。随后,记者联系到了渝香园的负责人邵先生。
“我们之间问题的起因是,当年,环保部门要求饭馆排烟必须从6楼顶走,我们依规办理好了后,住在六楼的老爷子(徐先生的家人)经常下来找我们,因为排烟在其屋顶上,担心屋内漏雨。”邵先生说,“当时我们表示,漏雨了我们免费维修,后来,我们给他家免费刷了墙,每年过年给老爷子一桶油、一袋米,表表心意。”徐先生表示,就此该矛盾没有再继续发酵。
然而,在去年6月份时,徐先生联系到了邵先生。“他说家里漏雨了。我说漏雨不要紧,我去给你维修,我们先看下漏点。”邵先生说,跟随徐先生进到屋内后,他认为墙上的痕迹不是排烟管道造成的漏点,但也说明,如果需要维修,也可以免费维修。
6楼顶的排烟管道
因为徐先生担心管道架设在楼上,可能有钉子存在,水会随着钉子漏下去,造成屋内漏水。“当时,我们一起上楼查看了,发现并无钉子,这件事就此搁置了。”邵先生说。
“食品监督、城管、住建等部门都来过我这里检查。在环保方面要求我们出一个合格的油烟检测报告及噪音检测报告,我花了1800块钱检测,结果合格。”徐先生说,“东边墙确实开了个后门,方便倒垃圾,也是消防逃生通道,在我接手饭店的时候这就是个门。后来有人投诉这是违建,城管部门帮忙调出当年房子的构建图,上面显示这里以前是个窗,属于窗改门。住建局要求垒死,我们也按要求垒死了。”徐先生介绍,饭店除了正门还有一个后门,在居民楼栋里,也可做消防通道。
窗改门的位置,现已垒死
相关部门:
现存相关设备符合环保、消防等要求
老旧小区这种情况比较常见
事发地光华巷地属芝罘区毓璜顶街道。针对上述情况,记者联系到毓璜顶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进行情况核实。
“我们接到这个情况的投诉后,联合环保、消防等部门,第一时间进行调查取证,经查明,现存相关设备符合环保、消防等要求。”毓璜顶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工作人员说。
该工作人员介绍,徐先生所居住的楼与邵先生的饭店由原烟台地区商业局、烟台外贸食品公司、烟台地区蔬菜公司于1982年经烟台市城市建设局批准联合开发建设,1983年竣工交付,手续齐全合格。2012年由渝香园川菜馆承租后开始经营。
“老旧小区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我们也正在寻求一种合理解决居民与商家矛盾的方式,会持续关注类似问题。”该工作人员说。
徐先生的房子难租,与邵先生多次沟通无果,便不想与之协调。邵先生也深受投诉困扰,记者就此展开进一步沟通。
“如果他愿意协调,我是愿意的。如果这个房能租1300元,但是房主租了1100元,一个月少200元。我可以补200元,每月补。因为我不敢保证饭店能干多久,不会一次性支付太久,但我饭店只要干一个月,我可以给你一个月的钱。”邵先生说,“而且不管因为谁的原因,六楼漏雨了,我都可以去免费维修。因为我们的排烟毕竟是在人家楼顶上过,不去狡辩什么。”
记者在事发地观察到,有很多商铺的烟囱在楼外加高,楼顶排放。这种便民的饭店商铺给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或多或少影响了大家的正常生活。如何保存老旧小区的烟火气,又不给大家造成生活困扰呢?记者将邵先生的态度反馈给徐先生,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刘芳
就餐前,你会先查看餐厅的评分吗?
近日,“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年轻人报复性挤爆3.5分餐厅”等话题引发广泛讨论。记者采访了一些市民,有些人对评分要求严格,甚至要4.8才行,有些则完全不在乎。除了评分,就餐环境也是不少人查询的重点。
一些消费者选餐厅,先查评分成“固定动作”
外出就餐选餐厅先查评分,已经成为很多年轻消费者聚餐前的“固定动作”。尤其是在陌生城市和不熟悉环境就餐时,消费者更依赖于评分推荐。
00后朱女士是一个探店达人,每周都会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去探店,而探店的依据就来自各个平台的推荐。“有些‘高分店’会让人失望,有些‘低分店’反而会带来惊喜。”朱女士说,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不一,这也可以理解,恰巧这也是探店的神秘感。
对于很少在外就餐的市民李先生来说,若是在不熟悉的外地,就餐前会先查看下餐厅评分,“高分店”会是就餐的首选。“即便是存在个人喜好的差异,选择高分店的话,也不会特别差,相对‘安全’,不易踩雷。”李先生表示。
也有一部分市民不信评分,他们认为网络平台的评分存在失真,一些低评分餐厅并不像分数呈现出来得那么差。
“我们家楼下的一家小龙虾店评分还不到4分,但超级好吃。”在石峰区长大的张小虹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宝藏店,“这家店在小区里开了十几年,我们从小吃到大,味道很正,是我和朋友每年夏天必去的店。”
“这家餐厅因为不维护评论被埋没了”“看到评分只有3.5分,心里还在打鼓,吃了以后觉得远超期待”……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勇闯”低评分餐厅的经历。
在某社交平台一项超6000人参与的投票“你就餐前会先查看餐厅评分吗”中,有近一半的网友选择了“一定会看”,超2000名网友选择“偶尔会看”,选择“完全不看”的只占了十分之一。
评论区有不少网友表示,除了一些比较熟悉的餐厅外,要选择吃什么几乎都得靠评分来决定。
你有被商家要求给5星好评吗
据了解,在大多数点评和外卖平台上,一个店铺的满分是5分。而3.5分餐厅,就是“中等生”。
“只要你在XX点评打卡本店,并附3张图和15字好评,就可以免费赠送一份蔬菜。”“只要你给我们店五星好评,并写一段文字点评,就可以获得优惠券15元。”……市民李女士对记者表示,她经常在某点评平台团购套餐,很多商家在套餐本身已有折扣的情况下,好评还可以赠送菜品。
记者采访发现,和李女士有相同经历的人不在少数。随便拍几张图,再给5星好评,对消费者来说是随手的事,而对商家来说,付出的成本可能是价值十几元的一盘菜,几元的水果和饮品,也可能是代金券和打折券。
在餐饮界的评分等级划分中,0.1分的差距很多时候意味着“天壤之别”。以某款软件的美食评分体系为例,4分以上就会优先被列入“推荐”选择,3.9分就沦为“低评分”餐厅。为了提高评分,许多商家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比如,为了提升在网络平台上的评分,不少商家通过送菜、送饮料、送优惠券等方式,来换取晒图、好评。为了适应短视频平台的“流量玩法”,一些商家还会邀请美食博主来探店,刷一波精心包装的“通稿式评论”。
餐厅对于评分的看重显而易见,但店员要好评的情况也引发部分消费者反感。不少网友表示,如果店员态度好,菜品也还满意的情况下,一般可以给出好评,但也有些店“强要好评”的行为,会引发消费者不悦。
年轻人“抛弃”高分餐厅了吗
随着评分的“水分”越来越多,一些被高分餐厅“伤害”多次的消费者,选择举起“支持低分餐厅”的大旗,主打一个“高分避雷”。
“一些藏在老旧小区的一些‘苍蝇馆子’,虽然门店不起眼,环境一般,但通常会带来很多惊喜,味道好,价格实惠。”市民刘女士和朋友经常会去搜索一些小店,她总结了一些挑选餐厅的经验,评分在3.7分到4.2分之间,会比一些刚开张不久评分就冲到4.5分的店更有保障。
如何在平台上看到真实且客观的评价,探店经验丰富的朱女士支招:“直接点击全部评价,然后按时间排序看最新评价,尤其是没图且字少的,反而最真实。”
也有网友补充称,要看差评。按照常理来说,大部分顾客即使对菜品满意,也很少主动花时间写好评,但差评除了一些恶意的之外,是最能反映餐厅的真实情况。“如果差评大多数都只是投诉服务、环境等,那代表菜品大概率没什么问题。”
“勇闯3.5分餐厅,其实也凸显年轻人的消费思维和消费行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们更注重餐厅的性价比。”商业观察员李哲分析,近几年长沙、重庆、成都等网红城市崛起,会有很多味道不错的“苍蝇小馆”,他们没有进行刷分、引流,或者其他“注水”行为,一些硬件环境也不是特别“高大上”,但可以凭借品质、内核来吸引年轻人。
不过也有网友担心,5分能够刷出来,3.5分是不是也可以操作,要想找到真正的“宝藏饭店”,唯一的办法就是放下手机,多出去走走尝尝。
餐厅该靠什么吸引消费者
在互联网时代,除了评分,餐厅该靠什么吸引消费者?
评分是选择餐厅的参考因素之一,但不是唯一的判断标准。单纯的分数和模棱两可的评价,难以全面体现一家餐厅的特点。
“注水的评分会让分数失去参考意义,也不是餐饮企业维持长久发展的正道。企业要用心经营的,是注重提升食材、口味、服务等品质,形成好口碑。”张小虹说,“营销再好、评分再高,若品质不佳,消费者也会离开。”
“商家自身应积极提升产品品质以适应市场需求,把注意力多放在琢磨菜品、提升口味的本职工作上,不断增强‘好吃’和‘卫生’两个核心竞争力,真正赢得好评。”李哲认为。
此外,点评平台也应进一步完善评价机制和展示机制,如开通用户举报通道,堵住“刷好评”的漏洞,让评价机制回归真实,还要突破“唯分数”规则,建立更加多元的展示机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监管,依法严惩违法违规乱象,逐渐净化点评生态。
【记者手记】
各种传播媒介的广泛使用,使传统的饮食社交从线下转向线上,在选择就餐商家之前,打开点评类App查分挑选已经成为消费者的习惯,餐厅的网络评分越来越影响消费者的就餐选择。但是,评分不完全等于品质,只有让餐厅点评机制逐渐回归真实,才能引导商家回到“好好做食物”的本职,不必把过多精力,放到“卷好评”的泡沫中去。
编辑:青琪
二审:戴萍、唐剑华
三审:叶新福
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和优化发展环境,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武汉市纪委监委向社会公布违规吃喝问题监督举报方式,请广大群众参与监督,发现下列问题及时举报。
一、举报方式
1. 来信举报:武汉市江岸区后湖大道新益街1号,武汉市纪委监委信访室(收),邮编430013
2. 电话举报:027-12388-2
3. 网上举报:http://www.whdi.gov.cn
二、举报范围
1. 党政领导干部、国有企业负责人违规接受私企业主宴请,为商人老板“站台背书”、搞利益勾兑和权钱交易。
2. 领导干部之间违规相互吃请、“组团吃喝”,搞“小圈子”、相互请托办事、说情打招呼等问题。
3. 纪检监察干部甘做“局中人”,违规接受宴请,接受请托插手案件、打探案情等问题。
4. 在企业和单位内部餐厅、私人会所或私人会所性质的场所等隐蔽场所违规吃喝问题。
5. 违反招商引资、商务接待、公务接待规定超标准、超范围吃喝、饮酒。
举报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反映问题要客观真实,对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捏造、歪曲事实。如存在捏造事实、诬告陷害等行为,将视情况轻重,依法予以处理。
(来源:极目新闻)
【编辑:张靖】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