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了三年之久的《狼殿下》终于来了,而且一下子放出了全集,让小伙伴喜忧参半,追剧自然是快乐的,可是49集这么多,追起来还是挺耗时间的,就连主演王大陆熬夜追到凌晨5点多,也才看到12集,追剧还真是浩大的工程啊。
< class="pgc-img">>不过小伙伴最关心的肯定还是最后的结局了,剧中主演们的走向如何?感情归属如何呢?不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前方有剧透,谨阅。
< class="pgc-img">>李沁饰演的马摘星的真实身份是前朝的皇女,和王大陆饰演的男主角“狼仔”渤王之间在经历重重波折之后终于明白了彼此的心意,只是渤王却只剩了半年的性命,两人共同度过了平静的一段时光后,却又迎来了一大危机。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楚馗去世,二殿下楚有圭篡位还要杀了四殿下有祯,于是主角团这边自然要想办法营救。有祯性命危在旦夕,而反派所在的溯旸城重兵把守,营救难度很大。男二“疾冲”考虑到渤王有伤刚刚复原,就决定自己悄悄潜入救人,他顺利通过密道找到溯旸城的古井,没想到刚刚露头就被对方的箭射翻在地。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女主这边也是不想渤王涉险,就自己孤身一人走进溯旸城里单挑救人,面对重兵,一番激烈打斗。等到男主渤王策马前来相助时,马摘星已经奄奄一息。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因为有宝娜公主送的守护石挡住了箭,“疾冲”侥幸没死,但等他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男主抱着死去的女主跪倒在地的场景。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最终的结局,反派被消灭,女主的愿望“天下一家”得以实现,百姓不用受流离之苦。男主最终的归宿存在于剧中人物的叙述中,因为狼的世界里,只有唯一的挚爱,所以渤王还是随着马摘星而去,也就是说男主也殉情死掉了,狼仔和他的女孩永远幸福地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
< class="pgc-img">>《狼殿下》的剧情挺让人上头,小伙伴们追剧的心情想必也跟着剧情的变化上上下下。李沁和王大陆这对剧中CP是又甜又虐,在10集结束之前,两人已经如胶似漆,看这阵势,已经可以完美happy ending了,观众喊话“这还有男二啥事啊?”
< class="pgc-img">>可谁知这剧情不按套路,两小无猜的甜甜初恋,因误会又心生隔阂,好不容易误会解除冰释前嫌,结果甜不到几集,又开始虐。虐了几集之后,又迎来转机,再接着放糖,然后又反目,如此循环往复,再穿插着女二男二的介入……男女主的感情线一波三折折上加折,到最后却双双离去,令人难过。
< class="pgc-img">>和男女主相比,男二和女二的结局就幸福多了。宝娜和疾冲两人结伴一起浪迹天涯,浪漫又潇洒,公主和世子最终收获了美好的结局,小两口追逐打闹的画面甜得观众不禁露出姨母笑。
< class="pgc-img">>很多网友在看完剧后发现,肖战原来才是男二届里的扛把子,虽然缺少男主光环,只能对女主爱而不得,但蹭到的福利可不少。在男主面前偷亲女主,对女主壁咚进行强吻,甚至还和女主举办了隆重婚礼……
< class="pgc-img">>哪怕是最终成全男女主,主动退出,结果也因为放手的姿势太潇洒,又收获了宝娜这个迷妹,从此死心塌地海角天涯相随,待遇比男主还好。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而且疾冲的人设也太完美了, 能文能武智勇双全,家世显赫身份尊贵,痴情专一又平易近人,痞气中又带着一本正经,十分立体又饱满,不过这种角色一不小心就变得油腻,肖战却规避了这种风险,让这个角色成为实实在在的“万人迷”,演技令人惊喜。
< class="pgc-img">>总体而言,《狼殿下》有家国天下也有儿女情长,有江湖风云也有宫廷权谋。哪怕一下子放出全集知道了大结局,中间的精彩也不容错过哦。
报记者 陈沸宇 翟钦奇
海拉尔区城市景观。 海拉尔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海拉尔国家森林公园里,冬日暖阳下的樟子松。 海拉尔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供图
呼伦贝尔古城夜景。 海拉尔区文化旅游体育局供图
对内蒙古自治区内的不少人而言,海拉尔这个地方既陌生又亲切。陌生的是若驾车从呼和浩特市经草原千里大通道前往,至少2000公里,几乎相当于从太原到广州的距离。亲切的是该地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首府。
去春至今,特殊的机缘,记者多次来到海拉尔,发现这座草原都市是镶嵌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区域内交通现代便捷、自然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人文特色浓郁。那万千风情,令人感慨回味、流连忘返。
一
海拉尔取名于海拉尔河,该名源自蒙语“哈利亚尔”,意为“野韭菜生长的地方”。这里历史悠久,大约7000年前,人类就在海拉尔河畔活动。清雍正十二年,黑龙江将军在给雍正帝的奏章里说海拉尔水草丰茂、土地膏腴,可以开垦并建城。于是在今天的海拉尔建成了最早的呼伦贝尔城。
在海拉尔,首先要去的是位于正阳街一带的呼伦贝尔古城。古城占地约7万平方米,承载着极其厚重的历史。雍正年间,清廷为保卫北部边疆,在这一带建城戍边。后来,晋、冀、鲁等地商人纷纷到来,在城内竞相购地建房、投资设肆,呼伦贝尔城相继出现“广太号”等商业八大家。2008年5月,古城恢复建设,再现了清朝期间的历史面貌。如今,这里已成为“网红打卡地”。
俯瞰茫茫林海,倾听阵阵松涛。海拉尔的树木并不多,却拥有一座国家森林公园。公园位于当地的西山上,是中国唯一以樟子松为主体的国家级森林公园。资料显示,该公园分为南园、北园、西园和后备资源区,统称为三园一区。冒着淅沥的小雨,记者在其南园看到树王、守望松、中弹树、甘泉松、连理松等树木,园里树木品种繁多,为何市内树木较少?友人告知,老城区固然有过去规划不周等原因,但更主要的是高寒气候导致树木成活率很低,不过此况近年已得到一定的改善。
位于海拉尔城区西北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海拉尔纪念园,是必看的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年盛夏,记者行走在要塞漫长的水泥隧道里,虽穿着厚重的棉大衣,仍感到阵阵寒冷。
二
海拉尔的街道宽敞整洁,朴素的建筑透着精致与典雅,给记者留下了两个极其深刻的印象,一个是桥梁,一个是亮化。海拉尔河最大支流伊敏河从城市中间奔涌向北,将城区自然分成河东、河西两部分。伊敏河上共有9座桥,各式各样的桥令人想起余光中先生的“桥跨黄金城”与江南的小桥流水。晚间行走在胜利大街、中央大街与满洲里路上,闪烁的霓虹灯与万家灯火交相辉映,美轮美奂。“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这天上的街市,是那样的真实亲切,却又是那样的如梦如幻。
友人告诉记者,外来之人尤其是从温暖地方来的人多会欣赏这里的夏秋之凉之美,但对于长期生活在海拉尔的人们来讲,这里的冬春一样富有魅力、吸引力。冬春寒冷的时节除了到户外进行冰雪运动外,也是在听风吼、看雪景中体验感悟自然与人生的绝佳时段。等到天暖后,便可看到问荆、驴蹄草、紫花铁线莲、梅花草、小白花地榆、粉花地榆、黄连花等植物破土而出或绽放绿色,而百灵、戴胜、狼、狐、獾等动物则会出没于草原林海。
海拉尔地处呼伦贝尔市的中心,海内外游客由此去往四周快捷而便利。这些年,其作为交通枢纽有力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往东走,是美丽的额尔古纳,那里有连绵的森林与流淌的溪流,还有俄罗斯族用圆木建造的木刻楞,厚厚的白雪里是一幅精致的北国雪景。往南走,是被誉为“森林秘境”的牙克石。往西走,是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往北走,是满洲里口岸。
三
海拉尔是一座冰雪之城。早在1950年,内蒙古自治区滑冰队就在海拉尔成立了,并组建了冰球、滑雪专业运动队伍,向国家和自治区输送了大批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这些年,这里诞生了诸如张尚志、谢玉梅、张斌等一批批优秀教练员,他们耕耘在基层,撑起了冰雪运动人才的基石。现在,海拉尔所有中小学都开设了冰雪运动课程,学生们体验到冰雪乐趣,掌握了冰雪运动技能。此外,该地还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冰雪产业研究院。去年12月中旬,呼伦贝尔·海拉尔冰雪产品冬季展销会开幕,全国各地展商的170多种冰雪产品集中展销。据统计,期间共有5万多人次前来现场观展,现场交易额达亿元以上。
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于2024年2月17日在内蒙古举办,呼伦贝尔是“十四冬”的主要赛区,开闭幕式和冰上项目都设在海拉尔。运动会开幕前,记者来到位于海拉尔区的“十四冬”主场馆——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时,这里已完成了场馆升级改造工作。据专业人士介绍,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建设多项指标居全国和自治区首位。记者看到,竞赛灯光更换为LED照明,空调新风系统全面维修维护,冰球界墙、弱电系统等设备以及绿化美化亮化全面更新。在场馆周边,还实施了绿化提升改造,选用抗寒、抗旱、耐贫瘠的本地乡土植物以保证其生态性与经济性,打造极具草原特色的城市道路。
现在,海拉尔的冰雪运动越来越热,宣传造势全面展开。冰雪展销会、冬季英雄会、中俄蒙国际冬泳邀请赛、呼伦贝尔古城游园会也都如期举办。现在海拉尔的居民都喜欢说:“十四冬”给了海拉尔一个机会,海拉尔会给全中国一个惊喜!
海拉尔多彩多姿、魅力隽永。海拉尔诗意悠长、放飞梦想。就像歌里唱的:“海拉尔多雪的冬天,传来三套车的歌唱。伊敏河畔温柔的夏夜,手风琴声在飘荡。”
世隔绝的生活,你能忍耐多久。
一天?
两天?
一个星期?
三年?
如果我告诉你有个地方的人,他们一封闭管理,就是整整20年……
这要疯了吧。
别着急,瞧他们活得多有干劲,多么幸福
在隔离中课照上。
舞照跳。
婚照结。
工作生产,一样也不耽误。
Sir要说的这部老片有点年份了,但今天越看,越觉得魔幻而哀伤,恍如隔世
《地下》Underground
库斯图里卡的代表作,1995年戛纳金棕榈大奖。
电影献给一个已经不存在了的国家——南斯拉夫。
今天,很多人或许理不清那段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历史了,但这部电影留下的巨大寓言,已经脱离了它的历史本体。
描绘的是——当一群人脱离整个世界,组成一个封闭的社会。
里面的人如何生活?
秩序如何维持?
有朝一日封闭解除,人们将如何面对外面的世界……
01外面太危险了
1941年,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占领了贝尔格莱德。
电影开场是一个癫狂的画面。
深夜里,马高和小黑架着一辆马车,身后的乐队奏乐尾随。
他们为何能如此嚣张?
导演非常明白地划出了重点——枪和钱
马高和小黑一块参加了地下党,成为革命同志,加入到反法西斯斗争的事业中。
革命尚未成功。
但革命已经率先让他们实现了个人成功——有了上级组织提供的武器和资金,他们一跃成为呼风唤雨的人上人了。
所以你也就能理解,他们为什么大半夜里一路狂欢,还雇了一支乐队鼓吹奏乐,恨不得天下皆知。
第二天,德军对贝尔格莱德一顿狂轰滥炸。
小黑吃个早餐都不得安宁,天花板的吊灯都被震到餐桌上。
小黑一怒之下
和纳粹畜生拼了。
身怀六甲的妻子想要拦住他,他却说:现在国家更需要我去保护。
小黑的第一个行动目标——娜塔莉。
他一心惦念的话剧演员,现在已经成为德国军官的情妇。
小黑冲上舞台,众目睽睽之下绑走了娜塔莉,大家都还以为是在演戏……
但革命哪有这么多浪漫的英雄救美。
很快,事态变得严峻,纳粹找上门来。
马高和小黑的家人,以及和他们有联系的街坊邻里都不再安全,不得不紧急转移。
去哪里呢?
马高的爷爷家,刚好有一个地下室。
男女老少都躲了进去。
地上的世界炮弹纷飞。
地下的人们小心谨慎,生怕被敌人发现,等待着战争胜利的那一天。
1945年,二战结束,贝尔格莱德解放。
马高和娜塔莉走上街头,加入庆祝的人群。
然而地下,却没有等来重见天日。
封闭还在继续。
二战在地底下还没结束。
他们就如此生活了二十年,直到……
02地下的生活充满希望
封闭生活虽然有诸多不方便,但忍忍也就习惯了。
不要低估人们的忍耐力,也不要低估人们的生存智慧。
整整20年,他们一步都没有踏出过地下室。
日常的照明靠脚踏车人工发电。
洗澡水同样是人为供应。
澡堂子就是用床板隔出的两层洗澡间,上面人的洗澡水可以流到下面的人身上,一点不浪费。
因为地方小,房间与房间之间全是“坦诚相见”,整个地下室就像是一个昏暗的话剧舞台。
一个荒诞式的“新家园”。
一开始,他们也碰到过许多麻烦,诸多不习惯,但时间一长,他们也已适应了这种生活。
甚至开辟了另一种属于地下的生活方式。
比如电影的另一版译名:
《没有天空的城市》。
这个地下室没有天空、没有自由,密不透风,但20年的时光,足以把这里变成一个“地下社会”。
从入口的台阶朝下看,这里更是如同一个微型的地下都市,逼仄的空间分出了教室、电影院、理发店、酒吧……一应俱全。
商店里,客人排成队向商贩购买面包。
广场上,小孩奔跑着打闹,大人抓回逃出圈外的猪。
四周没有墙壁,但每个人还是建盖各自的“家”。
人们怎么会甘于如此委曲求全的生活?
大家真的不会闹着要出去吗?
这就要说到,要维持一个封闭社会运转,不可或缺的燃料——谎言。
03再坚持一会,胜利就属于我们了
就在地下的人共克时艰的时候。
两个人已经过上了神仙般的日子——马高和娜塔莉。
战争结束了,国家重建了。
马高成为革命英雄,身居高位。
娜塔莉则嫁给了他,成为光荣的革命家属。
而马高的战友小黑和那些地下的人呢?在官方记载中,他们都在战争中遇难了。
小黑还因为英勇事迹,被树立为榜样,被孩子们学习和景仰。
为了让地下的人乖乖呆着,“药”不能停。
这药,是马高制造的精神致幻剂。
他用尽一切办法让地窖里的人相信,外面的世界危机四伏、战火不熄,只有地下是最安全的避难所。
比如隔一段时间,马高就在楼上不定时发布防空警报,伪造纳粹空袭场景恐吓。
地窖日常接收的收音机,实际上,每段内容也都被人为篡改,不停播放纳粹和苏联的实时战况。
电影院播放着“最新战事”。
告诉大家敌人正在反扑,国家命运来到最紧要的关头。
甚至,为了让他们觉得时间没有那么难熬。
时间被偷偷做了手脚,好像在地下没有经过那么多年。
因为无法外出,食物都是由地上的马高供给。
只不过大家不知道,他们每天吃的,都是和平年代生产的狗罐头。
每当地下的人们情绪低落时。
总要时不时创造一些感人的事迹,激励他们继续奋斗下去。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了。
一会是马高翻滚下楼梯
“没什么,我的朋友,盖世太保拷问我了,该死的法西斯混蛋。”
一会是娜塔莉满身伤痕,衣衫不整地倒在地上
“那些德国佬,他们,他们……他们简直是禽兽……”
地底下的人一看。
声泪俱下。
以满腔的仇恨和怒火,投入到生产事业中:我们要鼓足干劲,争取早日消灭敌人。
源源不断地生产着枪支和弹药。
这些军火,再被马高卖出,赚个盆满钵满。
和娜塔莉的小日子可不过得美滋滋。
04当地下遇见太阳
地下室不仅隔离出两个世界。
也分隔出两代人。
如果说小黑这一辈的老人,还曾怀念地面上的空气和模糊的自由,那么下一代的孩子,脑袋里从来就只有这个地下世界的生活。
到这里,一个问题随之产生:
地下室里的人继续生息繁衍,那么一代代下去,这里的人们还需要外面的天空吗?
电影里,有一个角色:
小黑的儿子祖凡。
可以说,他是跟这个地下世界一同“诞生”的。
当年,小黑的妻子逃难到地窖,当晚难产而死,祖凡来到世界看到的第一道光,就是地窖脚踏车上的灯光。
小黑的父亲是南斯拉夫游击队队员,英勇善战、无所畏惧。
但祖凡却生长得呆头呆脑,傻里傻气。
偷了猴子的香蕉后,连皮带肉一整根吞进嘴里。
就连作战也是慌里慌张,一点忙都帮不上。
在封闭的地下。他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他们看待一切事物的方式,都是战争逻辑。
比如父子俩闯入片场,剧组正在拍摄一部反法西斯电影。
这时候父亲激动地告诉儿子:
看,这些就是德国鬼子。
于是对着片场的演员开枪扫射,狂轰滥炸,沉醉在一派狂喜之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马高禁锢的远不止他们的生活和自由,还有他们的认知和思想。
归根结底
这群被地下桎梏的人,每天在狭小的世界里生存,在逼仄的视野中单薄发展,早就退化得跟不上时代,注定要被快速的现实社会舍弃淘汰。
影片里,有这么一个镜头。
他们夜里行船,河边有一头鹿。
祖凡兴奋地大喊:马!
一个从谎言里长大的人,也自然而然地指鹿为马了。
赶上破晓时分,火红的太阳从远处的林边升起,照射出光亮。
此时,20年没看过日出的小黑笑了。
从没见过太阳的祖凡,也眯起眼睛。
地下外的世界,自由的味道。
他第一次亲眼看到。
第一次知道。
却发自本能地爱上。
《地下》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以荒诞解构国家历史的故事。
它隐喻了社会中那些我们未曾怀疑、并视为绝对正确的事情。
就像导演库斯图里卡镜头里的南斯拉夫
通过恐慌和宣传,把事实挡在门外,让“地下室”里的人,觉得掌握了真理,生活得最幸福。
那么,真相的扭曲意味着什么?
导演没有明说。
但Sir注意到了一句台词
“战争不是战争直到弟弟杀了他的哥哥”
是什么让弟弟对哥哥,举刀相杀?
或者换句话说:
是谁构建了最开始那个停滞闭塞、完整又诡异的地下室?
导演暗示我们,是摒弃现实的人为操纵。
马高用一台监控器观察着地下的生活,事实上,他不是真正担心地下人们的吃穿用度。
而是恐惧变数,恐惧眼前的“和平”被打破,自己努力营造的世界功亏一篑。
电影的导演剪辑版里,安排了这样一组讽刺的对比。
上一个镜头,收音机里传来消息:
在德国空军的掩护下,赶赴莫斯科的空降兵已部署完毕,距离莫斯科被攻破指日可待。
地下室里的人民听完后一个个沮丧绝望,准备在莫斯科沦陷的那一刻集体自杀。
下一个镜头,收音机在马高的指导下转换内容:
莫斯科严防死守,终于击退德军撤出城区。
一下子,他们又兴奋了起来。
抱作一团,手舞足蹈,嘴里高喊:
莫斯科守住了
地下的世界里,这是逆转的一天。
局势转危为安。
可事实上,这个世界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生过变化。
他们的恐惧是被引导的恐惧,他们的欢乐是被引导的欢乐,他们的适应是被引导的适应。
地下的人们每天都在自以为奉献革命的狂欢中此起彼伏。
可事实上,遭受的偏偏又是一场敷衍应对的人为灾难。
他们的苦难,没有人看见。
他们好像一起改变了什么,其实从未改变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罐头盖的日与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