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奶茶异常火爆,开奶茶店也随之广受大众的热切追捧,一时间奶茶店遍布于大街小巷,但是呢,开店向来就是喜忧参半,很快就出现了生意不景气要关门的现象。一家奶茶店的成功与否归咎于两个部分,一是品牌自身的实力,二是店铺在实际经营中的管理。今天全味皇后就奶茶店失败的原因,同大家分享一些经营上的经验,大家赶紧来看一看吧。
1、创业者在店铺选址上过于随心所欲:
奶茶店选择在一个人流量大又集中的区域,那奶茶店的发展前景势必是一片光明。因为对于奶茶店来讲,好的选址尤为重要。选择店址是一定要综合考量,可以观察一下你的意向店址周围同行的经营状况及这个区域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千万不要被店铺周遭的表面环境所蒙蔽,更不要因为租金低就妄下决论,确保选出最佳的地址。
2、前期计划不充分,预算不足:
你说你想要创业,但是资金准备不够充沛这后续怎样进行啊!这就像你去一家店吃饭,点了一大桌子的菜,吃到一半了却发现钱没带够,这是一个道理。你既然想要创业就要对创业有个系统性的规划,起码要知道你在这个期间需要资金的都是哪些方面,整体要投入多少钱,对资金有个划分才是,走一步看一步并不适用于开店,一旦资金出现问题,很容易前功尽弃。
3、店员的服务质量一言难尽:
和气生财,奶茶店在服务方面一定要尽量让顾客满意,对待顾客要一视同仁,不要对顾客以貌取人,有的店员会因为进店顾客穿着没品就爱答不理的,这不仅会伤害到顾客的自尊心,还会让店铺流失一名顾客。其实服务也没有什么过多的技巧,就是用心,让顾客感觉舒适就好了。
除了以上所讲的内容之外,店铺经营者还要以身作则,门店带给消费者的体验度越来越高,店铺的生意自然也会有好转。
什么一般奶茶店三个月完蛋呢?因为房租是押一付三,一般到了三个月的时候,小老板们已经知道,这个生意是不挣钱的了
< class="pgc-img">>我有个熟人,他开了一家奶茶店,加盟了某品牌奶茶。前期投资35万,支撑了107天,亏了42万,亏的部分是员工工资和做活动的补贴。一天也没盈利过,三个月完蛋。
开奶茶铺可能是创业者最青睐的行业了,门槛低,利润极高。我们知道一杯奶茶的成本最多一两块,还主要是杯子比较贵,便宜的卖10块,贵点的卖20块。投资也不大,小点奶茶店10来万也就弄下来的,10来万的投资10倍利润,怎么看怎么都是容易做的好生意,但就是容易做的好生意,会让很多毫无创业经验的人短时间内铩羽而归。
这么好做的生意,为啥就那么难做呢?这倒也符合经济学规律,如果一门生意又好做又好赚,必然进入的人多,进入的人多了,这门生意也就不好做了。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新中式茶饮市场规模超900亿元,门店超过45万家。
< class="pgc-img">>900亿是个不得了的大市场,然而被45万家一分摊,每家不过区区20万的营业额。20万营业额能撑住一年房租和人员工资吗?因此可持续经营超过一年的奶茶店仅为18.8%。与此同时,新的奶茶品牌和奶茶店还在不断地开,而且45万家奶茶店们绝对不是平均分享营业额,开在闹市街口的大品牌奶茶门庭若市,意味着更多的小奶茶店举步维艰,让这个行业的整体情况更加绝望。
下面就聊聊,这个看上去很容易做的生意,到底有多少大坑等着你。
做奶茶店有两种做法,一是自营,二是加盟。
先聊自营。因为有加盟费的存在,有些初创者会选择自己注册品牌自己开店的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节约了加盟费及后续各种费用,但是一切就都要靠自己了。
选址就不提了,好地方房租高,便宜地方人流少,这里面的平衡就不是刚做生意的人容易把握的。租下地方押一付三,一笔整钱先去掉,再装修,买机器,找配方,买原料。因为没有品牌商支持,这些看上去很简单的事,就能消耗一般人大半精力,奶茶是那么容易满足别人口味的?一点不容易好吗!
我估计自营的奶茶店们,能过配方这一关的就不多。过了这一关后,办证,雇人样样都要花钱,花钱还是小事,怎么管好人是个大问题。有些小城市的奶茶店能够生存,是因为根本不招人,老板自己就是员工,看上去挺挣钱,到年底一算,也就挣了个人工,还累得要死没日没夜。
< class="pgc-img">>侥幸能够盈亏平衡的还没来得及笑,有个别的大品牌奶茶店开附近了……结果是没有惊喜的。
如果自营奶茶店算九死一生,那么加盟奶茶店呢?
中国现在奶茶品牌没人知道确切有多少个,也没有人统计过到底有多少个加盟商。一方面,能够加盟的品牌如过江之鲫,另一方面,真正获得商务部颁发的特许经营管理牌照的品牌又非常稀缺。
不是说有这个牌照的就一定好,也不是没有这个牌照就一定不好。但是一般来说有牌照总比没牌照的靠谱一点,实力强大一点。肯德基、全家超市、一点点奶茶都是有牌照的大品牌,请问加盟他们容易吗?他们对想加盟的人实力要求是很高的。
能让你快速实现开店梦想的,是那些无门槛的品牌们,你上搜索网站,随便搜搜奶茶加盟,就有一大堆跳出来。他们贴心地告诉你,你会很容易实现梦想,赚到钱。
那么容易赚的钱给你赚,他们是活雷锋吗?等你相信了开店容易的说辞,噩梦才真正开始。
加盟费是要先交的,你租下的店面,装修是要用他们的图纸甚至推荐公司的,机器要买他们的,原料要买他们的。你一毛钱没挣到手,人家先赚你十多万了。
等店真开起来,没有做过生意的奶茶业主,才知道生意没那么好做,前面自营店遇到的所有问题,加盟店会一个不少的遇到,前面自营店没有遇到的问题,加盟店还是会遇到——因为多了一个想挣你钱的机构啊。
为什么一般奶茶店三个月完蛋呢?因为房租是押一付三,一般到了三个月的时候,小老板们已经知道,这个生意是不挣钱的了。
越是门槛低的生意,坑越多。
值冬日,有多少人打着“喝奶茶暖胃”的旗号,偷偷给自己解馋?在不少城市的大街小巷,几乎走十几步路就能看到一家奶茶店,就连在网上冲浪,都随处可见奶茶店的加盟广告。
你喝奶茶长没长肉不知道,看似生意火爆的奶茶行业“虚胖”却可能是不得不直面的现实。
文 | 赵佳然
最近有报道称,目前能盈利的奶茶店不到10%,其他90%的店铺都难以生存。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11月29日,2019年吊销、注销的企业共3478家,同时奶茶行业中经营异常的企业数达2.18万家。
据业内人士分析,奶茶行业已进入下半场洗牌阶段,鱼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中小品牌将更加寸步难行。
01奶茶店排队景象今非昔比
还记得曾经刷屏的网红奶茶店排队盛况么?前不久,被周杰伦新歌MV带火的奶茶店在上海开业,据媒体报道,不仅当天前来购买的消费者排起了长龙,奶茶的价格更是被黄牛炒到了300多元一杯。
而喜茶开业时排队的情景更是让很多人记忆犹新。有网友说,三里屯的喜茶开业的时候,连下雨天都要排队3个小时。还有网友说,为了喝一杯奶茶,她排了5个小时,手机用光了一块充电宝。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8-2019 中国奶茶行业品牌感知与消费群画像分析报告》中提到,2018年中国现制饮品门店数已超45万家,与此同时,新中式茶饮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张,2018年中国新中式茶饮市场规模超900亿元。
不过,随着网红奶茶品牌在各个城市的开枝散叶,线下店排队的热潮也有所消退。11月28日,中新经纬记者在北京某商圈看到,虽然已是下班时间,但奈雪の茶及喜茶的店铺内仍略显空荡,1点点的窗口前也只有零星顾客问津,几家店均未出现大量顾客排队的情况。
喜茶某门店 中新经纬 赵佳然 摄
消费者白女士向中新经纬记者称,工作日内奶茶店的客流量均较少,而周末及节假日部分热门商圈的奶茶店仍会出现排队情况,但大多仅限于头部品牌。相比而言,一些新兴的、店铺较小的奶茶店很难吸引到大量顾客。
“前段时间网红饮品兴起的时候,大家还会把排队买奶茶当作尝鲜,但现在喝奶茶已经过于平常,排队变得越来越不值当了。”白女士表示。
在社交媒体讨论中,也有网友表示,奶茶最风靡的时刻已经过去,自己并不再上瘾。
@CZ放小肆:感觉奶茶那阵风已经过了,以前一星期咋也喝一两杯,现在根本想不起来。
@蘭鳯羽飛:自从知道奶茶含有的咖啡因比咖啡多,再不喝了……
@奈良慎_:不是因为不好喝,是因为一杯奶茶比我饭钱都贵。
02 今年已有3000多家企业注销
公开信息显示,喜茶已于2018年4月宣布获得4亿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龙珠资本;奈雪の茶于2018年3月宣布完成A+轮投资,投资方为天图资本,估值达到60亿元;今年8月,茶颜悦色宣布完成A轮融资,元生资本、源码资本参与。
虽然奶茶行业新入局者不断增加,但经营的情况却不是很乐观。有奶茶品牌加盟商家称,“现在到处的奶茶店,门口总是顾客的身影,以为是个可以糊口的小买卖,现实却是亏损,而且还需继续坚持地亏下去……”
天眼查显示,截至11月27日,经营范围内包含“奶茶”的企业共有约14.3万家。从2015年开始,奶茶相关企业的增长数量已过万,其中2017-2019年新增数量分别为1.79万家、2.18万家及2.37万家,今年的增长量为史上最高。
与此同时,天眼查数据显示,成立于距今1-5年的奶茶企业共注销1.4万家,吊销135家,其中截至11月29日,2019年吊销、注销的企业共3478家。同时,奶茶行业中经营异常的企业数达2.18万家。
食品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中新经纬(微信号:jwview)采访时表示,国内的奶茶行业已进入下半场,其特征在于品牌集中度提升、竞争愈发激烈,对于品牌创新升级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今年开始,奶茶市场已正式进入洗牌阶段。
而对于市面上频繁出现的奶茶店加盟类广告,朱丹蓬认为,在目前市场竞争下,创业者加盟奶茶行业可能需承担较大风险。“许多创业者并不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也缺乏对市场的调查,仅看到其他品牌生意火爆便决定加盟,这样的创业者往往‘受伤’的也较多。”
03频曝卫生问题,奶茶下半场怎么走?
近年来,随着茶饮行业迅速成长,部分品牌也依靠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吸纳了一批年轻消费者。然而,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品牌“网红气质”严重,消费者的精力集中在拍照、打卡上,并不关注产品本身。此外,奶茶含量存疑、卫生条件不合格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日前,福州市消委会对包括喜茶、奈雪の茶、1点点、85℃等在内的奶茶品牌进行了试验并发表报告。报告称,部分奶茶品牌存在奶茶中无奶,无糖奶茶实则有糖,以及咖啡因含量过高等问题,引起了社交媒体上的热烈讨论,网友们纷纷大呼:“扎心了!”
随后,涉事企业回应称,产品“不加糖”指不另外加糖,并不是无糖饮品。对此,业内发起倡议,提出奶茶经营者应公示奶茶成分表,在奶茶店铺和网络售卖页显要位置标注奶茶成分表或配方。
比无糖奶茶含糖更扎心的则是卫生问题。今年7月,有媒体曝出奶茶品牌“甘茶度”工作人员使用过期腐烂水果制作鲜榨果汁,随后有关部门对甘茶度饮品店作出处罚:吊销涉事门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没收违法所得455元,罚款10万元。
无独有偶,今年8月,江苏维安的一家CoCo都可奶茶店被突击检查发现,原料库中存在严重霉变水果。针对此次检查,有关部门已对涉事奶茶店所属公司进行约谈,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
在朱丹蓬看来,我国餐饮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后,在其背后更多的是各种矛盾的重生,质量与速度、扩张与员工培训、产业的火爆与食品安全等矛盾已经成为中国餐饮行业的通病,也是制约该行业进一步升级和创新的重要问题。
“随着大品牌的下沉,许多中小品牌已无法像以前一样鱼目混珠、以假乱真,或以次充好。目前对于奶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说,品质的重要性排第一,品牌排第二,且服务体系要跟上。”朱丹蓬表示。
封面、导语图为资料图,中新经纬赵佳然摄
责编:樊羽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