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街小巷上奶茶店如雨后春笋一般疯狂扩张,人们喜爱喝各式各样的奶茶,巨大的
商机也让很多投身于此的商人赚得盆满钵满,一点点,COCO 茶百道,蜜雪冰城,茶颜悦
色,喜茶等等。
<>月2日,无锡人的朋友圈又一次被账单刷屏了:一年一度让人“不忍直视”的支付宝年度账单又发布了。记者昨日从支付宝及支付宝口碑方面获取了最新的无锡“年度账单”,数据显示,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出门不带钱包成无锡人新习惯,奶茶、KTV和宠物则成为无锡人的“心头好”。
线上:无锡移动支付占比88%
2017年,江苏的支付宝用户移动支付占比为83%,创下新高。与此同时,数据显示电商平台上“钱包”的搜索量首次下降。随着支付宝推出收钱码、普及乘车码、支持扫码骑共享单车……只带手机出门,扫码、被扫码已成为中国人的日常,这一年堪称中国的“码年”。今年南京市以占比89%排名第一,随后是无锡、镇江。其中,无锡移动支付占比88%。有意思的是,“阿里数据”发布的数据中,过去3年,整个箱包类的搜索量和增长率均稳步上升,但“钱包”的搜索量在2017年首次呈下降趋势。
移动支付占比飙升的原因是目前遍布无锡的大小商户收银台普遍贴着两张二维码:微信收款码和支付宝收款码,现在,不管是在餐厅买单、商店购物,还是抓娃娃机和烤红薯摊,以及不是商户的公共交通,如最近火热的“一毛钱乘地铁”,同样手机支付即可完成。
另外,江苏各地的公共服务部门通过在支付宝、微信上开设“窗口”,已经能让无锡人不用出行,坐在家中也能缴费、办事。2017年无锡人在支付宝上的城市访问top3应用分别是交通违法缴罚、公积金查询和个税查询。
这一年,无锡人也更爱出境玩了:整个江苏省出境游的支付笔数比去年多了320%。无锡人最爱的目的地是泰国,香港,日本。
减少碳排是移动支付为社会创造的又一福利。通过在线缴纳水电煤、公共交通出行等低碳行为,江苏有2375万蚂蚁森林的用户,排名全国第二。无锡的蚂蚁森林用户数257万。
线下:无锡人使用口碑消费总额全国第12名
据口碑平台统计到的数据显示:2017年度,在线下使用口碑消费的地区中,上海市以消费总金额最高拔得头筹。无锡排名第12,比去年提升一名。
从口碑的统计数据来看,传统的超市、浙江菜、生鲜水果,是无锡市线下消费总额排行前三的行业。另外,便利店在口碑和支付宝平台产生的交易增速很快,对比2016年增长了4倍。除了移动支付在便利店场景的普及之外,便利店数量的增加和用户消费习惯变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口碑平台数据显示,从2016年到2017年,平均每个用户一年在便利店的消费从6笔增长到了10笔,增幅超过60%。尽管同样的产品在便利店的售价一般会比大卖场要高出三成,消费者仍然愿意为便利买单。
无锡人喜欢玩什么:喝奶茶、唱K、玩宠物
2017年,奶茶、迷你KTV和宠物消费,是线下消费出现的三个典型趋势。从口碑平台的消费数据来看,奶茶的年度消费金额打败了咖啡、面包,是2017年餐饮类目里的最火单品之一。口碑上,无锡人平均每个人的年度奶茶花费达到105元。而全国范围内奶茶的平均每笔交易在20元左右,仅比中式快餐低了10%。
K歌是线下重要的消费娱乐方式之一,2017年,其在口碑平台的消费额有4倍左右的增长。其中,迷你KTV在2017年成为新玩法,频频出现在热门商圈、交通枢纽和其他人流密集的场所,争夺用户的碎片时间。口碑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无锡的口碑用户单次在迷你KTV的平均消费大约在13元左右,而传统量贩式的KTV单次平均消费在170元左右。
除了吃喝玩乐,去年无锡人也在宠物身上投入越来越多的财力。2017年口碑平台上,宠物相关消费的增长高达10倍。无锡人带爱宠到宠物医院或宠物店,平均每次都要花掉304,在美容院的平均消费是484元。 (景玮)
>茶不再“低调”:成立6年后,他们首次系统性披露了门店经营数据。
《零售老板内参》今日最新获悉,截至2018年底,喜茶门店总数已达到163家。其中仅在过去一年时间,喜茶便新增了近百家门店——这一数字超过了成立头五年门店数的总和。
这一门店数更深层的意义在于,它确定了喜茶在新式茶饮第一大品牌的地位。此前,奈雪的茶曾告诉《零售老板内参》,过去一年奈雪陆续开出120家门店,截至2018年底,其总门店数已突破150家。
喜茶已开出的这些门店,主要位于一线/新一线城市,目前覆盖率达到90%。其中,2018年新进城市主要为新一线城市,包括成都、西安、重庆、武汉、天津、厦门、福州、郑州、无锡、常州、青岛、济南等。喜茶方面同时预计,2019年将完成对一线/新一线城市的全部覆盖。
这标志着,作为新式茶饮代表品牌,喜茶在2018年“解锁”了一项重要新成就:从一个区域性饮品品牌,真正变成一家全国新式茶饮连锁品牌。
摘掉“网红”帽子,他们转手扶起了一家饮品代表品牌。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喜茶2018两大关键词:开店、小程序
尽管在饮品市场话题性十足,但喜茶一向行事比较“低调”:创始人聂云宸很少抛头露面,介绍自家品牌的次数也屈指可数。这形成了喜茶最早的创业风格,不过也跟其门店布局规划有关。
在2018年之前,喜茶的全国开店策略为:主要布局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以及华南、珠三角等“大本营”市场。在这之后,喜茶才陆续进入了西南、中部、沿海、北方等主要城市,覆盖新一线城市成为喜茶全国布局的重要任务。
早期超一线城市的布局,显然主要是做门店“标杆”案例,从而保证全国范围内的轻度露出。而华南市场的深入布局,一方面跟当地茶饮消费比较成熟有关,也是在为后续全国扩寻找最优解。
“这些(新一线)城市的消费习惯、消费水平、商业活力包括商圈的成熟度,都已经足够支撑我们在当地完成2-3家的店的初期布局,”喜茶方面表示,之所以能在2018年高速线下扩张,主要得益于2017年从珠三角走向全国过程中,开店流程和体系逐渐成型并完善,以及与头部商业地产形成良好合作关系。
资本助推是喜茶扩张的重要前提。在去年4月,喜茶宣布完成由美团点评旗下龙珠资本投资的4亿元B轮融资,这让其成为新式茶饮又一“独角兽”企业,并使得扩张全面提速。
空白市场的开拓同时,喜茶新门店类型也应声推出:新旗舰店型HEYTEA LAB喜茶实验室店,去年国庆节前夕在成都首次亮相,此后又进入重庆、武汉、厦门、福州等新城市。区别于以往门店类型,喜茶LAB实验室店产品、场景等贴合当地消费市场,被重新设计一番。
在这之前,根据不同设计风格,喜茶先后推出了粉色主题店、黑金店、DP(白日梦计划)店、热麦店、HEYTEA GO(外卖)店等店型。其中,2018年在深圳、广州、北京、上海、天津、杭州、西安及新加坡等城市和国家新推出9家白日梦计划(DP)店;在上海、西安、南京、北京等地继续开出PINK粉色主题店。
出海是喜茶2018年新规划的业务方向,华人聚集的新加坡也应声成为出海首站,并且目前来看似乎成绩不俗。据悉,去年11月开业的喜茶新加坡Ion Orchard店,平均日售2000杯,高峰时期售卖数超过200杯/小时,其中布蕾波波茶系列,日销量达500杯。
新产品、渠道崛起:小程序用户达600万、推48款新品
LAB实验室店的全新推出,显示出喜茶在全国市场的扩张思路,发生了些许变化:即从原有的标准化复制,向“复制+定制”转变。体现在产品维度,过去的2018年,喜茶共推出了100余款周边产品,其中就包含针对当地限定推出的城市限定周边系列。
比如在成都LAB实验室店推出的“茶+酒”茶极客饮品——春不夜、夏会醉、秋晚归、冬未眠等,以及在香港首家门店推出的限定产品冰火鸡蛋仔等。
从整体产品研发来看,2018年,喜茶共推出了48种新品,其中包含水果茶系列7种、波波系列5种、冷泡茶1种、热饮1种、冰淇淋13种、其他限定1种、茶极客饮品12种、茶极客冰淇淋8种。
除门店产品外,新渠道的扩张也是喜茶2018年迈出的关键一步:2018年4月,喜茶GO小程序开始在单店测试,并在6月底正式上线。过去近这一年,这一新渠道成绩究竟如何?
喜茶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在零推广的情况下,喜茶GO目前已有600万用户,在小程序榜单中位列TOP100。小程序用户同样表现出较高的忠诚度,复购意愿较强,据悉,喜茶GO用户月复购率超36%,基于小程序“买茶”的习惯正在逐步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小程序渠道的出现,也减缓了喜茶门店的排队压力:目前,喜茶小程序订单占比超过35%,喜茶方面表示,这为每个门店每天节省了150分钟以上的点单时间。
小程序的价值不止体现与此,其背后更多表现出,喜茶门店系统数字化、以及会员数据沉淀和进一步转化的野心,从而建立和巩固品牌地位。
喜茶CTO陈霈霖此前在接受《零售老板内参》等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喜茶的品牌护城河,主要体现在产品、装修、技术三个维度。“产品(我们)比较有自信,装修是比较外在的东西。技术则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更好的护城河。”
新茶饮市场竞争加剧,品牌护城河何在?
中国现制茶饮市场正处于高速成长期,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中国新中式茶饮市场规模超900亿元。除喜茶外,市场上还有奈雪的茶、乐乐茶等品牌,并在资本助推下,实现快速扩张。
但这个市场并非一片蓝海,由于进入门槛低,奶茶店高速开店同时,也在以更高的速度迎来关店潮。联合利华饮食策划茶公司总监杨顺此前曾在公开场合透露出一组数据:2018年第二季度跟2017年第二季度相比,一线城市茶饮店的关店率为开店率的两倍,高达55%;而二线城市,关店率也略高于开店率。
而产品同质化严重,可能是这波关店潮最为关键的原因。这也直接加大了新品牌壁垒建立的难度。
喜茶在2018年的高速扩张,一方面在于标准化复制能力的打磨日趋成熟,同时也得益于资本的推动。但这背后更多反映出,这家新成长起来的连锁品牌,正在尝试从产品、场景数字化、交互方式等各个角度,以更具差异化的方式,与茶饮消费者打交道。
这种创新显然面临着一定试错的风险和挑战,但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案例和启发点。新式茶饮在2019年,或许会有更多“喜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