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餐饮网 程三月
“
从商场的“艰”与“辛”中,更折射出商场餐饮的“苦”与“难”。
”
疫情又一轮反扑,多地受到波及,千年古城西安还于前几日“封城”。
这两年来,零星反复的疫情成了最大的不确定, 其中,人员聚集、封闭型强的商场则成了“重灾区”。
原本熙熙攘攘的商场,突然变得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客流骤降,不少商场营业人员都比顾客还多,很多商场也熬不住,亏损、关门,自身难保。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寄生”于商场的餐饮处境更为不易。
为何商场客流下滑严重?疫情却不是唯一的锅。本文尝试剖析商场的视角来分析商场餐饮难做的深层次原因,与各位一起讨论。
疫情零星反扑,
“一夜之间商场一个人都没有了……”
“不扎堆、不聚餐、少出门”,这是自疫情爆发以来最常听到的号召。
而对于依赖高客流、享受人口红利的商场,人们居家和减少外出消费,给商场带来只有无尽的阵痛。
2021年疫情一直在零星反扑,广州、南京、郑州、杭州、西安等城市先后沦为疫情反复的旋涡中心,多个城市的购物中心客流下滑严重,客流降幅接近一半,甚至直接为0。
图/飞鸟与禾视频号截图
如在12月中旬,疫情突袭浙江,杭州各大商场客流骤降,就连平常最热闹的湖滨步行街,也鲜有人烟。
网友“强仔”在视频中写道,“似曾相识的疫情管控,我们的城市又病了。艰难熬过了2020,却可能倒在2021。原本热闹的商场,周六却门可罗雀。租金在递增,原材料在提价,员工工资在上涨,为了客流,降价促销成为常态。一边高成本,一边低毛利,似乎除了一句‘加油’已别无他法。疫情下的餐饮行业将何去何从?”
而在8月全国多地商场也受疫情反复客流下滑严重。据统计,疫情期间南京平均汇客指数降幅达到49%,客流减少近一半;郑州受洪灾和疫情双重影响,汇客指数降幅达57%;除此之外,当时的长沙和武汉购物中心汇客指数也分别下降43%和47%。
8月1日长沙空空荡荡的街头
图/@好摄梁山
不少商场停业配合疫情防控,而其中的餐饮商家则挨了“锤”,不仅没有收入,储备的大量食材也没办法消化,时间短,歇个三五天倒是没什么大事。如果时间长点,餐厅撑不住了,现金流跟不上,倒闭成为最后的选择。
疫情反复下,商场餐饮复苏之路屡次被打断,商场客流总体也很难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据汇客云数据显示,2021年国庆假期间,全国购物中心总客流7.86亿人次;场均日客流26766人次,相比2020年国庆下降8%,相比2019年国庆下降24%。
9个月新开273个商场,
“开业潮”与“关店潮”并存
而一边是客流下滑严重,一边却是商场迎来“开业潮”。
去年受疫情严重影响,很多商场新项目筹备或延后或不能开业,随着疫情暂缓,去年的蓄力,在今年得到了爆发。
据联商网统计,2021年前三季度全国新开业的商业项目数量为273个(不含专业市场、家居商场、酒店及写字楼、纯商业街区,商业建筑面积≥2万方),同比去年上涨65%。新增商业建筑面积约2550.25万方,同比去年上涨87%。
这意味着,本来出门的人就越来就少,但商场的饱和度却越来越高,僧多粥少,严重分流,商场就不得不面对“关店潮”。
有的新开商场盲目开,开得太快,又开得太近,甚至一公里内开出两家,其中一些就因为自身的运营、管理不到位,难吸客,平时商场的服务员都比顾客多,老商户熬不住或搬迁或倒闭,新品牌一进去就是个死,慢慢沦为“鬼楼”,不得不关门大吉。
商场空置率居高不下,仅仅在12月份,就有不少商场就传来了倒闭的消息:
曾经占据石家庄时尚潮流C位、经营了14年的新天地商场闭店,退出历史舞台;
唐山勒泰中心也于前几日起闭店暂停营业,准备改头换面明年再来;
继广州王府井百货歇业后,陪伴了老街坊15年的摩登百货海购店也将闭店;
开了27年,曾是重庆时尚百货“顶流”的富安百货宣布下月底闭店……
连商场都倒闭了,那商场餐厅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
而且,不仅是疫情期间,近些年,购物中心的数量都在“饱和式”激增,2017至2020年,中国购物中心数量由5300家增长至6900千家,预计2021年将达7500千家,厮杀惨烈。
“消费者时空抢夺战”中节节败退,
商场总流量下滑
而事实上,疫情虽然是商场当下客流下滑的“罪魁祸首”,越来越饱和的商场分流是“雪上加霜”,但更为本质的或许是商场的总流量在一直下滑。
购物中心原是消费者最大的线下消费场景,而在互联网时代,电商巨头和社交、娱乐APP在空间和时间上疯狂抢占大批年轻消费者:
在空间上,阿里、京东、拼多多三大电商寡头去年的成交总额突破12万亿,对线下购物形成巨大“挤出效应”。
在时间上,互联网巨头构筑线上全民级游戏、社交、娱乐,挤占大量消费时间,“Z世代”人均每月花费在视频娱乐上接近50个小时。
而据脸脸科技提供的全国购物中心客流数据显示,购物中心的消费主力是20岁至40岁左右的年轻女性。一个典型的消费者月均光顾购物中心2.9次,单次光顾3.9家店,店内停留时长约18分钟,也就是说他们每个月逛商场才花3.3个小时!
在这场“消费者时空抢夺战”中,商场节节败退,服装、零售等业态受电商的影响,日子不好过纷纷撤租,商场招商难,这时餐饮就成了“接盘侠”。
餐饮从租金便宜的顶层频频“下楼”,成了商场保证其长期、持续客流的重要法宝。以往购物、餐饮、娱乐的7∶2∶1“黄金比例”已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1∶1∶1联袂主演的消费模式,一些综合体的餐饮比重甚至达到50%以上,还不断涌现出一批纯餐饮综合体。
然而,餐饮“下楼”也就意味着餐饮老板们要承担更加高额的租金,租金只涨不跌,竞争对手还越来越多。以前50家餐厅争100个顾客,现在100家餐厅争50个顾客,不得不打价格战,这其中的苦只有餐饮老板自己知道。
商场老化、红利殆尽,
陷入“第二增长曲线焦虑”
每个业态都有生命周期,商场亦是如此。
商场渠道红利逐渐消失,早已进入存量时代,传统的商场更是陷入了“自身难保”的困境。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去年的跨年演讲中说道:“2021年我们会看到很多让人恐怖的空壳式的购物中心,购物中心的拐点时刻到来了。”
“传统的商场、购物中心的主要格局是什么样呢?一楼黄金、化妆品,二楼少女服饰,三楼淑女服饰,四楼是男装,五楼是运动服饰,底层是超市。
如果购物中心是这样的格局,它们都会死,都会变得空空荡荡,不管有没有疫情。”
的确如此,商场正在面临一场巨大的洗牌和挑战:一方面大部分商场业态传统,无法适应新消费趋势;另一方面,国内商场数量已经趋于饱和,客流稀释严重。
商场餐饮也跟着受挫严重,据统计,商场中能够盈利的餐饮品牌仅为20%,剩下80%的铺位则常年“换主人”。
当人口红利见顶、消费风口更迭,大多数商场都面临着“第二曲线焦虑”。
但无论是老牌商场还是新开的购物中心也没有束手就擒,而是开始探索转型。
从不断融入“绿色、潮玩、VR、色彩”等元素进行升级的空间场景,到首店、概念店、旗舰店规格等级越来越多元的品牌店铺,再到覆盖全客群全场景的服务运营,文和友等项目走红让主题街也成为了吸客的一大利器,“室外场景室内化”也成了一大趋势。
职业餐饮网小结:
商场和商场餐饮一直都是绑在一根绳上的蚂蚱,唇齿相依,休戚相关。
客流是商场的生命线,也是商场餐饮的生命线。疫情致命打击、市场饱和、被电商抢夺了顾客、红利褪尽自身老化,这四大祸因却让商场客流骤降。
在这四座大山下,商场客流下滑已经成了不争的事实,也成了商场餐饮不可言说的痛。
每个个体都在大环境下裹足前行,连商场都自身难保,那寄生于商场的餐饮怎一个“惨”字了得。
饮店选址门面的7大商圈:商业街、商超、社区、学校、车站、工业园区、景区
餐饮店商超分为,商场、超市
商场餐饮区一般在负一楼和顶层
< class="pgc-img">>商场负一楼适合做奶茶和小吃,顶层位置适合做大餐。
商场负一楼都是10-15平米的档口铺面,有公共就餐区,适合做卤味、炒饭、炒粉、麻辣烫、麻辣香锅、馄饨、烤鱼饭、黄焖鸡米饭等快餐小吃店,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产品才能在众多小吃中脱颖而出,出餐快是核心。
< class="pgc-img">>商场顶层一般适合大餐或者品牌商家入驻。商场入驻顶层都会需要品牌和品类审核,顶层出来火锅、烤肉、炒菜等餐饮是多品牌的,除了这三大类,其他品类可以签独家(奶茶不行)
商场选址门面就需要看是否适合自己的项目品类,是在负一楼还是楼上餐饮区。一般商场租金越往上走租金越低,负一楼的租金会比楼上餐饮区租金高。部分商场需要进场费一般在3000-10000之间,入驻商场前需要了解清楚,租金、物业管理费、是否可转让、是否有进场费,进行成本核算,做好定价和利润分析
营业额预估公式:人流量X进店率3%X购买率80%X客单价=营业额
营业额-原材料成本-原材料损耗=毛利润
营业额-房租-人工-水电=净利润
在商场里开过餐饮店的都能深深理解这句话,在商场里开店,大半条命交给商场啦,商场人气好你就有生意,商场人气不行你就没生意。命由商场不由你。我之前做商场店都是在一个商场蹲点7天时间,上午11:00到下午14:00,下午17:30到21:00,周一到周日,餐饮区的人流量,如果是新开的商场,就需要参考是否有些大牌餐饮或者网红商场入驻,新开的商场参考的因数很多,具体想要了解的可以私信我或者留言。
超市门面,一般适合做凉菜和卤菜、小吃小项目。超市一天营业额在三万以上,租金在800-2000之间。基本上一个月除去成本万八千还是可以挣到的,比打工强。
想要了解更多餐饮选址和餐饮项目的可以私信我或者评论留言,会一一回复。(麻烦点个关注)
饮创业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想开餐饮店得有清晰的思路和具体的规划,还要懂得怎么去选店铺地址、店内装修风格、餐饮的设备采购、以及经营管理。下面来学习一下网红的上饶姥食汇麻辣烫店长邓娇的开店经历。
邓娇:“首先要明白怎么选址,虽然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没有选好店铺地址也会导致餐饮店开不下去,所以选址要因地制宜例如在商业集中区、各大高校附近、大小型商场周边等等均可,快速的抢占美食市场。我选择的姥食汇麻辣烫对考察选址这方面都是力求精益求精,所以选址这方面我也没操过心。”
邓娇:“开餐饮店还要了解自己经营的餐饮店群众客户,一般像麻辣烫消费者大多为年轻人,或上班族。学生群体也是其中之一。而这类消费者则最喜欢物美价廉的食物,所以麻辣烫店的定价位应该亲民实惠,符合大众消费。”
邓娇:“像不懂又想做餐饮的小白一定要找好品牌,我选择的姥食汇麻辣烫拥有连锁系统,商标,管理,运营模式。相比自己去独创事业,姥食汇麻辣烫让我在时间资金精神上都减轻不少负担,对于完全没有生意经验的人来说,更是可以消除许多不安和资金危机,而且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