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
淄博新闻网讯(记者赵晓雯)8月6日,本报以《淄博餐饮小碗菜、小份装渐成风尚》为题刊发了反对餐饮浪费的记者调查稿件,呼吁广大餐饮商家和消费者践行节俭养德的优良传统,提倡餐饮店提供小碗菜、小份装的点菜销售模式。8月9日,市市场监管部门向广大餐饮服务经营者、消费者发出倡议:对餐饮浪费说不。
该倡议内容如下:
落实主体责任,制止餐饮浪费。餐饮服务经营者要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在醒目位置张贴或者摆放反食品浪费标识,引导消费者按需适量点餐。
优化经营理念,强化企业自律。餐饮服务经营者要在保证食品安全基础上,在原料采购、加工制作、供餐服务的全过程中厉行节俭,减少餐厨垃圾,培育行业新风。
创新服务理念,推动文明餐饮。餐饮服务经营者要主动提供打包服务,提供公勺公筷,推广“半份菜”“小份菜”,引领餐饮消费新风尚。
转变消费理念,践行“光盘行动”。消费者要摒弃“好面子、讲排场”的陋习,自觉做到酒席不铺张、宴请不浪费、点餐要合理、剩菜要打包。
注重家风传承,倡导绿色生活。家庭要积极弘扬传承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从珍惜一粒米、一滴水做起,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模式,减少案板浪费、冰箱浪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该倡议呼吁广大市民以餐桌文明引领社会风尚,以理性消费引领绿色低碳生活,争做制止餐饮浪费的宣传者、践行者,共同营造崇尚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氛围。
编辑:孔鼎
二审:王磊
终审:刘刚
本文来自【淄博日报-淄博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源:读特
记者走访福田一早餐店发现,顾客用餐后基本都能做到光盘。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事关国运民生,是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线。坚决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需要我们每个人共同的参与。记者近日走访深圳多家餐馆调查发现,虽然“吃多少点多少,剩菜剩饭带回家”已经成为市民就餐主流行为,但是餐饮浪费仍偶有发生,“外卖”导致的餐饮浪费问题更不可忽视。
店内有提醒“光盘”很常见
早上8时,记者在景田一家早餐店看到,虽然受台风降雨影响,仍有不少人赶着上班到店里吃早饭。排队点餐过程中,有市民主动对店员讲“炒粉给我少盛点,我吃不了那么多。”据清洁餐具的员工介绍,由于是早餐且客人以单人单餐为主,基本上都会光盘,但是在中餐、晚餐时间就会有一些浪费的现象出现。即便如此,记者注意到,在还没来得及清理的10多份餐盘中,有剩下一半的红薯、玉米,有没喝完的粥、豆浆。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另有机构统计,我国每年被损耗和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
中午12时,记者来到位于田面村的一家餐馆,正值用餐高峰期生意火热。记者看到,店内墙上贴有“光盘行动”相关的标语,提醒食客“珍惜粮食,拒绝浪费”。“我们看到有食客用餐完准备走的时候如果桌上有剩菜都会询问客人是否需要打包。”店内服务员告诉记者,“绝大多数客人都会自觉主动地把没吃完的打包带走。” 记者注意到,旁边一桌黄女士碗中剩下不少米饭,她对记者说:“现在很多饭店里的套餐分量都是固定的,菜和饭就是那么多没得选,像我食量就比较小,经常吃不完,希望餐饮行业可以多提供一些小份饭菜让顾客选择。”
食客担忧商家减量不减价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多家餐饮店,店内显著位置均发现有“节约食物、杜绝浪费”“适量点餐,剩余打包”等内容宣传提示标志,提醒客人按量点菜消费,引导顾客合理消费,杜绝浪费。“我们从顾客用餐的光盘结果来看,浪费是比较少的,而从我们门店运营来看,顾客减少浪费我们的运营成本也会有一定的降低,甚至可以转化为一部分的盈利,就比如我们需要处理的厨余垃圾量就已经非常少了。”位于车公庙一家简餐餐厅负责人李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拒绝浪费是好事,但就是怕走样。”市民杨先生告诉记者,“比如,会不会就有商家为了不让食客浪费,就把原有的菜码改小,但是价格还是原先的价格。”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市民存在这样的担心,他们普遍认为倡导节约制止浪费需要全社会各司其职。“食客应该做到节约,适量点餐,不够的话再加菜。餐饮服务行业应该创新服务模式,提供小份、半价之类的套餐,诚信经营。政府有关单位应该监管好餐饮行业的经营行为,对于欺诈消费者的要严厉处罚。”
“外卖”导致浪费和污染问题不可忽视
与堂食中餐饮浪费更容易曝光在公众视野不同,一种“无形”的浪费已经侵入我们的生活。在APP上动动手指,就可以解决吃饭问题,叫外卖早已成为深圳上班族所青睐的生活方式。但是,由此而产生的餐饮浪费、塑料污染等问题,亟待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和思考。
市民杨女士点外卖经常会遇到一个让她困惑的问题。“比如我在一家店点外卖,购物车里已经有25块钱的东西了,我再点一个3块钱以上的东西就可以满28块钱减5块钱,那3块钱我可能就只能随便选一些米饭啊、馒头啊,我是省了钱,但是这增加的食物我肯定是吃不了,多数时候都只能扔掉。”她对记者说。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外卖造成的食物浪费更具有普遍性,有点多、面广的特点。有受访者表示,本意上并不想浪费,但是有时候外卖的味道、食材都不尽如人意,自己又不想忍着吃掉,就只好无奈扔掉;也有的时候会对店家菜量无法掌握避免吃不饱重复叫餐等待时间长,也会多叫一点。
市民单先生是福民路上一家餐馆的负责人,他的店每天要接上百份外卖订单,一份外卖主要包括餐盒、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记者了解到,虽然有些店家会使用环保纸袋、餐盒,但是市面上的外卖仍主要依赖于“塑料”。每一份外卖订单,都会产生一份“外卖垃圾”,长此以往会造成多大程度的餐具资源浪费?我们又该如何减少这种浪费?外卖包装如何精简、环保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解树森 实习生 陈宇彬 文/图)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连日来,泗阳市民、各单位、各餐饮服务企业积极响应,掀起了争做文明节俭的热潮,那么,拒绝餐饮浪费,市民们怎么说呢,一起来听听看。
< class="pgc-img">>市民:在外点餐的时候,根据自己的需要点餐,在家人少的话,就尽量少做一点饭。
市民:出去聚餐就是尽量不要点那么多,有时候为了面子,会铺张浪费,避免这些问题,别的还有就是我们风俗习惯上面,乡下办一些酒席什么的,量力而为,不需要那么多就不要弄那么多。
市民:节约粮食是好事情,毕竟粮食每一粒种出来都很辛苦,因为我也是做餐饮的,我们这边也是提倡光盘行动,我们餐厅里也是有宣传,一般来,我们就会问您几个人用餐,然后根据人数做相应的推荐,避免顾客过多的购买造成浪费。
市民:尽量吃光,要是吃不了的话,就把剩下的带回去,我们家一般都是这样做的。
< class="pgc-img">>市民:就是光盘行动啊,反正出去吃饭,吃不完,都会打包回来,自己家就是做多少吃多少。
市民:我们都是家庭主妇,像我们做饭,都是家里正常几个人吃饭,正常都没有剩饭。
(泗阳县融媒体中心 记者/杨艳苏 董伟 编辑/颜全 杨艳苏)
【版权声明】本条新闻的版权归泗阳县融媒体中心所有,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