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材料:牛奶 100 毫升、茉莉绿茶 150 毫升、巧克力 25 毫升、糖浆 20 毫升、冰块适量。
首先,在备用的两个杯中加入适量的冰块。
接着,倒入 100 毫升的牛奶,倒入 150 毫升茉莉绿茶。
< class="pgc-img">>然后,按次倒入 20 毫升糖浆和 25 毫升巧克力酱。
< class="pgc-img">>最后,摇晃均匀,分层倒出就大功告成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薄荷脑袋,一杯拿捏”!近期7分甜新推的奶茶产品“薄巧捏捏杯”引爆了这个39度的夏天。
其制作流程并不复杂,先将巧克力浆薄薄地涂抹于奶茶杯内壁,放入冷冻后再装入冰块、奶茶等,最后封杯即可,这时巧克力浆受杯内低温环境影响物理凝固,消费者需要做的,便是轻轻一捏,杯壁上薄脆的巧克力随之裂开,与薄荷奶绿逐渐融合。
“薄荷的颜色超级夏天,捏起来咔擦咔擦太治愈了,超级解压,好看好玩又好喝!”这几乎是所有消费者的统一评价。
据悉,7分甜的这款新品属于季节性限定,每家门店都有数额限定,售完即止,不会补货。不得不感叹一句7分甜是懂得饥饿营销的!
这不,面对不少网友的“一杯难求”,“捏捏杯”这股风终究还是从7分甜吹到了茉酸奶,再到一众不知名奶茶店、摆摊点,遍布舟山、珠海、苏州、上海等各大城市。
“薄巧捏捏杯”火遍全网,甚至连网友声称“一捏就爆,弄脏衣服和周围环境”的吐槽都火上了微博热搜。
面对这“泼天的流量”,CoCo和蜜雪冰城是懂得蹭热度的。尽管店面未上线“捏捏杯”,但可以“无中生有”啊!
小红书上有CoCo和蜜雪冰城店员发帖“蜜雪冰城新品之捏捏杯”,网友纷纷留言喊话:“真的假的,什么时候上新的”、“建议全国推广”、“5块钱!给我上市”、.....
面对网友的千呼万唤,店员下场辟谣:“自己做的!”
但对于只有茉莉奶绿没有薄荷奶绿的蜜雪冰城,网友再次发起灵魂拷问:“蜜雪哪来的薄荷糖浆?又是哪个店瞒着我们?”有人笑称:“可能是从隔壁益禾堂要的”、“加点薄荷奶浆,不就能复现隔壁益禾堂的薄荷奶绿吗?”
捏捏杯爆火的背后,实则是消费者对“有颜”、“有趣”、“有料”产品的追捧喜爱。
对于无绝对技术壁垒的茶饮行业来说,面对市场产品日益同质化,当卷价格、卷加盟无法带来立竿见影效果之时,要想抓住消费心理,寻求差异和创新,最直接了当的方式,或许还是卷产品。
正所谓,一件商品三分颜值七分内在,消费者的第一次购买行为往往取决于产品所赋予的视觉效果,再加上情绪价值和强社交属性,BUFF叠满,如何不带来一阵风口?!
“致富”刮刮乐,喝到就是赚到
当越来越多的“班味”年轻人开始琢磨彩票店的数字,梦想着用最低的成本博最小的概率,实现一夜暴富,茶饮品牌也开始“刮刮乐”。
如?茶话弄在7月19日便推出了一项促销活动,消费者购买“?茯生系列”可随单获得一张刮刮福,奖品除饮品券和随即小零食外,还有价值628元的?周大福金豆;而有茯之人巨型刮刮福线下快闪活动还有机会领取NARS口红、玛祖珑发香雾。通过“刮刮乐”的形式,增加了消费者的参与感和购物乐趣。
有网友调侃:“谁能拒绝一颗金豆的诱惑呢?”
这并非是茶话弄第一次借势“刮刮乐”。早在今年品牌新品三月天上市之际,它便通过线上“敲木鱼积功德”小游戏+线下刮刮卡、“木鱼盲盒”,迎合当前流行趋势,直接赚取一波流量。据悉,新品上市首日跃升点单top1,3天卖出20万杯。
除此之外,茶颜悦色、霸王茶姬、LINLEE、Tims、益禾堂等品牌皆营造过此类“刮刮乐”活动,对于100%中奖概率来说,可不是“买到就是赚到”!
微醺奶茶,贩卖的是情绪
从早A晚C到早咖晚酒,茶饮与酒精的混搭似乎就这样悄无声息在年轻人中逐渐风靡,其中最为出圈的可能当属去年瑞幸与茅台合作推出的“酱香拿铁”,主打“每一杯都含有53°贵州茅台”。
“喝不起茅难道还喝不起瑞幸吗?”据当时公开数据,瑞幸酱香拿铁首日销量超过542万杯、销售额突破1亿元。
瑞幸并不是第一家跨界酒精的品牌,CoCo、喜茶、奈雪的茶、茶百道、爷爷不泡茶等,皆有推出“酒酿+”系列产品,并附上小心提醒“产品中含微量酒精,酒精过敏人群和孕妇慎用”等字样。
还有鸡尾酒化、果冻状等极具观赏性的茶饮也逐渐市场化。
不过将微醺奶茶做成网红产品并火爆全网的,茶茶巫算一个。
茶茶巫起于成都,并在天津、常州、武汉等各大城市都开设有分店。美团上微醺系列有三款,分别是野格柠檬绿、百利甜可可、甜橙伏特加,奶茶和酒单独包装,可自行添加,也可分开品尝,原价28元,团购价23.9元,相较于目前市面上很多其他品牌单品价格的确算贵,但胜在新奇有趣。
“就是饮料的味道,但是拍照很好看,很有意思,没有什么酒味”、“强烈推荐野格柠檬绿和甜橙伏特加,味道超级清爽,酒精味也不重,特别适合想喝点酒但又不能喝的小趴菜”,这是网友对该系列产品的评价。
更有甚者,直接将奶茶开成酒馆吧!昼夜诗酒茶作为茶颜悦色子品牌,延续了古风文艺特色,加上夸张饱和的色彩、线条,极具特色和视觉冲击。
其自我介绍是这样的:“我们是一家以艺文/诗歌为主题的休闲型兴趣酒馆,没有演艺,不是商业嗨吧,更像是一个诗歌主题的小清吧。以酒的丰富风味与茶碰撞,去展现茶的边界和更多可能。”
酒馆主要以红茶、绿茶、黄茶和乌龙茶四种茶为基底,价格区间在20元左右,酒精度数6%vol以内,还提供其他小吃,品牌效应+良好性价比+舒适的环境,让昼夜诗酒茶快速成为长沙网红打卡地。对于消费者来说,这里不仅仅是卖产品,更是情绪的宣泄口。
中式风崛起,主打一个养生健康
随着新中式茶饮兴起,“茶”这个曾一度属于“中年人”的代名词愈来愈年轻化,熬最深的夜,喝最健康的奶茶,这就是如今90后矛盾又个性的生活态度。
今年夏天,各大中医医院推出中药茶饮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并在网络走红。它主打把脉问诊和药食同源概念,将红枣、山楂、枸杞、桂圆、人参等常见养生原料,研磨碎后加奶茶,根据消费者体质“对症下药”,调配消脂、除湿、补血等茶饮。
以陆藜开了个方子举例,它作为养生中药茶饮代表品牌,2023年成立,截至2024年7月5日,在全国已有151家门店,而在2024年半年时间内,新开门店142家。此外,还有青楠五味茶、椿风等品牌也在布局这一市场。
而与“中药奶茶”一同火起来的,还有其他各种中式元素。如“冒着仙气的小茶壶”,奶茶还是那个奶茶,但多了古香古色的茶杯,再加上干冰营造“仙雾缭绕”的氛围,主打就是一个新奇有趣。
不少网友笑称:“奶茶届是要考研啊!”更有消费者直接贴图,奶茶杯挂民族风“银饰”,“没有最卷,只有更卷。”
人生柠檬茶、咖啡超市、立体拉花......市场产品千变万化,其中不乏昙花一现。哪有那么多的长期主义,其本质也终究是一波波流量的逐渐积累。
年来,新式茶饮赛道竞争激烈,昙花一现的“网红”品牌屡见不鲜。为了抓紧收获品牌关注度和产品销量的机会,不少品牌选择不断推出“吸睛新品”。
而今,一股“酒精+奶茶”的风潮就被各大网红品牌推广向各地。从线下的奶茶店,到小红书、抖音等社交网络平台,“酒精+奶茶”的新式搭配层出不穷,原材料包含百利甜酒、黄酒乃至白酒等在内,更是引发不少年轻人的打卡尝试。
这类奶茶有酒味
1月21日,记者登录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搜索“酒、奶茶”,包含“酒酿”“醉”“甜酒”等产品关键词优先显示出来,商品价格基本在30元以内。
记者点击产品页面,其中茶以知人旗下一款“醉鹤了了”(黄鹤风白酒奶茶),在饿了么平台上的商品描述为含有42°的小黄鹤楼酒,在美团上则没有任何的酒精浓度描述和禁止饮用人群的风险提示。而许多品牌长期在售的“酒酿”饮品,也仅在描述中写出了酒、米酒的字样,对于酒精浓度和不宜饮用人群则只字未提。
< class="pgc-img">>而这些商品不少都用上了诸如“微醺”“沉沦”“爱情”“香气”等的意象性描述,通过让消费者对商品口味、口感产生联想,从而吸引其下单。
记者搜索时,仅有小部分品牌在相关平台的商品页面上,较为详尽地写出了原材料、酒精浓度,并做出了禁止饮用人群,包含其他材料可能引起过敏的风险提示。如茶百道的可可甜酒奶茶及海盐焦糖奶茶,前者明确标注出乙醇浓度低于0.5%vol,后者则做出“不含酒精”的提示。伏小桃旗下的“伏小桃小酒馆”专区,也进行了酒精含量低于0.5%的描述和风险提示。
酒奶茶做了酒驾检测
早前已有媒体报道,部分酒精奶茶饮用后,检测会达到酒驾判定标准。有两名志愿者已经超过“醉驾”判定的程度,还有一名志愿者出现了明显的脸红、眩晕等类似醉酒状态。
可见酒精奶茶虽然酒精含量不高,商家主打的也是“微醺”噱头,但饮用此类酒精奶茶后驾车很有可能被检测出酒驾醉驾,甚至引发交通事故。而奶茶的定位可能让部分驾驶者忽视其中含有酒精的事实,进而放松了“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警惕。
< class="pgc-img">>更为严重的问题在于,奶茶主要消费群体之一的学生等未成年人,极有可能因此接触酒精饮料。根据《湖南省酒类管理条例》,酒类是指酒精度大于0.5%的含酒精饮料。而《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酒类禁止售卖给未成年人。
但记者在两大外卖平台上搜索,大量主打“酒+奶茶”的产品都未能做出详尽的原材料介绍和风险提示,这意味着未成年人在没有任何风险提示的情况下也可能因此下单。除此以外,其余饮用风险人群如孕妇、哺乳期人群及服用药品人群的安全健康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事实上,不止新式茶饮品牌,如今,在各大社交网络平台上,各类酒精饮料正在打着“成年人奶茶”的标签花式刷屏。除了奶茶、咖啡,酒精饮料们还与旺仔牛奶、阿华田、可乐等青少年常用饮品混搭。
显然,不少酒精饮料正在借着奶茶等,悄悄潜入未成年人群体。
综上,市场监管等部门有必要对市场上的酒精奶茶销售行为加强管理,相关外卖平台须得落实商品介绍的酒精浓度和风险提示,以保障消费者的安全,营造健康的平台环境。而作为商家的新式茶饮品牌,在销售含酒精的奶茶时一定要尽到介绍与提醒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