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冷天吃货的梦想便是坐在暖炉前面吃火锅,串串儿......但是吃货们却傻傻分不清楚,这些好吃的究竟有什么区别?
1. 火锅根据锅底的口味可以分为
红锅,白锅,鸳鸯锅
2. 根据所用油料
常见的大致分为清油火锅和牛油火锅。还有一类老油火锅,(醇香浓厚,口感厚重,有一种独特的香味,我个人是很喜欢的~~)
清油火锅是指菜籽油火锅(川人爱把菜籽油叫做“清油”或者“生清油”),用菜籽油炒制的锅底,一般看起来油色比较清亮,口感清爽,味型没有牛油火锅那么醇厚,火锅店还经常以“清油火锅不上火”来做宣传,但是真实性有待证明 ‘老油火锅之“老油”,“老”在多次提炼熬制,将多种原料放至红油之中小火慢熬精炼,多次反复烹制,可谓之老油,与地沟油潲水油有天壤之别。但是由于政策和舆论压力,现在市面上基本上已经吃不到老油火锅了。
3. 火锅的用料很广:毛肚,鸭肠,鹅肠,午餐肉,黄喉,牛肉,肥牛,肉丸子,耗儿鱼等各种荤菜,藕,土豆,金针菇等各类素菜。
4. 火锅的蘸料一般来说都是油碟,较常见的是香油碟里面配上蒜泥。一般还有黑豆豉,蚝油,香菜,葱花等可供添加。火锅吃干碟的在某些地区也有,但是较少。
再次,来说一下串串。
串串,全名“串串香”,亦是川人喜爱的一种美食。相比现在火锅的火爆,以前我们貌似吃得更多的还是串串这一类的。
< class="pgc-img">>1、 竹签
首先,明显的区别在于,究竟有没有签子。
火锅、麻辣香锅和冒菜,是一定没有签子的。串串是一定有签子的。麻辣烫究竟有没有签子,要看老板。勤快点的老板,会串签儿,懒的老板,随意洗洗对付了,还可以兼卖冒菜和麻辣香锅。
2.从锅底来看,串串的锅底一般是沸腾的红油锅底,类似于火锅,但是比起火锅来说稍显清淡一点。但是也有特殊的冷锅串串和在街头巷尾贩卖的手提串串等
3.串串的食材很多,应该说火锅,冒菜,串串香,麻辣烫这几种的食材都很相似,这应该也是大家容易把这几样搞混淆的原因所在吧。但是串串香中很少见到鸭肠和鹅肠,倒是很常见到牛肉和鸡胗鸭胗,成都还有一家很知名的串串香叫做“小珺肝”。(珺肝在四川方言中是鸡胗鸭胗的意思)
周末下午,闲来无事陪妻去逛商场,在商场里转悠的时候,心中还在纳闷:你说,好好的商场,为啥起名叫360?
从楼下到楼上转了一圈,不知觉中转到了电影院的门前,驻足观看,看到上映的影片依然是《后来的我们》,票价50元。
看不看?妻有点犹豫。最后说:“花100块看电影,不划算!”
“好,我用这100元钱请你吃饭!”
端底是中年夫妻,不会过度追求那些精神层面的浪漫了。
从电影院门前走出,对面就是藏身商场的美食广场。漫无目的的在美食广场转了一圈后,被一家名叫老成都串串的餐饮店吸引住了。虽然时间不是太晚,但店内的食客已经可以用如云来形容了。
“这家的人多,味道肯定不会差!”中国人的饮食选择习惯应不知道是经过多少次实践而来的:如果选择美味店面,不用打听,只需看店内的人流就可精准定位。因为,只要是人从众、人满为患的饭店,其味道绝对不会差。
这里的串串是那种热锅的串串,选定了位置,点了个鸳鸯锅,要了一份蘸料,我起身去选串串了。
在串串的橱柜前,各色菜品种类齐全,看色泽属于那种十分新鲜的食材。
自认为去过成都,吃过成都的串串的我,对这家串串店的味道怎么样,心里还是打了个问号的。
成都的串串,是四川传统的地方小吃,它是把各种蔬菜、肉食切成不规则的形状,再用做好的竹签把这些串串串成一串一串,最后把它放入特制配方的锅里加工煮熟即可食用。
其实,串串是草根美食最大众化的体现,它是川渝火锅的前身或者另一种形式,所以人们往往称其为小火锅。
就美食而言,无论你的宣传或者广告做得再好,都不如让味道来说话。
坐下来开始涮串串的时候,才注意到这家店内挂着灯笼上标有“晓蜀记的字样。
准确的说,这家串串的味道,应该是我在许昌吃到的最好的串串了。人气旺暂且不说,单单就菜品而言,拿的盘子装的毛肚、竹笋和金针菇,毛肚的食材是那种十分新鲜而正宗的,在汤锅里涮几下后,嚼一下十分脆爽;竹笋口感是脆中带有嚼劲儿,入口的香气是特有的清香。
再说串串,各式各样的串串均拿了几串,为了尝味道嘛!当然,作为食肉动物的我,还是对肉类串串情有独钟的。嫩牛肉串串的肉肉在辣锅里煮熟后,特别的鲜嫩,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麻辣牛肉,经过腌制后的辣椒粉附在表层,红彤彤的,入口麻香但不燥;香菜牛肉是新鲜的牛肉包裹着香菜,久煮不易老,香菜独特的味道随其后,余味绵长;泡椒牛肉,看看了名字俺没有勇气尝试,因为我知道泡椒肯定是辣的,只有辣不怕的人才能降得住。
再说锅底,辣的锅底飘着红红的辣椒和牛油,香辣而不伤、麻而不呛,麻辣的味道,让我这基本不咋吃辣的人也能接受,频频举箸大快朵颐。
正在吃得满头大汗的时候,在外地上学的儿子视频过来,看到我们正在吃串串的时候,说了一句:“这么热的天,咋吃火锅啊?”
“咱许昌人是天越热越吃火锅!”我如此回了一句。
视频结束后,细细品味了一下,嘿,俺吃的是串串,不是火锅啊!
来来来,谁能给俺解释一下:
串串为啥是串串?
火锅为啥是火锅?
串串为啥不是火锅?
><>寒地冻,对于上班狗来说,要是下班后能来顿热腾腾的辣锅,真的是最爽不过了~因为不仅能驱赶冬日的寒气,还能发泄一下负面情绪,尤其是辣得冒烟儿那种。
在北京这个冰冷的大城市里,每个人都在车水马龙间匆匆忙忙。但是!工作压力并没有限制上班狗对美食的想象!!于是在下班的时候,公司里出现最多的声音就是……
“嘿,今晚吃钵钵鸡吧!”
“大冬天的吃麻辣火锅最爽了”
“听说有家辣串铺不错哦~”
“今晚就去楼下吃麻辣烫吧!”
“冒菜吃吗?爽歪歪!”
说到辣锅,大家能想到的满满都是川渝地区的美食,如川渝火锅、钵钵鸡、串串、麻辣烫、冒菜……“这些美食虽然有各自的名字,但在印象里,它们都长一个样儿。OMG!难道这不是一回事?”
相信很多吃货都有这样的疑惑,那,我先回答你们,这真的不是一回事!接下来大炮炮就简单给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辣锅的一些知识。(假装很文化的样子,哈哈哈)
△
钵钵鸡
钵钵鸡是川渝地区的一种传统美食,来自于乐山民间。我们在北京通常能吃到的钵钵鸡,都是一串串的样子,鸡肉却很少。如果你因此就认为,钵钵鸡就是串串,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正宗的乐山钵钵鸡里,是以鸡肉为主的。钵钵里装着红油辣汤底,汤底里装着一块一块的鸡肉↓
而我们在北京常吃到的钵钵鸡,实际上是改良版的,原理很简单—吃完钵钵里的鸡肉,汤底不好浪费,就放串串到里头继续涮着吃。
久而久之,钵钵鸡就演变成了现在这样子,有好多串串,以致于让许多人以为钵钵鸡就是串串。
△
川渝火锅
火锅的派系有很多,比如北派火锅之刷羊肉、南派火锅之潮汕牛肉锅等等……但一提到吃辣锅,通常指的都是川渝火锅,以麻辣鲜香著称。
据说,川渝火锅发源于重庆的码头边,因为住在码头边上的老百姓很贫穷。他们为了简单填饱肚子,就用木柴简易搭个炉灶,再随便找个铁锅放上去煮。铁锅里放着土产辣椒、自家产的牛油等等,待水开了后,再把很多不值钱的食材扔进锅里涮,如毛肚、鸡肠子、鸭血……
这样的火锅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火锅的底料是非常有讲究的,正宗的川渝火锅一般是用天然的牛油,以及当地特产的辣椒、麻椒、花椒作为底料。
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火锅的食材变得更丰富,有鸡肉、鸭肉、羊肉、豆腐、牛肉、虾滑、各种蔬菜……
吃火锅的蘸料很丰富多样,有麻油、葱花、芝麻、老抽、生抽、辣椒油等等,一般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配就好。
△
冷串串
冷串串,顾名思义,就是冷的串串。首先用竹签把食物串好,等涮煮熟透之后,再晾凉,最后放到一个装有汤底的锅里,而汤底也是凉的。
△
热串串
热串串是冷串串的反义词,串有食物的串串是热的,底料也是热的。
一般来说,冷串串和热串串的底料,都没有火锅的底料丰富。吃冷串串和热串串时,也不需要另外过多蘸料,泡过底料后就可以吃。
△
串串
串串与火锅尤其相似,连锅底也大同小异。其实我们平常去吃的串串,就是串串火锅。只不过,食材先是用竹签串好,再放进锅里煮,故名叫“串串”。
在饭馆里吃串串的时候,一般是按竹签的数量算账。不像在饭馆里吃火锅,食材是按份数算账。个人觉得,吃串串比吃单纯的川渝火锅要来的舒畅,不用捞来捞去,把串烫熟后直接开撸~
吃串串的蘸料一般都是“干碟”,地道的干碟是种很天然的食物,主要是用辣椒面,再混以一些盐。
干碟口感好,也辣得赤裸裸,一般人受不了。吃的时候,单一干碟即可,当然,也可以到酱料台加一些葱末蒜末香菜末等提味。
△
麻辣烫
嗯,说到麻辣烫,我们平常能吃到的一般是长这个这样子的。↓
哦不,正宗的川渝麻辣烫绝对不是上图的模样。而上图的麻辣烫应该属于东北菜系,类似于大锅乱炖(我猜的)。我采访过很多川渝地区的老百姓,上图的麻辣烫在他们眼里看来,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
而正宗的川渝麻辣烫是这个样子的。↓
简单来说,在川渝地区,麻辣烫=串串火锅,只是两种不同的叫法罢了。所以你下次要长记性了,如果再被四川人喊去吃麻辣烫,别误会,他不是带你去吃大锅乱炖,而是吃串串火锅。
△
冒菜
俗话说,冒菜是一个人的火锅。冒菜确实像火锅那样需要烫着吃,但又不是边吃边烫。是这样子的,在一个大锅里头,汤底沸腾着,再在锅边挂着许多竹篓子,把要吃的菜放到每个竹篓子里烫熟。
食材被烫熟后,就直接拿起竹篓子,把竹篓里的菜倒入碗里装着,再倒入些汤底。一份冒菜里会有:豆皮、培根、花菜、土豆、粉条、豆腐、娃娃菜、牛肉丸、蘑菇……
冒菜和着米饭一起吃,这种感觉不是麻辣烫能给的~
~~~~此处应有条分割线~~~~
嗯,首先谢谢你能够耐心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看我说了这么多,你对川渝火锅、串串、冷串串、热串串、钵钵鸡、麻辣烫、冒菜仍然界限模糊??
既然你都区分不了,那就逐样吃起来!!
互动
你在北京吃到过最美味的冒菜在哪?
对于上述美食,你最喜欢哪一款?为什么?
文|大炮炮
图|沈一点北京
注|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