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招商加盟奶茶店
在签完合同交了钱后
公司消极履约
导致奶茶店经营失败
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商业欺诈
还是刑法上的合同诈骗罪?
投资加盟奶茶店,但在签完合同交了钱后,公司消极履约导致奶茶店经营失败,300余名投资者分别付出了11万元至40万余元不等的加盟费共计损失5400余万元。
2023年1月16日,经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陈某等4人有期徒刑十二年至五年不等,各并处罚金300万元至20万元不等。一审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6月7日,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此案系江苏省首例惩治“快速招商加盟”的新类型合同诈骗案件。
2021年3月,李女士接到自称某知名奶茶品牌总监的电话,对方极力推荐公司二线品牌“雪莲”。“明星代言引流、网红直播带货,大型网络平台和热门综艺节目推广,与多个外卖平台深度合作……”这些说辞让李女士心动不已。
在直营店看到一天有两三万元的营业流水,试吃过产品后,李女士与公司签订了加盟合同,共付款11.6万元。
然而,公司在培训、选址、装修、研发、推广等方面提供服务的承诺一个都没兑现,当得知当时试吃的产品是其他品牌时,李女士向警方报案。
检察官走访加盟奶茶店
2021年9月,接到公安机关的案情通报后,秦淮区检察院依法适时介入,详细梳理案件事实和相关证据。
自2020年8月起,陈某、张某实际控制并经营南京某餐饮公司,以78%的加盟费作为招商服务费,委托刘某、王某所在的某管理公司,为“雪莲”奶茶提供短期招商服务。
该管理公司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投资者信息,假冒知名奶茶品牌招商人员进行虚假宣传,在线下商谈中以知名品牌奶茶饮品冒充自有产品给投资者试饮,虚增直营店营业额,以提供选址、装修设计、饮品培训等开业指导和宣传推广等服务,诱骗投资者签订单店或代理特许经营合同。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规定,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具有特许经营资质、成熟的经营模式和相关运营管理能力。而南京某餐饮公司运营不到1年,只有一家直营店,“雪莲”商标2021年3月才通过初审。
快招加盟多以民事诉讼或仲裁方式维权,该案到底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商业欺诈还是刑法上的合同诈骗罪?
案件被移送至秦淮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办案检察官对该案证据详细审查,向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提出引导侦查意见,引导侦查人员就线上引流招商、线下商务洽谈及直营门店具体营销手段和品牌公司的商标溯源、实际履约能力及消极履约行为、加盟门店的经营状况、加盟钱款去向、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方面等侦查取证。
同时,检察官走访了知名饮品企业,深度了解加盟的经营模式和行业惯例,查阅相关书籍和论文,对类似案件进行深入研究,并听取了专家意见。经审查,办案检察官认为,犯罪嫌疑人陈某等人涉嫌合同诈骗罪。
庭审现场
2022年9月,经秦淮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先后四次开庭审理此案。2023年1月16日,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对陈某、张某、刘某、王某等4人作出一审判决。
检察官提醒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两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在加盟品牌店之前,要通过正规官方的渠道,了解加盟品牌的实力、价值,以及招商加盟的方式,不要轻易相信各种虚假的口头话术和承诺。如果遇到品牌公司违反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的情况,可以向主管行政机关投诉,依法维权。
作者:雒呈瑞 盛蕾 孙雪雪
来源: 江苏检察在线
速招商加盟奶茶店
在签完合同交了钱后
公司消极履约
导致奶茶店经营失败
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商业欺诈
还是刑法上的合同诈骗罪?
投资加盟奶茶店,但在签完合同交了钱后,公司消极履约导致奶茶店经营失败,300余名投资者分别付出了11万元至40万余元不等的加盟费共计损失5400余万元。
2023年1月16日,经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陈某等4人有期徒刑十二年至五年不等,各并处罚金300万元至20万元不等。一审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6月7日,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此案系江苏省首例惩治“快速招商加盟”的新类型合同诈骗案件。
2021年3月,李女士接到自称某知名奶茶品牌总监的电话,对方极力推荐公司二线品牌“雪莲”。“明星代言引流、网红直播带货,大型网络平台和热门综艺节目推广,与多个外卖平台深度合作……”这些说辞让李女士心动不已。
在直营店看到一天有两三万元的营业流水,试吃过产品后,李女士与公司签订了加盟合同,共付款11.6万元。
然而,公司在培训、选址、装修、研发、推广等方面提供服务的承诺一个都没兑现,当得知当时试吃的产品是其他品牌时,李女士向警方报案。
检察官走访加盟奶茶店
2021年9月,接到公安机关的案情通报后,秦淮区检察院依法适时介入,详细梳理案件事实和相关证据。
自2020年8月起,陈某、张某实际控制并经营南京某餐饮公司,以78%的加盟费作为招商服务费,委托刘某、王某所在的某管理公司,为“雪莲”奶茶提供短期招商服务。
该管理公司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投资者信息,假冒知名奶茶品牌招商人员进行虚假宣传,在线下商谈中以知名品牌奶茶饮品冒充自有产品给投资者试饮,虚增直营店营业额,以提供选址、装修设计、饮品培训等开业指导和宣传推广等服务,诱骗投资者签订单店或代理特许经营合同。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规定,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具有特许经营资质、成熟的经营模式和相关运营管理能力。而南京某餐饮公司运营不到1年,只有一家直营店,“雪莲”商标2021年3月才通过初审。
快招加盟多以民事诉讼或仲裁方式维权,该案到底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商业欺诈还是刑法上的合同诈骗罪?
案件被移送至秦淮区检察院审查起诉后,办案检察官对该案证据详细审查,向公安机关侦查人员提出引导侦查意见,引导侦查人员就线上引流招商、线下商务洽谈及直营门店具体营销手段和品牌公司的商标溯源、实际履约能力及消极履约行为、加盟门店的经营状况、加盟钱款去向、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方面等侦查取证。
同时,检察官走访了知名饮品企业,深度了解加盟的经营模式和行业惯例,查阅相关书籍和论文,对类似案件进行深入研究,并听取了专家意见。经审查,办案检察官认为,犯罪嫌疑人陈某等人涉嫌合同诈骗罪。
庭审现场
2022年9月,经秦淮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先后四次开庭审理此案。2023年1月16日,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对陈某、张某、刘某、王某等4人作出一审判决。
检察官提醒
《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特许人从事特许经营活动应当拥有至少两个直营店,并且经营时间超过1年。在加盟品牌店之前,要通过正规官方的渠道,了解加盟品牌的实力、价值,以及招商加盟的方式,不要轻易相信各种虚假的口头话术和承诺。如果遇到品牌公司违反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相关规定的情况,可以向主管行政机关投诉,依法维权。
来源:检察日报、江苏卫视、南京市检察院、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
作者:雒呈瑞 盛蕾 孙雪雪
源 | 闵行检察
商家促销一波接着一波
购物中遇到“李鬼”品牌怎么办?
看检察官教你如何“避坑”!
01 冒牌“周杰伦同款奶茶”
首先出场的案例“主角”是“周杰伦同款奶茶”——的冒牌产品
周杰伦《说好不哭》MV彻底带火了麦吉奶茶,于是,有些“李鬼”品牌便想浑水摸鱼。彭某、胡某、周某等7人伪造奶茶品牌麦吉公司授权书、作品登记证书,收取加盟费并销售假冒麦吉奶茶注册商标的杯子等物料,共骗得加盟费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金额分别达到35万余元和13万余元。
近日,闵行区检察院以涉嫌合同诈骗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彭某、胡某、周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
检察官提醒
对于经营者而言,在决定加盟品牌前要擦亮眼睛,仔细查看其相关授权证书,并在品牌官网上检索验证,避免造成高额损失。对于消费者而言,在“get”偶像同款时,也要详细了解消费商品的信息,避免消费假冒商品造成的利益损害。
02 冒牌膳魔师
接下来出场的案例“主角”是这几年风一直很大的品牌“膳魔师”——的冒牌产品
说起“膳魔师”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影视明星代言,还有各种高科技加持。而产品的大火恰恰成了那些不法分子仿冒的动机。犯罪嫌疑人明知从他人处采购的膳魔师品牌保温杯系假冒,仍然以低价购入高价卖出的方式对外销售牟利,与公司签订货物采购合同,售卖假冒产品,非法获利人民币20余万元。
近日,闵行区检察院以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犯罪嫌疑人汪某等三人批准逮捕。
检察官提醒
发家致富无捷径,大家在利益面前务必理性。生产者售卖假冒产品,不仅严重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也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广大消费者也需多多提升自身法律意识,多多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支持正版,保护知识产权;如遇售假,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03 冒牌兰蔻化妆品
下一位出场的案例“主角”,想必各位集美们都耳熟能详,它就是国际大牌兰蔻——的冒牌产品
原价420元的兰蔻粉水仅需160元,760元的极光水仅需350元……这能信吗?被告人低价购得假冒的7000余瓶兰蔻柔肤水、近2000瓶精华水等货品,并由直播、零售等渠道销售获利。
近日,闵行区检察院以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被告人王某、徐某杰提起公诉。
检察官提醒
电商时代的到来,优化了消费者购物体验,也让一些不法分子动起了浑水摸鱼的歪心思。经营者售卖假冒产品,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商标管理秩序和市场竞争秩序,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在购买化妆品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多了解真假化妆品的基本知识,切莫贪图便宜给犯罪者可乘之机。
04 消费者自身
大家见识了这么多侵权产品,是不是维权意识有了很大的提升呢?另外,友情提醒:消费者在谨防商家套路的同时,也要注意自身行为哦~
外出就餐,消费者最关心的就是食品的安全卫生问题,如果一家店的点评里出现有卫生问题,那恐怕它的生意就要大打折扣了。罪犯刘某正是抓住了店家的这一“弱点”,在食品卫生上做起了手脚,在两个月吃到了三次铁丝,本想趁机敲诈勒索一把……却不料等待他的却是牢狱之灾。
经闵行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后,以敲诈勒索罪判处刘某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4000元。
检察官提醒
食品卫生安全是每个餐饮经营者应该做到的重中之重,这既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自身品牌最好的维护。在严格把关食品卫生和质量的同时,经营者也要提高防范意识,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如若遇到本案中的类似情况,不能只想着息事宁人,而是应注意留存相关证据,交由相关部门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