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海归有创业失败经历,经验匮乏为主因
大部分的海归拿着一纸烫金的漂亮文凭进入企业,也有人走上了勇敢的创业道路。报告显示,2015年以后,海归回国创业的比例最高集中在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过半曾遭遇创业失败,缺乏经验和资金、市场定位偏差等是主要因素。在广州CBD里,投身互联网行业的创业海归固然多,但是选择开一家餐厅或酒吧的也不在少数。随着国内越来越多的创业支持政策落地实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海归选择归国创业。
■新快报记者 罗韵 廖木兴/制图
数据
在行业分布上,海归们偏好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领域。主要集中在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占比为19.8%。紧随其后的是服务和和文体教育/工艺美术,占比分别为14.7%和11.8%,选择金融业的占10.3%。
广州在海归创业选择的城市排行榜中排行第四,次于北京、上海和成都,这四个城市几乎吸引了半数创业海归。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更受海归创业者关注。
可是海归创业的成果并不乐观,目前尚未开始盈利的企业占比59.6%,相比2015年42%的比例有所上升。调查还显示,有52.9%的海归创业者有创业失败的经历,经验匮乏和资金不足为主要原因,其次是市场定位偏差,合伙人之间出现矛盾、技术不够先进等因素也有上榜。
结合创业失败案例的情况显示海归创业者在回国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排名前四位的分别是经营运行成本高、融资困难、对国内市场缺乏了解和相关创业服务不到位。此外,政府相关政策配套不齐、难以引进和留住适用人才、技术成果产业化困难也是困扰海归创业的因素。
案例
“女士之夜”在广州餐吧行不通 MM们都自己来消费
小董从新西兰留学归来,跟几个国外认识的朋友合资在市中心开设了一家西式餐吧,主打正宗新西兰菜,他亲自负责运营。
为了把这家餐吧打扮得跟新西兰一家他最爱的酒吧相似,他在装修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远远超过预算,一些桌椅吧台甚至是找工厂按图定做。对于毫无餐饮从业经验的几人,采购进货、招聘这些环节上,都吃了不少苦头。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小董的餐吧开业了,隔壁是一家热闹的川菜,楼下是一家运营到深夜的西餐厅和一家国际连锁咖啡店,小董的店门是原木制作,低调而窄小,室内灯光昏暗,粗粝的墙上装饰着原住民特色的木雕、面具和彩色羽毛,颇有大洋洲原生态的风情。
不料,每天忙得人仰马翻,到了月底,支付完租金水电和工资,小董发现不仅没赚钱,还倒赔进去几万块。“以前是顾客心理,觉得几个菜几瓶酒没多少钱,当了老板才知道,那都是自己的口袋、自己的血肉啊,送出去就送出去了,真是没有经验。”
他懊悔不已,几个合伙人看到账本也相互埋怨。大家商量出一个办法,想要吸引真正来消费的顾客,于是选择了每周三晚上作为“女士之夜”,所有女顾客到场都可以享用免费的酒水。
“在新西兰,几乎每个酒吧、餐吧都会有女士之夜,就是想有更多女生到场,然后借机去吸引想要认识异性的男性顾客。或者说一对情侣出来约会,选择一家对女士酒水免单的餐厅,也比较划算。”
小董没有料想到的是,换了一个市场,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条件下,同样的套路未必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每逢女士之夜,的确有许多女顾客成群结队来享用免费酒水,可是她们身后并没有跟着男顾客,即使有,也可能只是消费一人份的食品和酒水。
“中西饮食习惯的差异,点餐上的差异我也没有预料到。在国外,一个完整的晚餐包括前菜、汤、主食、甜品、咖啡和餐酒,因此减免酒水,可以吸引他们来消费这么多的食品,对商家来说很划算的。可是这里的顾客往往只点一份沙拉,或者一份意大利面,吃完就埋单走人。”
这样恶性循环下去,这家光筹备就花了一年多的餐吧,在正式营业不到两年就宣告结业,几个股东投进去的钱都没回本,后来大家自然也做不成朋友了。
赔了钱又失了友情的小董发誓再也不碰餐饮业了。“可是在我们留学生圈子里,开餐厅酒吧依然是一件很流行的事情,虽然赚钱的不多,但依然不断有人在做,可能是因为广州这个城市的食文化氛围太浓了吧。大家从国外回来,不知道这里面市场的水深水浅,以为在广州做饮食肯定不会亏。”
海归也找不到工作? “海带”一族很沮丧
小海归游回国,有的随大流进入企业,有的勇敢走上创业路,还有的迷茫失落成了“海带”,至今待业在家,找不到未来的方向。
数据
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留学归国人数达至40.91万,相比上一年增长了12.14%,而当年出国留学人数增长率仅高出其不到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2001年出国留学人数增长率与回国人数增长率的差距为81个百分点,为2015年该差距的四十多倍。
在同一个劳动力市场中,如果以“平常心”看待海外留学生就业问题,发现与内地学生的就业症结相差无几:同样不再因精英化而轻易获得向上流动,同样需要实现人口技能、素质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同样集中扎堆一线城市。
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之下,那些只拥有一纸文凭而没有清醒的头脑、明确的职业规划和与学历相匹配的技能的海归们,一旦被搁置在现实的就业竞争中时,最容易沦为“见光死”的群体,吃不开,混不好,跟本地优秀人才的竞争中,也会败下阵来。
案例
回国三年没工作
宅家发胖20斤
小舟是一名毕业于英国某大学金融会计专业的留学生,可是回国三年,他依然待在家里,没有去工作。一开始,他兴致勃勃地揣着文凭去多家企业面试,可是所有企业给出的待遇和条件都不能满足他的期望,灰心丧气之余就待在家中啃老度过了第一年。
重新开始面试的他又发现,心仪企业纷纷都对他一年的空窗期特别介意,还特别重视求职者的工作经历。跟其他本地应聘者简历上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和企业实习经验相比,只有一张国外大学文凭的他在HR们眼里显得“中看不中用”,多次的面试失败给他带来更大的打击和伤害。
“以前爸妈觉得,海归文凭在找工作时比较吃香,才送我出国读书,没想到读了几年回来,发现现在的企业根本不在乎你是哪里毕业的,只在乎你的工作经验和实际技能。跟我一起去面试的国内大学生,个个都有全套武器,会做H5,会写公众号,有的还会简单编程,有的人一上来就介绍自己大学期间怎么创业,怎么跟世界500强企业合作搞校园活动,可是我会什么?我只会用Word文档写论文啊。”
看着这些文凭似乎不如自己的同龄人,在社会上历练出成熟圆滑的谈吐和交际手腕,也初步积累了职场的人脉,面对高高在上的HR时透露着从容自信的底气,这些都是小舟所缺乏的。
“所以就这样耽误下来了,对于找工作这件事情,我算是灰心了,不可能再去参加什么面试,再去承受那种被人质疑、看不起的压力,宁可像现在这样过一天算一天,不去想以后。”
小舟至今还是宅在家里的“海带”一枚,回国三年,身材胖了20多斤,毕业照上清爽的寸头也蓄成了披肩乱发,一天又一天在父母担忧的目光里过着越来越颓废的生活。
没有特殊情况,以后我会陆陆续续的发一些干货,希望能帮到更多人。(本次干货在最下方)
19年7月和一个从小玩到大的亲戚合伙做了个生意。因为他是厨师出身,我之前一直在餐饮加盟公司工作,研究了一番,在青岛成立了一家餐饮技术培训机构(名字就不说了,没有任何意义)。理想是很好滴(实际这就是扯淡),平均投入,平均收益,(犯错1)他管研发培训,我管招生。找了个新商业综合体(犯错2),前三个月免房租,给一个月装修期,然后各种筹钱从毛培开始装修、进设备、采购原物料、注册公司、投高额广告(犯错3),月底终于开始营业了。
< class="pgc-img">>
刚开始主要是之前积累的客户和周围朋友,之后就是平台上投广告的陌生人。来了先尝产品,味道满意了,签合同交钱订好住宿,带上围裙,从批发市场采购食材开始培训,直到自己独立完成产品算是毕业。
刚开的半个月,4组学员,每组都学两到四个项目,七月下旬朋友和网上客户一共七组,八月朋友1个,网上客户15组,两个月下来,纯收益也远高于青岛平均收入,当时觉得只要按这个苗头发展,也可以想想在青岛买房子车子安家落户嘛!幸福的不要不要的。
cript src="https://lf6-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cript>
< class="pgc-img">>
然后呢,就相当于没有然后了。当初定的俩月一分钱、钱先放他那,因为装修和之后进货,大多数都是他去处理的,我负责按收据发票记账,有个会计朋友免费帮忙给处理税务。(犯大错4)
九月中旬我俩从外地学了个新项目准备上。回来后我说扣除下月成本,剩下的分一分吧,我也得还信用卡啥的。我的亲戚说他全还信用卡了!过两天绝对就能套现出来。(亲戚合伙啊,除了臭骂一顿,也不能告他啊),只能催着等着他赶紧把钱弄回来,继续经营(犯大错5)。这一等就是两个多月啊,期间我们尝试着低成本获客,抖音直播、快手直播,播放自己做产品的过程,找朋友在一条摆摊街上弄了个摊位,把产品进行售卖,碰到了白条鸭涨价翻了一倍(我们一个项目是铁板鸭),街上突然不让摆摊等等。中间陆续有两三个顾客来学习,杯水车薪。
十一月晚上就偶尔有零下了,天冷心也冷,钱还是没补回来。他把他的车抵押付了房租准备转让,装修花了太多钱,不舍得白扔。但是!租的新商业综合体,整个综合体里的商户全军覆没,转让个锤子转……
鼠年到了,今年三月初,亲戚把店里的一堆厨房设备啥的转给了一个本地学员,装修全扔。我一毛钱都没得到,他之前一堆信用卡网贷都逾期了,直接扣储蓄卡的钱。
我这边呢,当初投入是信用卡取现+正规网贷(犯大错6),最低还款还不上,也逾期了,被催款催的行尸走肉……努力上岸中
当初心如死灰,再也不想碰餐饮,好多资料脑子一热全删了,现在想想何必呢。多亏前两天翻到一个u盘,里面有若干资料,以后会陆续上传,相助有缘人。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6个错,别嘲笑我,你创业也大概率也会遇到,我也现在终于知道部分是有好的办法解决避免。下一文章说吧。刚弄头条发文章不太懂,有兴趣的评论区可以讨论?
干货:捞汁海鲜初始配方,当初我亲戚在大排档(沿海城市青岛做海鲜烧烤)用的就是这个。吃的住哦!
李锦计蒸鱼豉油————250g
家乐鲜麻辣鲜露————150g
海天耗油———————500g
辣椒油————————25g
五丰黎红花椒油————25g
绵白糖————————150g
味精—————————20g
辣椒水(辣度适量)——500g
<>新西兰,几乎每个酒吧、餐吧都会有女士之夜,就是想有更多女生到场,然后借机去吸引想要认识异性的男性顾客;或者说一对情侣出来约会,选择一家对女士酒水免单的餐厅,也比较划算。
这种模式在中国是否能行得通呢?
小董从新西兰留学归来,跟几个国外认识的朋友合资在广州开设了一家西式餐吧,主打正宗新西兰菜,他亲自负责运营。
为了把这家餐吧打扮得跟新西兰一家他最爱的酒吧相似,他在装修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远远超过预算,一些桌椅吧台甚至是找工厂按图定做。对于毫无餐饮从业经验的几人,采购进货、招聘这些环节上,都吃了不少苦头。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小董的餐吧开业了,隔壁是一家热闹的川菜,楼下是一家运营到深夜的西餐厅和一家国际连锁咖啡店,小董的店门是原木制作,低调而窄小,室内灯光昏暗,粗粝的墙上装饰着原住民特色的木雕、面具和彩色羽毛,颇有大洋洲原生态的风情。
不料,每天忙得人仰马翻,到了月底,支付完租金水电和工资,小董发现不仅没赚钱,还倒赔进去几万块。
“以前是顾客心理,觉得几个菜几瓶酒没多少钱,当了老板才知道,那都是自己的口袋、自己的血肉啊,送出去就送出去了,真是没有经验。”
他懊悔不已,几个合伙人看到账本也相互埋怨。大家商量出一个办法,想要吸引真正来消费的顾客,于是选择了每周三晚上作为“女士之夜”,所有女顾客到场都可以享用免费的酒水。
小董没有料想到的是,换了一个市场,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条件下,同样的套路未必能达到同样的效果。每逢女士之夜,的确有许多女顾客成群结队来享用免费酒水,可是她们身后并没有跟着男顾客,即使有,也可能只是消费一人份的食品和酒水。
“中西饮食习惯的差异,点餐上的差异我也没有预料到。在国外,一个完整的晚餐包括前菜、汤、主食、甜品、咖啡和餐酒,因此减免酒水,可以吸引他们来消费这么多的食品,对商家来说很划算的。可是这里的顾客往往只点一份沙拉,或者一份意大利面,吃完就埋单走人。”
这样恶性循环下去,这家光筹备就花了一年多的餐吧,在正式营业不到两年就宣告结业,几个股东投进去的钱都没回本,后来大家自然也做不成朋友了。
赔了钱又失了友情的小董发誓再也不碰餐饮业了。“可是在我们留学生圈子里,开餐厅酒吧依然是一件很流行的事情,虽然赚钱的不多,但依然不断有人在做,可能是因为广州这个城市的食文化氛围太浓了吧。大家从国外回来,不知道这里面市场的水深水浅,以为在广州做饮食肯定不会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