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身份 』
宁波吸引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卢飞
“喝奶茶”,是中国女生进城赶场的必备环节。衣服可以白试100件,奶茶必须顺一杯回家:
拿着一杯去冰五分糖带黑糖珍珠的500ml奶茶,撕开粗大吸管的塑料袋,将尖头用力向下,“啵”一声完美戳开塑封,并且丝毫没弄弯尖头部分的瞬间,你的压力和焦虑终于找到了舒展的渠道,用力吸一口,甜蜜充满味蕾,此时正巧吸入几颗珍珠,伴随着Q弹的嚼劲,简直令人疯狂。
< class="pgc-img">>不管在几线城市,女孩多半爱喝奶茶。
奶茶市场如此火爆,开一家奶茶店那不是数钱数到手软?
- 1 -
“创业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改变世界,当时大学学业还算轻松。专业平面设计属于饿不死,但赚不到什么钱的工作。”2015年,卢飞加盟某奶茶品牌,在宁波一所高校边开了第一家奶茶店。
学设计的,却做起了茶饮。
< class="pgc-img">>从店面选址、材料甄选到产品把关,卢飞自认为已准备妥当,但实际运营却远比他想象的困难,早先设想的美好场景被各种堆积如山的问题所吞噬。“高看自己的优势,低估市场难度,这也许是每个初创业者的通病,我也不例外。”
开业初期,基本只有朋友熟人捧场。
第一个月,营业额5000元......
第二个月,营业额4000元......
第三个月,营业额6000元......
料、工、费,每个月都有着好几万的亏损,这让卢飞心急如焚。
奶茶店所处学校周边,客流量绝对客观,那究竟是产品问题?还是宣传不到位造成的?“每天上课、睡觉甚至上厕所都在想着如果改变现状,要不然投资可就打水漂了。”
那时总??公司确实有设定的营销活动以期望挽救亏损的现状,但对于卢飞这几个大学生创业小白来说“哪有钱烧”。那就只能寄希望于产品身上,希望能让产品可自带味觉记忆点,自带营销属性。
< class="pgc-img">>只要进店的顾客,卢飞都会抓着他们询问意见。
“奶盖有点太齁了。”
“价格贵了点。”
“奶茶的种类一般。”
......
......
“那时确实比起同行最低价贵了1-2元,但实际活动优惠下来甚至会更便宜。”
其实当奶茶店正式营业时,卢飞甚至连一杯奶茶如何制作都不清楚。“大敌当前之时,才发现自己竟薄弱的手无缚鸡之力。”从了解各类原料的特性与应用开始,茶饮知识也一点点被他摸透......将部分原料替换是否合适?能不能将配方重新调配?选用其他技术呈现的效果会不会更好?
例如多数年轻人不喜欢茶的苦涩味,喜欢茶的口感,而冷泡技术可以降低原茶本身的苦涩。在芝士之外,水果也有烘托茶底的特点......
< class="pgc-img">>随后便是漫长的产品改善。
“腻”,重来
“偏苦涩”,重来
“珍珠过硬,影响口感”,重来
“绿茶口感不够丰富,试试红茶”,重来
......
......
除了想方法自己研究改良,卢飞也会借鉴一些较知名的品牌配方进行融合。周边的朋友熟人几乎都成为卢飞实验品中的一员。那段时间,为了改良茶饮口感,他们每天喝几十杯是常事。
“每天都快喝到吐,大家的体重也明显不受控制了,为了奶茶店能‘活下去’,大家都成为‘有难同当,有肉同胖’的战友。”回忆起当初那股子“劲”,卢飞忍不住开玩笑道。
一方面根据顾客的反馈不断地改良,使得产品口感提升,另一方面类似朋友圈集赞打折等营销方式,在控制实际成本下去推广。慢慢地回头客变多,口碑也相继传了开来,越来越多人知道,学校附近的一条小巷子里,有一家好喝的奶茶店。
< class="pgc-img">>门店的营业额从开始的惨淡变到日均3000元以上,这才让卢飞??感觉奶茶店的生意好像还可以。但他想要的远远不止于此,“我每天依旧非常焦虑,因为要走的路还很远。”??创业前几个月,能在凌晨2点之前睡觉,对于卢飞来说极其奢侈,失眠状况比之前任何时候都更加严重。他要面临的事情更加具体,运营、仓储、供应链等,每一步都是难题,都需要一点点学习,一步步解决。
半年时间内,卢飞拿下宁波代理权,8家分店相继开业。
这段创业经历留在卢飞印象里依旧有一种巨大的兴奋感,可比起局限于这一方小天地,为他人做嫁衣,卢飞更喜欢挑战。
< class="pgc-img">>脱离加盟店后,卢飞团队还曾与某奶茶品牌资源重组,一年内突破80家门店。
【一年时间内的“爆发式增长”。】
卢飞不好意思地否定这个形容“和有些茶饮品牌相比,我们发展的并不好。”
第二年卢飞还是选择与前合伙人正式分家,做属于自己的奶茶店。
??那时宁波茶饮市场刚起步,大家都处在1.0时代,因为大多数人还并没有完全掌握行业发展方向和定价规律,市场很客观。各家玩法不同,靠自己也许能摸索出一些新的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
- 2 -
2018,收购茶风。
这年,卢飞只休息了5天,而在这样的忙碌背后,作为宁波吸引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他,每走一步都需要他反复探索和尝试。
问及创业过程所遇到的艰难,“卖房卖车算吗?”卢飞笑道,记得那段时间资金紧张,一度靠自己垫钱维持。
“其实最大的困难应该就是自创店比加盟店要会的事情多太多了。”
卢飞大学专业是平面设计,利用专业优势,对“茶风”重新包装和定位。门店装修自己来,产品包装设计自己来,门店设备维护、产品体系升级等等,事无大小。
< class="pgc-img">>他每年依然会花一定的时间去尝试将现有的全部产品口味做调试,寻找更健康好喝的搭配。其实当初那段“喝到吐”的经历令他依旧心有余悸。茶风不断地有各种各样的创意想法,卢飞希望能冲破传统奶茶行业的桎梏大胆尝试,即使想法很荒谬。“现在的饮品趋势越来越注重健康,往质量优先发展绝对没坏处。”
路易波士系列的茶饮,是卢飞团队创新产品。路易波士茶是一种产于南非的饮品,虽然叫茶,但??本质上却是一款草本,它的功效很多,不同于一般红茶及绿茶,路易波士是完全无咖啡因的天然饮品,甚至可以替代日常的水来喝。另一个不健康因素,就是人们习惯使用不健康的植脂末加强奶茶顺滑细腻的口感,而卢飞却选择成本较高却相对健康的一款由马来西亚进口的淡炼乳替换。
糖分超标、反式脂肪酸超标、高脂肪含量、咖啡因含量较高,这些关于茶饮的负面信息事实存在。而卢飞团队所研究的就是如何将不健康的替换成健康的成分。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如今躺着赚钱的奶茶市场已经过去,与同档次的门店竞争,就要做到比对方更好喝。每当有新品研发出来,恨不得能立马和大家分享,如果心有顾忌,只能说明这个产品还不够好。”
即使产品研发后,相同的配方,经过不同店员调配,呈现时所可能出现的“差异”都会直接影响到顾客对产品的第一印象,“新鲜事物的背后必然潜藏着一份未知,如果是顾客所爱那自当收获一份满足,但如若是厌恶之味,那可能就会成为我们的风险。”如何“去差异化”是卢飞正在思考的。
人体的细胞随时随刻都在进行新陈代谢,每过七年,一个人身体里的全部细胞会完成一次更替,也就是说,你不再是七年前的那个你,你完成了一次彻彻底底的改变。
从学生到创业者,再到宁波吸引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每一年,卢飞都在改变。
< class="pgc-img">>2019年,卢飞另一个项目“正常的茶”也正在启动。
“正常的茶”这个名字就取得很有“卢氏风格”。
宁波人物:为何会取“正常的茶”,难道还有不正常的茶?
卢飞:你觉得这杯茶是正常的还是不正常的???可能你今天去试是正常的,明天试又可能不正常。去尝试,才会有意想不到地惊喜......
这是一个摊开在社交网络的时代——在Ins、微博、朋友圈po照的欲望,已经彻底改变了很多人选店、选餐厅、选目的地的方式。
< class="pgc-img">>< class="pgc-img">>< class="pgc-img">>而卢飞正是抓住这一点,将正常的茶店铺设计转变方向,不同茶风传统街边店的模式,以大店模式重新定义奶茶店,营造一个精致的空间,让顾客愿意坐下来慢慢体验。
这个就像是一万小时定律,开头没有方向。一个外行,决定做茶饮,然后去研究。任何事情只要花时间、工夫研究,总会有方向。
- 3 -
【茶风的“风”应该是疯子的“疯”】
茶风的包装上写着“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是卢飞从同名小说《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获得的灵感。“??对疯子而言,其实我们是神经病。”
书中所描述的每个情节,卢飞依旧印象深刻,疯子和天才很难去定义。就像茶饮,如何做到??让顾客喝得意想不到?如何在产品上面做新的延伸、新的突破?卢飞一直想把??产品与品牌的理念做得更深,让??整个??品牌不局限于??表面,而给更多的人带来惊喜。在这个时代,要想成功,必须要做出爆品,有引爆市场的产品和策略。
【问及对于创业的心得】
这个话题自然绕不开当初的战略选择,如何经历亏损?又如何找回方向感的?
卢飞盯着天花板,眨眼的速度也开始加快,眉毛挤向鼻梁,足足思考了半分钟后 用“说不上成功但是折腾下来了”来形容。
“我也算创业三次,不能说百分百的成功率,但通过坚持,我至少还能‘活着’。”
“产品的高品质与创新自然是首位,其次便是服务,做到让顾客在购买前后都能有良好的体验。毕竟顾客满意才是竞技场里唯一的度量衡。”
“我们的初衷很简单:做好每一个产品,然后形成品牌。”
< class="pgc-img">>创业的难度在于无论境况有多么糟糕,依然要坚守本源,才有可能突破瓶颈。同期很多奶茶店都以关店为结局,而茶风却有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加盟,从1到20+,是让卢飞觉得??支撑下去的原因。在他看来,一个作品是否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而一个公司是否成功,团队关系着很多必然条件。
卢飞有着自己的一套商业模式和运作机制,去年9月,他开始尝试打造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平台,为加盟店和那些想创业的年轻人帮助,从门店形象设计到门店运营管理等全方面。“如果非要说有一天会因为什么栽跟头,那很有可能是我们背离自己的原则和文化。”
< class="pgc-img">>约翰克里斯朵夫曾经说“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成自己的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一天天的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说腔走板。”
当创业逐渐进入平稳期时,在卢飞还会时不时拿这段话提醒并鞭策自己。
2019年,
卢飞说,自己有个小目标,
连锁店实现20+到200+......
>着热浪不断袭来,茶饮摆摊又双叒“卷疯了”。
泰奶、老挝冰咖啡、马黛茶等异域茶饮热度空前;“蛙仔气泡水”等高颜值产品硬控年轻人。
今年奶茶摆摊有什么新形势、新顶流?
一番调查下来,我发现有人“出摊2小时收入1000元”,也有人“卖出6杯就感觉爆单”……
出摊2小时收入1000元
今年“奶茶摆摊”出现新顶流!
最近我发现,人山人海的夜市里,出现了新顶流——
各种声称有养生滋补功效的“健康水”成为众多摊主的新选择。山东、广州、杭州、成都、郑州……多地甚至兴起“中医夜市”,进一步催热养生茶饮。
网友热评:
“冰镇凉茶来一罐,火气立刻就消散”
“熬最晚的夜,逛最养生的市集”
“一杯特调养生茶,满足味蕾、滋养身心”
我了解到,山东烟台95后姑娘小卓,今年5月起利用下班时间摆摊卖“养生凉茶”,“生意最好的一次,拿了200元左右的原料,卖了将近1000元”。
据小卓介绍,她的产品有3款:香茅柠檬、乌梅薄荷、洛神山楂饮,单杯10~15元。产品配方与原料源自一家专注于养生凉茶的厂家,成本并不高,每天提前在家泡煮好拿到摊位上卖。
小卓的摊位在一个地铁口附近,仅由一个移动推车和几个保温桶组成,周边有社区,人流量比较稳定,“很多年轻人只要碰到了,都会买一杯”。
同样,南昌一个刚毕业的00后小伙,趁着当地推“中医夜市”的契机,突发奇想把哥哥中药奶茶店里的特色饮品拿到夜市上卖。
加入茯苓、人参、甘草等食材的饮品,一亮相就受到夜市消费者的追捧,“这个画风看起来就很健康”。
图片来自小红书博主@中野卉子 已获授权
摆摊作为夏天茶饮的常规玩法,每年都有新流行、新商机。
今年除了养生茶饮热,还有哪些新趋势?我进行了一番探查。
< class="pgc-img">>泰奶、DIY冰杯、珍珠奶茶
今年摆摊这些饮品卖得好
1、泰奶、老挝冰咖啡等异域茶饮,拿捏爱尝鲜的年轻人
今年的奶茶夜市上,主打泰奶、老挝冰咖啡的摊位很多,广东、杭州、武汉、合肥等地都有。
这类摊位通常很有风格,大量融入泰文霓虹灯和典型东南亚配色。产品上,不仅有用塑料袋装的老挝冰咖啡和泰式奶茶,还有一些东南亚特色的柠檬茶、鸡尾酒等饮品。
图片来自小红书博主@小企鹅 已获授权
高辨识度的摊位设计,异域风格的风味,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尝鲜。
2、黑糖珍珠、牛乳豆沙等经典产品,流行夜摊
“在厦门街头偶遇珍珠奶茶小摊”“南京黑糖珍珠奶茶出摊”“最近晋江路边摊风很大的黑糖珍珠奶茶”……
主打黑糖奶茶的饮品小摊,热度空前。
这波流行早有前兆,美团外卖发布的上半年饮品数据报告显示:黑糖奶茶在2024年销量上升127位次,成为今年名副其实的“翻红爆款”。
不仅全国的饮品店都在上相关产品,甚至还有很多专门店涌现,如今这股热潮蔓延至夜市摆摊。
图片来自小红书博主@无敌思思 已获授权
同样夏天必备的绿豆类饮品仍是夜市C位,各种主打“0”添加的绿豆沙、牛乳豆沙等高频出现,甚至成为很多大学生暑期摆摊首选。
3、 “冰杯效应”来了,DIY饮品成摆摊香饽饽
前段时间,便利店冰杯爆卖时,就有不少人抓住了第一波摆摊商机,“摆摊冰杯,每天多赚400多块”。
在“冰杯效应”下,厦门、重庆、苏州等地的摊主还对冰杯进行了升级,打造出更多“冰杯+”产品,比如制作成西瓜、车厘子、百香果等水果冻;或加入椰子水、冰雪碧、养乐多、营养快线、娃哈哈等饮料,单杯售价8.8元。
图片来自小红书博主@闪闪 已获授权
通过不同元素的DIY组合,既好看又好玩,关键操作简便、成本较低,主打一个稳赚不赔。
4、 “蛙仔气泡水”等高颜值产品,硬控当代年轻人
继“游泳气泡水”大流行后,又一波好看的饮品在地摊上出圈了。
在重庆,有人搭配火锅串串摆摊卖“蛙仔气泡水”,冻冻蛙仔、冰块和薄荷气泡水组合,出品借鉴泰奶的塑料袋装法,一袋售价9毛钱,价格便宜、外形可爱,深受年轻人追捧。
类似的还有草莓气泡水、青提气泡水、百香果气泡水、薄荷气泡水、蓝柑气泡水,以及夜市上一款“樱花奶豆腐”甜品也特别火。
高颜值的外观、多巴胺的配色,一整个拿捏颜值至上的年轻人。
< class="pgc-img">>图源来自小红书博主@Shopaholic_5v 已获授权
5、 “10元咖啡”“5元伯牙绝弦”,狂刷存在感
南京“10元咖啡阿姨”走红之后,全国各地兴起一波雀巢“手冲咖啡”的复刻热潮,比如“武汉傻小子10元手冲咖啡”“益阳好姐妹10元手冲咖啡”等。
江苏一网友模仿南京阿姨走红的核心密码——真诚和透明,其咖啡小摊前拉着写有“冰块、冰美式、冰拿铁、热心肠”“原料主打咖啡和冰”的条幅,不少年轻人被种草。
此外,汕头的“5元版伯牙绝弦”,借势当红品牌招牌产品的热度,吸引了大批“猎奇”年轻人。
摆摊,也有摆摊的生存法则
地摊经济日益火爆,越来越多年轻人涌入摆摊大军。
小红书上有几十万条关于如何摆地摊的笔记;抖音上与摆地摊相关的话题,播放量超过800亿次。
其中不乏“摆摊两小时,收入近千元”“辞职摆摊后月收入过万”的案例,然而深入调查之后我发现,摆摊赚钱并不容易。
比如,武汉的小关,投入近2000元在夜市摆摊卖养生茶饮,初期销量一度徘徊在个位数。
“有时候一天能卖出去六杯,我觉得就是大单了”,小关感慨道。
据小关分析,他推出的“陈皮山药汤”“竹蔗毛桃茅根水”“山楂洛神柠檬茶”等养生产品,虽说打出了差异化,但夜市上卖茶饮的摊位太多了,“柠檬茶、酸梅汤、绿豆沙、鲜榨果汁等应有尽有,100米内就有10余个。”
“要想在一条街里脱颖而出,需要花费的心思不比开店少”,江苏新中式茶摊摊主大隐表示,从选品、选址、备料、出品、定价、宣传,每个环节都需要下功夫。
看似低门槛的摆摊,其实有不少门道,甚至还会遇到许多始料未及的困难。
诸如“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是常态”“38度的天气坚持出摊”“你会变得比父母还要关注天气预报”等真实体验,揭示了“日入千元”背后的辛酸与努力。
摆摊,有摆摊的生存法则。不是什么火,卖什么就能赚钱,而是结合流行和所在夜市的具体情况,打造出自己的核心优势。
对于摆摊奶茶,你怎么看?欢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和观点。
<>为一个喜欢黑糖的吃货,几乎喝遍了深圳各种网红店的黑糖奶茶,黑糖撞奶,黑糖挂壁奶茶,名字千变万化,评测的标准只有两个,珍珠有没有嚼劲,牛奶够不够纯。
但是我还是喜欢在东海缤纷B1里一家默默没有名气的台湾小店的黑糖奶茶,珍珠柔润又有嚼劲,浓浓的黑糖味又不是很甜,如果吸起来是软糯的,那就是芋圆,如果是软中带嚼劲的,就是黑糖珍珠了,虽然没有人排队,但是真是一杯诚意满满的奶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