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2018年,轩逸经历连续两个月的爆发,最终以销售47.57万辆的成绩,获得A级车冠军之位。有分析认为,轩逸能取得如此成绩一方面是作为日系车自身经济性好,颇受消费者青睐;另一方面,轩逸的售价比新款朗逸便宜3万元以上,也有价格方面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车市整体负增长的情况下,自主品牌逆势上扬。其中,吉利帝豪累计销售22.47万辆,占据榜单第十位。此外,上汽荣威、北汽新能源等也开始发力。由以往的势单力孤,到如今的百花齐放,自主品牌的未来值得期待。
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28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作为主力军的A级车更是首当其冲。数据显示,2018年A级车累计销售711.98万辆,同比下降5.53%。中汽协秘书长助理陈士华表示,由于购置税优惠政策全面退出,以及宏观经济增速回落等因素影响,中国汽车市场短期内仍面临较大的压力,而小排量的A级车销量下滑也在情理之中。
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以往波澜不惊的A级车市场也发生很大变化。其中,大众品牌凭借强大的产品实力夺得前十榜单中的五席,然而朗逸却痛失冠军之位;日系和美系均有两款车型入榜。此外,自主品牌发挥稳定,抢占榜单中最后一位。
具体到车型方面,此前被朗逸和卡罗拉连续打压的轩逸,经历连续两个月的爆发后,最终以销售47.57万辆,同比增长17.54%的成绩,夺得2018年A级车冠军。而去年同期,轩逸与朗逸之间的差距尚有6万辆。有分析认为,轩逸能取得如此成绩一方面是作为日系车自身比较省油,颇受消费者青睐;另一方面,轩逸的售价比新款朗逸便宜3万元以上,也有价格方面的优势。
日产轩逸
同样来自日系,卡罗拉表现较为亮眼,全年累计销售37.44万辆,同比增长11.18%,占据A级车季军之位。此外,本田思域,以及丰田雷凌全年销量达到20万辆左右,增速均在10%以上,在车市整体表现不佳的情况下,日系车可谓迎来高光时刻。
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日系车走强主要是小毛病较少,给消费者留下了良好的口碑;而在高油价的基础上,日系车油耗低也占据很大优势。此外,日系车型较大符合网约车标准,有利于新车销售。
相比之下,大众品牌2018年的表现只能用中规中矩来形容。其中,朗逸累计销售47.36万辆,同比增长2.71%,仅获得年度亚军。进入2018年以来,朗逸一直表现强势,随着新款车型的上市,新老车型同堂销售令其表现如鱼得水。
大众朗逸
然而,朗逸在最后两月却连续被轩逸超越,这与其优惠幅度收窄密切相关。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走访某4S店时了解到,目前朗逸新款车型有2万元的现金优惠和6000元的置换补贴,老款车型已经没有现车。此前,新款车型综合优惠高达3.1万元,老款车型优惠更高。尽管被轩逸超越,但上汽大众工作人员似乎并不在意,“轩逸跟朗逸根本不是一个档次,平时也不会太关注它”,工作人员表示。
此外,桑塔纳在2018年整体表现稳定,全年以销售27.64万辆,同比微降的成绩,排在A级车第六名。此前,桑塔纳曾经历几个月的低谷,而随着1.5升车型的上市,新车也逐渐恢复正常。
作为上汽大众的“双胞胎”兄弟,一汽大众2018年表现同样稳健。其中,以“皮实”著称的捷达累计销售32.77万辆,同比增长3.16%,稳居榜单第四位。此外,速腾和宝来分别以30.99万辆和24.58万辆的成绩位于榜单第五位和第九位。
大众速腾
在一汽-大众的产品阵营中,捷达、速腾和宝来占据了绝对的支柱地位。2018年,一汽-大众销量为141.67万辆,其中上述三款车型销量为88.34万辆,占比高达62.35%。此外,一汽-大众SUV车型开始发力,探歌和探岳已逐步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2018年,美系称得上悲喜交加。悲的是,以往占据榜单前三的英朗,2018年仅累计销售26.19万辆,同比下滑37.83%,在主流车型中降幅最快。英朗销量不佳,与其搭载的三缸发动机密切相关;而上汽通用9月召回332万辆汽车,几乎囊括了旗下所有热销车型,让本就销量惨淡的英朗雪上加霜。
新一代福克斯
此外,福特旗下的福睿斯和福克斯持续低迷。其中,福睿斯全年累计销售15万辆,同比下滑47.25%;福克斯全年仅销售6.66万辆,同比下滑61.28%。业内人士表示,作为长安福特的热销车型,福克斯和福睿斯多年来无改款车型,外观设计和动力配置已与同级车型脱轨,销量下滑在所难免。而新一代福克斯和福睿斯的上市也未能解决目前的困境。
喜的是,此前不声不响的雪佛兰科沃兹成为美系品牌的绝对亮点。数据显示,科沃兹2018年累计销售25.21万辆,同比增长33.07%,占据榜单第八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车市整体负增长的情况下,自主品牌实现逆势上扬。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2018年自主品牌轿车累计销售239.9万辆,同比增长1.9%,市场份额提升0.9个百分点。其中,吉利帝豪累计销售22.47万辆,占据榜单第十位;吉利帝豪GL和远景累计销售均超过14万辆,表现值得肯定。
荣威i5
此外,从12月份的表现来看,自主品牌大有百花齐放之势。其中,上汽荣威i5自上市以来表现强劲,12月销量更是超过1.7万辆。此外,自主新能源也开始崭露头角,北汽新能源EU系列单月销量达1.26万辆,而吉利缤瑞也连续两个月销量超过万辆。由以往的势单力孤,到如今的百花齐放,自主品牌的未来值得期待。
<>宝宝支出上,家长们从来都舍得“下血本”:尿裤要用最好的,奶粉要喝最贵的,奶瓶要用最安全的。
不过,你认为的“最安全”,也不一定真正安全哦。
?
2019年3月,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以下简称“广州消委会”)对市面上30款热销的国内外奶瓶奶嘴进行了测试,样品包括好孩子、贝亲、新安怡、布朗博士、como tomo、爱得利等多个知名品牌,价格从25~258元不等,涉及玻璃、塑料、硅胶等多种材质。
《消费者报道》从消费者的需求和角度出发,结合本刊自有的CCR评价体系,对上述测评数据进行全面、客观、专业的分析和解读,最终得出以下有关产品的CCR指数及评价结果,希望能为消费者在选购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和参考。
< class="pgc-img">>;
测试指标
1. 化学安全性能:总迁移量、高锰酸钾消耗量、N-亚硝胺和N-亚硝胺可生成物释放量、2,6-二-叔丁基对甲苯酚迁移量、挥发性物质、双酚A含量、壬基酚含量、可迁移元素(砷、锑、钡、镉、铬、铅、汞、硒)
2. 物理安全性能:抗撕强度、容积精度、热能冲击测试、整体跌落强度
3. 标签标识。
测试结果
1. 爱得利、Annil Bear、贝塔、优优贝比、美儿贝比、恩尼诺等6款样品挥发性物质超标。
2. MAM检出风险性物质壬基酚。
3. 喜多在耐热冲击性测试中发生爆裂;Hegen未通过整体跌落强度测试。
4. 推荐整体表现佳、性价比不错的好孩子、贝亲、新安怡、Umee等。
化学安全性能:爱得利、贝塔等6款挥发性物质测试不达标,MAM检出壬基酚
制成奶嘴的主要材质是橡胶。在加工过程中,可能会残留一些未挥发完全的溶剂,以及橡胶本身含有的挥发性化合物等,这些物质种类繁多,具有刺激性、毒性。
奶嘴直接接触食物和婴儿口腔,使用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溶出会污染奶质,甚至通过消化道被宝宝身体吸收。长期潜伏累积,对免疫力尚未健全的婴幼儿会危害甚大。
我国《GB 4806.2-20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奶嘴》和《GB 28482-2012 婴幼儿安抚奶嘴安全要求》均对奶嘴和安抚奶嘴的挥发性物质做了规定,要求其含量不得超过0.5%。
然而在本期比较试验中,30款受检样品,有6款未通过挥发性物质测试,包括爱得利、Annil Bear、贝塔、优优贝比、美儿贝比和恩尼诺。
值得关注的是,表单中的爱得利PPSU带柄自动宽口径奶瓶,在此前的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的“2018年奶瓶奶嘴比较试验”中,同样因挥发性物质含量为0.69%,超出标准要求而上“黑”榜。
不过,爱得利品牌商回复广州消委会称,经核查,本次测试样品并非其原装正品,不属于其公司授权的正规渠道供货商销售。
挥发性物质含量超标,一般与硫化不到位有关,比如硫化时间、硫化温度未达要求,导致挥发物残留。改进硫化工艺,能极大地降低奶嘴中的挥发性化合物含量。
此外,一款名为“MAM可握水杯”还检出了风险物质壬基酚。壬基酚是一种典型的内分泌干扰物,在各种塑料工业制品、食品包装材料中广泛存在,比如奶瓶、矿泉水瓶、桶装水瓶等。饮用和食用被壬基酚污染过的水或事物,可能对人体的内分泌、免疫等系统产生危害。
不过,目前国内外标准暂未对奶瓶奶嘴中的壬基酚含量做出限定,因此结果仅具有一定参考性。
物理安全性能:喜多、Hegen耐用性欠佳,在测试中发生爆裂或损坏
每天要使用的奶瓶,物理安全性能如何呢?本期比较试验,广州消委会测试了30款样品的抗撕强度、容积精度、热能冲击测试、整体跌落强度等指标。
其中,抗撕强度、容积精度测试表现优秀,30款样品全部通过。
热能冲击测试考察的是奶瓶奶嘴在温度快速变化时的承受能力,因为奶瓶在消毒、冲奶过程中,需要经常接触开水,骤时温差可能达到60℃以上。极速的温差变化,需要奶瓶具有较好的耐热冲击性。
但试验过程中,一款“喜多一般口径方型玻璃奶瓶”样品发生了爆裂。该奶瓶材质为钙钠玻璃。相对而言,市面上普遍使用的高硼硅材质的玻璃奶瓶,抗热冲击性更好,能耐200℃的温差剧变。
< class="pgc-img">▲喜多一般口径方型玻璃奶瓶(图片来源:广州消委会网站)
>不过,该款产品有在使用说明书上标示安全警语:“在消毒及使用时,急冷急热温差不可超过45℃,否则容易发生爆裂现象。”因此,建议爸妈们在使用新购的奶瓶前,应当及时留意奶瓶使用注意事项,以免发生意外。
考虑到宝宝握持不稳,摔打奶瓶是常有的事。因此,广州消委会亦测试了样品的整体跌落强度(不含玻璃奶瓶)。结果发现,Hegen PPSU婴儿多功能奶瓶在测试中,奶瓶和锁紧环发生分离,且锁紧环内的螺牙发生轻微损坏。
< class="pgc-img">▲Hegen PPSU婴儿多功能奶瓶(图片来源:广州消委会网站)
>未通过整体跌落强度测试,意味着奶瓶耐用性有所欠缺,容易在摔打掉落中出现出现瓶体裂口,影响使用寿命。
综合推荐性能较佳的贝亲、新安怡、母贝儿
市面上的奶瓶材质繁多,本期测评主要选取的是受众面较广的三种材质:玻璃、塑料(PPSU或PP)和硅胶。
这三种材质的优劣各有不同,奶爸奶妈们可以做具体了解后,根据需求购买。
< class="pgc-img">>本期测评中,玻璃奶瓶表现较好的有新安怡、Bfree、好孩子;塑料奶瓶较好的是贝亲、贝儿欣、Umee、布朗博士;硅胶奶瓶中,比较推荐母贝儿、B&H。
如果您追求性价比的话,建议选择好孩子、贝亲,这两款产品性能表现较佳,安全项目过关,且价格在100元左右,值得奶爸奶妈们入手。
【特别声明】:本篇内容所采用的客观原始数据均来源于政府部门或权威机构,本刊根据自身评价体系进行进一步的综合分析和解读推荐,所提供商品评价结果仅限于原数据所关联的单一样品和型号。
>民以食为天,柴米油盐,一锅好米饭是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锅好米饭离不开一个好的电饭煲。
随着近些年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从吃饱到吃好过渡,少部分消费者继吹捧日本马桶之后,又开始对日本电饭煲煮出来的米饭津津乐道,几年前甚至从日本抢购几千元的电饭煲回来。国外品牌电饭煲煮出的饭真的比国产品牌的更好吃吗?
2020年5月,《消费者报道》汇总了京东、天猫、苏宁上热销的28款电饭煲的评价情况,对约3.9万条消费者评价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评分。
评价品牌
美的、松下、虎牌、象印、大松、福库、九阳、格力、小米、飞利浦、惠而浦、爱仕达、海尔、苏泊尔、奥克斯、小熊、半球、三角牌、康佳、长虹、奔腾、东芝、荣事达
评价指标
外观、煮饭、操作、内胆
口碑结果
1. 20款平价电饭煲(500元以下):
推荐美的、九阳。美的 MB-WFS4037评分高达9.0分,各项指标都得到消费者好评;九阳 JYF-30FE08评分为8.6分,“外观”“内胆”评价不错。
不推荐奔腾、荣事达。奔腾 FN2173被吐槽“煮饭”“操作”一般,荣事达 RZ-50B在评价中被消费者反映“做工差,内胆不好”。
2. 8款高端电饭煲:(500元以上)
推荐福库、大松。福库 CRP-HP0660SR在“煮饭”“操作”上得到消费者好评,大松 GDCF-40x61C在“外观”“煮饭”上得到青睐。
不推荐虎牌、象印。虎牌 SR-DC156-N“煮饭”较差,消费反映“不够香”;象印 NS-TSH18C外观、操作、内胆均不被认可,性价比低。
平价价位:国产品牌美的、格力、九阳得到好评,奔腾、荣事达煮饭不好吃
电饭煲目前价格区间较大,本刊将28款电饭煲分为了两个价位段进行分析:500元以下的平价价位,有20款电饭煲,国产品牌较多,技术上大部分都是底盘加热;500元以上的高端价位,有8款电饭煲,进口品牌居多,大部分都有IH加热的方式。
根据消费者评价数据,评价维度分为4个方面:外观(消费者评价喜不喜欢)、煮饭(消费者评价好不好吃)、操作(消费者评价容不容易)、内胆(消费者评价好不好用)。
< class="pgc-img">>
从20款平价电饭煲各项指标来说,消费者也评价不一。
外观上,被认为做工较好、外观较好看的是美的、惠而浦,消费者对其产品做工、外观较不满意的是长虹、荣事达。
煮饭上,被认为煮饭好吃的是美的、海尔,被认为煮饭不好吃的是奔腾、荣事达。
操作上,被认为操作方便的是美的、奥克斯,被认为操作不方便的是奔腾、康佳。
内胆上,被认为内胆不错的是格力、九阳,被认为内胆不好的是三角牌、荣事达。
口碑结果显示,20款平价电饭煲评分差距悬殊,表现较好的是美的 MB-WFS4037、九阳 JYF-30FE08评价较好,评分为9.0分、8.6分。表现较差的是奔腾、荣事达,评分为6.6分、6.5分。
< class="pgc-img">
▲美的 MB-WFS4037
>美的 MB-WFS4037评分为9.0分,在“外观””煮饭“和“操作”上都得到消费者好评。美的 MB-WFS4037宣称容量为4L,可满足3~7人的分量,具有8大功能烹饪菜单,可选择“柴火饭”“煮粥”“稀饭”等,可提前24小时预约,消费者在评价中描述“外形美观”“操作智能”“功能全面”等。
▲九阳 JYF-30FE08
>九阳 JYF-30FE08评分为8.6分,性价比更高,售价139元,容量为3L,适合2~3人的分量,消费者对其“外观”“内胆”表现评价也不错,消费者有提及“颜色大气”“美观大方”“内胆很好”“煮出来的米饭很香”等。
< class="pgc-img">
▲奔腾 FN2173
>20款平价电饭煲中,表现不好的是奔腾、荣事达。
奔腾 FN2173评分为6.6,容量较小,仅2L,在“煮饭”“操作”上均表现较差,被消费者吐槽“有异响”“味道好大”“易接触不良”“煮饭难吃”“没有米香”等,不予推荐。
< class="pgc-img">▲荣事达 RZ-50B
>荣事达 RZ-50B评分为6.5,价格较便宜,外形设计较传统“古老”,尤其“做工”“内胆”表现让人失望,消费者诟病“内胆太薄”“内胆割手”“内胆有划痕”“煮米饭容易糊”“内胆涂层容易掉”等,不予推荐。
高端价位:花2000元买个电饭煲值不值?虎牌、象印等日本高端电饭煲未获认可,国产大松性价比高
前几年,还有不少消费者从日本带回几千元的高端马桶、高端电饭煲,那么2000元买个电饭煲值不值呢?
500元以上的高端价位,进口品牌居多,尤其是来自日本的虎牌、象印、东芝等,这个价位的电饭煲一般做工更高端,与低端电饭煲普遍采用的底盘加热方式不同,大部分都宣称使用IH加热的方式,加热更均匀。
< class="pgc-img">>
从8款高端电饭煲各项指标来说,消费者也评价不一。
外观上,被认为做工较好、外观较好看的是大松、福库,消费者对其产品做工、外观较不满意的是虎牌、象印。
煮饭上,被认为煮饭好吃的是福库、大松,被认为煮饭不好吃的是虎牌、象印。
操作上,被认为操作方便的是福库、苏泊尔,被认为操作不方便的是象印、大松。
内胆上,被认为内胆不错的是福库、大松,被认为内胆不好的是象印、虎牌。
口碑结果显示,8款高端电饭煲评分差距悬殊,表现较好的是福库、大松,评分为9.0分、7.8分,表现较差的是虎牌、象印,评分为6.6分、6.2分。
< class="pgc-img">
▲福库 CRP-HP0660SR
>福库为韩国高端电饭煲品牌,福库 CRP-HP0660SR价格高达1980元,宣称使用IH加热360°均匀环绕,煲内压力可高达1.8倍大气压,温度高于100℃,在“煮饭”“操作”和“内胆”上得到消费者好评,消费者评价“内胆很厚”“操作简单”“米饭口感好”“功能强大”等。
< class="pgc-img">▲格力大松 GDCF-40x61C
>大松是格力的子品牌,属于国产品牌,大松 GDCF-40x61C评分为7.8分,在“外观”“煮饭”“内胆”上表现也不错,性价比高,宣称使用IH全方位立体加热技术,消费者评论“外观简洁大方”“内胆分量十足”“米饭软绵绵”“米饭较香”等。
日本品牌虎牌、象印等在此次口碑评价中均表现一般,评分分别为6.6、6.2,消费者对其较不满意。
▲虎牌 JBA-B18C
>虎牌 JBA-B18C在“煮饭”上表现较差,部分消费者投诉“煮饭难吃”“有塑料味”“煮出的米饭夹生”“米饭粘牙”等。
< class="pgc-img">
▲象印 NS-TSH18C
>象印 NS-TSH18C售价高达1699元,在“外观”“操作”“内胆”均不被认可,性价比低,不少消费者反映“饭没有香味”“内胆有划痕”“煮出的饭比较硬”“盖子很松”等。
其实从原理上来说,米饭好不好吃,除了和电饭煲有关,和大米的种类也有很大关系,日本电饭煲品牌,从设计之初用的就是日本的大米如越光大米,而国产品牌则要兼顾中国广大疆域不同品种的大米。所以消费者也不必过分追捧国外品牌。
测评预告
除了可以参考电商平台上的评价数据,消费者也可参考我们将电饭煲送到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测评对比的内容。请关注我们接下来发布的《电饭煲对比测评报告》哦。
【特别声明】:本篇内容所采用的原始数据均源自电商平台官方网站,数据客观真实。本报道中提及品牌仅代表该型号产品,不代表同品牌其他型号产品的评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