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餐饮网 王春玲
奶茶业已进入贴身肉搏阶段!
在成都春熙路附近的一条街上,书亦烧仙草、茶百道人流如织;
在长沙繁华阶段,几乎每隔百米,都有一家茶颜悦色;
在中原腹地郑州,那里是蜜雪冰城的主场。
……
今天我们介绍一位同样十分出色的茶饮品牌,被业内人士称为奶茶业的隐形冠军,11年来围绕三四线城市开出4300家门店,仅浙江省就有1300家,它就是古茗。
有人说读懂古茗的创业史,就读懂了三四线城市如何做餐饮,也读懂了奶茶行业的未来。
正值HOTELEX上海国际酒店及餐饮业博览会30周年,3月29—4月1日在上海虹桥国家会展中心开展之季,职业餐饮网联手HOTELEX共同发起的餐饮行业影响力人物特辑报道,对话古茗创始人王云安。
理工男卖奶茶:开业第一天只卖了102元!
像大多数餐饮创业者一样,王云安的一路也是在摸索中前行!
专注产品、内向腼腆的他具备了理工男的所有特质,大学毕业后他回到老家浙江台州大溪镇,就因为老家奶茶都太难喝了,从而萌生出创业开奶茶店的想法。
于餐饮经验为零,最初他也想加盟一个品牌,可最后走了一圈才发现部分奶茶加盟品牌都以割韭菜为主。
就这样,王云安披挂上阵开出古茗的第一家店,而该交的学费并不会因为他的一腔热血而幸免,开业第一天只卖了102元,十分惨淡!
古茗也像大多数餐饮初创品牌一样经历过混沌时刻,拿产品来说,高峰时有130款SKU,能在一杯里混合的食材,王云安基本都拿来实验,什么咖啡加盐加柠檬奶茶、薰衣草奶茶都尝试过,差不多一年多的时间古茗营业额只能维持在每天300元左右。
任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这个镇上走出来的小小奶茶店,这个开业当天只卖了102元的茶饮品牌,日后会成为奶茶业的头部品牌。
奶茶界的“隐形冠军”,在三四线城市开出4300家门店!
都说读懂古茗,就读懂了如何在三四线城市做餐饮。
在其长达11年的开疆拓土岁月长河中,几乎将主要火力都对准了三四线城市。
那么,古茗是如何成为奶茶界的隐形冠军呢?三四线做餐饮的打法又和一二线有何不同呢?
产品策略
1、不设爆品,顾客才不容易喝腻
提到烧仙草,人们会想到书亦烧仙草;
提到芒果饮品,人们会想到7分甜;
……
和大多数饮品品牌有招牌爆款产品不同,王云安有意不想古茗和某款产品绑定在一起,在他看来逻辑很简单:“因为三四线城市人口数量有限,很多商圈的人流量都不及一线城市写字楼里多,大城市可以换人不换菜,可是对于三四线人来说在有限的人口里做的都是熟客生意,过分突出爆款是很有风险的,一旦甜蜜期过了,顾客厌弃的将是整个品牌。
所以我们有点像零售行业的“无印良品”,不过分突出某款产品,但顾客选择我们意味着不踩雷、产品稳定、喝了以后超值。”
2、设30款SKU,三四线城市要丰富,一二线要精简
三四线城市因为人口有限,所以也意味着天花板较低,和一二线城市少而精不同,做熟客生意要考虑的是喝不腻,因此SKU要比一二线城市更丰富,同时要满足原材料聚焦,效率高等条件,过去古茗也有很多卖的好的产品被下架掉,原因就是原材料太过复杂,效率低。
而现在,古茗的开店策略也发生变化,进入了很多一二线城市,所以产品也进行了精简和聚焦,现在古茗有30多款SKU,大系列分为奶茶系列、水果茶系列、纯茶系列。
3、两款产品提供免费加珍珠服务
“珍珠”对于一杯奶茶来说至关重要,而现在绝大多数饮品店真实点餐情景要不是顾客忘记点珍珠,要不就是有些茶饮店加珍珠会另外收取加料费用。
在王云安看来,一杯奶茶的口感体验是重中之重。现在,古茗的门店内有两款饮品提供买奶茶免费加珍珠服务,就为给顾客一个完整的口味闭环体验。
4、产品本地化尝试,上新黄酒+乌龙茶饮新品
SKU丰富,不设爆品,并不意味着不做产品创新和迭代。
因为大部分门店都在浙闽赣,王云安觉得产品可以和江浙美食相结合,作为一个尝试点。
经过反复迭代,古茗将浙江关注度很高的黄酒和乌龙茶结合推出了“酒香沁乌龙”。
此外,他也非常注重团队的培养,会派团队参加HOTELEX参会及上海国际潮流饮品创意制作大赛,古茗联合创始人阮修迪将担任大赛评委,本人也会亲自逛展寻找好的原材料和供应商,就为给顾客良好的饮品体验。
(古茗新品酒香沁乌龙)
定价策略:
一顿饭的一半,切15元左右价格带
很多人认为在三四线城市竞争,就是野蛮拼低价,王云安并不这么认为。
价格虽然会影响复购,但价格只是其中的一个竞争优势,关键还要看我们的产品能不能打动顾客,我们的品牌消费者认同不认同。
古茗的定价也是依据市场消费能力而设。
不同市场消费能力有所浮动。比如,在江苏的很多县城,当地人的购买能力是很强的,因此17、18元的定价顾客也能接受。
所以,古茗这些年在进攻三四线城市的时候,也总结了一个定价经验,那就是在当地吃一顿刚需性快餐一半的价格就是杯均价格,这个价格带复购率也是最高的,现在古茗切的是15元左右价格带。
开店策略:
1、集中开店,省会城市最后入
零售鼻祖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说过:“开店一定要在某一个区域集中开店,当门店数达到一定数量后,业绩会一下子大幅度上升,优衣库在这一点上已屡试不爽,我把这一经验总结为‘统治优势’。”
十年前的王云安就明白了“统治优势”的重要性,他选择以三四线为主,随着三四线城市人口涌入高线城市、三四线门店不再是古茗唯一的选择,目前古茗已经进入更多的二线城市。
浙江做透以后,又继续攻城略地更近的江苏地级市,然后进军其它省市也采取了相同战略,从而巩固起自己的核心统治力。
现在,仅浙江省古茗就开出了1300家门店。
2、看密集度,2万人口开一家店
此外,对于选址王云安也不盲从,早期看人流量,基本上在统治优势强的区域,每2万人口开出一家古茗。
现在则更看中区域密集度,选址人员也采取“传帮带”模式,商业密集区有商业密集区选址策略,居民区选址有居民区选址策略。
采购策略:
供应链采收模式,核心关键部分自控
“想做大一个品牌,首先是市场容量足够大,其次就是供应链必须足够强。”
古茗在供应链上除了向规模要效应外,核心关键点还是要自己保证质量控制。
“不同商品的核心关键点不一样,比如拿杨枝甘露举例,芒果是市场通货,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会影响品质,所以我们就会在最后一公里下功夫。
但有些原材料是前边的生产技术很重要,有些则是源产地很重要”王云安说。
职业餐饮网小结:
从一个小镇里一天只卖百元的饮品店,到现在4300家门店的茶饮头部品牌,古茗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三四线餐饮企业如何突围的教科书。
就像王云安在某次大会上说的那样:行业发展的过程中,前有挑战者,后有追兵,最重要的是慢下来找到自己的核心能力,我们整个行业都不应该有侥幸心理,都要做得更好,这个行业才可以做得更远。”
日,不少市民发现,主打茶和奶的新中式奶茶店在济南特别流行。多家奶茶品牌推出原叶鲜奶茶类新品,珍珠、红豆等传统加料奶茶正在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珍珠奶茶越来越“凉”
“去小料”的鲜奶茶走红
7月20日上午,济南北部的一家奶茶店里,切水果、冷萃茶......老板陈璐和店员正在操作区忙碌着,为即将到来的周末客流高峰做准备。虽然距离正式营业还有一个小时,店里已经有客户开始来点餐。
20多平方米的奶茶店,规模虽不大,但销量却不容小觑。凭借着周边有学校、写字楼、社区的地理优势,陈璐的奶茶店夏季日销量多达近千杯。
“从加料奶茶到原叶鲜奶茶,产品都是随着市民口味变。”开奶茶店七年,陈璐见证了济南奶茶行业的发展变迁。
陈璐刚开店时,济南奶茶市场是台式奶茶的天下。用植脂末、乳粉等冲调的奶粉加上茶汤调底,搭配上珍珠、咖啡冻、布丁等配料,深受市民追捧。“我们当时店里的招牌产品就是黑糖珍珠奶茶,每天最多能卖五六百杯。”趁着当时热度,陈璐一口气开了三家门店。
开店容易守店难。去年开始,陈璐发现“老套路”似乎行不通了。黑糖珍珠奶茶一度无人问津,奶茶店日销量更是下降了六七成。
面对不少顾客点单时“有没有只加茶和奶的奶茶”的询问,陈璐意识到,传统奶茶“加料时代”已逐渐远去。为此,她特意去南方市场考察,学习“新型奶茶”制作工艺。
茉莉奶白、鲜柠檬红茶......记者注意到:陈璐奶茶店的菜单上有20余种茶饮,黑糖珍珠奶茶虽仍标注为招牌,但原叶鲜奶茶和水果茶却占据了菜单栏的“半壁江山”。
“它们现在是主流产品,口感喝起来比较清爽,单品一天能卖三四百杯。”陈璐说,比起以往“多加珍珠”“多加料”的饮用习惯,顾客如今更倾向于口感清爽、热量低的奶茶,也就是所谓的新中式奶茶。
陈璐介绍,冲调奶换成牛奶,茶汤换成现泡茶,成本虽有增加,但单价也上去了;加之珍珠奶茶销量减少后,节省下来的“珍珠”等小料成本,“新中式奶茶利润反而更高”。
以“珍珠”为例,其熬煮时间通常在一小时左右,但保质期大部分在四小时以内。若不能及时售出,只能被废弃处理,重新制作。如此模式下,人力和原材料成本都在无形中上涨。
各大品牌争相入济
本土品牌也加入赛道
不只是陈璐的奶茶店,20日,记者相继走访了霸王茶姬、古茗、茶百道、喜茶等品牌奶茶门店,其门店菜单显眼位置和推荐单品都是以新中式奶茶为主。
“我们现在主打原叶鲜奶茶,不推荐添加小料,目前已下架所有小料。”霸王茶姬店员告诉记者,奶茶配料结构十分简单。以该店一款名为“伯牙绝弦”的饮品为例,其选用茉莉雪芽为茶底,搭配新鲜牛乳及风味糖浆。此外,消费者还可根据喜好选择加糖多少。
在走访过程中,不少受访者表示:之所以点原叶鲜奶茶,看中的就是它没有加各种小料,很好入口;且珍珠、布丁等小料含糖量较高,难免会有担忧。
记者梳理发现,济南新中式奶茶的流行,事实上也反映出济南奶茶市场的激烈竞争。
2022年5月,霸王茶姬在济南宽厚里开出首店,如今该品牌在济已拥有45家门店。
一年后,爷爷不泡茶和茶话弄相继入驻济南市场,分别开出9家和5家门店。与此同时,茶香知、小座茶、不忘出茶、霓裳茶舞等新兴品牌也开始逐鹿济南。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目前济南现有奶茶品牌中,大部分新品都至少包含一款原叶鲜奶茶。而且在产品塑造上自有一套“公式”,从产品名称、产品结构到配料、产品包装以及门店设计风格都颇具中国风特色。
新品牌相继入局,老品牌推陈出新,新中式奶茶赛道愈发拥挤,无疑给济南本土奶茶品牌增加了“变量”。
2014年,诞生于济南的诺杯nuobei(以下,简称诺杯),乘着传统加料奶茶的东风,凭借奶茶+烧仙草这一细分赛道,迅速在市场扩张。2022年初,其门店数量超600家。
然而一年后,和所有加料奶茶一样,烧仙草这一品类也没能逃过“凉凉”的命运。随后,诺杯把目光转向了原叶鲜奶茶,并上市全新品牌——诺杯·茉莉鲜奶茶。
一系列的改变,让诺杯的门店生意持续保持在环比30%左右的增长。现如今,日营业额在15000元左右的门店也不在少数。
既是消费者对健康理念的追求
也是市场普遍追求效率的体现
“现在很多新中式茶饮都会标明热量和原材料,低负担控糖,喝起来更放心点。”在济南市民李雨晴看来,原叶鲜奶茶更符合“茶饮成分党”,有些消费者会细究原料中是否有植脂末、氢化植物油、反式脂肪酸等。
相关数据统计,超过八成的奶茶爱好者倾向于选择“少糖”,而超过五成的消费者更是选择进一步降低甜度。
“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健康。”谈及新中式奶茶爆火的原因,诺杯创始人吴玉波表示,原叶鲜奶茶原料主要基于茶叶和牛奶,用料简单,也更安全,符合消费者的消费理念和健康认知。“消费者对于东方茶文化的认同感日益提升,也是新中式奶茶得以爆火的关键原因。”
吴玉波介绍,以前奶茶茶底多为斯里兰卡红茶等国外品牌,但新中式奶茶全以中国茶为茶底。即便是夏季销量大涨的水果茶,茶底也是如此。不少品牌建立了茶叶生产基地,供应链稳定,易运输存放,茶奶均可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加上门店使用智能化茶饮生产设备,可以做到“千杯一味”,也大大提高了出餐效率。店员不用再去背复杂的制作表,培训成本也得以降低。同时,标准化流程和快速出杯,能让门店实现快速复制和扩张。
近年来,新中式奶茶也陆续迈开了“出海”的脚步。霸王茶姬、茶乙己、诺杯、古茗等品牌相继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多个国家开出门店,成为“墙内开花墙外也香”的生意。
不过,在新中式奶茶走红的同时,由于茶底的单一性,产品口味、包装大同小异,产品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
“接下来,还是要在茶底和口味上不断创新,提供更好的服务和营销活动,加大文化输出,才能让大众消费者持续青睐。”诺杯创始人吴玉波认为,未来,奶茶品牌在原叶茶上深度挖掘和更具性价比,将开拓更多消费场景和消费群体。(文中陈璐、李雨晴均为化名。)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管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源:饮力实验室
< class="pgc-img">>在饮品中,小料是口感点睛的存在。
各家茶饮店,究竟有多少款小料、都是什么类型?统计10个连锁品牌找规律。
01 10个连锁品牌,推出111款小料
喝到一杯饮品,小料有咀嚼感、有香气,是口感的点睛之笔。
1987年,台湾春水堂四维店店长林秀慧,突发奇想将自己最爱的小吃——粉圆混入冰奶茶中,发现口感出乎意料地好。
在店里试卖一个星期后,看到顾客反响甚好,春水堂创始人刘汉介取“大珠小珠落玉盘”之义,将台湾传统甜品粉圆重新命名为“珍珠”。
自此,开始了在奶茶里加料的历史。
< class="pgc-img">>在接下来30多年的演变中,奶茶中的小料增增减减、不断变化,到现在形成了珍珠芋圆、仙草布丁、奶油奶盖、五谷坚果等多种类型。
当下呈现的趋势是:奶茶中的小料越加越多,常被消费者吐槽像“八宝粥”、兑水的粽子。
奶茶店里,卖多少款小料更合适?哪个品牌推出的小料更多?各家售价多少?
统计了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古茗、益禾堂、茶百道、书亦烧仙草、1点点、沪上阿姨、7分甜等10个连锁品牌门店,目前可供消费者自由添加的小料种类、数量及价格,来做个对比。
< class="pgc-img">>02 对比分析:哪款小料更受欢迎、上得多?
1、哪种小料上得最多?
如上图,先来看茶饮店售卖的小料类型有多丰富。
按照类别,上述小料可分为珍珠芋圆类(圆形)、仙草布丁类(块状)、冰淇淋类、奶油奶盖类、五谷坚果类、水果果肉类、蛋糕甜品类、其他类等8大类,共111款。
其中,珍珠芋圆类(圆形)包括脆波波、寒天、珍珠、芋圆等,仙草布丁类(块状)包括仙草、冻类、粉条等,每一类别下都有不同口味和产品。
总体来看,以上统计品牌中,有不少于30种不同类型的小料在售卖。
< class="pgc-img">>从细分特征看,珍珠芋圆类(圆形)30款、仙草布丁类(块状)29款、冰淇淋类2款、奶油奶盖类13款、五谷坚果类23款、水果果肉类6款、蛋糕甜品类6款、其他类2款。
珍珠芋圆类(圆形)、仙草布丁类(块状)、五谷坚果类依旧是使用种类最丰富的产品。
也就是说,从目前门店来看,满足多料咀嚼口感的,依旧以基础小料为主。
但也有升级,比如从珍珠到寒天、波波,经典口味下的小料也在原料上延伸出新变化。
2、谁家小料种类多?
再从品牌看,在这8个大的小料类型中,1点点推出7种类型,喜茶提供6种类型,都是上架类型丰富的品牌。
大多数品牌,小料集中在珍珠芋圆类(圆形)、仙草布丁类(块状)、五谷坚果类、奶油奶盖等4种类型。
< class="pgc-img">>3、谁家小料数量多?
再对比各家的数量,这10个品牌提供的小料里,数量最多的是1点点和沪上阿姨,都是16款。
< class="pgc-img">>在总体趋势上,定价高的品牌,小料数量少,喜茶奈雪乐乐茶的小料数量少于其他7个品牌。
从平均数量看,这10个品牌上架的小料平均数是11款。也就是说,一家店推出10~12款小料或是大部分门店的常态。
4、谁家小料卖得贵?
先整体对比,奈雪的茶平均3.5元,最贵。定价高的品牌,如喜茶奈雪乐乐乐茶,小料价格整体更贵。
再计算所有小料,均价为2.5元,一半品牌高于此价格。
最后看单款小料价格,最贵的6元,如喜茶奈雪乐乐茶的芝士、喜茶1点点的冰淇淋等。最便宜的小料里,1点点有6款小料可以免费添加。
< class="pgc-img">>03 发现规律:
1家店卖12款小料,均价2.5元
在落地环节,小料的上架、流转,涉及到物料管理、食品安全、空间布局等。基于以上分析,茶饮店上架小料时,可以总结以下规律:
- 一般上架10~12款为宜;
- 珍珠芋圆类(圆形)、仙草布丁类(块状)、五谷坚果类、奶油奶盖类,是值得重点推出的4种类型;
- 小料均价定在2.5元,是市场平均值;
- 珍珠芋圆类(圆形)、仙草布丁类(块状)定在在1~2元,奶油奶盖定价4元上下合理区间。
总体来说,一家茶饮店适合上多少小料、如何定价、如何分装收费,依旧不是茶饮行业统一规则,需要品牌根据自己成本、管理要求核算,做进一步细致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