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山东省“新新向党 益骑鲁力”网约配送员群体“暖新”服务行动启动仪式在济南举行。记者从现场获悉,截至2027年4月,山东将重点建设1600个“骑手驿站”、100家“骑手食堂”、100家“骑手药堂”、350个“暖新港”,全面构建“骑手驿站”服务矩阵,为外卖骑手送出就餐、就医等多项专属“福利”。
活动上,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山东省外卖行业党委联合济南市外卖行业党委、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与美团、饿了么、曹操送、达达、闪送、顺丰同城、金同达、盒马鲜生等8家全国性网约平台企业,以及骑寄驿站、超意兴餐饮、漱玉平民大药房3家爱心企业,签订《“益骑鲁力”网约配送员群体“暖新”服务行动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内容,济南超意兴餐饮有限公司将在全省连锁指定门店建立100家“骑手食堂”,为骑手制作提供“10元专属套餐”,免费为骑手提供喝粥、饮水等服务;漱玉平民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将在全省连锁指定门店建立100家“骑手药堂”,免费为骑手提供充电、饮水、歇脚休息,以及自助检测血压血糖服务。此外,漱玉平民公司还将每年开展两次“骑手驿站”公益义诊和爱心捐赠主题活动,为骑手提供免费义诊、健康监测和捐赠爱心物资等服务;漱玉医疗济南全福医院每年推出1次专属体检套餐,为骑手定制平价优惠的体检项目及相关福利。
目前,首批150个工商银行“骑手驿站”,50家超意兴快餐“骑手食堂”、50家漱玉平民大药房“骑手药堂”已经对外卖骑手开放。
“‘新新向党 益骑鲁力’网约配送员群体‘暖新’服务行动是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是多方联动提升网约配送员群体服务质效的创新实践,将重点实施固本强基、素质提升、规范配送、服务保障四项工程。”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朝波介绍,根据行动计划,截至2027年4月,全省网约配送企业(骑手)党支部应建尽建;开展网约配送站党建阵地规范建设,实现骑手配送行为、站点环境等规范化管理;制定网约配送员群体党建“骑手驿站”星级建设规范标准等。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外卖骑手党员身份信息互通核验机制,上线了“新新向党”小程序和美团、饿了么App骑手端的“骑手驿站”服务。此外,工商银行山东省分行面向骑手发行“工银新市民卡”。
记者从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山东将持续丰富“暖新”行动内涵外延,扎实开展好“骑手友好社区”建设,进一步提升网约配送员群体归属感、获得感、荣誉感,不断增强党在新就业群体中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努力擦亮“新新向党 益骑鲁力”党建品牌。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王鹤颖 通讯员 刘祈鹇)
源:【海报新闻】
大家送来的物资
海报新闻记者 金立红 报道
11月20日中午,临沂市沂水县杨庄镇东寨村格外热闹。50多位老人来到村子里新开的“幸福食堂”,品尝出锅的第一顿饭菜。村支部书记任兰胜告诉海报新闻记者,这家“幸福食堂”得益于大家的热心,“我们发出号召后大家捐款捐物,物资能吃到明年了!”
任兰胜介绍,东寨村有千余人,而80岁以上的老人有61名。由于村中青壮年多外出打工,村中的留守老人、孤寡老人数目每年逐步增加。为了保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幸福,村两委计划建设一家“幸福食堂”,让老人免费吃午饭。
村中老人在“幸福食堂”吃饭
“食堂非一朝一日的活动,需要我们天南地北东寨人的鼎力支持和帮助。”村两委在村中的群里呼吁大家伸出援手帮忙。500、1000、3000、5000……大家的热情让任兰胜感动不已,“还有很多人送来米面粮油等物资,都能用到明年了!”
“小饭碗”装着“大民生”。任兰胜表示,“幸福食堂”不仅仅是为村内老人提供吃饭的地方,更希望是通过食堂这个民生平台,实现村庄在社会治理能力上的一次提升,“我们正计划着扩大范围,让70岁以上的老人都能来‘幸福食堂’免费吃饭。”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众日报记者 李明 黄露玲 刘春德
无人照料、就餐不规律、精神孤独等,是持续困扰大多数农村留守老人的老大难问题。为切实提升农村留守老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省多地积极探索,推出“幸福食堂”“一元餐厅”等多种方式,为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
“村里为老人们想得很周到,饭菜几乎天天不重样,饭前老人们在广场上跳跳舞,在图书室读读书,在阅览室看看报,饭后还可以到休息室睡上一觉,老人们生活得健康开心就是咱做儿女的福。” 广饶县李鹊镇黄东村志愿者韩玲说。
“一元餐厅”由党支部领办,餐厅负责人由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各项事务须经村党支部研究决定,确保集体资产不流失。同时,设立“爱心汇”基金,鼓励有能力的党员带头,向“一元餐厅”捐款捐物,既减轻了村集体负担,又提升了服务水平。建立志愿服务机制,党员带头,定期到“一元餐厅”开展义务劳动、爱老敬老等志愿活动。
此外,为进一步做好“一元餐厅”,让好事办好、可持续,广饶县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上设定了门槛,开办餐厅的村集体年收入需至少达到15万元。
《广饶“一元餐厅”解了百姓愁事》
“看着老人们在这里吃着可口的饭菜,还能拉拉家常解解闷儿,做儿女的就放心了。今天中午,我们姐妹们都拿出看家厨艺,多做几道拿手菜,趁着假期和老人们一起乐和乐和。”10月7日上午,广饶县李鹊镇黄东村“一元餐厅”里笑语不断,韩玲一早就来到这里做起了志愿者,跟大家一起忙着洗菜炒菜。
韩玲在东营上班,老家在黄东村。父母住在村里,都70多岁了,无法就近照顾让韩玲感到对父母亏欠很多。村里开办了“一元餐厅”,正好解决了她的挂心事。“村里为老人们想得很周到,饭菜几乎天天不重样,饭前老人们在广场上跳跳舞,在图书室读读书,在阅览室看看报,饭后还可以到休息室睡上一觉,老人们生活得健康开心就是咱做儿女的福。”韩玲说。
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无人照料、就餐不规律、精神孤独等问题,广饶县探索推行村党支部领办“一元餐厅”,老人只要交上一元钱,就能吃上可口的午餐。该县今年年内计划建成100家,目前已投入运行61家。
村党支部领办“一元餐厅”,稳定的村集体收入是“底气”。陈官镇北户村党支部书记张学铭这几天正忙着张罗该村“一元餐厅”的开办事宜。两三年以前,北户村还是一个单纯靠种植为主的传统农业村,一年到头村集体收入寥寥无几。围绕村集体经济破壳,2018年开始,北户村开始尝试党支部领办爱蒲编织农民合作社,并引进一个规模130亩的肉牛养殖项目,仅此两项为村集体每年带来30余万元的收入。“村里有了钱,说话、办事有底气多了。”张学铭笑着说。
“我们推行‘一元餐厅’坚持务实管用,在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上设定门槛,开办餐厅的村集体年收入至少达到15万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好事办好,可持续。”广饶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胥高远说,“下一步,我们将在‘一元餐厅’功能延伸上做好文章,着力打造成为宣传党的政策、汇集村情民意、调解矛盾纠纷、丰富文化生活的新窗口、新阵地,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看到更多新变化,真正从心里说‘好’。”
除东营广饶外,大众日报还持续关注济宁、威海荣成等地对“暖心食堂”的积极探索……
济宁市按照“典型引路、梯次推进、打造品牌”的思路,在全市100个村(社区)推广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幸福食堂”,并以“幸福食堂”为载体,在满足老年人日常就餐的基础上,围绕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开展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活动。
荣成市通过 ‘信用+志愿’的模式,“暖心食堂”人工全部由志愿服务来解决。截止9月底,荣成市“暖心食堂”将达335处。在这些“暖心食堂”,60岁以上老人来吃饭,每顿不超过5元钱;80周岁以上老人以及特殊困难老年人每周可享受5次以上免费用餐。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