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南宁市书亦烧仙草品牌店被曝出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青秀区市场监管局于7月22日组织执法人员到被曝光店家南宁青秀万达书亦烧仙草门店进行现场核查。
市场监管部门到相关门店进行核查
检查中,执法人员发现已超过所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共13种,发现已腐败变质的草莓3盒,经拍照取证后均现场予以销毁。第三方检测公司现场对该店6个批次食品原材料及1批次半成品进行了抽检。执法人员当场下达了《询问通知书》,按程序责令该店停业,并拟对其进行立案查处。
除被曝光存在问题的青秀万达门店外,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还在全市范围突击检查了书亦烧仙草其他门店59家,其中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15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4份、《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4份、《监督意见书》6份、《询问通知书》1份,拟立案2起。
下一步,南宁市市场监管局将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门店持续进行后续追踪,确保问题整改到位,避免反弹。同时对全市所有奶茶店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重点排查使用过期原料、卫生条件差、加工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对检查中多次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的,将其列为重点监管对象,增加日常监督检查频次;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从严从重处罚。
来源: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 记者 苏昭宇 通讯员 黄晓文 黎铁
宁市市场监管局近期通报,对媒体曝光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书亦烧仙草”广西南宁青秀万达店进行现场核查,并突击检查“书亦烧仙草”59家门店,发现有15家门店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其中包括原料过期、草莓腐败变质等问题。
8月5日,书亦烧仙草广西区域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称,相关门店已经整改完毕。公司将对食品安全事项保持高频次、持续性的督导,对食安问题时刻保持“零容忍态度”。
据了解,书亦烧仙草创始人王斌在2020年一次采访中曾称,疫情暴发后公司提什么方针,加盟商就会按照要求去做。而这一次曝出的食安问题,却是对王斌的“打脸”。
与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品牌只开直营店不同,书亦烧仙草靠着加盟,开到超过5000家。但加盟店的弊端也显现出来,管理方面仍然存在难度。王斌也说过,加盟商很难100%执行到位。
事实上,食安问题也是新茶饮行业需要重视的问题,不少品牌都曾被曝光。资深消费品行业投资人吴晓鹏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奶茶店食品安全事故事件最近频繁曝出,既不是第一件,更不是最后一件,未来还会有。现制饮品的食品安全本身就是个难题,较之于工业化设备生产的预包装饮品,产品生产更加非标,操作过程更依赖人,环境和过程变量更多,本身应该有更多的管理投入和经济投入,但多数新兴企业没有做到。
南宁、成都门店先后被查出水果腐败变质
近期有媒体称,广西南宁青秀万达书亦烧仙草门店店内虽张贴着物料保质期限章程,但形同虚设。按规定,烧仙草奶茶(热)保质期4个小时,烧仙草奶茶(冰)保质期24个小时,根据时间推算,此前剩余的烧仙草奶茶应被处理掉,但是该门店店员将前一天剩余的烧仙草奶茶换贴了新保质期。
此外,该店的店员还多次踩踏操作台寻找物品。在店员脚边摆放的是用于加工茶饮的物料,店员跳下后也未对操作台进行清洗。
这一消息被曝光后,据南宁市当地媒体报道,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青秀区市场监管局于7月22日组织执法人员到南宁青秀万达书亦烧仙草门店进行现场核查,发现已超过所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共13种,发现已腐败变质的草莓3盒,经拍照取证后均现场予以销毁。
除了被曝光存在问题的青秀万达门店外,南宁市市场监管局还在全市范围突击检查了书亦烧仙草其他门店59家,其中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15家,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4份、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4份、监督意见书6份、询问通知书1份,拟立案2起。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监管部门也检查到书亦烧仙草百伦新宸店存在问题,包括店内三防设施配备不足,现场检查发现苍蝇;餐具清洗消毒不彻底,有残留污渍;无洗手消毒设施,消毒液与食用糖浆混放;冰箱内水果有腐败,并发现过期食材。
8月5日,书亦烧仙草广西区域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相关部门检查后,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以及相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书亦烧仙草进行了闭店整改。同时书亦烧仙草也进行了内部的自我审查。目前15家出现问题的门店,有14家门店已经完成相关部门的复核,已正常营业,1家门店因加盟商不符合要求进行了解约。
随后在8月6日,新京报记者获得的书亦烧仙草一份情况说明显示,事件发生后,书亦烧仙草的运营部与培训部对南宁市区所有门店进行到店整改,此后还将对门店保持高频的到店稽核频率。
加盟问题“打脸”?
书亦烧仙草创始人王斌曾对外称,疫情暴发后公司提什么方针,加盟商就会按照要求去做。而此次曝出的食安问题,却是对王斌的“打脸”。
书亦烧仙草主要依靠加盟扩展。8月6日,新京报记者拨打书亦烧仙草加盟客服热线,咨询加盟问题。客服语音称,“加盟要求年龄在20-40岁之间,全职经营管理门店,单店投资预算在40万元以上”。需要申请加盟资质,参加公司加盟商面试,之后再提交店铺选址的审核,最后才能确定是否能开设加盟店。
书亦烧仙草方面介绍,其对加盟商制定有专门的食品安全手册,已是多次更新升级后的版本,涉及门店、物料、店员伙伴、培训、检查、稽核等细则日常。比如抹布需要消毒正确、分区正确、使用正确、无破损、无异味。要求原物料保质期标签齐全,保质期时间贴格式书写标准正确,无过期变质原物料出现在门店或仓库。
值得注意的是,新京报记者在大众点评上看到,上述南宁书亦烧仙草青秀万达店的最新评价停留在7月17日,多数消费者给予4星以上的好评。但在评价中,也有消费者指出,该门店“环境和运营有点差,杯子乱放,摆放乱,门口台阶脏”。
对于南宁15家店同时被查出不合格,8月6日,书亦烧仙草负责人称,“是个别门店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不能说是整个标准有问题”。食安问题是双向的,公司对待食安问题加强稽核的次数并不少,但其中一方面是门店的执行到位问题,公司对加盟商的执行也是有奖惩的。
对于未来的食安管理,书亦烧仙草介绍,将会邀请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对加盟商进行培训,完善食安管控。所有新店营业之前,必须要有3个员工(必须要有签约人)到公司参加食安培训,考核通过取得结业证书才可以营业。每季度不定期针对加盟店做食安培训,每月督导至少到店一次,做食安检查及培训,市区及尾部门店至少到店两次。通过线上和其他方式对门店的食安问题进行稽核;设立单独的食安稽核任务,督导到店必须完成对门店的食安项的稽核与整改。对出现食安问题的门店进行顶格处罚,严重的进行解约处理,并保留进一步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依靠加盟扩张的书亦烧仙草出现食安问题,在资深消费品行业投资人吴晓鹏看来,从表面上看,奶茶店是所谓直营加盟、员工培训、安全教育等因素在影响食品安全,但这些事情之所以每个企业都明白却做不好,问题的根源是这两年奶茶企业在浮躁资本和网红流量的助推下,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公司的企业文化、品牌文化、组织认同尚未扎根导致的组织能力不强,是相较于保持一杯奶茶干净卫生的技术更困难得多的任务,中国现制饮品行业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快速扩张面临知识产权风险
2007年,第一家书亦烧仙草诞生。2013年,四川书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2015年,书亦烧仙草在四川省外开店。值得注意的是,书亦烧仙草品牌早期名字叫书亦85°tea,但在2016年底被面包品牌85°C起诉侵权。2017年,书亦85°tea改名为书亦烧仙草,并进入快速发展期。
公开资料显示,更改名称后,书亦烧仙草快速扩张,2017年,拥有500+家门店,组建华中长沙分公司,重庆、武汉和西安运营中心。2018年,拥有1300+家门店,多伦多门店开业。2019年,拥有3000+家门店。2020年7月17日,宣布旗下门店突破5000家。
让书亦烧仙草头疼的,不仅是商标,还有无休无止的山寨。今年1月27日,网上视频显示,有高仿奶茶店名为“弗亦烧仙草”开在书亦烧仙草正版门店旁边,有消费者称,“这是高仿门店在光明正大地侵权”。当时书亦烧仙草发布声明称,四川书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将加大对市场巡查力度,通过法律手段予以严厉追究,不惜成本维权到底。
通过天眼查,新京报记者发现,书亦烧仙草母公司四川书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涉及的14例诉讼中,有12例是关于侵害商标权纠纷的。其中,“弗亦烧仙草”也曾被四川书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起诉,但最终因“弗亦烧仙草”已注销,书亦烧仙草撤回诉讼。此外,正在进行的还有四川书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与重庆珂之斐商贸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等的诉讼。
烧仙草细分市场竞争加剧
不同于固体(粉状)奶茶、液体奶茶,新式现制奶茶的市场规模伴随着互联网社交、线上外卖等模式的兴起而扩大。新式茶饮的火爆,也带动各大品牌在细分市场发力,烧仙草就是一个被众多品牌关注的品类。
烧仙草原本是东南地区的传统特色饮品,正宗的古早做法是用仙草直接“烧”煮:先把仙草晒成仙草干,然后用慢火熬煮,再加上专用的食用淀粉(大米淀粉、马铃薯淀粉等),使之凝固成仙草冻。烧仙草在诞生之初就自带“有料”基因,这也是后来各家烧仙草茶饮品牌以“有料”作为主要卖点的来源。
“半杯都是料”,是书亦烧仙草的广告语,可能让消费者感觉性价比较高。因为一般奶茶都是由奶茶和一两种小料构成,小料的占比不超过奶茶的1/5,而书亦烧仙草仅基础款就含6种小料,如红豆、葡萄干、花生、椰果、珍珠等,光是配料就有半杯。凭借性价比,悸动烧仙草、书亦烧仙草开始快速扩张,烧仙草这一品类也开始热度上涨。
数据显示,2020年是烧仙草爆发的一年,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国餐饮行业中共有企业状态为在业/存续的烧仙草相关企业2301家,且注册资本几乎都在100万元以内。从地域分布来看,烧仙草相关企业数量排名第一的省份为四川省,共有348家,湖南省、贵州省分别以316家、206家排名第二、第三。2020年上半年新增企业636家,同比增长161.3%。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烧仙草行业的竞争中来,书亦烧仙草也面临着竞争的压力。
美团2020年3月数据指出,烧仙草的销量仅次于奶茶。书亦烧仙草受到消费者关注后,各奶茶品牌在门店陆续上架烧仙草产品,而多个品牌的烧仙草,如古妙烧仙草、零动烧仙草、小奕烧仙草等都在紧锣密鼓地布局。
根据《2020中国烧仙草市场大数据报告》,书亦烧仙草与悸动烧仙草作为烧仙草饮品领域中的两个头部玩家,无论是在产品的专业性、品牌知名度还是产业链的构建方面都远超其他玩家。华东是悸动烧仙草的优势区域,西南是书亦烧仙草的优势区域。王斌认为,相比于竞争,行业内更倾向于抱团发展。“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品牌间的良性竞争推动了茶饮行业的发展,让行业的接受度更大,产业的市场反而越做越大了。”
营销专家路胜贞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奶茶消费离不开小生活、小情调、小确幸、小欢喜、小意外、小满足这几种消费心理特性,带有稍纵即逝的流行特性。创新要获得市场认可,必须有独特特性,细分产品恰恰符合了这一要求,但这种创新不具备垄断性,很容易被模仿。
新京报记者 王子扬
编辑 李严 校对 李世辉
国连锁经营协会新茶饮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新茶饮市场规模预计达1498亿元,2025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但是为占领市场,不少奶茶品牌快速扩张,追求门店数量优势,却忽视了加盟门店的品控管理,使得门店各类服务问题、质量问题层出不穷。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食品安全是奶茶行业的生命线。据了解,连锁奶茶品牌对所有的食材都有规范的使用效期规定,具体来说,连锁奶茶店会在原食材、半成品上贴效期标签。效期标签包含食材名称、制作人、制作时间、到期或者最佳时间以及储藏方式,这一方面便于店员判断食材的使用时限,另一方面能加强公司督查人员对食材效期的管理,避免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
这么严格的制度,问题到底出在哪呢?湖北经视记者卧底调查了书亦烧仙草、古茗、茶百道在武汉的门店。
频改食材效期标签
过期继续使用
在书亦烧仙草武汉广埠屯门店卧底期间,记者被安排上晚班,临下班前,店长让记者检查门店内所有解冻的、开封的以及煮制的食材效期标签到期情况。该店店长说:“这上面的效期看一下,效期就是到明天的,但是到明天,不一定你来得及打(新的效期),就今天全部给它撕掉。”
第二天早上,记者来到店里发现,前一天被店员撕掉旧效期标签的食材都已经被贴上了新的效期标签。
按照书亦烧仙草总部规定,煮制过的黑糖珍珠、西米、芋圆的使用效期是冷藏条件下4小时,栀子花绿茶和黑乌龙茶在冷藏条件下使用效期是3小时。卧底记者发现,当天早上泡制的栀子花绿茶和黑乌龙茶,三个小时后没用完,按规定已经过了效期。对此,店员依然是“一招鲜”。
随后,湖北经视记者发现,店里的芋泥有一坨颜色不太一样的。
卧底记者观察发现,该门店一天最少要更换两次效期标签,中午十二点半和下午两点是固定更换效期的时间。而对于总部条例中,食材效期到期必须废弃的规定,书亦烧仙草武汉广埠屯门店的店员却有着自己的理解。
书亦烧仙草武汉广埠屯门店店员说:“那个过期并不是说它已经坏掉了,它的效期就是它(总部)给你规定,效期只能让你用这么长时间,到了这个点你就要换效期。”
隔夜食材频繁使用
过没过期靠嘴尝
因为随意替换效期标签,店员并不清楚食材是什么时间启用的,什么时候该废弃,所以使用过期甚至隔夜食材的情况不胜枚举。
图片中这些切好的西瓜块,它是在记者正式上岗的第一天店员切的。然而过了两天,记者发现这些西瓜块仍然没有被废弃。
提前得知督导检查
店员突击换效期标签
书亦烧仙草总部为了加强对门店的管理和督查,会设置督导经理的岗位,督导经理除了检查门店制作区的监控之外,还会随机到门店检查,防止门店出现违规的情况。
一天下午,公司督导经理来门店检查,记者正好被安排在替换食材效期。店员告诉记者:“不能让他(督导)看到我们的食材没有效期标签,或者过期的效期标签在上面。”
当天,督导经理在书亦烧仙草武汉广埠屯门店,除了发现该门店冰块使用和冰铲的消毒不合规以外,没有发现任何有关效期的问题。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三条、第五十四条的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者卧底发现,上述这些明显违反《食品安全法》的行为,并非书亦烧仙草一家独有,在古茗和茶百道,卧底记者都发现类似行为。
古茗
过效期食材与未过效期食材混用
在古茗武汉大智路门店记者发现,尽管店员一直和记者强调食材效期管理,总部盯得很紧,并且该门店微信工作群聊的公告中还赫然写着:“严谨篡改物料效期!公司查到会按次数一次1W罚款!!!”但是该门店篡改食材效期的情况依然存在,只不过更加隐蔽,并且店员对于效期的问题也十分警惕。
记者观察发现,该门店制作区的食材在并没有用完的情况下,后厨的店员仍然会去制作相应的食材。但是当记者提出疑问时,店员不仅支支吾吾不愿意回答,还提醒其他店员先别跟记者说。
记者经过多日的观察,发现该门店每天都在反复上演混合新旧食材的画面。之所以要在食材并没有用完的情况下马上制作新的食材,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方便篡改产品效期。
一份煮制好的“珍珠”效期时限是四个小时,按古茗总部规定,过了最佳期限的食材应该废弃,而该门店则为了减少损耗,店员会在食材到期之前重新煮制一份新的“珍珠”,然后将没用完却即将过期的“珍珠”混合到新煮制的“珍珠”里面,那么在新煮制“珍珠”的效期打印出来的同时,过期“珍珠”因为混合在里面,效期也被同步修改。
茶百道店员
督导下班食材效期就不打
在茶百道武汉和辰广场门店,卧底记者也发现了篡改效期的问题。同样是统一采用打印效期的机器来管理和规范效期的茶百道,门店店员又是怎么让效期常新的呢?
原来,茶百道武汉和辰广场门店的店员会将两份食材中,未过期的效期换到过期效期上,新打出的效期再贴到另一份食材上,这样就完成了效期常新。为此,店员还反复叮嘱记者,千万要留意临近效期的食材。该店员说:“有些东西你看它快过期了,就把效期标签撕掉,然后把效期标签换了。”
但是到了晚上七点半之后,门店却又不再关注食材效期是否过期,甚至食材有没有效期都变得不再重要。当记者提出,食材上面还没有打效期时,该店员便传授了一个“秘诀”:“你过来,我悄咪咪告诉你,一般七点半之后就不会有稽查和督导来了,一般像这种晚上要倒掉的我干脆就不打了,甚至前面的(效期)撕了都可以。”
明明茶百道总部对于效期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也会有督导人员随机来门店检查效期,但是门店还是冒着风险,明目张胆地替换效期标签。
茶百道武汉和辰广场门店店员说:“很多东西不可能就是说,真的这个时间到了就不能用了,不然成本太大了。就是正常操作,到时间过期的食材就要倒掉,但没有门店会这样执行,很浪费钱,也很浪费时间。”
来源:湖北经视
值班编辑:喻妍
值班审核:周艳华
值班编委:游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