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师全是小工,大师傅基本上都不用
仔细思考不难发现,厨师行业工资高的还是极少极少。随着餐饮行业的发展和消费升级,整体餐饮界的走向慢慢以快消连锁模式为主,“去厨师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比如外婆家、绿茶,很多餐品在市场上都已经流通了,都是半成品,不需要功底,派一个厨师过来,你去做一个龙井虾仁,做一个神仙鸡,买来就可以用了。
“餐饮发达的城市都在招厨师,但招的大都是中工、小工、学徒,大师傅基本上都不用的。”
苦逼到不行,但依然被“去厨师化”继续伤害!
除却刚兴起时的风光,现今的厨师却是苦逼加苦闷,可谓是干着最累最苦的活儿,前景和未来却并不那么光明。
1、过年、过节难吃团圆饭
年夜饭是春节传统民俗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随着人们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的改变,越来越多人习惯在饭店包年夜饭。
这样,饭店厨师的年夜饭就成了问题,当别人吃着他们做的香甜的年夜饭时,他们的年夜饭却只有凑合。不仅春节,其他节日里,厨师的日子也是这样度过的。
厨师都在“火拼”,干这一行的,越是节假日越得“火拼”。
< class="tt-column-card" data-content='{"thumb_url":"http://p1.toutiaoimg.com/large/pgc-image/155495977533361cc3b02d9","title":"餐饮企业股权分配模式","author_description":"餐饮酒店职业经理人","price":19.9,"share_price":0,"sold":8,"column_id":"6678518037370372360","distribution_user_id":1605509486579716,"new_thumb_url":"http://p1.toutiaoimg.com/img/pgc-image/155495977533361cc3b02d9"}'>>2、社会保险基本缺失
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将厨师保障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之中,没有强制的规定和相应的政策,对待厨师参保的问题上明显执行“双重标准”。
例如失业了,得不到失业救济;生活困难了,得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生病了,得不到应有的医疗保障。
同时,超时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且十分严重。中小企业厨师日工作时间一般都在10小时以上 双休日、8小时工作制、法定假日注定了与他们无缘。
3、厨师的工资报酬权受到严重侵犯
厨师报酬被随意拖欠,恶意拖欠及克扣工资的现象相当普遍。
如迟到10分钟扣一天工资,请一天假扣两天工资等等。
凡此种种,厨师往往忍气吞声不敢反抗,目的只有一个,暂时保护今天的饭碗。 “拖粮”是厨师们最害怕的事,但又有几个厨师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呢?
4、做到顶级厨师耗费时间长,但时代却不太需要技术高超的大厨了
做厨师,相对来说家里条件不好的,都是想学一门技术,以让自己不被饿到。
但是这个职业太辛苦了,而且要做一个好厨师不仅仅要靠技术,还要动脑子。
有的人以为厨师就是个做菜的,其实不然,顶级大厨的修炼,是需要十多二十年的火候的。
以考级为例,最普通的是三级厨师,有了两年的工作经验后可以考二级,五年之后可以考一级,有了八到十年的经验才有可能达到特级厨师。
不过别以为这就是最高的级别了,比特级更高的是技师。所以一个厨师至少需要十五到二十年,才能“炉火纯青”。
但是现如今,餐饮业的趋势正在向“快消”靠拢,许多快时尚餐厅使用的都是半成品,出的都是一些制作十分简单的菜式,所以后厨都不需要很高技术的大厨了,以致于为数不少的大厨感到了生存的压力。
做一桌毫无技术含量可言的菜品,根本不需要大厨
< class="pgc-img">>厨师的未来在哪儿?
按理说,日渐蓬勃的餐饮行业,理应给厨师带来更多的机会。然而,却有越来越多的厨师认为,厨师行业没有发展前途,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报。
三成厨师认为做厨师没发展,考虑半年内换工作
据近日《名厨》的调研报告表明,在参与调研的12595名厨师中,近1/3人认为做厨师没发展。
原因很简单工作时间长、生活单调、薪资上不去、未来没保障、晋升机会少、没有成就感、发挥空间少、好机会更少。
加上餐饮行业“去厨师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致于厨师们对职业的未来缺乏信心,并考虑在半年内换工作。
年轻厨师们则频繁的跳槽,想到不同的餐厅试图找到更好的职位,但却屡屡碰壁。
32%厨师感觉自己跟不上
除此之外,随着餐饮大环境的快速变化,32%的厨师感觉自己跟不上。
回顾过去3年的餐饮环境,厨师们直指变化太快了,竞争与学习压力让厨师们感觉被追着跑。其中,新奇食材的流行速度极快,很多厨师表示来不及学习与使用。
同时,食客们变得越来越“花心”,对菜品的追求,颜值大于口味,基本不懂得分辨一道菜品的技术含量,因而厨师的重要性被逐渐忽略。
关于去厨师化,你的餐厅情况如何?作为厨师,在这种大环境下,你怎么打算?
>在二十年前,我们还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家人嫁厨师,一辈乐无忧。”由此可见,在人们的印象中,厨师是非常吃香的行业之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事餐饮行业的厨师已经慢慢被人冷落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厨师为什么现在成为了最难招聘的行业之一了呢?
< class="pgc-img">>第一点:学厨师的新人越来越少了,但是饭店和餐饮店的数量却逐年增加了。现在找工作的主力军已经从九零后变成了零零后,但是我们发现,从小被父辈宠爱着长大的零零后吃不了平凡人的苦,不管是在职业中学还是在社会上,多数年轻人都喜欢去学习一些比较体面的行业,例如美发、信息技术和销售,像保洁、厨师、技工这样累一点苦一点的工作却无人问津了,年轻人都喜欢空闲时间,像厨师这样高强度基本无月休,而且工作环境高温的行业没人想学也不足为奇了。
< class="pgc-img">>第二点:厨师这份工作太枯燥太苦。说完人的因素,再来说说工作本身的因素,首先我们知道厨师并没有非常规律的休息日,因为顾客没有休息日,往往节假日顾客更多,所以在节假日休假是天方夜谭,像中秋节、国庆节这样的假期,厨师们要无休工作,这违背了很多年轻人的意愿,这导致他们从根源上讨厌厨师这样的工作。而且厨师工作的环境往往都是燥热的厨房,和空调屋差距甚大,在很多年轻人的思维里,怎么样都是养活自己,何必要去当厨师呢?夏天更热,到了冬天要顶着严寒洗菜切菜,自己在周末加倍工作,别人却游山玩水,这样会造成极大的心理不平衡。
< class="pgc-img">>第三点:厨师的付出和回报似乎不成正比。在年轻人眼中,厨师可能比农民工还要辛苦,但是却没有像农民工一样的工资回报,也没有体面的福利待遇。厨师的工作时间非常长,往往早上九点就要准备工作,到了晚上九点十点才能完全下班,虽然中间有非常悠闲没有顾客的空档期,但是你也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这也能劝退很多人,每天将近十二小时的工作时间,但是却回报微薄,没有公积金等福利,这也让厨师成为了极难招聘的工作之一。
< class="pgc-img">>第四点:厨师的发展空间有限。这很好理解,一个厨师不管多么优秀,最后还是一个厨师,不可能成为董事长,在一些大型酒店里可能会成为厨师长,但是这也是少数人,大部分只能在餐饮店中当打工者。当然也有自主创业的例子,但是最后也只能开一家不大不小的餐饮店,两夫妻相依为命。
< class="pgc-img">>第五点:厨师行业越来越正规,增加了各种各样的考核机制。现在当好一个厨师可不是只会做好菜这么简单了,要懂得各种规则各种标准,各种食材的质检,公司和各种部门的指标考核,然而这些条条框框是年轻人最厌烦,即便自己在职业学校学的是餐饮行业,但是真正走出校园之后,大多数学习餐饮专业的学生也不会从事餐饮业,综上所述,这导致了越来越多可能会成为厨师的后备力量被劝退了。
<>在最时髦的名词不是CEO,而是产品经理。
任何行业都需要产品经理,可是什么是产品经理并没有详细的分解。
我不是BAT、360、小米这类的互联网公司出生的,所以我也不知道他们如何定义产品经理。
但我知道,互联网由于用户转换成本极低,一删一装之间。
记得奕宏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餐厅的本质是什么?
我认为,餐厅的本质是社交。除了一个人去吃快餐外,几乎所有的线下就餐行为都是为了社交。所以,吃什么,在哪吃,和谁吃就变得无比重要。
另一方面,餐饮业是属于制造业、零售业加服务业三位一体。所以很多人都说餐饮门槛低,实在是无稽之谈。
一个餐厅生意的好坏取决于是否能提供超出预期的产品,还有环境,服务、等等。
在这个人人都是吃货,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如果你懂得让每一个用户都能帮你免费做传播,你哪里还需要整天忙营销。
那么如何让吃货们疯狂滴,大量地,不知疲倦地为你传播呢?
我觉得这时就该有个重要角色,也就是你们说的产品经理。或者我认为叫用户惊喜官恐怕更合适。
什么是用户惊喜官?就是能够洞察消费者需求,满足消费者痛点,刺激消费者爽点,让消费者尖叫,惊喜,甚至疯狂的人。
今天,当消费者拥有一台智能手机,她就是一个传播者,就是一个大喇叭,一个免费宣传员。比起什么加关注,转发朋友圈送饮料,送菜品,能让消费者主动分享,是第一位的。
那么,这一切是厨师能做到的吗?我看很难。所以,奕宏认为厨师不是餐饮业的产品经理。
奕宏在日常接触中,发现厨师或者是厨师出身的老板,最喜欢跟我分享的就是我这个菜品原料多么好,口味多么好。
且不论是不是真的如他讲的那么好,即便是真的,口味这玩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中国有句老话,叫众口难调。
回来再讲,今天餐饮的产品难道仅仅就是菜品?
餐饮是零售服务业,因此他的产品肯定不是仅仅只有菜品。
奕宏认为餐厅应该提供的是全流程极致体验。
因此好的惊喜官应该是要思考:
1、我的餐厅服务谁?
2、她是什么身份、她喜欢什么,她跟谁来就餐,她来就餐的目的,她最看重的是什么?
3、我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和产品,能让她惊喜,也就是能让她拿起手机拍照分享朋友圈,或者跟别人强烈推荐我?
这就是餐厅的产品,显然这个应该是老板思考的问题,绝不是厨师这个出品人能思考清楚的。(当然,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思考维度的厨师,一定请他当老板。)
这里使用她而不是他,是因为女性有天然的分享本能,所以讨好、服务好女性用户是重中之重。
我们失控互联网餐饮俱乐部有位彭总,在武汉开了一家莫奈花园法式甜点店。短短四个月成为全武汉当之无愧的下午茶第一品牌。店里聚集了武汉最潮、最时尚的姑娘。
其实,早期在酝酿的时候,由于彭总的合伙人是从法国学成归来的甜点师,特别有节操,想提供最好的、正宗的法式甜点给武汉的朋友们,因此他们的原料成本很高,就想像他们的顾客应该是有一定阅历和财力的中年白富美。没想到当他们真正进入到产品测试阶段时,才发现人群其实是85后、甚至是90后的女孩子,并且她们往往是结对而行,也就是我们讲的闺蜜。
找准了人群,就解决了第一问题:我要服务谁?
接下来一切就迎刃而解。
她们就是新新人类、自拍党、颜值控,她们享受生活、享受美、渴望人群的拥抱。
(两图均是莫奈花园的女粉丝在微博上晒的,美女太多,不一一搬上来啦!)
她们希望有人能提供一个环境,一个氛围、一个场景、一个状态,让她们能够慵懒地、休闲舒适地和两三个闺蜜共度一个温馨的下午茶时间。
所以,莫奈花园的产品就不仅仅是法式甜点。
法式甜点只是一个关键词、一个钩子、一个连接而已。
当然,首先这个法式甜点必须真材实料、必须好吃、这是基础,而不是什么核心。
如果说一家餐厅打分的话,菜品只占60%。
所以,下次再有餐厅跟我炫耀他的产品,我就告诉他你的基础分满分也就60分,刚刚及格而已,不用炫耀,更何况如果你的产品仅仅是好吃,还谈不上好看的话,连及格线都没到。
那么完整的产品还包括哪一些呢?
位置:大环境(路边店、茂店、景观店、校园店)占10%。
环境:店内装修、氛围、卫生程度 占10%
服务:服务生态度、服务生颜值 、服务流程10%
社交互动:微博、微信、粉丝经营、社群组织 10%
这个比例并不是最科学的,因为针对不同的业态,不同的人群,可能各个指标的权重占比是不一样。
但是有了这样一个标准,我们的惊喜官们至少知道该在哪里发力。
还是以莫奈花园为例:
出品:正宗法式甜点,产品原创性强,造型独特,颜值高、口感好。60分
位置:武汉城市中心CBD,临地铁口,交通方便。最关键是临湖!!!这个卖点太棒了。事实上,这个商铺的位置不是临街店铺,原本是个劣势,但是正是不临街,却又非常安静,所以他的这个位置成了优势。(当然,后面会讲到他靠微博引流,更是弥补了这个劣势。)也算9分吧
环境:店主是个传媒人出身,审美自然不用说,又取了一个莫奈花园的好名字,整个店铺整的就像一个花园,每个姑娘来到店门口就开始拍照,所以环境肯定是满分10分啦。
(图来自莫奈花园微博)
服务:老板聘请的全部是85后年轻服务生,而且都受过高等教育,宁可多花钱也要找到颜值高、素质高的服务生。提供给大家一个舒适美好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整个店铺的运营状态既紧张有序,又轻松自然。给个9分,让他有更好的提升空间服务大家!哈哈!
社交互动:你们去微博搜一下,莫奈花园法式甜点。就知道这家店在武汉有多火,在微博上有多火了。高颜值老板亲自打理微博,玩得是风生水起,和粉丝们打成一片。比起那些只会做个公众号发广告的餐厅,人家这个才叫经营粉丝、经营社群好不好。另外,我还给他支了招,如何真正地发挥粉丝能量,运作好全武汉最有颜值、最活跃的社群,相信这才是很多餐厅可望不可及的。理所当然9分给的是不是有点抠!
你们别以为我是在帮他做广告,人家根本不需要。我只是举这个案例告诉大家,什么才是产品经理,什么才叫惊喜官。
你若方便可以实地考察一下,就知道这个莫奈花园是如何提供全流程的极致体验给到粉丝们啦。不然,全武汉最牛逼的商业---武汉新天地,不会主动邀请他去开店。(做线下店的朋友知道,什么叫旺铺、一铺难求,武汉新天地与上海新天地是一个管理公司,排队想进场的品牌以百来计!)
你们也可以尝试一下在微博上跟店主互动一下,不过别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
看完这个案例,大家自然就明白了,厨师绝不会是餐厅的产品经理,而餐厅也绝不仅仅是好吃那么简单。
那么,问题来了,惊喜官这个活看上去不简单啊,惊喜官培养哪家强呢?
谢谢你们的持续关注,支持原创、支持独立价值观,独立思考。
余奕宏,广告人、自媒体人。15年品牌营销,传媒策划经验,专注互联网餐饮生态圈,独创《8小时打通粉丝经济》训练营;2015年3月1日成立“失控”互联网餐饮俱乐部,(国内首家,目前聚集北,上,广,深,成,渝,宁等几十位互联网餐饮创业精英)。
品途网、餐饮老板内参,餐饮O2O之道,新食品杂志等多家新媒体特约专栏作者,任多家媒体、商业集团、企业品牌粉丝经济战略顾问。
独立思考,绝不盲从;
只做原创,从不转载。
个人微信:shikonghui(xingzheyihong已满)
公众号:xingzheyh
新浪微博:行者奕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