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张汀雯
编者按:春节,是中国人口从城市到乡镇的一次大迁徙。作别繁华,回到故土,那座萦绕着乡音的小城又变了模样,这里有商业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这里也有让我们心生温暖的人情世故。值此甲辰龙年春节之际,时代周报、时代财经、消费者报道联合推出《小城大年》系列报道,关注小城里的大生意、小城的变迁和冷暖。
从长沙通往汉寿的高速公路旁,“汉寿甲鱼甲天下”雕塑十分显眼,迎接着返乡探亲、外出旅游的人们。
汉寿甲鱼是一道常出没在湖南人年节餐桌上的“硬菜”,也是逢年过节必不可少的年货和礼品。“吃甲鱼的寓意很好,甲鱼只会往前爬,不会往后退”,一位甲鱼养殖业人士向时代财经道出了甲鱼受欢迎的部分原因。
连日晴空后,霜雪已融,太阳带着暖意照耀着地处洞庭湖滨、沅澧两水尾闾的汉寿县,在这里,有着享誉于世的汉寿甲鱼,和蓄势待发的百亿产业。
太子庙(汉寿南)高速收费站入口处的雕塑。图片来源:时代财经/摄
“吃甲鱼,只进不退”
与其他地域的甲鱼相比,汉寿甲鱼具有体薄片大、裙边宽而厚、腹内脂肪丰富、体质健壮、爬行灵活、免疫力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等特点。1995年,汉寿县获得“中国甲鱼之乡”称号;2011年,汉寿甲鱼被列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长沙某超市在售的汉寿甲鱼。图片来源:时代财经/摄
正月初二,时代财经来到了刚从银装素裹恢复到波光粼粼的东仓湖畔,这里有许多汉寿甲鱼的养殖基地。
近期刚经历了气温的巨变,但汉寿东仓湖生态水产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蔡见华告诉时代财经,雨雪冰冻天气对甲鱼影响不大,甲鱼有冬眠的习性,而且冬眠可以为甲鱼带来更高的胶原蛋白含量和更丰富鲜美的滋味。
汉寿县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这正有利于甲鱼的生长。蔡见华说,每年的5月~7月是汉寿甲鱼的繁殖期,但不同于在繁殖期才大量上市的螃蟹等水产品,汉寿甲鱼一年四季都是最佳赏味期,其季节性特征并不明显。即便是冬天,也可以使用弹枪等特制捕捞工具将汉寿甲鱼捕捞上岸。
东仓湖甲鱼养殖基地。图片来源:时代财经/摄
“吃甲鱼的寓意很好,甲鱼只会往前爬,不会往后退”,蔡见华说。
对湖南人而言,甲鱼可是一道“硬菜”,常以红烧、黄焖、干锅等烹饪方式频繁出现在年节餐桌、婚宴酒席上。
但要成就这道“硬菜”,还须下一番功夫。
时代财经了解到,汉寿甲鱼市场售价不一,从十几元/斤至百元/斤左右不等,主要与养殖方式有关。
“一般汉寿甲鱼需长至3斤以上才可售卖。养殖密度大、喂饲料的汉寿甲鱼生长周期短,只需要2年多即可达到出售的标准;养殖密度低、喂鱼虾的汉寿甲鱼则需要6~7年才能出售。同时,后者会比前者更不容易生病,也具有更佳的风味”,蔡见华告诉时代财经。
在东仓湖畔,蔡见华投资建设了一座养殖面积达1300亩的“老乡鳖生态养殖基地”,他表示,“我们这里甲鱼名气大,但缺少高端品牌。尽管做品牌的投资大、周期长、回报慢,但还是想花时间培育一个高端的汉寿甲鱼品牌”。
也正因此,蔡见华的养殖基地一亩仅投放50只甲鱼,使用有机野养模式,售价也较为高昂,专供米其林、黑珍珠等高档餐厅。而且,蔡见华的基地使用的是鱼鳖混养、堤埂种草养羊的“鱼羊鳖”养殖模式。湖区里,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和汉寿甲鱼共存,充分利用水体,甲鱼也能及时吃掉行动迟缓的病鱼和死鱼,从而减少鱼群发病的概率。
堤埂上,一只在寻找自己孩子的母羊。图片来源:时代财经/摄
在湖面的堤埂上种草养羊,免除人工除草的成本,避免除草剂的药物残留,且羊产生的排泄物也可以成为浮游生物或鱼鳖的食物,可最大限度提高水资源和生物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水生态良性循环。
蔡见华告诉时代财经,其1300亩水面拥有近100亩陆地堤埂面积,可放养200头羊(现有83头羊),18个月便可出售、每只羊可卖2000元左右。
除了鱼鳖混养外,稻鳖共生、莲鳖套养等模式也正在成为汉寿甲鱼养殖新方向,较常规养殖每亩可增加产值5000元左右。
百亿产业蓄势待发
汉寿甲鱼除了销往餐厅和农贸市场等地外,出口量也在与日俱增。早在上世纪50年代,汉寿野生甲鱼年出口量便达60吨。
但后来汉寿县水域环境遭到破坏,野生甲鱼产量下降,到上世纪70年代,汉寿甲鱼出口量仅不到1吨。直到后来人工繁养甲鱼技术成功,几经起落的汉寿甲鱼产业才逐渐重现辉煌。
通往汉寿的高速公路旁的甲鱼雕塑。图片来源:时代财经/摄
“现在出口量大了,尤其(出口到)东南亚国家蛮厉害”,蔡见华也称。
2020年,常德海关开通甲鱼通关“绿色通道”,实行“7×24小时”通关服务,确保通关“零延时”,全力保障产品鲜活度,助力常德甲鱼成功打开东南亚市场;2023年全年,常德海关监管出口甲鱼333吨,同比增长高达39.5%。
“1993年时,汉寿还只有几家养甲鱼的,那时候我才19岁”,蔡见华称,“1995年之后汉寿甲鱼产业才开始兴旺,几经起落,现在养殖规模应该已经要达到百亿级别了”。
2021年,汉寿县把甲鱼产业列入“十四五”发展目标,提出全力打造以甲鱼等特种水产为主的百亿淡水养殖业;截至2022年,汉寿甲鱼养殖规模达65亿元。
汉寿一处甲鱼养殖基地。图片来源:时代财经/摄
按照汉寿县打造“以汉寿甲鱼为主的百亿产业”的战略部署,到2025年将力争达到全县养殖面积20万亩,年产稚鳖1亿只,商品鳖10万吨,年加工甲鱼产品2000吨,建设一家年产30万吨甲鱼饲料企业,年产值100亿元的目标。
时代财经注意到,目前,注册地在汉寿县且从事与甲鱼相关的企业就达280余家。截至2023年3月,汉寿拥有甲鱼养殖水面14.5万亩,共有甲鱼繁养户2800多户,规模养殖企业37家,其中千亩以上大型甲鱼养殖企业1家,从业人员达5万人以上。
截至2023年8月,汉寿在全国50多个城市建立了200多个销售网点,以专卖店、订单式合作及市场批发等形式,开展线下销售,以汉寿甲鱼水产综合市场为集散、配送中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年销售额达10亿元。
汉寿甲鱼综合市场。图片来源:时代财经/摄
为加强汉寿甲鱼地理标志保护,2024年1月12日,汉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汉寿甲鱼地理标志使用管理办法》。由此可见,在推动产业建设过程中,不同以往的粗放管理,汉寿的品牌意识也越来越强。新型养殖方式、高端品牌培育、地理标志规范,汉寿正依托水域广袤的地理优势,推动百亿甲鱼产业乘风直上。
湖南各个县市的特产之多,很多湖南人自己都不知道,外省人估计除了长沙臭豆腐、长沙茶颜悦色以外,其他的也完全一无所知。很多人喜欢吃甲鱼,也就是我们说的中华鳖,在长沙附近的一个县,其实就有着“中国甲鱼之乡”的称号。
< class="pgc-img">>这个县就是汉寿县,这个县源自古时候的名字,在东汉的时候,寄予“汉朝江山、万寿无疆”美意,所以当时这个县取名叫做汉寿县,后来三国的时候,东吴把汉寿县改名为吴寿县,后改名为龙阳县,1912年后,再次恢复古称汉寿县,延续至今。
< class="pgc-img">>汉寿县隶属于常德市,距离长沙不远,地处洞庭湖滨,境内有沅澧两水,东濒沅江、南县,南界资阳、桃江,西接鼎城,从长沙前往,可以直接驾车沿长张高速公路直达,在高速公路上就可以看到路边山上矗立着很大一只甲鱼,上面就写着“汉寿甲鱼甲天下”。
目前汉寿县户籍人口80万人,管辖4个街道、16个镇,3个乡,在湖南省,都算是管辖乡镇较多,人口较多的县市。
< class="pgc-img">>汉寿那边的方言也很有意思,比如说外婆是喊“嘎嘎”,湖南湘乡那边的人如果去那边,会以为是喊得“爷爷”,“那边”训成“洛里”,而表示“很”的意思,那边也有不少表达方式,比如” “梆硬”、“喷香”、“交湿”、“灰滚的”。其他的大部分还是贴近现代汉语规范,所以外地游客前往,与当地老人交流,还是能听懂一些当地话。
< class="pgc-img">>汉寿旅游资源也很丰富,最著名的当然是汉寿野生动物园,还有4A级景区清水湖旅游度假区,是一个集教育、园林、观光游览、娱乐康体休闲于一体的新型景区。
< class="pgc-img">>当然汉寿还有九岭汽车运动文化公园、颜家庙水库、湖南汉寿竹海森林公园、西洞庭湖国际重要湿地生态旅游景区、五宝山寺等,除了旅游资源丰富,汉寿的特产也不少,比如说汉寿甲鱼,已经占据了国内众多餐桌,在湖南的名声更大,很多人都会特意点名要汉寿甲鱼,其他的像汉寿珍珠更是登上了高中语文课本,被誉为中国珍珠之乡,其他的像汉寿黑杨、汉寿菱角、汉寿淡水龙虾、汉寿金秋梨、汉寿玉碧藕等都小有名气。
< class="pgc-img">>如今的汉寿随着常益长高铁汉寿站及配套设施竣工启用,汉寿的交通也迈入了快车道,并且距离桃花源机场也仅有30分钟车程,可以说汉寿的交通成了湖南省内最方便的县市之列。
中国龟鳖看江西 龟鳖良种看南丰”。6月26日上午,2023中国(南丰)龟鳖产业发展大会在抚州市南丰县开幕。该活动由中国渔业协会主办,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江西省科技厅指导,南丰县人民政府承办。
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宣布大会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桂建芳,江西省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罗锋分别讲话;抚州市政府副市长江志坚、南丰县委书记叶峰分别致辞;中国渔业协会会长赵兴武主持开幕仪式。
2023中国(南丰)龟鳖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现场。图/本文图片均由南丰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南丰县目前正在打造中国最大的甲鱼良种基地,已收集有30多个地方品种保存于南丰,正在逐步建立活体种质资源库。”在开幕式讲话中,桂建芳对外透露,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南昌大学等单位也正对南丰甲鱼新品种开展良种选育工作。
全国市场种蛋种苗供应占比超一半以上
南丰县既有“世界桔都”之称,也是“中国龟鳖之乡”。
南丰县委书记叶峰致辞。
在开幕式致辞时,南丰县委书记叶峰介绍,近年来,该县加快推进“五十亿龟鳖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向新而立,立足资源禀赋,积极打造智慧渔业,全面推进绿色养殖、健康养殖,体系越来越优;聚力而兴,坚持科技引领,不断加强同高校、省市科技特派团、科研院所通力合作,平台越建越强;沿链而进,以工业思维发展农业,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激活龟鳖全产业链发展新引擎,产业越做越大;择优而行,坚持以市场产销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龟鳖品质日益提升,品牌越擦越亮。
叶峰还表示,立足新发展阶段,南丰县将以产业优势突出、生态价值凸显、资源要素聚集为依托,全面实施铸链强链引链补链工程,不断优化升级产业链供应链,做优做强龟鳖产业。
“希望大家选择南丰、投资南丰、兴业南丰,合力把产业热点变成发展亮点,我们将全心全意为来丰投资客商提供最优服务,尽心尽力为南丰企业发展创造最佳环境,共同谱写龟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叶峰如是说道。
抚州市政府副市长江志坚致辞。
抚州市政府副市长江志坚在致辞中介绍,近年来,抚州市锚定建设农业强市,以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大力实施农业立市战略,围绕农业“百亿产业、十亿企业”龙头引领工程,着力发展“4+6+1”产业,全产业链打造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为推动抚州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其中,南丰龟鳖是六大五十亿重点产业之一,2022年总产蛋4.1亿枚,全国市场种蛋种苗供应占比稳定在50%以上,龟鳖综合总产值突破26亿元,是带动南丰文旅产业发展的一张“金色名片”,也是“赣抚农品”的热门产品之一。
江志坚还表示,希望此次大会能够充分展示南丰龟鳖产业丰富成果,深入挖掘南丰龟鳖美食文化,扩大南丰龟鳖产业影响力,唱响南丰龟鳖品牌,使南丰龟鳖“天下知”,为抚州、为南丰筑起一扇展示形象、彰显魅力的窗口,架起广交朋友、合作共赢的桥梁,推动南丰龟鳖产业更加稳健发展,开启南丰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篇章。
江西省农业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罗锋说,江西龟鳖产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有三,分别是资源禀赋、政策支持和科技赋能。在“大食物观”和预制菜市场火爆发展的背景下,龟鳖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此外,罗锋还提到,多年来,南丰县全力支持龟鳖产业,不断探索龟鳖新品种、新技术,龟鳖影响力、竞争力逐步增强,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各位来宾一如既往地关心江西“三农”工作,多为江西龟鳖产业发展出谋献策。
“南丰甲鱼甲天下”
桂建芳讲话。
开幕式上,桂建芳向大会发表讲话并向南丰龟鳖产业作“南丰甲鱼甲天下”题词。他介绍道,南丰甲鱼以其品种丰富、品质优良、品牌保障,深受市场信任。南丰县目前正在打造中国最大的甲鱼良种基地,已收集有30多个地方品种保存于南丰,正在逐步建立活体种质资源库。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南昌大学等单位也正对南丰甲鱼新品种开展良种选育工作。
桂建芳还希望,南丰依托得天独厚的种苗繁育技术,继续培育优良龟鳖品种,探索多种养殖模式,为市场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甲鱼商品,造福更多的养殖户,推动龟鳖产业更上一层楼。
会上,中国渔业协会龟鳖产业分会会长李永政宣读了《龟鳖绿色养殖诚信交易宣言》(简称《南丰宣言》),与会人员还一同参观了龟鳖大会会展。
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宣布大会开幕。
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在致辞中说道,高质量发展龟鳖产业,因地制宜做大做强土特产,既是践行大食物观、推动食物供给向多元转变,把牢我国食物安全主动权的生动体现,又是丰富国民菜篮子产品、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富裕一方农民的重要途径。
于康震还提到,南丰自然禀赋优沃,发展龟鳖产业基础好。近年来在南丰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龟鳖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有效拓宽了南丰人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本次大会邀请农渔业、龟鳖产业、市场研究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产业发展之路,将对南丰县乃至全国的龟鳖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次龟鳖产业发展大会以“数智养殖 富甲一方”为主题,以“中国龟鳖看江西 龟鳖良种看南丰”为口号,包括大会开幕式、中国南丰龟鳖产业科创园揭牌仪式、国家航空航天育种基地揭牌仪式、桂建芳院士科研团队签约仪式、龟鳖产业发展主题报告大会、系列龟鳖精深加工产品及科技成果展示、甲鱼美食周等系列活动。
南丰县官方介绍,通过此次活动的举办,将全面激活南丰县龟鳖全产业链发展引擎,扩大南丰龟鳖产业影响力,提升南丰龟鳖产业知名度,打造国家现代农业南丰龟鳖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和国家级中华鳖原良种场,推动南丰龟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