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不被人看好的咖啡店现在火遍全国,据数据显示,中国咖啡店共有10.8万家,咖啡市场规模也达到近3000亿元 。还有近年来爆火的奶茶,全国大约有48万家奶茶店,市场规模约为1020亿元,预计2021年将达到1120亿元。
< class="pgc-img">>那么咖啡和奶茶到底有什么魅力呢?咖啡不仅可以提神,而且味道香醇,经过多年的发展,去咖啡店喝杯咖啡也成了一种象征,代表着优雅和品质生活。同时咖啡店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点杯咖啡就可以安心的在这里办公或是看书一下午,还是挺惬意的。
而奶茶不仅在售价上低于咖啡,开店成本也远远低于咖啡店,而且一杯奶茶配料丰富,搭配多样,满足了年轻消费者既想吃又想喝的愿望。同时甜甜的奶茶会使人体分泌调节情绪的多巴胺,所以喝奶茶会有快乐的感觉,这也是奶茶能在年轻群体中倍受欢迎的原因。
< class="pgc-img">>但无论是咖啡店还是奶茶店,现在再加入进去能得利并不多了,真正获利的是那些在众人还没发现这个市场风口的时候,已经在做的人。所以有一双能发现市场商机的眼睛尤为重要,既然咖啡店和奶茶店的市场已经挤不进去了,那么新的市场风口又在哪里?
< class="pgc-img">>一直紧盯着市场的人应该会发现酒馆生意有了崛起的趋势,据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初年中国酒馆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79亿元,门店数量为4.2万,在接下来几年还将以10%的增速继续扩张。
一个亟待成长的千亿级市场,它有望成为奶茶店之后的下一市场风口。其中,海伦斯的上市对酒馆生意的崛起起了一定推动作用,许多餐饮企业也开始布局酒馆生意,盯上了‘餐+酒’赛道,从桂满陇到老乡鸡,从眉州东坡到喜家德。
< class="pgc-img">>还有近期火起来的粱大侠江湖酒馆也都是看准了酒馆生意的市场前景。据了解,粱大侠江湖酒馆在全国已有近百家,预计未来5年将会开到5000家。这个酒馆也一度被誉为“江湖圣地,美食乐园”。
前段时间,长沙又新开了一家,酒馆在装饰上重视营造自在江湖风,并对店内的细节做了细致的处理,不管是装饰设计还是到菜品选择上,都很用心,墙壁上还有很多江湖风格的手工插画,让人一进去就有种自在快活感。
< class="pgc-img">>而且酒馆里的酒也是品牌方独酿的,找来了国家评酒大师高连华、贡献文夫妇亲自把关,才诞生了这款“柔和不上头,爽口不呛喉”的粱大侠白酒。不仅如此,这款酒还有一特别之处,就是发光瓶,瓶体通透,握起来厚实又有张力,为这瓶酒更增添了一丝魅力。同时该酒也是主打“低度微醺感”,更加符合年轻人的饮酒习惯,当疲惫了一天后可以来粱大侠江湖酒馆小酌一下,这里的酒和环境会将人瞬间拉回一种轻松自在的状态!
< class="pgc-img">>酒馆生意的兴起,消费升级是其一大因素,这不仅是价格上的简单升级, 而是基于生活品味的理念升级。所以说,酒馆市场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市场风口,让我们紧抓时代机遇,做未来的先锋官!
茶店未来的营销趋势在哪?真的能够预测吗?
大家好,我是茶理杨,专注茶饮店铺经营管理与营销。我先请问你一个问题,未来可以被预测吗?你可能会回答,好像不太可能,只有算命先生,街头骗子才说自己可以预测未来。但,真的是这样吗?
20年前马云说,互联网将改变中国,这一句话,放在今天不算什么,但是放在20年前,那就是对未来的一种预测,他预测对了吗?对了!只不过他预测的时候,身边一样有人说他是大忽悠,骗子。(我们不谈论马云的功过是非,只谈论他的预言是否成真)
< class="pgc-img">>还有人预测,中国未来将会有上千万的光棍找不到老婆,这个预测对了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的农村老家,20多岁到40多岁的光棍就有几十个,(这仅仅是一个村哦)我相信你老家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由于咱们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男多女少,未来上千万的人找不到老婆的这个预测也基本属实了。
等等,像这种预测太多了,我就不一一举例了。所以,你现在觉得未来可以预测吗?肯定有人说,你这么能预测,你预测一个下一期的彩票号码给我,你看这就是典型的抬杠。行业预测是从宏观上预测,不是从微观细节上预测。
当然我今天对于茶饮行业未来趋势的预测,一样会有人说我“胡说八道”、“骗子”、“大忽悠”,不过没关系,懂得人自然懂,不认可的人你也就权当一乐,就当我啥也没说。
咱们言归正传,茶饮行业的未来当然可以被预测,作为茶饮人,我们也必须预测,所有的商业决策都是基于对未来预测。可以说,没有预测,就没有决策。
我们回顾茶饮行业的发展历史,从传统3块5块一杯的手冲时代(古)-台式、港式大行其道,比如一点点,米芝莲,港饮之港等(新),再到如今火爆的茶颜悦色,主打古文化(古),所以我们发现他的流行交替是有规律的,古-新-古-?最早期的coco多么火爆,火过了之后,又到前几年的一点点,简直是一茶难求,再到现在的茶颜悦色古风奶茶,排队8小时。(虽然coco一点点现在也不错,但是相比前几年正流行的时候,那是差远了)
< class="pgc-img">>我们看行业历史的规律是古-新-古,所以我预测下一个趋势是-新。那你肯定会问,喜茶奈雪也是最近几年流行起来新中式茶饮的典范,他们也是新啊,你咋不说呢?彭心的奈雪定位原本就是高端的,她是立志走向国际化的,她的目标是将奈雪打造成中国的星巴克,所以定位不同,就不可同语。(以后我也会花专门的篇幅解析喜茶和奈雪,这里不过多讨论)
那么这个下一个趋势-新,到底新在哪呢?
我们看过去的台式港式-新,在当时,他们为啥能流行起来?因为那个时候香港台湾偶像,台湾地区艺人到大陆发展的特别多,各种电视剧,电影,歌手,明星,综艺节目等,大放异彩,那么这些影视明星最能影响哪些人呢?是不是当下的年轻人才去追星,这些年轻人又恰好是奶茶的精准顾客群体,所以在这么一种台湾文化浸染之下,就衍生出了一片适合台式奶茶生长的肥沃土壤,有土壤,(台式文化背景)有空气(那些年轻的追星群体),一颗台湾+奶茶(台式奶茶)的小树苗,一下就引爆了。
所以不是说当时的一点点有多么多么好,只不过是一点点刚好踩准了当时的那个风口,把握住了当时即将流行的台湾文化的趋势而已。假使当时把握住趋势的是“二点点”、“三点点”,放到今天也就没一点点什么事了。
< class="pgc-img">>好,我们再看茶颜的古文化是怎么流行起来的?你想想看,过去的这几年什么最当道,什么最流行?是不是宫廷剧,古装剧?《芈月传》、《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等。喜欢看这些电视剧的人都是哪些人呢?是不是也是年轻小女生呢?这些小女生是不是同样也是奶茶的精准消费群体呢?(专业名词叫:顾客属性重叠)所以茶颜的成长史和一点点也如出一辙,有土壤(宫廷剧催生古文化的土壤),有空气(喜欢看宫廷争宠斗艳的八卦小女生),古文化+奶茶的这一棵小树苗,一下就长大了。
< class="pgc-img">>所以茶颜悦色的吕良在5年前也预测到了这个趋势,抓住了这个风口,所以成就了今天开业排队8小时的茶颜悦色古文化奶茶店。
所以台湾艺人的流行,宫廷剧古文化的流行放到今天都不叫新,只不过在当时称之为“新”,他们分别把握住了当时的“新”,所以才成就了他们的茶饮霸主地位。那么茶饮行业今天的“新”在哪呢?
注意,干货来了!要预测茶饮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你就要关注今天16-20岁的女孩在干什么?她们喜欢什么?为什么要关注16-20岁的人呢?因为再过3-5年,她们就成长为20-25岁的黄花大姑娘,是茶饮行业消费的中坚力量,所以你必须研究她们。
她们喜欢啥呢?喜欢新奇,惊喜,未知,触动,颜值控,暖心,精神寄托,二次元,盲盒,JK,IP控,肖战,鹿晗,蔡徐坤,王一博等。
以上的关键词就是我对未来茶饮行业趋势的预测,如果你能将其中的某几点融入到奶茶里面,并做到极致,你绝对赚大发。
如何应用呢?由于时间篇幅关系,我就简单的举例说明(后期茶理杨会详细给你们分享实操方案)。
< class="pgc-img">>比如盲盒,你们很多人不懂盲盒,盲盒其实卖的就是IP、惊喜和精神寄托。IP就是一个虚拟或者拟人化的媒介,用这个媒介将奶茶与顾客连接起来,不能让顾客感觉是跟一杯奶茶在对话,要跟一个“人”对话,(哪怕这个人是不存在的),因为只有人才有感情,才能社交,只有人才能寄托。你不可能跟一块石头有什么精神寄托,对不对?所以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惊喜如何制造呢?一句话概括:求不得!你要让顾客不太容易得到她们想要得到的东西,越得不到,越想要,越想要,越难以得到。比如积多少点,返一个她们很难得到的东西。
总之,不要说不懂盲盒,不懂什么肖战,蔡徐坤,你不懂就赚不到她们的钱,所以你必须得懂。
所以总结,趋势可以预测,哪怕你的预测准确率只有80%、50%、30%,你也得预测,没有预测,就没有决策,连决策都没有,你只能被无情的顾客所抛弃。
我是茶理杨,奶茶经营,如此简单,我们下期再见。
者|张超 编辑|罗丽娟
在网红茶饮茶颜悦色“闪退”深圳之际,一家赛道定位与其相近的茶饮企业已在我国西南地区迅速成长起来。
作为新中式国风茶饮品牌,成立于2017年的霸王茶姬,用时三年在亚洲门店数就突破240家。据官方披露的最新数据,目前累计销售饮品超过2000万杯,年GMV已经突破2.5亿,全球总门店数约为400家,2021年营收预计将达到5-6亿元。
即便是在国风茶饮代表“茶颜悦色”(2020年GMV超4亿元,到2020年底门店超300家)面前,这样的成绩也丝毫不露怯。
资本的嗅觉通常更敏锐。霸王茶姬本周宣布,2021年上半年,已经连续完成合计超过3亿元的A轮和B轮融资。其中,A轮融资由XVC和复星联合领投,投前估值7亿元;B轮融资由琮碧秋实领投、XVC跟投,投后估值已经超过20亿元。
它的野心并不止在西南市场,而是全国,甚至海外。
“茶饮赛道看似白热化,但真正走向全球化的品牌寥寥无几。”霸王茶姬创始人张俊杰告诉全天候科技,公司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版“星巴克”,走向海外,目前已经在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等国开设门店,“(马来西亚)开店策略就是全面对标星巴克进行选址。”
至此,要做“中国星巴克”的队伍再增一员。
2015年以来,喜茶、奈雪的茶的诞生掀起了一股“新茶饮”风潮,茶饮品牌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疯狂开设线下门店。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2017-2020年中国新茶饮市场规模已经从422亿元增长至831亿元,几乎翻了一倍;2020年底,现制饮品门店数约为59.6万家,新茶饮占比达65.5%,约为37.8万家;预计2023年新茶饮门店数可达50万家,新茶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28亿元。
新茶饮市场规模(图片来源:《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
另一方面,“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的茶上市即破发,2020年7月以来股价低靡,如今市值也只有170亿港元,与上市前被曝出的350-400亿元估值相差一倍,明显有跌落神坛趋势。
不少人对新茶饮这门生意也产生了忧虑,一时间竟分不清,这到底是风口还是泡沫;中国千亿茶饮赛道,到底又能容纳几个“茶颜悦色”?
快速“入局”,以数量战突围
时间倒回至2017年2月,喜茶首次在上海人民广场开店,正式开启了全国扩张步伐。
这家在珠三角颇具人气的新式茶饮品牌,一入上海迅速受到消费者追捧,短短数日就成为“网红”。即便购买一杯奶茶的时间长达3小时,依然阻挡不了消费者热情,等待购买的队伍不仅“挤爆”喜茶门店,甚至将商场大厅也占得满满当当。
彼时身处上海的张俊杰深受刺激,“以前茶饮行业是军阀割据状态,但见到广东地方性品牌喜茶突然在上海开店,还这么受欢迎,让我心里特别紧张。我意识到,再不回去创业就来不及了。”
对做成一家茶饮企业的渴望达到极致,很快,张俊杰辞掉了上海的工作回到云南,开始着手写创业BP。
要想在激烈的新式茶饮市场突出重围,一个差异化的产品定位必不可少。
2015年以前,国内奶茶市场基本处于奶茶“无奶无茶”的状态,所谓的“奶茶”产品均由奶精+茶粉冲泡而成。2015年,新式茶饮奈雪的茶、喜茶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但它们的产品大多也是新鲜水果茶,且售价偏贵,一杯接近30元。
在奶茶行业工作过十余年的张俊杰看来,整个茶饮市场有一定空白,这其中存在着奶茶升级的机会,主打茶味的奶茶将是茶饮红海市场中比较好的蓝海细分市场。
定位新中式国风的茶饮品牌霸王茶姬,就这样诞生了,并于2017年11月在云南昆明五一路开出首家门店。其产品主要采用原叶鲜奶茶,重点面向15-28岁的Z世代人群,产品价格定位20元上下。
而在选择产品风格时,张俊杰从一开始就坚定要做国风——霸王茶姬的品牌形象,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元素,Logo选用的是戏曲脸谱,但在人物眉眼部分又更为柔和,为让消费者一眼看过去不具备攻击性,“这也代表的是中国人的温良感。”张俊杰说。
无论是霸王茶姬的产品定位,还是风格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长沙网红品牌“茶颜悦色”。
可以对比发现,二者都聚焦在国风茶饮赛道,在产品策略、目标人群等方面有着极大相似之处,热门产品大多是具有国风特色的四字名称,如:茶颜悦色有声声乌龙,霸王茶姬则有花田乌龙;在奶茶制作工艺方面,茶味呈现优先于奶味和果味。
茶颜悦色在华中地区,特别是长沙,非常火爆,霸王茶姬在进入新式茶饮市场后一直深耕西南地区,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快速扩张,试图从侧翼突围;今年开始从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迈进,首站选址西南经济重镇成都;同时借助公司大本营云南的地理位置,向华人聚集较多的东南亚国家辐射。
霸王茶姬门店
不过,张俊杰表示,霸王茶姬与茶颜悦色目前同处于一个赛道,但霸王茶姬要走的是“数量规模取胜”的路径,用以追击茶颜悦色。
这个思路的逻辑是基于消费便利性考虑,当两种品牌价格、产品相差不大时,先进入市场的品牌往往能更早沉淀粉丝,培养消费习惯。一旦消费者成为某个品牌粉丝,再想令其转粉难度较大。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17日(成立两年),霸王茶姬门店数量达到140家,GMV破1亿元;截至2020年11月17日(成立三年),亚洲地区门店数量达到240家,全年GMV突破2.5亿,累计销售2000万杯;截至目前,全球总门店数约400家,2021年预计收入为5-6亿元。
近两年,霸王茶姬门店数和营收翻了约两番,速度惊人,但霸王茶姬的野心不止于此。
“我们严格来说,更对标星巴克。我们在国内是做下沉市场的星巴克,这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来提出的目标。”张俊杰告诉全天候科技,霸王茶姬在海外的马来西亚,已经全面对标星巴克开店,“星巴克开在哪里,我们在马来西亚就对标选店。”
“做奶茶亏本是不正常的”
要想以数量取胜,快速进行门店扩张、抢占市场份额,霸王茶姬首先就离不开资金支撑。
但在2021年以前,霸王茶姬并未引入外部资本,这不禁让人疑惑,它靠什么实现短时快速开店目标?霸王茶姬盈利能力究竟如何?
“目前我们超过90%的店铺都是盈利的。”张俊杰告诉全天候科技,盈利是从霸王茶姬创立开始就聚焦的目标,“坦白讲,做奶茶还亏本是不正常的”。
其实,新式茶饮要想盈利真的不那么容易。根据奈雪的茶披露的财务状况,其在上市前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18年到2020年前三季度,奈雪的茶分别亏损6970万元、3970万元、2751万元,累计亏损1.37亿元;2020年全年亏损更是达到2.03亿元。
有分析认为,奈雪的茶亏损主要是由于过高的成本开支。其中,材料成本占据奈雪的茶超三成营收,是最大的开支项目,从2018年到2020年,材料成本占总营收比重从35.3%升至37.9%。对比来看,一杯星巴克大杯拿铁的原材料成本仅约为13%,可见奈雪的茶做鲜果茶成本是真的高。
而霸王茶姬的产品定位和市场选择决定了,其成本开支较网红新式茶饮会有明显优势。
从产品来看,茶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原料。而云南是茶马古道的起源地之一,也是古树茶的起源地,这不仅保障了霸王茶姬茶叶工艺的稳定性,也能极大降低采购和运输成本。而在市场选择上,霸王茶姬从西南地区起家,避开了经济发达和茶饮品牌竞争激烈的一线城市,无论是门店租金还是用工开支压力都会小很多。
张俊杰向全天候科技透露,以云南地区为例,整个云南地区,平均店租3000-6000元/月,人工成本约2000元/月;而霸王茶姬在昆明最好商圈的门店,月销售额可以达到50万元,在店铺租金、人工成本都相对较低的情况下,盈利自然不成问题。
在霸王茶姬投资方XVC合伙人胡博予看来,霸王茶姬之所以能够做到单店盈利,最为重要的是产品力。
一直以来,霸王茶姬都是聚焦大单品战略,做经典款茶饮。这主要受到麦当劳、星巴克等全球连锁品牌的启发,畅销产品永远就是固定的几款,即便有产品创新也是围绕基础产品做改动。
在张俊杰看来,一方面,高度集中的SKU能够带来高度标准的自动化生产流程,极大提升人效,解决全球化人工成本高的问题;另一方面,核心拳头性产品能够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记忆,想到产品就能想到品牌。
除此之外,国风茶饮赛道的选择也迎合了时下广大的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他们爱国、崇尚国潮。
回忆当初投资霸王茶姬的过程,胡博予称,整个过程并没有持续太久,“从见到创始人到签署TS(Term Sheet,投资意向书)只有4天。最后那天是我和创始人从晚上开始聊,聊到凌晨三四点,第二天早上就签了。”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整个高管层不是浮于表面,而是对业务经营都非常了解。最后,XVC领投了霸王茶姬1亿元。
正当霸王茶姬在国内市场探索机会时,一次机缘巧合,马来西亚前羽毛球国手李宗伟发现了这个颇具中国风的茶饮品牌,并寻求马来西亚地区的代理经营权。双方经过几轮谈判,最终以合伙人的形式推动霸王茶姬成功“出海”。
据悉,目前霸王茶姬在马来西亚平均店铺面积在120-150平米之间,每个店铺现在销售业绩是国内两倍,全线店铺全部盈利。即便受到疫情影响,马来西亚门店也从去年的十几家,发展到现在接近30多家店。
而霸王茶姬的计划是,2022年全国门店数达到2000家以上,3-5年完成5000家门店布局。在完成国内市场拓展目标后,下一步就是进军欧洲、北美等市场。“两三年以后,我会亲自率队开始打海外市场,我们的重点都是打海外。”张俊杰说。
规模“困境”
在霸王茶姬“追梦”5000家店的路上,或许难的并不是走出国门,而是如何在竞争白热化的新式茶饮市场突出重围,如何持续保持企业盈利。
沙利文联合喜茶发布的《2020中国新茶饮行业发展白皮书》(简称“《白皮书》”)显示,2015年是中国新茶饮市场元年,近些年新茶饮市场规模历史增速近300%;尽管新茶饮市场近年来令人瞩目,却远未触及行业天花板,领先新茶饮品牌对比星巴克各层级市场的渗透率依然较低,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根据《白皮书》,截至2020年12月,星巴克已经在中国入驻超过180个城市,开设门店超4700家;对比而言,新茶饮的代表品牌喜茶,全国门店数仅690家,入驻城市58个,不及星巴克零头。中国新茶饮未来无疑拥有广阔的空间待渗透。
另一方面,新茶饮赛道已经出现了马太效应:头部玩家持续扩张,喜茶2017-2019年开店数从80家上升到了390家,奈雪的茶开店不到四年门店数也近200家;而中小企业倒闭潮也在同步进行,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国茶饮企业总数超30万,其中停业、清算、吊销、注销的企业超13万,占比高达43%。
入局者多,出局者也不少,新式茶饮“冰火两重天”景象下,就是考验品牌长期生存力的时候了。
复星全球合伙人、复星全球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丛永罡向全天候科技表示,供应链能力和管店能力是一个企业的核心能力。供应链能力相对静态,前期打造好了,后期无需频繁迭代;但管店能力随着门店数量级改变,组织一定会变,效果也会千差万别。
在丛永罡看来,新式茶饮市场目前并不算是发展放缓阶段,单一企业如果要加速扩张开店,必须找到与组织能力平衡点。“正常来说,企业应该保持规模且经济。如果打破扩张与组织能力的平衡点,开店规模超过一定数量,就可能出现规模不经济,管理半径无法更好管理规模内的溢出部分。”
可以看到,国风茶饮领头羊茶颜悦色虽然近两年也在快速开店,但仍然坚持直营模式。包括喜茶、奈雪的茶等头部茶饮品牌,成立以来均采用直营模式。所以,无论走到哪里,这些品牌产品味道总是大差不差,非常有保障。
在XVC合伙人胡博予看来,直营模式有利有弊,好处在于门店管控力强,利润也更丰厚;弊端在扩张速度稍慢,开店到一定规模后管理效率会下降很快。
显然,对于想要快速占领市场的品牌而言,直营无法短时间内满足它们的需求,只能选择门槛更低、成本更小的加盟模式。胡博予指出,加盟模式会更轻便,可以省去不少成本。
主攻下沉市场、产品均价不足10元的蜜雪冰城,就是其中代表。
近两年,蜜雪冰城通过加盟方式不断“开疆拓土”,据经济观察报报道,2018年时其拥有门店数超5000家,2019年11月就突破7000家,2020年6月上升至1万家,到了2021年10月,门店数已经突破2万家。
粗略计算,短短三年时间,蜜雪冰城门店数就翻了两番。9月30日,河南证监局官网还发布公告,蜜雪冰城拟在A股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正在接受广发证券对其进行辅导,已于2021年9月29日在河南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
凯度消费者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蜜雪冰城走的是特许加盟的模式,这样的模式让蜜雪冰城在很短的时间迅速扩大门店数量,在市场中往纵深推进。对于快餐餐饮品牌而言,对消费者的拦截是很重要的,因此门店密度足够大,数量足够多,相比其他竞争对手来说,优势会更大,更容易占领消费者的心智。
蜜雪冰城加盟模式的成功,似乎已经验证了“以数量取胜”的可能性。“后来者”霸王茶姬在快速扩张时也选择了开放品牌加盟,目前采用“直营+联营+特许经营”的组合模式。
区别在于,蜜雪冰城此前还有设置“区域保护”策略,在高业绩门店区域保护范围内,不再开设蜜雪冰城门店,以防竞品扎堆,最终导致门店业绩下滑甚至闭店。而霸王茶姬目前主要采用末位淘汰机制,门店密度过大的情况暂时较少。
一旦交出门店实际运营权,产品品质等非机械化的环节质量就很难把控,这对霸王茶姬的供应链和加盟商管理提出了巨大挑战。
不过,张俊杰对管理加盟商表现出了较大信心,他将加盟商管理总结为两点:管钱、管供应链。
“今天信息化建设已经非常成熟了,加盟商每卖一杯我都可以看得到,而且是实时性的;对于后端,我们成本卡也差不多要做完了,门店的实时物料我都可以接触到。”张俊杰向全天候科技透露。
“纵观整个餐饮行业,比如麦当劳、肯德基,都是加盟模式,这是非常主流的一种模式。”在胡博予看来,加盟不会影响企业的长久发展,但他强调,“前提是你能管得好这些加盟门店,有一套非常好的加盟管理体系。”
从地方区域品牌到全国性品牌,霸王茶姬已“摩拳擦掌”,看似准备充分,余下只需交给时间就可以。但恰恰市场给到它的时间相对有限。
茶颜悦色之后,区域茶饮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以潮汕文化为代表的英歌魂,以中原文化加持的眷茶,以福建泡茶文化定位的壶见……无不打着“国风”牌闯入茶饮赛道,在区域市场打起阵地战,已经抢先一步占领用户心智。
霸王茶姬要想实现“数量战”突围,在千亿茶饮市场占据上风,道阻且长。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