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金融中心的建设,开启了广东金融高新区城市“天际线”的第一次飞跃。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
工作日的佛山南海桂城灯湖东路周边,总是一派车水马龙的景象。不远处的广佛线地铁千灯湖站外,多趟接驳车陆续驶出,将一批批“广佛候鸟”送到两公里内的友邦金融中心。
在友邦金融中心一座,14台电梯飞速运行,白领进进出出。以电脑、电话等为媒介,每天数以万计的信息、数据经过上传、处理,从佛山汇聚、流出,并快速发往全国各地。
14年前,友邦金融中心的建设,开启了广东金融高新区城市天际线的第一次飞跃。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友邦金融中心成为该片区金融后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毕马威等国际巨头进入佛山的“入口”,并逐步崛起为该区域纳税贡献过亿的“亿元楼”。
●南方日报记者 李欣
广佛“候鸟”就业地 集聚超6000名白领
工作日上午9时30分,友邦金融中心一座8楼,毕马威全球商务服务(广东)有限公司的办公室内,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忙碌地处理数据。在这批员工中,需跨城上班的人员不在少数,每天约有200人穿梭广佛两地。
友邦金融中心距离广佛线地铁金融高新区站、千灯湖站直线距离均约1公里。上述两个地铁站,是佛山南海辖区范围内距离广州最近的地铁出入口。正因为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区位,友邦金融中心成为不少“广佛候鸟”的就业选择。
时间回到2007年。这一年,广东金融高新区授牌成立,友邦金融中心立项兴建,是友邦保险集团在中国唯一持有产权的物业。项目共分两期开发,首期于2013年落成投用,成为广东金融高新区首个落成的超甲级商务楼宇。友邦金融中心二期则于2017年3月投用,项目整体落成的一年后,友邦金融中心纳税总额即突破亿元。
在随后的发展历程中,友邦金融中心以金融服务为主攻方向,助力本土实体经济发展。数据显示,2020年,进驻友邦金融中心的共有9家企业纳税超500万元,4家企业纳税超千万元,是广东金融高新区聚焦金融业,推动“楼宇经济”发展的代表之一。
作为友邦保险集团后援服务基地,友邦金融中心承载了友邦保险后援服务业务总部、培训中心及友邦佛山、湛江等广东地区前台运营业务。当年友邦保险集团后台中心落地佛山南海,就明确将在此加快打造后援服务基地,将广东现有的大部分后援中心及其他辅助服务部门,包括呼叫中心和培训中心整合到广东金融高新区。
与此同时,进驻友邦金融中心的企业也主要以金融后台为发展方向,更多的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撑等作用,如数据中心、清算中心等,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延伸之一。
目前,友邦金融中心一期、二期入驻企业已有100多家,主要来自金融、专业服务等多个行业,集聚超6000名白领在此办公,为支持佛山制造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专业服务崛起 切入制造业多个环节
随着区域发展环境日趋成熟、载体建设日益完善,因友邦金融中心而汇聚起来的企业“朋友圈”也在逐步扩大。
毕马威全球商务服务(广东)有限公司就是进驻友邦金融中心的一个代表。作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毕马威服务网络遍布全球,专门提供审计、税务和咨询等服务。而落户在佛山的毕马威全球商务服务(广东)有限公司,则为毕马威中国的前线专业人员和后勤团队提供支持。
“毕马威佛山服务国内共28家毕马威办事机构,在2013年成立伊始便向粤港澳提供服务。通过展开审计、税务及咨询等专业服务,毕马威中国的团队协助佛山本土优质的中小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积极引导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等科技赋能制造业。”毕马威全球商务服务(广东)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自2013年落户佛山成立共享服务中心以来,毕马威相继将会计师事务所、科技公司落户到广东金融高新区,从业人员已从起初的几十人增加至目前的近2000人。
除了以毕马威为代表的国际巨头抢滩,入驻友邦金融中心纳税贡献超500万元的企业中,还不乏银行、保险区域总部的身影。如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分行(下称“浦发银行佛山分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支行、澳门国际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佛山支行、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佛山中心支公司(下称“友邦佛山”)等。
广东耀达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下称“耀达融资租赁”)是友邦金融中心入驻企业中,服务本土实体经济发展的另一代表。作为佛山市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佛山金控”)旗下公司,耀达融资租赁持续为本地企业提供直接租赁、售后回租、商业保理等金融服务,帮助实体企业拓展融资渠道。“根据佛山金控的战略部署,公司于2019年从深圳迁回佛山,能更好地服务佛山本土实体经济、支持本地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目前,企业70至80%的业务在广东范围内,其中佛山本地业务约占65%。”耀达融资租赁相关负责人说。
融资租赁是化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在上述负责人看来,从起初对新鲜事物保持观望,到如今接受度、认可度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多的佛山制造业开始选择通过融资租赁等方式,加快自身转型升级。一项数据可以作为例证:来自耀达融资租赁的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企业融资租赁合同余额从6亿元增加至29亿元,增速较快。特别是这两年,即将总部迁回佛山后,融资租赁业务增速更快,业务量实现质的飞跃。
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经过14年的发展,友邦金融中心已集聚银行、保险区域总部,融资租赁、物业服务等代表企业,通过各自领域切入制造业生产的多个环节,提供相应的专业服务。
“国际范”渐显 国际知名企业抢滩千灯湖
友邦金融中心一座27楼的广东金融高新区展厅,几乎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到此参观考察。从这里向远处眺望,千灯湖畔崛起的城市“天际线”即可尽收眼底。
在广东金融高新区,一条由汇丰环球银行大厦、友邦金融中心等大楼构成的城市“天际线”拔地而起;随着金融后台龙头企业扩容提质产生的集聚效应逐步迸发,法国凯捷、英国欧时、美国聚盟、德国德迅等金融机构及知名企业也相继落户千灯湖畔。从最初的“金融后台”到“金融后台+产业金融”双定位发展,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国际范”愈来愈浓。
来自南海区金融办的数据显示,广东金融高新区进驻项目数量从2010年的41个增加至目前的超1100个,累计投资规模从2010年的160亿元增加至目前的超1800亿元。
项目的扎堆还带来金融白领人才的集聚。截至2021年5月底,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共引进项目1132个,累计投资规模超1892亿元,吸引金融白领人才数量6万多人。
据不完全统计,这批专业金融人才大多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同时普遍为“80后”“90后”。以友邦佛山为例,截至2021年3月末,其内勤人员共165人,平均年龄37.7岁,其中64%为本科及以上学历;耀达融资租赁则有46名员工,其中硕士学历占比13%,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0%,“90后”员工人数过半。
随着重点项目落地、国内外资本集聚,千灯湖畔的金融产业生态圈持续完善。近十年来,广发、汇丰、毕马威等项目陆续开业,工商银行集约运营中心、广州银行后台数据中心等大型金融后台,IDG资本、深创投、粤科等品牌投资机构,以及海晟金融租赁、中科沃土等持牌金融机构相继进驻,越来越多的项目逐渐承接起全球业务,使佛山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亚太地区金融服务链条上的重要极点。
通过力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广东金融高新区金融支撑本地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广东金融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起,谋划建设“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基地,推动区块链等技术与实体经济场景有效结合,目前已引进金融科技企业70家。
未来,广东金融高新区还将进一步推动“区块链+”金融科技产业集聚,鼓励区块链技术在金融、制造业、贸易、民生项目等行业开展先试先行,同时将推动融资租赁等制造业金融集聚,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并通过多种形式引导私募基金关注南海制造业的投资机会,推进私募基金类机构以股权投资形式投资区内制造业,以基金模式撬动社会资源,为制造业升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观察眼
筑巢引凤加速高端项目集聚
从高空俯瞰广东金融高新区,一幅由友邦金融中心、汇丰银行大厦等大楼构成的都市图景映入眼帘。高耸的写字楼不仅是高端项目、创新人才落地的重要载体,其背后带来的资源要素集聚和流动,也在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
友邦金融中心是该片区重要的城市地标之一。2007年,作为广东金融高新区引进的首个项目,其也是友邦保险集团在中国唯一持有产权的物业,以金融服务为方向吸引相关产业进驻,为本地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载体与重要支撑。
依托友邦金融中心,一批国际知名的服务公司纷纷入驻,如毕马威等。某种程度上,友邦金融中心已成为国际企业进驻佛山、进军华南市场,扩大市场布局的一个“入口”。资料显示,自2013年落户佛山成立共享服务中心以来,毕马威相继将会计师事务所、科技公司落户到广东金融高新区。
从友邦金融中心出发,一条城市“天际线”正在成形。自友邦金融中心启建后,越来越多的高端写字楼、现代化产业载体在千灯湖畔拔地而起,除了主攻金融、专业服务等领域外,进驻高楼的业态也日益丰富多元,为推动区域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国际巨头的落地、扩容,让广东金融高新区逐步成为金融后台项目、服务外包企业等集聚的“强磁场”。近十年来,广发、汇丰、毕马威等项目陆续开业,工商银行集约运营中心、广州银行后台数据中心等大型金融后台抢滩……一批大项目纷至沓来,极大地提升了该片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从树立标杆到园区提质,如今,广东金融高新区现代化产业载体拔地而起、环湖而建,“国际金融后台基地”的招牌愈发闪亮。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广东金融高新区第一个签约进驻的项目,友邦金融中心的落地、发展,对广东金融高新区后续加快引进重点金融项目起到了带动、示范作用。其也是广东金融高新区以重点项目落地为主要突破口,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从而形成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氛围的重要尝试。
我们期待,除了重点项目落地本身对区域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支撑作用外,其所搭建的平台能通过龙头效应的发挥,逐步扩大行业“朋友圈”,为片区相关产业集聚、上下游链条的打通带来更多惊喜。
数读
最新数据显示,进驻友邦金融中心的共有9家企业纳税超500万元,4家企业纳税超千万元。
友邦金融中心二期则于2017年3月投用,项目整体落成的一年后,友邦金融中心纳税总额即突破亿元。
目前,友邦金融中心一期、二期入驻企业已有100多家,主要来自金融、专业服务等多个行业,集聚超6000名白领在此办公。
广东金融高新区进驻项目数量从2010年的41个增加至目前的超1100个,累计投资规模从2010年的160亿元增加至目前的超1800亿元。
截至2021年5月底,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共引进项目1132个,累计投资规模超1892亿元,已吸引金融白领人才数量超6万名。
对话
友邦金融中心相关负责人:
发挥自身力量助力片区发展
“作为首批入驻企业,友邦金融中心从奠基至投用,离不开政府及各类政策扶持。同时,友邦金融中心有幸参与广东金融高新区的发展建设中,并共享片区发展的成果,包括地铁、轨道交通、城市绿道等日益完善的基建配套。”友邦金融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上述负责人表示,2007年确定项目落地,综合考虑了广东金融高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明确的发展定位、前瞻性的城市规划等多方面因素。这些领域均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十分看重的。
友邦金融中心项目共分两期开发,首期于2013年落成投用;二期则于2017年3月投用,标志着友邦金融中心项目的整体竣工。2018年,友邦金融中心纳税总额即突破亿元。
目前,友邦金融中心入驻企业已有100多家,主要来自金融、专业服务等多个行业,包括了毕马威、浦发银行、澳门国际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多个重点企业。
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佛山中心支公司(下称“友邦佛山”)于1999年11月成立,2013年5月进驻友邦金融中心,截至2021年3月末,友邦佛山内勤人员共165人,平均年龄37.7岁,其中64%为本科及以上学历。
作为广东金融高新区首个落成投用的甲级写字楼项目,友邦金融中心致力于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办公空间。大厦为企业配套员工餐厅、咖啡厅、便利店、健身室、健康体检、金融服务、免费穿梭巴士等商务配套,满足入驻企业的日常所需。
未来,友邦金融中心运营方还将持续对大楼的硬件和配套设施进行升级,为入驻企业提供更多元的商务服务,提升入驻企业的满意度,发挥现代化产业载体的价值。
个高速路服务区,不到半年就能赚到上千万,作为外行人是真的不敢相信,服务区真的有这么赚钱吗?这高额利润又是从何而来呢?
记者跟随乘客上了一辆大巴车,从云南开到浙江,途径多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司机竟然都没有停靠,随后记者提出要上厕所。
其他乘客也纷纷表示要上厕所,但司机一直以各种理由推脱,就是不能停靠,表示晚上会在其他服务区让大家休息,经过两个小时之后,司机将车开出了高速,驾车驶入了乡间公路,然后拐进了一家偏僻的饭店中。
记者发现院子里已经停靠了近20辆的长途大巴车,这座院子很是破旧,只有几盏灯,只有前方用大棚搭建的餐厅里灯火通明。里面的设施非常简陋,平时6块钱一份的面条,在这里需要25块钱,一份菜加一份米饭就要30块钱,即使饭菜价格高的离谱,平均比普通饭店高出两三倍,但对于大半天没有吃饭的乘客来说,最终还是选择了购买。记者本打算泡方便面度过今晚,没想到原价四五块钱的泡面,这里标价15块钱,就算是吃自己带来的,还要收取5元的开水钱。
这简直就是宰客行为,记者吃完泡面后跟随乘客们上了车,经历了四五个小时,司机又将车开出高速,停靠在偏僻饭店后,将大院上了锁,然后把乘客们赶出大巴,紧接着给车上了锁。
冬天的凌晨两点非常寒冷,这偏僻的院子同时站了几百位乘客,这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八辆大巴车全都被上了锁,司机不让乘客们在车上休息,乘客们别无选择,只能进入灯火通明的大厅。
餐厅依然是用大棚搭建,记者在里面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想要坐板凳就要缴纳20块钱,大厅专门隔离出了一片座椅区,只有花钱消费的人才可以进入。
随后记者想上厕,没想到一次需要收取两块钱,也就是说,使用这里任何物品都是需要收费的,这个饭店真是想钱想疯了。这里饭菜的价格也是高的离谱,乘客们对此纷纷表示不满,但是又都束手无策,很多乘客为了省钱,只能选择用蹲着或者坐地上的方式来度过今晚。随后大厅广播响起了提供空调房睡觉的声音,于是记者交了60块钱前去体验一下,没想到这里床挨着床,全部都是用木板搭建而成。一个房间里大概可以睡下100多个人。
里面散发着各种怪味,吸烟的不在少数,床头的电线插座也是随意摆放,但整个房间没有任何消防措施,三四个相同的大房间相连在一起,一但发生火灾,结果可想而知。
看似如此偏僻、简陋的饭店,一年的利润就有三四千万,有大巴司机向记者透露,每天会有几百辆车在这里停靠,并且每辆车上都有五六十个人,一年赚几千万一点也不夸张。记者询问司机有没有回扣,司机听完并没有回避,因为拉客人拿回扣的事情,早就已经成为这个行业公开的秘密。就在这一条高速路沿线,就有50多家这样的“服务区”,哪里给的回扣高,司机们就去哪里停靠。
这些饭店都会有一个驾驶员登记处,司机填写其中的联系方式及载客人数等信息,然后获拿去三百到600元不等的回扣,很明显这些“服务区”已经把载客的大巴变成了宰客的工具。这种产业链已经持续了十几年,饭店老板和司机肆无忌惮,称没人管得了自己,我们也希望用这种方式赚钱的人,能够早日被绳之以法,大家对于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一起探讨,您还可以长按点赞支持一下本文章。
月26日,广州首辆双层“移动餐厅”巴士——“粤陶巴”在二沙岛发车啦!据悉,“粤陶巴”以“食在广州”为主题,市民游客可边品尝“一盅两件”传统广式点心,边欣赏沿途海心桥、广州塔等城市地标,带来“美食+旅行+文化”跨界融合的消费新场景体验。8月27日起,市民游客可通过“都市观光”小程序预订体验。
广州首辆双层“移动餐厅”巴士发车
树荫夹道、光影斑驳,粤陶巴缓缓驶来,载着乘客缓缓在岛上游弋往返。登上巴士,映入眼帘的是青砖石脚、漆木屏风以及红、蓝、金等各色驳杂的满洲窗。车内典雅古朴的布置,仿若穿越回19世纪的广府宅院。
车内布置典雅古朴
“好似进入了移动的西关大屋。”何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26日,他慕名登车,幸运地成为“粤陶巴”的首批乘客。食在广州,在“粤陶巴”上,食篮中的“一盅两件”是传统广式滋味的集中呈现。食篮的第一层是虾饺、烧麦、凤爪等经典粤式蒸点,象征每天生活都能够蒸蒸日上;第二层有糯米鸡、煎饺、椰汁糕等多种主食,寄寓每季日子都丰衣足食;第三层囊括了肉松小贝、芝士麻薯等新式甜点。
在车上可品尝“一盅两件”传统广式点心
“巴士上供应的每一件茶点都来源于逾20年的二沙岛老店陶苑酒家的独家出品,全套15件餐点能满足各类人群的口味和需求。”广州巴士集团“移动餐厅”项目工作人员黄志梅介绍。
漫天红霞之下,天边白鹭飞过,星星点点,广州大桥上,车辆穿梭不息。除了品尝传统广式美食,“粤陶巴”车窗外展现的是最美广州城市景观画卷,海心桥、珠江、广州塔、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等城市地标迎面而来。在40-50分钟的移动游览路线中,乘客们一边享用特色美食,一边叹赏两岸美景。
乘客们边享用美食边叹赏两岸美景
“粤陶巴”于8月27日至9月6日开展试运营,试运营期间,定价为168元/人的“美食观光巴士”推广价格为128元/位,9月7日正式运营后将恢复原价。市民游客可通过微信“都市观光”小程序或拨打咨询电话020-37595377进行订购。
“粤陶巴”以“食在广州”为主题,虾饺、凤爪等“一盅两件”经典茶点上桌。车内共配备车内配置座椅33个,其中8人桌一张(可转换为2张四人桌),5人桌一张,4人桌3张,2人桌四张。二层360度的全景天窗,可供顾客观赏风景。
游览路线将从二沙岛陶苑酒家出发,途经海心桥、广州大桥、体育公园、传祺公园、星海音乐厅、广东美术馆等景点,整体用时约2小时,设有午市、晚市、夜市,今后还会探索在白天提供茶歇服务,在平日正常营运外,还可以根据企业及个人的需求,,推出包场及个性化定制服务。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严艺文 通讯员巴士宣
来源: 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