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来源@视觉中国
钛媒体注: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亿欧网(ID:i-yiou),作者丨王跃霞,编辑丨顾彦,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抢跑上市的“新式茶饮第一股”,陷入了破发的尴尬境地。
6月30日,奈雪的茶(以下简称“奈雪”)如期登陆港交所。开盘报18.86港元,较发行价19.80港元跌4.75%,市值超320亿港元;开盘后跌幅一度扩大至11.72%,最低报17.48港元;截至发稿前,股价一直在18港元左右震荡,市值维持在300亿港元以上。
奈雪上市前夕,喜茶被传出即将完成新一轮融资。融资落定后,喜茶的估值将高达600亿元,是茶饮赛道目前金额最大的一笔融资案例,相比2020年3月完成C轮融资后的160亿元,短短1年多时间飙升了3.75倍。
如今奈雪的市值,还不到喜茶估值的一半。在高端现制茶饮的赛道里,市占率18.9%的奈雪一直被27.7%的喜茶压一头,本以为能吃到第一波资本红利从而弯道超车,奈何喜茶在资本市场的吸金能力更胜一筹。
面对并不买账的二级市场,奈雪还有机会反超喜茶吗?
微薄盈利难造血
亏损,是奈雪绕不开的争议。
从除夕夜递交招股书到上市,外界对奈雪的质疑从未停止。
奈雪第一次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净亏损2750万元,被认为是“流血上市”。即使奈雪在6月22日更新了招股书,经调整后2020年净利润达166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也并未扭转舆论。
短短4个月内实现盈利,并非营收在此期间实现暴增,而是通过运用财务手段实现了数据上的转负为正。据媒体报道,奈雪盈利的前提是剔除了优先股、期权激励、利息、税收带来的亏损,若不进行调账,2020年亏损约2亿元。
亏损的直接原因来源于加速扩张的门店。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奈雪的门店数为422家,这个数据在2019年末是327家,以此推算,奈雪几乎2-3天开一家新店。
这一开店节奏还将加速。奈雪在招股书中表示,计划2021及2022年在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分别开300间与350间门店,平均每天开一家店。
开设实体店是一项重资产投入。奈雪在招股书中披露,其面积在180-350平方米之间的标准店型,平均开店成本为185万元;面积在80-200平方米之间的Pro店型,投资成本为125万元。按照奈雪的计划,2021年及2022年分别开设300间及350间门店,投资成本分别为4.24亿元及4.86亿元。
未来2-3年仍处于快速扩张期的奈雪,每年的开店成本就需要4.5亿元左右。即使按调整后的盈利数据看,尚处于微弱盈利期的奈雪,也远远无法覆盖成本。
自身造血无法支撑快速扩张,无疑需要外部资本不断输血。从这点来看,奈雪抢先上市的意图也就不难理解。
跑马圈地的不止是奈雪,喜茶也如此。根据喜茶官网信息,喜茶目前在全国已经铺开822家门店,2020年底这个数字还是695。这说明,高端现制茶饮行业目前仍处于提升市占率阶段,无论是喜茶还是奈雪,都要开足马力。
大肆拓店,亏损在所难免。对于高速成长的初创型公司而言,亏损问题不大,能否持续性快速增长才是评估其发展空间的关键指标。这要求奈雪在快速扩张的同时也要提升单店盈利水平,若依然以低盈利性的模型开店,盈亏天平就会失衡。
而奈雪备受质疑的核心问题就在于此,目前其单店效益呈现下降趋势,也并未表现出稳定的盈利能力。
衡量单店盈利性的关键指标是单店经营数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奈雪每间茶饮店的日均销售额为3.07万元,2019年下降至2.77万元,2020年三季度末这个数字为2.01万元,同比增速由-10%下跌至-30%。具体到地区来看,一线、新一线与二线城市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单店日订单量也呈相同走势,2018年、2019年、2019年三季度末、2020年三季度末的数据依次为716单、642单、662单、465单。
只有客单价略微出现了上浮,从2018年42.9元上升至2020年三季度末的43.3元。如此细微的涨幅,也无法改变奈雪单店客流、营收下滑的事实。
考虑到新店开业的投资回收周期问题,开业一段周期的门店数据更为客观。奈雪将这项指标称为同店经营数据,入选门店的开业时间不少于225天或300天。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19年三季度末、2020年三季度末的同店销售额分别为5.8亿元、5.6亿元、12.2亿元、9.2亿元,同比增速由-4%下降至-24.6%,同店利润率也由24.9%下降至12.6%。
尽管奈雪对此做了解释: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新店增多,订单更加分散,门店客流与订单量恢复至正常水平。但这依然无法打消业内对奈雪单店盈利陷入瓶颈期的质疑。
拆解奈雪的成本结构,材料成本占37.9%、员工成本占30.1%、租金及相关开支占3.3%,扣除上述成本后的利润仅不到三分之一,还不包括运营、营销等其他费用。
更何况,还有更多没有进入成熟盈利周期甚至还没达到盈亏平衡的门店在“拖后腿”。奈雪披露的整体净利润率为0.2%,如此微薄的盈利水平显然不足以支撑奈雪在开店上的大跨步。
在单店盈利模型不稳定的情况下,批量开业的新店能否显现出规模效应,还要打一个问号,这也为奈雪未来的发展蒙上了一层迷雾。
处处是成本
成本居高不下,是奈雪的另一个痛点。
拆解奈雪的成本结构,其材料成本不断上涨,从2018年的35.3%一路上涨至2020年的37.9%,超过总成本的1/3。这由其主打鲜果茶的定位决定,不同于用奶精、果蜜调制成的茶饮,奈雪原料均采用新鲜食材。
奈雪在招股书中将茶饮行业分为三代门店,一代店的配料为奶精、奶茶粉、合成添加剂及人工色素,二代店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罐头水果和果酱,三代店采用的是上乘茶叶、鲜奶以及新鲜的时令水果,主要代表就是喜茶和奈雪。
使用鲜果、鲜奶不仅会使成本直线上升,还会受制于供应端价格的浮动。例如,奈雪的代表产品霸气草莓芝士全年都在售卖,但草莓是春末夏初的水果,秋冬季该产品的成本必然会上升。
奈雪的措施是在云南承包165亩草莓园,与源头合作确实能稳定价格、保证品质,但这也要求奈雪门店拥有稳定的产品消化能力。亿欧EqualOcean消费事业部分析师杨良表示,搭建供应链是一条长线战役,计算的是一次性投入和稳定性产出。若门店订单稳定增长,这才是一项划算的投资,否则只会成为负担。
人工成本同样不容忽视。在奈雪的成本结构中,2020年人工成本占30.1%。据悉,奈雪一家标准店有近20名员工,超过了同类店型的喜茶。
亿欧EqualOcean在一个工作日晚7点,实地探访了大众点评上人气最高的奈雪北京西单大悦城店。据观察,该店前台员工有14人,包括入口指引员1名、烘焙售卖师1名、面包分割师2名、点单师1名、包装师1名、茶饮师6名,还有两名在做记录的员工。据店内员工介绍,烘焙师有2名,上下午轮岗,算上操作间员工,总人数已超过20人。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奈雪的订单处理速度。订单处理速度直接影响到门店的运营效率,低效必然会拉高门店成本,降低顾客消费体验。
亿欧EqualOcean在晚7点30分通过小程序下单后看到,前面有47杯饮品,预计等待30-45分钟。按30分钟算,奈雪的订单处理速度是1.57杯/分;作为对比,曾有媒体测算过喜茶的订单处理速度为1.84杯/分。
不止是茶饮,烘焙也给奈雪带来不小的成本压力。
据介绍,该店烘焙品每天生产近400个,由于欧包不易储存,每4个小时报损一次,最后一次报损时间为晚上9点。亿欧EqualOcean观察到,截至当晚8点30分,受欢迎的嘟嘟系列欧包已经售罄,截至当晚8点30分,受欢迎的嘟嘟系列欧包已经售罄,魔法棒系列和圈圈系列仍有很多在架,但进店人数在逐渐减少,剩余产品不知能否售出。
如果说高端现制茶饮店本就是一项重资产投入的生意,那么奈雪主打的“茶饮+欧包”模式更拖住了它前行的步伐。一方面,员工、操作间的设置直接推高了单店成本;另一方面,欧包的报损率也难以控制。
更为重要的是,欧包似乎并未成为奈雪新的增长曲线。招股书显示,烘焙品贡献的收益从2018年的24.5%下降至21.8%。比起茶饮,16-25元之间的欧包消费频次更低,且消费者口味迭代的速度更快。
要讲好“一杯好茶、一口软欧包”的故事,并不容易。
奈雪需要爆品
奈雪似乎也意识到了烘焙产品的尴尬之处,已开始削弱烘焙产品线。
按照规划,2021-2022年新开的650家门店中,面积更小的Pro店占70%;Pro店内去掉了现制烘焙间,将欧包替换为轻烘焙产品,由中央厨房统一配送。70%的占比,意味着Pro店可能是奈雪未来的主力店型。
从单店模式来看,Pro店在尝试解决烘焙推高成本的痛点。去掉烘焙间、租金降低、人员缩减,理论上盈利能力会得到提升。但缺失其主打的软欧包品类,也可能会使门店客流减少。
为弥补品类缺失,奈雪丰富了产品线,开始售卖咖啡、拿铁。在大众点评的页面中,推荐的招牌产品不再是霸气系列的茶饮和欧包,换成了冰博克咖啡、巴斯克乳酪等专供Pro店的新品。但在评论区内,大家点的产品依然以茶饮为主,轻烘焙消费者一般以尝鲜为主。
丰富产品线是拓展客流与销量最常见的方式,但同时对品牌提出了更高的产品研发与生产要求。这也抛给奈雪两个问题:咖啡是功能性饮品,茶饮更偏向于娱乐性饮品,二者的消费群体重合度如何?若重合度不高,拓展产品线是否更会分散消费群体、削弱门店的核心优势?
破解同质化难题,困扰着茶饮赛道上的所有参与者。
亿欧EqualOcean消费事业部分析师陶艳梅表示,茶饮行业的技术壁垒很低,消费者可选择的品类很多,各家在口味上也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壁垒,于是大家都在不遗余力地迭代新品。一旦打造出爆款产品,品牌便会乘势抓住IP开发各种周边产品。
一个例子是,喜茶在爆品多肉葡萄之后,还推出了生打椰椰奶冻、雪山思乡龙眼等多款新品,甚至在推广爆柠茶上推出了买一送一的活动,但这些都没能成为下一个多肉葡萄。而爆火的多肉葡萄已推出两年有余,下一款爆品会是什么、什么时候出现,没人能够预知。
为了抓住爆款红利,喜茶与好利来联名多肉葡萄雪融芝士、层层爆浆葡萄蛋糕,与微风花联名推出多肉葡萄香薰,甚至与Adidas推出多肉葡萄鞋来延长产品流行周期。
这一策略有一定成效。在天猫的喜茶官方旗舰店中,多肉葡萄夹心冰棒是店内冰激凌热销第二名,入选天猫榜单冰激凌回购榜,这无疑拓宽了喜茶额外的盈利路线。由此,一款爆品对做年轻人生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摆在奈雪前面的问题是,每月新品不断迭代,但仍未产生一款“能打”且能带来长尾效应的爆品。因此在与喜茶的正面交锋中,奈雪手上并没有压制性武器可用,这也为其未来的走向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
写在最后
上市的聚光灯之外,奈雪的挑战依然严峻。
茶饮赛道强敌环伺,目前还没有出现拥有绝对竞争优势的品牌,头部品牌随时都有被弯道超车的可能。
在与喜茶短兵相接的战场上,奈雪需要的不仅是上市,还有供应链优势、品牌心智、市占率和爆品。
毕竟在二级市场,比起讲故事,大家更倾向于看业绩投票。
观
【北上广深上半年GDP齐超万亿】
今年上半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齐齐跨进“万亿俱乐部”,这是四大一线城市半年GDP首次集体跨越万亿大关。GDP总量上海以超1.5万亿元领跑,在增速上,深圳以8%领跑。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中,服务业对经济贡献高,制造业向高端发力快创新力成发展新引擎。四个城市的居民收入均超过3万元,消费支出四个城市均位居全国前列。(人民日报海外版)
【项目加码,基建投资再发力】
继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审批工作后,近期广东等地加码基建投资。专家认为,基建有望再度成为稳增长重要工具,强调“补短板、区域均衡发展”将成为新特征。随着万亿元基建投资蓄势待发、财政支出明显加快、地方债发行提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迎来新一轮发展,基建投资有望见底回升,后续稳基建政策有望持续出台。(中国证券报)
【监管层调研投行六类“潜规则”,部分券商纪检建设被批“薄弱”】
据悉,中国证券业协会2018年纪检监察理论课题组日前在一份内部简报中对投行业务的“潜规则”问题提出了总结、分析和措施建议。课题组调研中发现,投行业务潜规则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其主要可分为利用一、二级市场价差获利、与相关方之间利益输送、承揽阶段的恶性竞争以及干扰发行审核和监管等四点。课题组建议,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证券行业廉洁从业的监管,推动行业强化自律,提升证券公司廉洁自律管理质量。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监管层及行业对廉洁问题的重视,投行业务的潜规则生态将被进一步遏制。(21世纪经济报道)
【通道业务获区别对待 助力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信托公司《资管新规》过渡期指导意见已出台,其中明确对通道业务区别对待,严控为委托人监管套利、违法违规提供便利的事务管理类信托业务,支持信托公司开展符合监管要求,资金投向实体经济的事务管理类信托业务。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规定的意义更多在于明确监管对通道业务态度,给通道业务一定展业空间,有助于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国证券报)
【去产能进入新阶段 煤钢产业加速兼并重组】
随着煤钢去产能任务的大部分完成,去产能工作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了解到,未来将继续推进去产能深化,尤其是推进化解煤钢过剩产能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僵尸企业推出,加速煤钢产业的兼并重组。同时,还将有序释放优质先进产能,扩大优质增量供给。(经济参考报)
市场
【A股公司年内拟回购额达662亿元 比2017年全年增长661%】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今年以来至8月21日,A股上市公司公布的股份回购方案超200份,拟回购总额约为662亿元,而去年全年的拟回购总额约为87亿元,约增长661%。国家发改委市场所研究员刘翔峰表示,随着A股市场持续走低,上市公司进行回购或增持的案例正在显著增多。上市公司回购股份,通常释放的信号是股价被低估,回购股份则表明对公司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通常能够明显提振股价,随着股份回购规模扩大,有助于改善市场资金面,并形成对股价一定的支撑作用。(证券日报)
【基建项目信托融资回暖】
用益信托网数据显示,上周(8月13-19日)发行基础产业信托规模总计80.38亿元,环比增长48.69%。更长期限来看,8月至今,基础产业信托发行规模共计180.16亿元,平均年收益率8.67%,7月同期基础产业信托发行规模总计108.97亿元,平均年收益率8.45%。分析认为,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具有较强政策性,因此不确定性也较强。如果当前政策持续,信托投资基础产业的规模可能会有适度增长,不过随着银行介入的逐步深入,由于信托的资金成本劣势,未来增长空间有限。(21世纪经济报道)
【商业抵押贷款证券化指引出台渐近 现金流要求或趋严】
商业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指引出台时间渐近,指引对商业物业估值、收入测算、本息覆盖倍数等提出更严格要求。业内人士指出,指引落地之后,商业抵押贷款证券化融资总额将趋向合理:优质资产才能取得高额融资,劣质资产蒙混过关获得高额融资的概率降低;资产所产生的收入测算趋严,本息覆盖倍数要求提高,将进一步保障投资者利益。(中国证券报)
【险资试探性增加股市投资 大幅加仓时机未到】
对于现阶段的股市行情,多家保险机构以及年金管理机构人士较为一致,认为是市场摸底阶段,短期虽然具有不确定性,但是属于筑底阶段。即使不是绝对底部,也是相对底部,长期看,风险小于收益,具备投资价值。不过,具体的操作资金量并不固定,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属于具体投资管理人基于对市场的判断所做的调整。(证券时报)
【应警惕高净值人群证券账户被利用现象】
演艺明星等高净值人群一般账户资金量较大,但缺乏专业理财知识。这类人群也容易成为操纵者寻求的目标,容易成为实施操纵市场的工具。高净值人群需要审慎选择委托理财代理人,并在委托协议中明确要求所涉证券资金账户不能被用于违法违规行为。(证券时报
公司
【房企发债成本有所下行 融资仍是“头等大事”】
记者21日从多家机构获悉,上周万科、金地、保利置业、旭辉等房企均发债融资,成本呈下行趋势。对此,中银国际、华创证券等机构认为,接下来房企的融资端流动性边际改善或将持续。据Wind统计,截至8月21日,房地产企业发债(信用债)规模达3169.50亿元,已经接近2017年全年3312.68亿元的规模。其中,今年7月初至8月21日,房地产企业发债规模达852.32亿元。(上海证券报)
【币圈地震!腾讯:部分公众号涉ICO虚拟货币炒作被永久封停】
8月21日晚间,一则突发消息犹如在币圈扔下的一颗炸弹——金色财经、币世界、大炮评级、Tokenclub、比特吴、火币资讯、深链财经等多个区块链媒体公众号被腾讯封号。腾讯方面表示,部分区块链媒体公众号涉嫌发布ICO和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信息,违反《即时通讯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已被责令屏蔽所有内容,账号被永久封停。小葱区块链认为,也许这是币圈风雨欲来的前奏。(华尔街见闻)
【赛为智能500万违规借款牵出迷局 参股公司估值翻倍前蹊跷退出】
同样是投资赛翼智能,相比赛为智能,两次抄底赛为智能的广州海宜鑫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显然更胜一筹。赛翼智能成立不足一月,赛为投资就大幅溢价收购其38%股权,之后又是大力扶持,换来的却是赛翼智能连续3年业绩失诺,不承想脱手后不足半年,赛翼智能的估值就翻倍了,对此赛为智能也只能干瞪眼。(每日经济新闻
【香飘飘半年净利同比降近八成 推广费已接近新品营收】
最近,香飘飘披露了半年报业绩,香飘飘奶茶在今年上半年亏损了5458.6万元,同比下降78.92%。对于经营亏损增加的主要原因,香飘飘表示,公司于传统的二季度淡季中,持续加大了对液体奶茶的品牌广告费用、渠道推广费用、销售人力费用等资源投放,同比增加较多。营销投入能拉动香飘飘营收增长,但也会蚕食企业利润。2014年至2016年,香飘飘的广告费分别达3.33亿元、2.53亿元、3.59亿元,与此同时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85亿元、2.03亿元、2.66亿元。(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
【美三大股指齐涨 标普500指数追平历史最长牛市纪录】
周二美国三大股指全线上涨,标普500指数刷新历史新高,追平史上最长牛市纪录。此轮美股牛市始于2009年3月9日,总共长达3452天。标普500指数收盘上涨5.87点,涨幅0.21%,报2862.92点;纳斯达克指数收盘上涨38.20点,涨幅0.49%,报7859.17点;道琼斯指数收盘上涨63.50点,涨幅0.25%,报25822.22点。(每日经济新闻)
【美联储高官:再加息3-4次会收手 应重视收益率曲线倒挂】
达拉斯联储主席Robert Kaplan在论文中表示,美联储可能已经接近加息周期的尾声,对经济增长的阻碍正在浮现,再加息3-4次会触及中性利率,采取进一步行动前,应先评估经济前景和收益率曲线的水平及形状,曲线倒挂信号不容忽视。(华尔街见闻)
【货币大幅贬值 土耳其人也“拥抱”了数字货币!】
土耳其里拉兑美元今年跌超40%,或创新兴市场最差。里拉换成比特币比美元购买存在25%的溢价,但8月里拉跌至历史新低时,当地数字货币平台的交易量翻倍骤增。尽管比特币进入深度熊市,土耳其散户认为数字货币“更安全”。(华尔街见闻)
【周产5000辆的代价:特斯拉86%Model 3需“回炉返工”】
美国媒体Business Insider获得的内部文件显示,特斯拉在6月最后一周达到其关键生产目标,但单周生产的5000辆Model 3汽车中有4300多辆需要返工。每辆车平均需要37分钟返工。这意味着特斯拉当周Model 3的首次合格率约为14%。特斯拉的发言人告诉Business Insider,虽然其首次合格率是保密的,但重要的是要了解返工还可能包括小问题,并且大多数汽车在到达生产线末端时没有重大问题。(华尔街见闻)
每日经济新闻
红怎么选?这5支口红滋润好看又显白,帮你美翻每一天!
香奈儿#新色164
这款是香奈儿的夏季新款,颜色是温柔清浅的杨梅豆沙色,气质绝佳,厚涂的话是玫瑰调更浓郁,颜色也是偏紫不偏棕,薄涂的话就是荔枝玫瑰冰沙色,上嘴特别的滋润,好看,超适合夏季约会涂,显白度也是一绝。
< class="pgc-img">>Sisley#12巴厘岛
这款口红真的太适合夏天了,颜色是元气奶糯的杏仁奶茶色,不管怎么涂都有一种邻家女孩的清纯感,夏天的纯色用它就很有清新的感觉,关键是还很提气色,黄皮妹子也是驾驭的颜色,涂上也完全是气场全开,晒黑什么的都是浮云,涂上它显白到发光。
< class="pgc-img">>COLORKETY #R662
今年超火的一款口红,不管怎么涂,都是人见人夸,这款口红的颜色是红运赤茶色,上嘴又纯又欲,简直太美了,夏季出门涂也很有氛围感,重点是显白也很显气场,特别的有回头率。
< class="pgc-img">>MAC314#Mull it over
这款简直太上头了,属于越看越耐看的类型,粉粉雾雾的乌龙蜜茶色,巨显整个妆容,让你的妆容看起来更干净,更有感觉,这款口红夏天涂真的太美了,简直就是各位小姐姐的心头爱了,重点是不挑任何皮肤,黄黑皮也是可以驾驭的。
< class="pgc-img">>花钰集植物口红
这款花钰集植物口红,它颜色好看自然,简直是伪素颜神器,平时不爱化妆,或者不喜欢浓妆、追求自然妆感的姐妹来说,这款口红绝对不会出错,打造你的“专属色号”。上嘴后的唇部状态比用口红的时候好很多,既有口红的显色度,又有润唇膏的滋润度,真的非常nice!只要等过了几分钟后,唇膏会根据唇部PH至以及湿润度呈现出不同的颜色。日常素颜或当整个妆容偏向于淡妆时,涂上后轻松营造出一种清纯感,黄皮/白皮都很适合。简直就是“伪素颜”常备的武器啊!
< class="pgc-img">>薄涂是粉嫩嫩的水红色,厚涂的话就是樱桃色,涂到嘴巴上完全就是神仙配色,滋润度也是是超级好的。任何肤色都是不挑的,黄皮MM完全可以驾驭的,超级的显白,特别的衬肤色。让你从此撑得起浓妆艳抹,也敢于素面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