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创业最前线
5月20日,古茗奶茶在直播间卖奶茶,结果却遭遇了“翻车”事件,直接被消费者骂上了热搜。
< class="pgc-img">>据悉,古茗奶茶的两位主播曾在直播间向用户推荐优惠券码秒杀活动,抢到的消费者可以在全国6000家古茗门店购买奶茶获得优惠。
但事与愿违,在直播间抢购了奶茶的网友,有不少人都留言称自己的订单状态一直处于支付中;另外一些人则表示自己的订单被系统自动退单了;而还有一些人,他们在被自动退单之后,又被短信通知说购买成功了,古茗这波操作搞的用户一头雾水。
< class="pgc-img">>目前古茗的相关话题已经排在了热搜榜第5位,许多网友都在吐槽古茗“玩不起别玩”。
< class="pgc-img">>不仅在微博平台上,在短视频平台上,也有不少用户留言称自己的订单出现问题。
< class="pgc-img">>这已经是古茗奶茶2022年以来第三次引发广泛关注。
第一次是今年2月份,有媒体曾去暗访古茗奶茶的武汉广场店,发现这家门店存在使用过期酸奶、腐烂水果、篡改牛奶日期、卫生情况堪忧等问题,当时也曾引起武汉市场监督部门的关注,并立即启动了调查。
古茗奶茶方面第二天也回应道“已第一时间对该门店进行了关店、全面彻查,并对全国门店食品安全工作全面检查,之后会加强技术手段提高电子巡查的频次和非通知型到店巡查。”
第二次是在今年3月28日,“古茗因偷逃税被罚1161万”话题成为热搜,许多网友惊讶地表示“奶茶品牌也能塌房啊”。原来古茗奶茶在2021年12月29日因“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在账簿上不列或少列收入”的问题被台州市税务局罚款,而实际上这个行为是发生于2020年。结果时隔很久,这件事又在网上发酵起来。
对于这次直播间秒杀活动自动退费问题,古茗奶茶的客服也已经作出了回应,他们解释称是“因为同时间付款人数比较多,按顺序来有人没抢到优惠券。而且人太多导致系统卡顿,目前正在修复,后续会进行补偿”。
古茗奶茶2010年成立于浙江温岭大溪,创始人名叫王云安,2017年门店突破1000家,2021年底全国门店数量已突破6000家,在最近4年里,他们的门店数量增长了5000家。
公开资料显示,古茗奶茶在2020年6月份获得了龙珠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冲盈资本的天使轮投资,2021年1月他们又获得了寇图资本领投的A轮,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龙珠资本也是这一轮的跟投方。
2021年8月,曾有传闻称古茗奶茶最早于2022年在香港上市,但这个消息至今没有被证实。
文作者:董董
版式设计:静文
2010年,刚刚大学毕业、24岁的王云安,回到了他的家乡浙江台州温岭大溪镇。
那个时候,年轻的他也许无法想象,自己开出的那家名为“古茗”的奶茶店,会成为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10元-20元价格带),亦是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店品牌。
按截至 2023 年底的门店数量计,古茗是全球前五大现制饮品品牌。仅仅2023年一年,古茗门店就售出现制饮品12亿杯,GMV(商品销售额)超过192亿元。
从0到12亿,古茗用了十三年。
就在第十四年的开年,2024年1月2日,古茗递表港交所,向上市发起了冲刺。
古茗的征程,已然吹响了新的号角。
显然,这并不是一条坦途。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新茶饮市场规模将达到3749.3亿元。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茶饮在营门店总数在63.3万家左右。
< class="pgc-img">>那么,究竟是什么,给了古茗从如今激烈的茶饮市场中突围而出、一骑绝尘的底气呢?
1
优质产品力
构筑起品牌“护城河
回顾古茗的十三年,其实,成功的秘密早已经被王云安公之于众,他坦言:“当时并没有什么商业逻辑,就是很用心地在做这件事。”
在王云安看来,奶茶卖得不好,就是因为不好喝。
那么,就想办法让它好喝起来。
那时候的王云安不知道喝了多少杯奶茶,不断地改进口味。他甚至还骑上三轮车,带上自家的奶茶去街上邀请邻居和路人来试饮,听取大家的意见。
时至今日,王云安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产品自己把关的习惯。
< class="pgc-img">>每一款新品上市之前,他都要先试饮,对口味和品质有着严格的要求。为了能提升古茗的产品力,他和搭档阮修迪一头扎进研发,不断改进和迭代。
在竞争激烈、季节性很强的茶饮市场,有时候抢先一步就能比竞争对手们快上一大段路。
但古茗并不执着于求快、求噱头,而是更关注产品最终的品质。
云南的夏黑葡萄4月就已经上市,但古茗并没有第一时间推出葡萄类饮品。王云安甚至坚持选用成熟后挂枝一周的葡萄,只为了保证葡萄最好的口感。一颗葡萄想要成为古茗杯子里的一份子,从甜酸度到产地、挂果时间,乃至于挂果位置、采摘时间等各种因素,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曾经有一批新到的葡萄汁口味比以往差了一点,王云安就宁可亏钱也不允许用到自家的产品里。在他看来,“产品存活的理由就是消费者喜欢它,如果消费者一喝就感觉不喜欢,那它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 class="pgc-img">>正是这样对品质和口味的严格要求,才使得“超A芝士葡萄”成为了古茗最畅销的饮品之一,从2021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总销量超过1.3亿杯。
品质又好又稳定的好奶茶,理所当然经得住市场的考验。
2023年,古茗推出轻乳茶系列中的季节性饮品“云雾栀子青”,在推出后的连续八周每周销量逾200万杯。
2023年10月,古茗与天官赐福联名的“千里暮山红”推出后3天即销售约670万杯。
在“秋天第一杯奶茶”等网络热梗里,古茗曾经创造出了单日GMV超过1.3亿元的成绩。
古茗招股书显示,2023年,古茗全年的平均季度复购率高达53%,远超大众现制茶饮品牌店平均低于30%的复购率。
< class="pgc-img">>归根结底,好喝才是硬道理。
古茗的这条好产品“护城河”,一日复一日,越挖越深。
2
为一杯好茶饮
研发运输品控齐发力
好产品为古茗的成功奠定了稳固而厚重的基石,而好产品背后,是其强大的研发团队的助力。
截至2023年9月30日,在九个月的时间里,古茗就推出了107款新品,也就是月均上新11.8款,每3天左右消费者们就能尝到新味道。
而同一时期,蜜雪冰城月均也就上了5.2款新品。古茗这样的上新速度,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卷王”。
在月初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上,古茗表示其产品研发团队由“美食家”和“工程师”组成。
< class="pgc-img">>前者不断激发产品灵感,并追踪最新消费者偏好趋势,后者则以科学方法严格分析成分,通常拥有食品科技、农业及茶业等领域的学位。
古茗拥有超百人的研发团队。其中,有超40人专注茶叶及萃取工艺研究,且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比达到约50%。他们每周都要研发出一款新品,而每成功研发一款产品,研发团队都要调试、试饮成百上千杯。据说,一位研发人员一天能用掉十来斤的水果,仅一杯葡萄茶饮,配方就迭代了11次。
为了保证产品的品质稳定,原材料就尤为重要。
2022年,古茗采购了逾81600吨,品种超过30种的新鲜水果。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古茗是同期中国现制茶饮品牌中的最大鲜果采购商。
除了采购好原料之外,古茗还将目光放到了原料的上游,寻找风味最合适的茶叶及水果。
< class="pgc-img">>2016年,古茗在云南西双版纳拥有了自己的香水柠檬种植园。随着不断扩建,目前已经是国内种植香水柠檬面积最大的品牌。
有了好原料,就要及时送到门店,这个道理古茗早已心知肚明。
2012年,刚刚起步的古茗还没开始赚钱,王云安就自掏腰包买了一辆货车,给加盟商送货上门。
时至今日,古茗已经建立了3个加工工厂,21个仓库,总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包括逾4万立方米、可支持不同的温度范围的冷库,还直接拥有及营运327辆车辆。
与此同时,古茗自有的物流配送系统运用先进算法,将其原料与物流需求智能匹配,优化配送路线,大幅降低配送成本,并对供应链进行端到端的密切监察,追踪车辆温度、速度及位置等,以确保配送到门店原料的新鲜。
< class="pgc-img">>以云南的杨梅为例,当天采摘当天发走,通过专业预冷设备将杨梅果芯温度降至0-4度。降温锁鲜的工作完成后,直接点对点转移到提前准备好的调拨车内,直达门店,做成一杯果香浓郁的芝士杨梅。
一颗杨梅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流转时间不会超过7天,而更耐储存的香水柠檬,从采摘到制成饮品,则会控制在16天以内。
目前,古茗在中国现制茶饮店品牌中拥有最大的冷链仓储及物流基础设施,向超过97%的门店提供两日一配的冷链配送服务。按GMV计,古茗也是中国前十大现制茶饮店品牌中,唯一一家能够向低线城市门店频繁配送短保质期鲜果和鲜奶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古茗在冷链供应链的建设中,每个仓库都会匹配单独的实验室,以保证原料从田间到仓库的品质。
< class="pgc-img">古茗诸暨实验室效果图
>此外,古茗还在诸暨新建约1000平方米的实验室,预计于2024年会投入使用,目前,杭州总部实验室、诸暨新建实验室以及供应链仓库的实验室,总计面积约有1500平方米。
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的实力基建,古茗才能保证全国9000多家门店的产品品质始终如一。
古茗的行业领先,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
3
坚守长期主义
护航加盟商并肩奋斗
对于主要通过加盟模式运营的古茗来说,加盟商是其最为亲密的合作伙伴,也是一起并肩努力向前的“战友”。
从古茗诞生伊始,就将服务好加盟商作为重中之重。
当年,王云安从店面选址、租门面到装修开业,都会手把手地带着加盟商去办。
曾经为了帮一个刚毕业的小姑娘把店开起来,王云安开着车陪她花了三个月的时间选店址。
< class="pgc-img">>最后,连小姑娘自己都熬不住、只想赶紧找个门面把店开起来,但王云安依然坚持,他告诉她:“你相信我,店就不能开这里,你要耐心等到一个好位置,生意才会好。”最终,千挑万选之后,小姑娘的店终于开起来了,也如王云安所料,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人家相信我一个20来岁的小孩,到处借钱,跟着我们一起做生意,那我肯定不能把他带到坑里去了,你得带他赚钱。”在王云安看来,“我们真真正正的核心目标是如何让加盟商更好地赚钱。因为只有他们赚了钱,我们才能赚到钱。”
古茗,是中国第一家成立加盟商委员会的现制茶饮公司。
在王云安的影响下,古茗非常重视加盟商的意见,也很尊重他们对于潜在重大商业决策的意见。彼此尊重、互相帮助,构建起了古茗良好的加盟商关系。而这种良好的关系,构建起了门店的良性循环。门店运营变得更为高效、稳定,通过不断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 class="pgc-img">>为了细化对每家门店的管理与帮扶,古茗将督导团队扩大,每个督导覆盖的门店数量由之前的五十多家降到现在的三十多家,并在巡店方面做出更严格的要求。
督导多了,负责的门店少了,用在每家门店里的精力更多了,因此,更能发挥作用,帮助门店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你知道吗?其实我们挺惊讶的。无论什么问题都会(从古茗)得到答案。”说到古茗对于门店的帮助,有加盟商这样感慨道。加盟商们哪怕是不经意间对巡店督导表达的意见,也会被督导反映到公司。例如,有顾客想在奶茶里多加小料,公司的研发部会专门打电话给加盟商,解释不能多加小料的原因,比如会导致饮品变得太甜。
督导,不是单纯的从上到下的监督,而是成为了一座桥梁,能让总部和加盟商有一个顺畅沟通的渠道。总部听得到一线的声音,而加盟商也能更好地理解总部的各项要求和决定背后的理由。
古茗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古茗拥有超100人的质量控制团队和超360人的督导稽核团队。
< class="pgc-img">>从事食品行业的古茗,对产品品质、食品安全的要求一贯严格。
为了保证饮品的健康与优质口感,古茗制定严格的门店SOP流程,同时,稽核团队会对其进行管理监督。每款饮品上新前,门店都需接受培训,并完成饮品打卡才可向顾客制作、销售。
顾客在实际消费中遇到问题,古茗会有专门的客服团队进行售后处理,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古茗也始终注重加盟商的收益。
例如,制定商品售价时,若门店没有利润,总部会适当调低自己的利润。
为什么古茗会在短短几年里收获如此多的加盟商的青睐?
< class="pgc-img">>因为,跟着古茗有钱赚。
招股书显示,古茗单店GMV于2021年为约220万元,于2022年增长至约230万元,并于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约250万元。尤其是,在2023年,古茗在四线及以下城市的单店GMV为约230万元,在乡镇的单店GMV为约240万元。
2023年,古茗加盟商单店经营利润为37.6万元,加盟商单店经营利润率为20.2%。同期,中国大众现制茶饮店市场的估计单店经营利润率约为10%—15%。
产品好、服务好,消费者满意;管理好、利润高,加盟商满意。
古茗就是这样,齐头并进,实现了多方共赢。
< class="pgc-img">>企查查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奶茶相关餐饮企业成立数量接近2.5万家,而2020年和2021年的全年数据都超过了7万家。
显然,茶饮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逐渐加剧。
古茗在招股书中提及,中国的现制茶饮店市场格局历来分散,如今在持续整合中。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GMV计,前五大现制茶饮店品牌的市场份额由2020年的38.5%增至截至2023年9月30日止九个月的44.3%。
手握9000+门店的古茗,显然已经稳稳地在这一方战场上占据了极大的优势。
而在激烈的竞争背后,优质的产品、成熟的供应链,成为了古茗进一步寻求利益空间,保证竞争力的重要筹码。
从一家小小的门店,到港交所的门前,古茗走了十三年。古茗还将走过第二个十三年、第三个十三年……
潜龙在渊,腾必九天。
024年1月2日,古茗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古茗”)递交了招股书,计划在港股上市,保荐人为高盛、瑞银。
截至2023年底,古茗拥有门店数超过9000家。
继蜜雪冰城,全价格带下中国第二大现制茶饮品牌来了。
古茗,再次验证蜜雪冰城的赚钱逻辑
众所周知,蜜雪冰城讲了一个新茶饮的神话。截至2023年9月底,蜜雪冰城在全球拥有3.6万家店,数量远超古茗、茶百道、一点点、喜茶、奈雪这五个品牌的门店总和。
1月2日,古茗和蜜雪冰城同一天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古茗,2010年创办于浙江台州,由一家奶茶店起家,主营现制饮品,主要品类包括新鲜水果茶、奶茶、咖啡等。已经成立9000家门店,向港交所冲击IPO的古茗,某种程度上再次验证了蜜雪冰城的成功逻辑,即卖奶茶不如卖原料,做C端的生意不如做B端的买卖。
截至2023年末,古茗共有9001家门店,同比增长35%,但直营门店仅有六家。超高比例的加盟店情况与蜜雪冰城相似,截至2023年9月,3.6万家蜜雪冰城中,99.8%是加盟店。
两家的营收主要来自加盟商。2021年、2022年、2023年前9个月,古茗收入分别是43.8亿元、55.6亿元、55.7亿元。以2023年前9个月为例来看,古茗向加盟商销售商品的收入是42亿,占比四分之三,而蜜雪冰城这一业务的收入为145亿,占比94%。
除了卖商品,还收加盟管理服务费。古茗有接近两成是加盟管理收入(包括初始加盟费、持续支持服务费、培训及其他服务费)。其中,“持续支持服务费”占到17%,即向加盟商收取供应链、门店运营、技术支持、营销推广等费用。
相似的赚钱逻辑,也让古茗的利润率与蜜雪冰城保持同一水平。2023年前九个月,蜜雪冰城、古茗的利润分别为25亿元、10亿元,利润率分别为16%、18%,均高于餐饮业平均水平。
“前有猛虎,后有野狼”
这些年,从“质疑蜜雪冰城”到“学习蜜雪冰城”的茶饮品牌并不少。过去一年多,不少茶饮品牌复制起蜜雪冰城轻资产扩张的模式。
截至2022年底,加盟店占中国现制茶饮连锁店总数的91.8%,可见加盟模式正在成为茶饮品牌的共同扩张路径。
不少茶饮品牌加速扩张,向万店目标看齐。曾经“不屑”加盟的品牌,也开始走加盟路线。2022年底,喜茶开放加盟,2023年奈雪的茶也紧接着开放加盟。
喜茶的数据表明,它只是曾经不开放加盟,一旦开放加盟同样“火力四射”。
1月2日,喜茶发布了“2023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喜茶门店数已突破3200家,其中事业合伙门店超2300家,门店规模同比增长280%。
目前,喜茶的加盟店占比超7成,可见喜茶加盟策略的成果。
除此之外,一些茶饮品牌正在通过极具辨识性的特点出圈,例如霸王茶姬。
2017年,霸王茶姬开出第一家门店,定位新中式国风茶饮,主打原叶鲜奶茶。到2022年第四季度,这个品牌共开出934家门店。到了2023年,开始加速扩张,一年时间新开2000多家门店。
对于霸王茶姬的走红,有知乎创作者认为,茶饮市场经过多年的折腾,最终回归到经典大品类-奶茶上面来。但奶茶有了一些新的需求变化,简单化,重茶化,风味的真实化。
对消费诉求的洞察,是未来新茶饮品牌在内卷中脱颖而出的筹码,却也是古茗所欠缺的。
前有猛虎,后有野狼,最终终将殊途同归,走上蜜雪冰城已经跑通的路径。这或许会成为古茗不可忽视的危机来源。
古茗,需要“辨识性”
古茗的痛点可能在于,没有太大的特点。
知乎上,能看到网友的一些评价:“感觉古茗就一直是很低调的存在。”
为了进一步求证这一情况,伯虎财经在百度指数上进行了多番对比。自2017年以来,对比古茗、蜜雪冰城、喜茶、霸王茶姬的搜索指数,古茗整体“垫底”,与蜜雪冰城保持着较大的热度差距,更是被2023年走红的霸王茶姬“遥遥领先”。
对比古茗与一点点的搜索指数,情况并不会太好。这几年,一点点因创新不力、跟不上市场消费趋势,热度断崖式下滑,市场存在感大大削弱,以至于“一点点倒闭了吗”的词条登上了热搜。而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古茗与一点点的搜索热度几乎保持差不多的水平。侧面或也可以看到,古茗的确很“低调”,在新茶饮市场中并非“显眼包”的角色。
对此,有行业观察者认为:古茗的盈利能力不突出,品牌定位、产品定价、商业模式没有太多新意,在地域布局上还很“偏科”,整体侧重南方三省,至今未进入北京上海。
伯虎财经试图弄明白,古茗疯狂开店却在市场中显得“低调”的原因。而小红书上的一些高赞笔记,或许说明了一些原因。
眼下,在茶饮杯的容量上分“大杯”、“中杯”,甚至“超大杯”,已经是茶饮品牌的默契玩法,也是消费者所熟知的。然而,古茗却始终只有“中杯”。这一情况引发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建言献策”。
“他家老是只做中杯,对于我这种不是大杯不满足的人来说很难受,现在很久没喝过古茗了。”小红书上,一则高赞评论如是写着。
不少消费者坦言,自己被古茗的“中杯”劝退。
除此之外,在小红书上搜索古茗,近期出现的较多的争议内容是,古茗在推出联名产品时,设定了一次需要消费4杯、总共购买10杯以后,才能得到周边。这一玩法规定让许多消费者不满。一位小红书网友表示,“周边需要的杯数和周边内容才是多数人关注的,只能说明古茗没把握好受众的心态,马屁拍到马腿上。”
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到古茗对消费需求洞察的滞后性。而这一缺点,对于发展变化迅速的新茶饮品牌而言,是非常致命的。
复制蜜雪冰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但与此同时,品牌想要通往更大的天地,拥有自身持续的生命力,就不仅仅是复制那么简单,而是需要拥有自身的“记忆点”,吸引消费者持续追随。
印证蜜雪冰城的胜利后,古茗能否成为下一个“蜜雪冰城”呢?
本文源自伯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