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报表上的一组组数字,不禁感叹我若是日进斗金该怎么花?哈哈哈哈哈是不是格局有点小了?那来跟着我看一看这个报表背后的主人的格局吧!
此公司创立于1999年,注册于2011年,是一家一站式食材餐饮配送标杆品牌。公司自定食材质量标准,数据化管理,严守国家食品安全。主要涉及基地种植,批发,配送。现和深圳多家大型超市,连锁餐厅,机关单位合作,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22年来通过不懈努力,坚持品质中高端定位,价格不忘初心,公开透明,2019年合作连锁企业700多家,目前合作的餐饮连锁已经达到900多家。规模的扩展速度也是吸引着我们想要看一下他们都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会选择配送这个行业?
生鲜遍及我们的一日三餐
生鲜,最重要的是新鲜,人们的一日三餐,无论是珍馐美馔,山珍海味还是家常便饭,粗脂野蔌皆离不开这新鲜二字,安全和优质的食材是品质生活的重要因素。把生鲜带往各个小区,把新鲜美味传递给每一个人是每个生鲜人所追求的。
随着上班人群压力逐渐增大,个人生活的时间越来越少,基本上只剩下周六日有点时间。但在现在社会生活状态普遍变“懒”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都想睡到自然醒然后起床去餐厅享受美食。这样不用自己动手,节约时间又省事儿。这种现象已经开始从一二线城市,逐渐渗透到了三四线城市。
显然对超市和餐厅的生鲜食材配送成了我们的机遇和挑战。挑战即是我们该怎么去做?做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此公司取得了那么多骄人的成绩,秉持的原则是什么?
1.供应商直供
公司自创立以来取得那么多骄人的成绩主要是因为有自己的采购和供货模式,做配送的要搞采购,首先就是进货源,更要知道哪里有好的货源。
原来批发选用的都是产地供应商直供,2013年以来开始成立自家叶菜种植基地,2018年更是被授予了深圳市蔬菜协会副会长单位。一直以来秉持最低价给到客户的理念,防止中间商抬高物价,对供应商的产地也是层层把关。
除了这些以外,其他农产品也是一遍遍筛选,保证质量,蔬菜的农残检测,米面粮油的质量问题等都要过关才能进行下一步进货。
2.采购价格透明
关于采购价格,关注公司视频号的都知道,每天都会更新价格视频,为了防止采购价格眼花缭乱,方便区分,单数和双数日子的采购价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标注。透明化的采购,公开化的价格,让餐厅减少至少20%的蔬菜成本,也让我们用最低的价格享受到最新鲜美味的食材。
这些都是公司一直以来秉持的原则,日配送额上百万提升效率的秘诀又是什么?
1.下单快
我们做配送的原始模式一般是采用电话,手写,微信消息,拍照进行下单。无法进行精准,高效的汇总和统计,而且还要聘请多个录单员进行接单、录单、核单、改单等工作,人力的成本比较高也更容易出错。
现在直接小程序下单或者在生鲜配送管理端后台代替客户下单,可以批量导入订单,微信消息识别进行录单,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批量选择商品和客户历史订单快速复制新增。如下图所示:
2.分拣快
分拣自古以来都是一个低效,容易出错,损耗严重,人工成本高的环节。怎样来规避和合理化成了配送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公司分拣有多种分拣方式,按商品分拣,客户分拣和路线分拣。采用一体化智能称重秤与电脑直连,称重后自动生成标签。另外也支持生成多退少补单。根据实际的称重数量生成差价,财务审核后退还余额或者生成补差价单,这样不仅降低了我们的人工成本,还降低了我们的损耗。
3.报表清晰
人工核对报表的话费时费力还容易错漏,纸质报表还有一个不好存放的特点,很容易造成今天的报表一出来,昨天的报表就丢了的情况,商品的毛利也不好统计。
现在用的配送系统,每天自动生成各项报表,可以有效的降低财务和运营人员的决策成本。采购损耗、分拣损耗、毛利率、销售的业绩绩效报表一览无余。
除了提升效率的秘诀,他们的盈利模式又是什么呢?
生鲜配送盈利模式
成功的背后还是要有经验和方法,22年来从原来的散户的客户群体规模,发展到现在上千中大型客户的客户规模是怎么做的,让我们来一睹它的经验和方法!
1.规模经济法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不难发现,买的越多,商家给的价格就会越低。所以生鲜蔬菜配送企业可以通过大批量的采购和配送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一方面是降低进货成本,如果企业集中在少数供应商手中进行大批量的进货,降价的可能性更大,这个不难理解生鲜行业本身就是依靠薄利多销赚钱的嘛。另一方面是降低配送成本,生鲜的配送大多依赖冷链物流,配送一次成本非常高,如果可以实现集中配送,可以有效降低配送成本,增加利润空间。
2.高效保鲜法
蔬菜配送过程中存在产品损耗大、商品新鲜性下降快和投入品使用不当等问题,所以蔬菜高效配送保鲜技术尤为重要,高效配送的保鲜技术,实现了减损、保质、延供、增值、提效的作用。减少了配送中不良包装材料和化学药剂等投入品的使用,保证了产品的安全性。另外减少产品腐烂变质能提高产地商品化处理程度,增加我们的利润。
笔道3月3日讯,近日,集餐厨宣布完成4000万元A+轮融资,这距其完成4000万A轮融资不过7个月。据了解,本轮融资由合鲸资本领投,老股东汇禾资本、新势能资本、和财基金、浅石创投跟投,此次融资主要用于集餐厨电商体系升级转型,服务全国连锁加盟客户及餐饮企业。
铅笔道曾发文《靠卖锅碗瓢盆交易额过亿 他再获数千万融资 在120城开275家体验店》、《独家 | 这个厨具B2B平台又融4000万 : 为50万家餐厅供货 年收入翻4倍》对其进行介绍。
小初衷大生意
在餐饮行业,除了大型餐饮店采购量相对高,厂商和销售方面不敢怠慢,中小型餐饮店对于维修或换件的需求通常得不到有效快速地解决,拖延时间通常在1周以上,甚至更长久。
有着15年商用餐厨具行业经验的张杰发现,700万家中小餐饮企业、3000亿元的市场规模中,商业厨具供应链效能低下,不仅各级分销商鱼龙混杂,价格不透明,且B端餐饮厨具缺失一站式采购和个性化定制,物流配送低效,售后反应慢且无销售。
2016年5月,为改善餐饮从业者和餐厨具销售商的供求关系失衡这一现状,张杰成立了“集餐厨”,他将集餐厨定位为“B2B+O2O”模式平台,即建立线上平台以直卖产品和线下体验店以服务商家。一方面是重建供应链,缩短中间环节,同厂商直接对接以获取价格优势;另一方面是当地餐饮企业提供24小时之内的上门配送、安装与维修维护。
这套打法下,截至2018年7月,“集餐厨”已在全国120多个城市开设275家线下体验店,平台有3000多个单品、280家供应商,年交易额过亿。2018年,其总收入较上年翻了四倍。
3年融4轮
从2017年至2020年2月28日,集餐厨已完成四轮融资,包括2017年8月获安芙兰资本1200万天使轮融资;2018年7月获新势能基金、星瀚资本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2019年7月获汇禾资本、浅石创投、和财资本等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2020年2月获合鲸资本、汇禾资本、新势能资本等4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
近两年,随着中国餐饮行业向品牌化、工业化方向发展,餐厅对设备、用品的需求已经由原来“满足使用功能”转化为设备用品“标准化、智能化、服务化、效率化”,也给厨具制造和销售整合带来机遇。
集餐厨开始通过提升售前服务和复购率,对行业进行改革。在张杰看来,并非所有餐厅都有能力标准化,有些甚至不适合标准化。智能厨房实验室就是餐饮从业者了解、学习标准化的路径。“24小时到货”和“2到24小时上门维修”是售中、售后服务,而智能厨房则是一种刚刚起步的售前服务。
因此,在北京等核心城市,集餐厨开设了多家智能厨房实验室,不仅可以像样板间一样,陈列、体验餐饮设备,还支持后厨标准化、智能化的研发改造。
去年下半年,集餐厨获得由汇禾资本领投,浅石创投、老股东和财基金、星瀚资本跟投的4000万元A轮融资。当时,张杰表示,融资完成后,集餐厨将着力于产业的数据化赋能,打造优质加盟店,设立前置仓,完善智能厨房等已有业务,为进军海外市场努力。
如今,除了生产和需求的高效对接,并结合销售情况推出数以千计的贴牌SKU,集餐厨还打造了ERP数据化系统,依此在全国各地建立了12个前置仓,用以支撑供应链完成“全国24小时内到货”的服务效果。在供应链末端,集餐厨配套发展了550家加盟店。在京东、美团等合作伙伴的服务、流量双加持下,集餐厨的服务和产品覆盖超过50万家餐厅。
当前,集餐厨正努力匹配消费端客户的采购方式在线化转型,以电商方式、自有品牌、地推活动、电商玩法,充分建立集餐厨与运营中的餐饮企业的交流、交互;带动餐厨行业迎来电商时代。
月5日,在海宁经营餐馆的李老板
接到了一单生意
一位自称是
某建设集团的人来电
要预订三桌5月6日的晚餐
还说需要40箱红酒
面对大生意
李老板不敢怠慢
但是李老板店里的红酒
没有“顾客”满意的品牌
这时“顾客”发来了一张图告诉李老板
自己需要这个牌子的红酒20箱
李老板询问了周边的酒商
没一家有这牌子的红酒
上哪儿能订呢?李老板犯了难
“顾客”知道李老板订不到这个酒后
便称自己正好有供货渠道
但不方便直接购买
让李老板代为购买
于是,李老板在“顾客”的“引荐”下
添加了微信名为“红天下”的红酒经销商
询问价格和数量
谈好价格后,李老板把价格告诉了“顾客”
“顾客”随即发来两张银行转账截图
一共8.2万元的预付定金
显示2小时到账
李老板想到该集团员工经常到店里吃饭
也就没有怀疑该“顾客”
马上就向经销商指定银行卡
转账1.8万元的定金
“顾客”提出再要20箱很快
李老板向经销商又转账了1.8万元定金
谁知就在定金汇出去没多久
经销商便不再理会李老板
同时消失的
还有那位“某建设集团”员工
李老板慌了神
马上跑到银行查询转账单
银行工作人员一眼看出
转账单有两处问题
没有填写店家全称,根本无法到账
2小时到账,转账人可以在2小时内随时取消
李老板这才意识到
自己上当受骗了
而此时他一共被骗了3.6万元
当天,李老板来到观潮派出所报案
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全市各餐饮企业
接到类似订餐、订货的电话时
千万不要被“大生意”冲昏了头脑
一定要多方核实
谨慎转账
通讯员:邬国卫 许浩
来源: 海宁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