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定西路宣化路路口的“新微智谷”于近日迎来多元业态,人工智能、室内设计等产业的重点企业、火遍全网的热门餐饮品牌纷纷入驻,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
作为长宁“虹桥智谷”人工智能产业布局中的重要节点,“新微智谷”借助中科院国家队科技资源的优势,吸引了一批“大佬”企业入驻,辐射人工智能、室内设计等产业。
企业主要分布在新微智谷二层及三层,这里将是一个全新的创新办公空间,而这些企业也将作为“新微智谷”的重要成员,为长宁区“虹桥智谷”东段的布局和建设奠定基础,以科技成果转化驱动,以科技服务带动区域产业,为“虹桥智谷”的发展实现更大的价值。
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矽睿科技”),2012年9月成立,是一家MEMS智能传感器平台公司。依托于上海联和投资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矽睿科技专注于通过MEMS智能传感器,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智慧传感器感知解决方案。从传感器、组合传感器到智能模组,矽睿科技产品包括九大系列,覆盖消费类电子、农业物联网、类工业和汽车电子等应用领域。2021年,矽睿科技更是获得年度IC独角兽奖。
上海泰砥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泰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泰砥”)是一家以投资孵化和商务咨询为主的国际化区块链公司,秉承着“区块链赋能实体”的理念,致力于将区块链融入产业应用,推动技术落地和行业发展。在投资孵化方面,上海泰砥投资孵化了全球超过100个区块链项目和公司。在商务咨询方面,团队拥有丰富的区块链行业及传统领域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在国际交流合作方面,依托于团队在硅谷和巴黎的海外分支,上海泰砥长期积极布局国际化的业务和合作,推进中外区块链行业的交流与合作。
酷马组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酷马组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酷马组”)成立于2014年,团队以“大胆设想,确保落地”为宗旨,在设计过程中,强调个性和专业知识的结合,吸收、成长、总结、绽放。酷马组其定义的室内设计已不在是单一领域,而是多元、综合、系统的设计生态链。酷马组以室内设计为主,以城市规划、建筑景观等设计为辅,项目场景包含办公、餐饮、零售、教育、酒店、展览、商超等。
入驻“新微智谷”的企业,还有与普通居民日常生活关系更为紧密的商户。目前,已有4家商户正式开业,分别为全家、星巴克、六克茶方及上金雀华人餐厅。春节后,轻餐品牌沃歌斯和网红汉堡品牌蛋魂也将陆续开业。
全家&星巴克
作为原巴黎春天长宁店的商户,全家与星巴克先后在“新微智谷”内“老店新开”。全家成了全新的科技概念便利店,店内有三台全新的自助收银机,在客流高峰期可大大加快顾客的买单效率。
紧邻全家的星巴克也已焕然一新,门店配备Mastrena II最新一代的星巴克咖啡机,全透明玻璃窗给予休憩居民完美的宽广视角。
特别设置的办公区域,配备护眼灯光,十分贴心。独立的中岛商品陈列架可供顾客选购心仪咖啡产品及周边。
六克茶方
六克茶方是由90后互联网团队打造的新式茶空间,作为一家以新式“私密性茶室会客空间”为理念的茶馆,六克茶方致力于以独特茶产品丰富顾客的消费层级。新店位于一楼,既有老茶馆的古朴,又有现代业态的创新,每个包房都有自己的命名,适合爱饮茶、爱干净的市民。
上金雀华人餐厅
上金雀位于一楼,餐厅不大却极具特色,透过沿街面的透明玻璃可以看到餐厅设计极具特色,让人一秒“穿越”香港旺角。老板Bernie在海外打拼30年,主张“新式港味”,在大家熟悉的茶餐厅菜式中融入了东南亚菜系,口味新颖。黄袍鸡排饭、黑松露滑蛋厚多士、金雀咖喱魔方...加入创意的新菜品让到店顾客都拍手叫绝。
Wagas沃歌斯
Wagas沃歌斯是一个拥有多家西式健康轻食连锁餐厅的集团,坚持食物的高品质和口味的一致性。门店每日提供三明治、意面、色拉、蛋糕、鲜榨果汁、精品特焙咖啡等食品与饮品。新店预计将于春节后开业。
Eggsoul蛋魂
蛋魂主打美式新派早午餐滑蛋三明治,新店位于一楼,这也是该品牌在上海开出的第二家门店。待春节后开业后,大家可到店品尝明星产品“魂堡Soul Burger”、“墨西哥肉酱Amigo”等美食。
既有重点企业,也有亲民商户,“新微智谷”或将成为长宁区中山公园商圈的又一打卡地。
“新微智谷”毗邻中科院微系统所、硅酸盐所,由上海微所智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上海创邑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打造,原址曾是人们熟悉的巴黎春天长宁店。
于去年华丽变身后的新微智谷,如今是一个集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智慧体验、零售、联合办公、创新孵化等功能为一体的“AI人工智能引擎”综合体。
记者、摄影:李嵩楠
编辑:毕扬静
月6日下午,随着城乡购物中心公主坟店中庭下起一场红色气球雨,在喜庆的氛围中,32岁的城乡购物中心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老顾客,也带动公主坟商圈亮起来。
经过长达半年时间的筹划,自去年6月开始,城乡购物中心正式进入调改期,虽然没有闭店,但改装出清,以及各种围挡也给商场日常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如今在2024年伊始,城乡的焕新亮相也展现出了新面貌。例如入驻品牌迎来了全面升级,近100家新品牌全新登场,店内增加餐饮、亲子体验、KTV等新业态,在引领商圈发展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打造更多彩的生活方式。
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访城乡购物中心看到,此次改造的一大亮点是开放了一层沿街底商。以往购物中心一层南侧外围全是封闭的玻璃幕墙,墙后是鞋类专柜的仓库。如今这一区域被沃歌斯、奈雪的茶替代,旁边新引进的街边店还包括泸溪河桃酥,必胜客与国际知名设计师联合打造的主题店也落户于此。沿街区域全部改成了品牌店后,顾客可以通过店铺进入商场,一个开放式的步行商业街已初具雏形。此外一层东侧还有嗨特购、名创优品、小米生活家等新品牌进场。这些品牌除了填补商圈里的业态空白,夜晚当灯箱亮起来,整片城乡购物中心的区域也散发出年轻时尚气息。
京城很多消费者都对32岁的城乡购物中心饱含感情,在来往的顾客中,很多人都是从大兴、天通苑、石景山等地远道而来。65岁的张老先生家住北五环,但来城乡购物是他每周固定的一项出行安排,“原来我家就住公主坟旁边,隔三差五就来城乡买东西。后来搬家了,家里人还是想念城乡,特别是地下一层的各种老字号美食应有尽有,完全可以一站式买齐,我小孙子就最爱吃这里的炸丸子,我经常过来买。”张老先生说,现在交通也方便,坐地铁直达公主坟,出门一趟就当活动身体了。说起此次城乡改造后的变化,他觉得餐饮增加了很多新面孔,“好吃的真不少,逛累了还有按摩椅可以休息,商场考虑得真周到。”
说起近一年商场调改的过程,城乡购物中心副总经理王彦嫣首先表达的就是非常感谢城乡忠实消费者的包容理解,在整个调改期间仍然到店购物。“由于改造期间不闭店,我们真是用上了绣花的功夫进行调改。像一层变化最大的区域还有互动中厅,以前这里都塞满了商品,现在把区域留出来,可以让健身教练组织消费者做运动、组织抽奖等活动,另外增设了LED互动大屏和采光感天幕,让这个区域更亮堂,也可以实现更多互动场景。”王彦嫣表示,改造后的城乡购物中心定位“一老一小”,除了增加与老顾客的各种黏度,比如保留黄金、女装、鞋类、服饰、羊绒区,还增加运动品牌,丰富餐饮选择。她提到,定位中的“一小”是指在三层增加了近千平米的儿童游乐区,以及美术、轮滑等教育培训类项目,希望满足家庭客群的全方位需求。
据了解,作为北京市重点商圈的老牌商业项目,城乡购物中心多年来在顾客心中一直是一家非常具有烟火气的商业项目,本次改装升级,商场除了进行品牌业态调整,还将涉及服务设施、营销推广等多个方面,其中生活服务型功能商户将达到50%占比,完全打破原有百货的业态布局,围绕城市商圈特色进行升级改造。
未来将引进杂物集合品牌名创优品、科技类品牌小米生活家、时尚KTV,增加儿童用品、教育培训等亲子业态,以此承载更丰富的生活属性。同时商场在美化美陈方面也将大胆升级,将场景+体验相结合,利用商场公共空间、地铁通道打造个性化、沉浸式四季美陈和主题展示,提高商场颜值,让顾客在赏心悦目的环境中,体验购物的乐趣。本组文/本报记者李佳
新闻内存
多样化业态重塑公主坟商圈
1992年,城乡贸易中心于公主坟环岛西北侧开业,填补了当时京西商业的空白,翠微大厦紧随其后开业,逐渐形成的公主坟商圈成为京西居民购物首选地。
2019年5月份,公主坟商圈被市相关部门列为了《北京市商业服务业商圈改造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的重点商圈之一。根据方案,公主坟商圈一共有5个商业主体,分别是翠微大厦、城乡购物中心、北京印象城、凯德晶品,以及新兴宾馆。翠微和城乡是整个商圈今后要亮起来的“核心”。
公主坟商圈升级改造的初步设计方案中明确将翠微大厦和城乡商厦北侧步行街打造成为夜间消费聚集区、南侧打造成品质休闲街区,多样化业态组合,艺术与文化交融。“重塑公主坟商圈高品质消费与时尚生活的京西第一商圈。”
前,位于长宁区定西路上的新微智谷正式开业。这一项目面积超过6600平方米的三层建筑,原址曾是巴黎春天长宁店。历经两年的城市更新和业态重组,而今,这里成为长宁区经济数字化转型的特色基地。来自芯片设计、区块链、场景设计等领域的新型企业纷纷进驻,一座“政产学研用金服”功能齐备的创新空间已经诞生。
一家传统百货公司蜕变为创新研发企业的“大本营”,需要经历哪些步骤?记者日前走进了新微智谷。
商场变身办公空间
定西路美食街,靠近北面中山公园一侧,道路两旁的沿街商业分外热闹。然而,很多人想不到,这片繁华烟火气下还蕴藏着两家重磅研发单位——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和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019年4月,位于定西路的巴黎春天长宁店宣布关停,意味着这家传统百货结束了为期15年的经营。5个月后,长宁区区属企业九华商业集团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双创示范基地达成战略合作,借助一街之隔的中科院微系统所、中科院硅酸盐所“双所”资源优势,在巴黎春天原址打造长宁区“虹桥智谷”人工智能产业布局的新地标。
转眼间,昔日时常出现“优惠清仓”的百货商场,迎来了“从头发丝到脚趾”的更新。而今走进大楼,仍旧能看到此前商场的印迹。例如,商场挑高的三层中庭仍旧保留,新增的办公空间围绕四周。建筑原始结构中的屋顶天窗被重新打开,透过玻璃散发出均匀细腻的自然光。办公区域中配备了不少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的交流空间,方便办公人员彼此交流。
新微智谷的一层主要为餐饮配套,星巴克、Wagas沃歌斯、全家便利店以及“网红”汉堡品牌“蛋魂”等均已开业,为楼内白领何周边居民提供用餐便利。企业主要分布在二层和三层。在创新办公空间内,这些企业也将成为长宁区“虹桥智谷”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眼下,包括MEMS智能传感器平台公司矽睿科技、以投资孵化和商务咨询为主的国际化区块链企业上海泰砥,还有主营室内设计、城市规划、建筑景观设计的酷马组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等都将入驻办公。可以期待,未来这些人工智能产业的上下游企业,将如何在创新孵化、智慧场景应用等方面擦出火花。
企业期待与“新邻居”合作
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2012年9月的MEMS传感器平台企业,目前位于新微智谷3楼的办公区域正在装修,800余平方米的空间主要将成为农业物联网团队和环境传感器团队的实验室与办公室。矽睿科技市场经理王晓洁介绍,公司由上海联和投资与新微科技集团共同创立,因而这次入驻新微智谷,“有回家的感觉。”
传感器听起来触不可及,但实际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王晓洁说,人们每天都离不开的智能手机中的指南针和导航功能,就是靠地磁传感器实现的。智慧手表中的记步功能,则是靠加速度传感器实现。而在工业领域,工业机器人的机械臂角度控制,是靠角度传感器实现。汽车的轮速检测,则要仰赖轮速传感器实现。
“传感器其实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都能发挥作用,但因为体积特别小,又在各种终端的内部,所以不为大众所知晓。”王晓洁告诉记者,目前,消费类电子、工业、汽车电子和农业物联网应用中,都能看到矽睿科技的身影。
“我们是研发导向的企业,研发人员是公司最重要的财富。”王晓洁介绍,今年,矽睿科技的磁传感器已经进入国内主流手机品牌的供应链,与同类进口产品达到同等性能和可靠性的六轴IMU惯性传感器,马上就将进入量产,研发人员最近都非常辛苦。也正因如此,办公场所的交通便利、通勤时间合理,都成为企业的“刚需”。完善的餐饮配套和休闲健身设施,也是企业保持人才良好状态的重要“基础设施”。
“我们的新办公室对面就是中山公园,旁边是愚园路街区,希望员工们在上下班路上能感受到轻松、惬意、文化气息浓郁的氛围,激发更多灵感和创意。”王晓洁说。
企业也已经注意到了同一幢楼里,各有特色的邻居们。与矽睿科技相邻的新微超凡,是新微科技集团旗下的知识产权服务企业。“对于MEMS传感器公司,知识产权的布局非常重要,尤其我们这样产品线多样的公司,每年的专利输出量非常大。”王晓洁介绍,目前矽睿科技已经有82项授权专利,还有18项正在申请,预计年内企业专利数就将突破100项。“希望今后能与新邻居们展开合作。”
愚园路将开启数字化更新
新微智谷的运营方包括新微科技与CREATER创邑,前者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上海联和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以集成电路产业为核心的高科技投资公司,后者则是包括愚园路在内,上海多个城市更新项目的运营方。
这一看起来“文理科结合”的搭配,让新微智谷从空间到业态的更新都与以往城市更新项目有所不同。
“我们在开展街区城市更新的过程中发现,城市更新必须与区域的产业集聚、产业导向结合,才能有更可持续的生命力。”CREATER创邑副总裁黄志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巴黎春天长宁店的关停,给了商业载体运营方们一个重要启示:业态必须符合当下的市场需求。
然而,把商场改造成人工智能企业的办公载体,物理空间的改造难度是一方面,引入哪些企业、集聚哪些人工智能的垂直领域,是另一更大的考题。而当老百姓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企业对营商环境的需求都在不断提升,在上海,纯商业空间的运营潜力已日趋饱和,必须有新的、复合的业态参与其中。
因此,在设计新微智谷的运营方案时,运营方把服务周边居民和游客的街区商业,与服务企业的创新办公空间结合。入驻大楼一层的餐饮商户,未来都有可能成为智慧新零售、AI场景最前沿的试验场。
眼下,新微智谷的企业入驻率已经达到100%。在大楼周边,定西路、愚园路艺术生活街区等,都有望借助长宁区“虹桥智谷”的产业布局,迎来又一轮更新:数字赋能。
黄志伟介绍,目前相关头部企业已经达成区块链技术合作意向,将对愚园路商业街区、商户企业进行数字赋能,定西路美食街有望成为“创新智慧路”,毗邻中科院微系统所的亨通国际大厦,将出现一座智慧停车库……这些都将是长宁区建设中山公园数字金融城的“基建”。
在长宁区中部,“虹桥智谷”产业布局的中片区,沿天山路一带,有一座沿街商户长度近300米的商业载体——虹桥天都。此前,相比商场内的业态,人们对商场地下一层的步行通道更为熟悉。但通道内部的奶茶店、美甲店、服装店等业态较为基础,近年来日渐缺乏吸引力。
面对这一建筑面积达3.5万平方米的存量空间,运营方CREATER创邑保留了一层、二层的商业空间,大楼三至五层将作为企业办公空间,集聚人工智能企业。同时,在天山路另一侧,盘活居民小区的沿街空间,将目前较为杂乱的小店调整为带有一定公益性的商业配套服务,推动天山路两侧成为年轻、时尚、艺术、运动、生活方式等相结合的活力街区。
从愚园路城市更新中“一杯咖啡”背后蕴藏的生活方式革新,到新微智谷背后集聚的产业蓝海,上海市中心的“老城区”“老载体”,正不断寻求属于自己的“新生命”。
栏目主编:唐烨 文字编辑:舒抒
本文图片:舒抒 摄;长宁区供图 视频摄制:舒抒
来源:作者:舒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