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购买时,虹桥索菲特酒店的自助餐团购券还写着“节假日通用”。可等打完预约电话后再刷新页面,不仅使用日期被改成“12月24日除外”,12月24日晚餐价格也从团购价228元一下子飙升至788元……上海市民徐女士日前通过市民服务热线“12345”反映了自己的消费遭遇,称酒店如此临时修改承诺坐地起价,“吃相太难看了!”
在“12345”热线记录中,记者看到类似的消费投诉有多起。都是反映此前购买的餐券、团购券、年卡等各类消费券,在圣诞节前消费时被商家拒绝,必须“加价”或“补差价”才能使用,而这一要求在购买时均未做说明和约定。
当场更改团购页面
12月20日下午2时许,徐女士在大众点评网上浏览时,看到了闵行区泰虹路666号虹桥索菲特酒店内的“锦厨KweeZeen”西餐厅正在销售晚市自助餐券,原价368元,网上优惠仅需228元。且在下方的“购买须知”中,“除外日期”特意注明“有效期内周末、法定节假日通用”,只需要提前一天预约即可。徐女士觉得很划算,当场下单了6张券,打算在12月24日平安夜时,带着家人一同前往消费。
△图为徐女士购买的自助餐券。
买完券,她当场拨打订座电话“36696666”预约消费。据她回忆,电话接通后,餐厅工作人员表示,不确定12月24日晚能否使用餐券。而在徐女士告知餐券销售页面的说明后,对方表示需要去确认核实下,并承诺15分钟后给回音。可就在这15分钟内,餐厅的做法出乎了徐女士的意料。
当天下午3时17分,徐女士手机上突然收到了大众点评网发来的短信,称“您购买的‘单人豪华晚市自助’团购购买须知变更”。变更了什么?徐女士连忙登录大众点评网查看。果然,自助餐券的购买须知“除外日期”一栏,已被改成了“12月24日除外”。不一会,回复电话也打来,餐厅工作人员言之凿凿:“确认好了,餐券不能使用。”徐女士当即指出对方临时更改说明,餐厅工作人员坚持“以团购说明”为准。
△徐女士手机上收到大众点评网发来的短信,通知她“您购买的‘单人豪华晚市自助’团购购买须知变更”。
△徐女士购买的自助餐券,“除外日期”一栏本是“有效期内周末、法定节假日通用”,她致电酒店预订消费后,当即被改成了“12月24日除外”。
12月24日下午,记者拨打餐厅订座电话询问得知,12月24日晚不仅餐券不能使用,就连原价368元也吃不上。餐厅工作人员称,12月24日晚自助餐价格为成人788元,涨价的理由是“餐品进行了升级”,且现场会有魔术、唱诗班等表演以及抽奖活动。
对此,徐女士认为,节日商家适当涨价合情合理,事先注明告知,消费者都能接受。可商家无视之前的承诺,临时修改页面的做法,实在令人“反感”。
“规定”圣诞节为节假日
消费者章先生来电称,10月15日,奉贤区百联南桥购物城的好乐迪线下推出欢唱券促销活动,凭购买的优惠券,每周一到周五8:00至19:00可享受4小时欢唱时间,可选小包、中包等参加,只需要提前24小时预约。相比平日动辄300多元3小时的价格,十分划算,他在现场立马购买了4张。
12月22日,章先生在微信公众号联系预约12月25日圣诞节当天使用优惠券消费,却被告知无法使用,理由是圣诞节为“节庆假日”,优惠券的使用说明中都写得明明白白,“节庆假日及假日前一天不可使用”。但章先生不解:“圣诞节在周三,既不休息,也不是我国的法定节假日,怎么能算节庆假日呢?”在一番据理力争后,客服又改口答应可以使用。章先生认为,圣诞节无法使用的说法就是商家的一个托词,归根结底不过是想趁着洋节日多做一些赚钱更多的生意。
△章先生购买的好乐迪欢唱券使用说明内提到节庆假日及假日前一天不可使用。(受访者供图)
刘女士在闵行区中庚聚龙酒店购买的晚餐券也被拒绝在平安夜使用,要想预约使用,必须加价。据刘女士称,12月8日,她通过朋友推荐,在中庚聚龙的微信公众号上购买了一张价值159元的“周年庆聚汇”单人自助晚餐券。当时订购界面上除了约定有效期到12月31日之外,并无使用日期的限制,订单界面也没有任何使用说明。过了一星期左右,她致电酒店想要预约平安夜用餐,被工作人员告知“领导规定平安夜属于节假日”,因而不能使用。刘女士又要求其领导出面解释,得到的答复口径又变为,预订已满,如果非得吃,可以加到666元,变更为平安夜晚餐活动券。
“不仅没有道歉,还想着加价,这酒店也太抠了!”刘女士拒绝了酒店方面的加价要求。更令她没想到的是,她所订购的159元晚餐券也被突然下架,新上架的158元同类型券悄悄增加了一条说明:“平安夜及圣诞节、新年夜、元旦、春节以及特别促销活动不可使用。”
△刘女士购买的酒店晚餐优惠券已被下架,无法得知使用说明。(受访者供图)
限制使用需事先约定,涨价需告知
在“12345”,类似的投诉还有多起。如多名家长反映,今年上半年在“麦淘”APP购买了位于殷行路1286号的主题乐园“立秀宝”畅玩卡时,并未就圣诞节前后如何使用进行特别说明,仅仅是约定了一句“若遇专场活动可能需要另外购票或现场补差价”。家长们随后通过“麦淘”APP预约12月21日周六前往乐园游玩时,APP也没有提醒当天为“专场活动”。等家长们当天下午带着孩子赶到乐园门口时,纷纷被拦在外面,乐园要求必须再支付300元差价才能进场游玩,理由是当天为“圣诞主题专场”。而在商家提示下,家长们这才在“麦淘”APP的畅玩卡说明页面中找到一行新添加的红字,提醒家长们12月21日为专场活动。家长们质疑,“立秀宝”在购卡时不约定、在预约界面不告知,仅仅靠一行临时添加的红字“涨价”合理吗?
△家长们持卡预订12月21日下午消费后,带着孩子赶到“立秀宝”乐园门口却被拦在外面,被要求支付300元差价才能进场游玩。随后才发现,畅玩卡说明页面上出现了一段红字。
据记者了解,商家圣诞节五花八门的涨价手段中,事先不告知、拒绝使用消费卡券、涨价太离谱是消费者投诉的焦点。这些做法是否合理,记者咨询了市消保部门,对方表示,餐饮等服务行业的价格属于市场充分竞争的价格,早已放开由市场调节,商家有涨价的自主权;但涨价必须事先告知。圣诞节期间如果要限制各类消费卡的使用,必须在办卡、购卡时约定好,如没有事先约定,就应该允许顾客正常使用消费。
圣诞节是消费旺季,商家涨价赚钱无可厚非,但必须操作得当、合情合理。操作不当或涨过了头,会让消费者难以接受,反而抑制了消费需求,落得个坏名声,得不偿失。
栏目主编:毛锦伟 文字编辑:毛锦伟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徐佳敏
月17日,杭州姑娘小陈带了两个朋友前往小河直街游玩。在小河直街口子上的一面馆消费,在整个过程中因为春节期间加收的服务费发生了不愉快。
< class="pgc-img">>小陈告诉潮新闻记者,正月初八的下午两点钟,她们一行3人前往杭州小河直街的面馆准备点3碗面,在出示付款码时被告知春节期间每碗面需加收5元春节费,此前店内工作人员未提前告知,对此他们虽然不能理解,也没有表示不满。
付款后随即去2楼等餐,期间他们以正常音量讨论春节费这一收费是否合理,此时该店老板娘强行插入对话,表示不想吃可以直接走人,并对他们大呼小叫,也让小陈一行人略感不适。于是,小陈一行人已经准备离开店铺,不吃了。“这时冲上来了一个光头男子,把我们直接赶出了店。面馆共3人对我们进行了辱骂和推搡,且大喊不需要我们这三瓜两枣。”
小陈把这不愉快的遭遇发在了小红书上。她向潮新闻记者表达了疑问:春节期间的服务费是否合理?涨价的幅度是否有相关部门监管?多少范围是合理可行的?她表示,店家的态度自己不认可,主要是不满意老板娘对她们进行说教。
今天上午,潮新闻记者来到这家面馆了解情况。小陈所说的光头男子,姓贺,是店内的老板。记者告诉了贺先生来意,贺先生表示,过年期间需要加收服务费,因为春节期间人力和物力成本上涨,过完春节就没有了。今年年初一开门营业的时候,就在店内贴上了涨价告示。今天年初九了,店内的涨价告示也拿下来了。
< class="pgc-img">>贺先生也向记者出示了手机里拍的涨价告示贴的位置,一处是店内左侧的菜单栏,一处是排队点单区,红色的底,很是显眼。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而且店内的服务员也表示,自己在给顾客点单前也会告知他们有多收费用的情况,整个春节期间店内非常忙碌,有时候沟通得靠吼,现在自己的嗓子也不太好。至于小陈说的第二点,老板娘梁女士表示自己当时刚好在边上干活,不是说教,只是向她们解释了这笔费用的由来。
贺先生告诉记者,小陈一行人觉得消费不满意当即就已经把点餐的费用退还给小陈。至于随后发生的言语上的冲突,贺先生则表示当时双方言语都存在过激的行为,他也向记者表示,在此对小陈致以歉意。
记者在点评app上也看到,该面店的最新几条也谈到了每份菜品加收5元以及店内工作人员的态度问题。
< class="pgc-img">>春节期间,很多人发现平日习以为常的各种消费,可能要加收一定的服务费。涨价固然意味着消费者要多掏银子,也会令部分人感到“肉痛”。至于这部分费用是否合理合法?记者也咨询了律师,律师表示春节期间的相关服务费没有明确的法规说不能收,因为餐饮企业属于市场调节价范畴,企业有自主定价权。餐厅若要收取服务费,必须提前告知顾客。否则,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顾客可以拒付。
潮新闻
月17日,杭州姑娘小陈带了两个朋友前往小河直街游玩。在小河直街口子上的一面馆消费,在整个过程中因为春节期间加收的服务费发生了不愉快。
小陈告诉潮新闻记者,正月初八的下午两点钟,她们一行3人前往杭州小河直街的面馆准备点3碗面,在出示付款码时被告知春节期间每碗面需加收5元春节费,此前店内工作人员未提前告知,对此他们虽然不能理解,也没有表示不满。
付款后随即去2楼等餐,期间他们以正常音量讨论春节费这一收费是否合理,此时该店老板娘强行插入对话,表示不想吃可以直接走人,并对他们大呼小叫,也让小陈一行人略感不适。于是,小陈一行人已经准备离开店铺,不吃了。“这时冲上来了一个光头男子,把我们直接赶出了店。面馆共3人对我们进行了辱骂和推搡,且大喊不需要我们这三瓜两枣。”
小陈把这不愉快的遭遇发在了小红书上。她向潮新闻记者表达了疑问:春节期间的服务费是否合理?涨价的幅度是否有相关部门监管?多少范围是合理可行的?她表示,店家的态度自己不认可,主要是不满意老板娘对她们进行说教。
今天上午,潮新闻记者来到这家面馆了解情况。小陈所说的光头男子,姓贺,是店内的老板。记者告诉了贺先生来意,贺先生表示,过年期间需要加收服务费,因为春节期间人力和物力成本上涨,过完春节就没有了。今年年初一开门营业的时候,就在店内贴上了涨价告示。今天年初九了,店内的涨价告示也拿下来了。
贺先生也向记者出示了手机里拍的涨价告示贴的位置,一处是店内左侧的菜单栏,一处是排队点单区,红色的底,很是显眼。
而且店内的服务员也表示,自己在给顾客点单前也会告知他们有多收费用的情况,整个春节期间店内非常忙碌,有时候沟通得靠吼,现在自己的嗓子也不太好。至于小陈说的第二点,老板娘梁女士表示自己当时刚好在边上干活,不是说教,只是向她们解释了这笔费用的由来。
贺先生告诉记者,小陈一行人觉得消费不满意当即就已经把点餐的费用退还给小陈。至于随后发生的言语上的冲突,贺先生则表示当时双方言语都存在过激的行为,他也向记者表示,在此对小陈致以歉意。
记者在点评app上也看到,该面店的最新几条也谈到了每份菜品加收5元以及店内工作人员的态度问题。
春节期间,很多人发现平日习以为常的各种消费,可能要加收一定的服务费。涨价固然意味着消费者要多掏银子,也会令部分人感到“肉痛”。至于这部分费用是否合理合法?记者也咨询了律师,律师表示春节期间的相关服务费没有明确的法规说不能收,因为餐饮企业属于市场调节价范畴,企业有自主定价权。餐厅若要收取服务费,必须提前告知顾客。否则,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顾客可以拒付。
(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