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5日,在第15届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大会上,市商务局发布了《天津2021天津餐饮行业发展报告》,以数据展现天津餐饮行业的快速发展现状。
天津有着悠久的商业文化底蕴,是一个崇尚创新、开放包容的城市。伴随着天津筑城建镇、开埠兴市,天津餐饮业起源于民间、得势于地利、发展于兼取,凭借九河下梢的富饶物产和天津人“好美食、喜尝鲜”的民风食俗,逐渐形成了与地理、物产相联系,以精湛独特的技法、善于烹制河海两鲜为主要特征的天津特色餐饮文化。
餐饮业始终是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最活跃的商业元素之一。今年1-8月,全市限额以上餐饮营业额实现了93.2亿元,连续8个月累计同比增速保持在30%以上,1-8个月累计增长达34.9%,较2019年1-8月增长6.9%,显示出天津餐饮业的发展活力。
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餐饮业态经营者达11.85万户,其中,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的社会餐饮服务经营者达6.3万户,这一数据与“十二五”末期相比,增长了2.15倍。餐饮从业人员约100万人,同期增长近1倍。年营业额超亿元餐饮企业达15家,超10亿元企业达5家。
本市形成了一大批长年经营天津菜的传统企业和津菜品牌。目前,全市共认定食品餐饮类老字号品牌93个,其中,食品饮料类老字号68个,餐饮类老字号25个,市级餐饮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7个。代表“天津三绝”的狗不理、耳朵眼、桂发祥等中华老字号餐饮企业加快向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成长为天津餐饮的领军型企业。登瀛楼、利顺德、鸿起顺等一大批天津耳熟能详的老字号门店依然是承载天津餐饮文化、推动餐饮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津菜典藏、富祥集团、百饺园等一批新的津菜品牌企业快速崛起,以听潮海鲜、帝壹海中鲜、三个渔夫等为代表的海鲜类餐饮企业遍地开花,见证着天津人“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的海鲜情结,成为本地餐饮市场新的中坚力量。
本市连续7年安排专项支持资金,出台早餐示范店建设标准和政策指南,选树行业标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目前,本市固定早餐门店超过5000家,经过市场监管部门备案的流动早餐车达9481辆,全市基本形成了以早餐示范店为骨干、以流动早餐车和连锁便利店搭售早餐为补充,多元化网点支撑的早餐服务供应体系,基本满足了市民的早餐消费需求。去年以来,为进一步满足地铁乘客与周边市民的早餐消费需求,本市推进“地铁e站”餐饮便民车项目。目前,已在29个站点开设了餐饮服务便民车。
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餐饮行业也毫不例外。目前,全市通过网络经营备案的社会餐饮服务经营者达32000余家,超过餐饮市场主体总数的一半以上。今年以来,天津餐饮业通过数字化营销渠道实现营业额占比超过40%。
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天津成为率先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之一。天津将重点建设地标性商圈,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深化金街步行街改造工程,创建新型消费场景;打造“夜津城”,建成夜生活聚集区;培育形成金街、意风区、五大道、文化中心、老城厢—古文化街等国际消费同步、荟萃国际名品的地标性商圈。
同时,吸引更多国内外知名品牌进入天津,扩大品牌商品和品牌店市场供给。弘扬津味美食文化,推动老字号品牌焕发新活力。
借助国家会展中心(天津)项目,引进一批会展龙头企业,推进以会展服务、会展旅游为重点的会展产业生态链建设,打造功能强大的天津国家会展经济区。
全力打造“购天津”主题活动,发展新型消费模式和数字商业,推介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商旅文娱新项目,形成国内外知名的引领消费新平台。
加快培育一批高品质的服务业从业人员队伍,打造特色服务形象店、连锁店,叫响天津服务模式、立住天津服务形象,扩大“天津商业服务品牌”全国影响力。(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 今晚报记者郑妍)
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
天津西青区,西北至东南走向的赛达七支路、八支路连接着东北至西南走向的赛达一大道、赛达二大道,其间画出一片四四方方的土地。透过铁栅栏围墙,深灰的厂房大楼清晰可见。
厂区正门口墙上,依次写着狗不理集团、天津宏仁堂药业、天津同仁堂集团。向内径直走去,一个极大的碧绿色人工湖映入眼帘,湖对面是一座气派的深灰色系办公楼。
这里几乎囊括了张彦森重点控制的企业,多年以来,其也被称为老字号运作能手。
杂技演员出身的张彦森上演了“开挂”人生,2002年参与到天津同仁堂的改制后,一步步将狗不理、天津宏仁堂两个品牌收于麾下。数次股权转挪腾移,如今这3个老字号已发展成张彦森的家族企业。
2014年成为三个老字号实控人以来,他不断为其上市铺路。2015年,狗不理食品挂牌新三板;2018年,天津同仁堂申报IPO,而天津宏仁堂的第二大股东里,也早有了上市公司中新药业的身影。
不过,千禧年之后,张彦森未如设想中大展拳脚,旗下企业上市之路并不顺遂,到了2020年,上市计划戛然而止,回归原点。
杂技演员下海经商,关联企业达上百家
张彦森目前为狗不理集团、天津同仁堂集团、天津宏仁堂药业3家老字号的实际控制人。其中,持有天津同仁堂集团41%股权,持有狗不理集团72%的股权,而天津宏仁堂目前为天津同仁堂的子公司。
追溯历史,这些企业都有着较为厚重的过往。
1644年张孙氏在天津创办了张家老药铺,后来发展成为如今的“天津同仁堂”。1858年,狗不理包子始创,按照狗不理说法,袁世凯曾将包子献给慈禧太后,从此名声大振。而创立年头最短的也要回望至1980年,天津市医药集团旗下成立了一家“天津市第五中药厂”,这成为了天津宏仁堂的前身。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张彦森关联企业达上百家。除狗不理、天津同仁堂、天津宏仁堂外,个人还控制其他餐饮品牌、投资公司、商贸公司等,此外,还在河北沧州农村商业银行、河北正定农村商业银行、廊坊开发区融商村镇银行等担任董事职务。
惊人“战绩”,让张彦森的人生衍生出传奇。
出生于1959年12月的张彦森,未满12岁离开山东老家,到天津市杂技团当起演员。根据坊间记录,他“每天五点多起床,头朝下拿大顶练功”。
1994年,张彦森结束了23年的杂技演员工作,开始下海经商,首选便是进入广告和餐饮行业。彼时,张彦森的妻子高桂琴开始任职天津国际新闻中心对外联络副部长。
妻子在电视台任职副台长兼任广告部门主任,丈夫对外创立餐饮公司和广告公司,张彦森夫妻二人财富积累迅速。
根据公开报道,1995年,张彦森将自己创建的媒体广告宣传公司——永泰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业务拓展,新成立了包括餐饮在内在私营综合性企业——森永泰企业集团,此后又创办了永泰科工贸有限公司、永泰电视购物有限公司。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目前天津森永泰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由张彦森之女张文控制。
5年拿下3个老字号,背后股权腾挪术
张彦森“开疆扩土”盯上老字号,还是在约20年前。
2002年,正值天津同仁堂开始改制,彼时张彦森开始担任天津同仁堂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
改制中的天津同仁堂,正是在张彦森带领下开始吸纳狗不理、宏仁堂两个品牌。
天津宏仁堂前身为成立于1980年1月的“天津市第五中药厂”,系全民所有制企业,隶属于天津市医药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天津医药集团将天津宏仁堂的股权拆分为两部分,52%置换给了中新药业,48%卖给了天津同仁堂。
将天津宏仁堂收入囊中,两年后的2005年2月,天津同仁堂又以1.06亿元竞拍取得了当时天津狗不理包子饮食(集团)公司的全部国有产权及其对子公司所持股权,占比82.17%。2005 年4月,天津狗不理包子饮食(集团)公司经过产权制度改革设立为天津狗不理集团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有媒体披露当时浙江同方带着3亿元现金也来参加竞拍,但因条件限制落败而归。而拍卖下狗不理包子股权仅2个月后,天津同仁堂就以“狗不理有限的竞拍成交额1.06亿元超过了天津同仁堂股东天津市药材集团公司母公司天津医药集团的预期”为由,将按照竞拍时的每股对价,持有的狗不理43.17%的股权转让给张彦森控制的天津森纳尔餐饮有限公司。
当时的张彦森为天津同仁堂总经理,但天津同仁堂的国有法人持股比例仍为61%。
面对这笔关联交易对价的几千万的股权收购款,天津森纳尔餐饮有限公司直到2008年时才支付齐全。2009年,天津市国资委出具一个相关意见,认为,“此次股权转让双方签署了转让协议并履行,转让过程清楚”。
一番运作,张彦森成了最大赢家。通过这笔交易,张彦森在2005年就已经成为狗不理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这也是他真正拿下的第一个老字号。
这期间的张彦森不断进击,一步步增加自己在天津同仁堂的持股。数据显示,2003年、2005年,天津市药材集团、天津有线电视台等所有股东两次对天津同仁堂按持股比例增资。根据出资情况,张彦森以现金出资3740万元持股34%;张彦明出资550万元持股5%。
2006年时,天津同仁堂再次接受中新药业转让的天津宏仁堂股权,此后持股比例增加至51%。
2007年,张彦森版图上老字号的棋子落定。当年5月,天津市电视台决定出让3%的天津同仁堂股权给张彦森,其一举成为天津同仁堂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了41%。至此,张彦森也开始真正控制“天津同仁堂”、“天津宏仁堂”两个老字号。
以此计算,从2002年开始参与天津同仁堂改制,到2007年拿下天津同仁堂实际控制权,张彦森只用了五年时间。
此后2008年至2015年,张彦森逐步从天津电视台、天津市药材集团公司等股东手中收购了天津同仁堂股权,天津同仁堂的国有股东也逐步退出。
2015年2月,张彦森和高桂琴正式成为天津同仁堂实控人。次年,天津同仁堂再次转让狗不理集团股权,均由张彦森等人接盘。
两家折戟IPO,天津同仁堂谋求曲线上市
股权腾挪到张彦森手中后,这3家老字号也走上了各自的资本征程。
2015年,狗不理集团旗下的狗不理食品、天津同仁堂集团相继在新三板递交公开转让说明书,第一次走上资本之路。
当时的天津同仁堂主打产品包括肾炎康复片、血府逐瘀胶囊等药品,每年尚需几百万花销找代工厂生产。2013年、2014年,天津同仁堂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亿元、4.7亿元。
2015年年底,天津同仁堂成功在新三板挂牌,这一举动极为迅速的吸引到天津天士力健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其以5.1亿元的对价收购了同仁堂集团40%的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天津天士力健康背后的控股股东为天士力控股集团,旗下的天士力股份已经在A股上市。
转眼2016年底,天津同仁堂宣布公司开始进行上市辅导,准备冲刺IPO。
2018年4月,天津同仁堂披露A股招股书,正式开启上市征程,但由于公司审计机构瑞华会计师事务所于2019年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此次IPO申请不得不中止审查。
不过,第二年,天津同仁堂更换审计事务所为信永中和,恢复IPO申请,依然未能成行。去年年底,天津同仁堂宣布调整了上市计划,“经过认真研究和审慎考虑,拟终止本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并撤回相关申请文件”。
天津同仁堂终止此次IPO,公司第二大股东天津天士力健康宣布转让出天津同仁堂的股权。
根据公告,2021年3月22日,天津天士力健康与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丽珠集团”)签署协议,转让天津天士力所持有的天津同仁堂集团4400万股股份,占天津同仁堂股份总数的40%,交易完成后不再持有天津同仁堂股权。
这也被视作一次谋求曲线上市。记者注意到,在丽珠集团发布的公告中就表示,“天津同仁堂经营业绩稳健,产品独特且有良好的发展潜力。2021年3月9日,天津证监局已公示接受其IPO的辅导申请。本交易完成后,本公司不仅可在中药业务发展方面与天津同仁堂进行一定的协同,而且还可以通过其现金分红或首次公开募股上市等方式实现相应的投资收益。”
此后,丽珠集团再次回应投资者,“公司中药业务发展与天津同仁堂有一定的协同,通过此次股权投资,公司亦将实现相应的投资收益。”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同仁堂集团的资产总额为9.49亿元,净资产为6.65亿元。2020年度,同仁堂集团的营业收入为8亿元,净利润为1.97亿元。
同样在2020年,狗不理食品也宣布在新三板摘牌。“根据业务发展及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的需求,结合自身业务发展需要以及当前实际经营状况,经董事会审慎考虑拟向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申请终止挂牌。”
数据显示,狗不理食品在2018年度、2019年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9亿元、1.5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24亿元、0.28亿元。
相比之下,天津同仁堂与中新药业联营的天津宏仁堂业绩相对更好。
根据中新药业年报数据显示,天津宏仁堂在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2020年度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6亿元、2.8亿元、3.15亿元、3.5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343万元、6605万元、5966万元、7050万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李云琦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王心
来源:新京报
话说,京油子、卫嘴子。一谈到吃,天津人有说不完的话题。改革开放40年来,天津人用在吃上的消费,从人均不足11元猛增到6250元,增长了568倍。
天津餐饮业从业人员从1978年近5万人增长至150万人,提高了30倍,不论是国家烹饪大师、星级酒店主厨,还是路边的煎饼大姐、砂锅小哥、撸串排挡……每10个天津常住人口就有1人在为“舌尖上的天津”默默付出。
记者从天津餐饮业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获悉,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天津餐饮业抓住机遇,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取得了傲人的成绩。行业规模迅猛增长。截至2018年底,全市餐饮收入从1978年的1.2亿元增长到1000亿元,增长了833倍,平均增速为18%。网点数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不足1000户,增加到2017年底的66000余户,增长了近70倍。行业结构也不断优化,从改革开放之初,市场主体以国有为主,到目前95%以上为个体、私营及三资企业;餐饮消费由有什么吃什么,到如今想什么吃什么;从吃饱到吃好,再到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文化 。
40年天津餐饮业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导,呈现出大众化、个性化、规模化、标准化、差异化、安全化的特征,餐饮业不断满足百姓大众日益增长的旅行及用餐消费需求,同时带动农林牧渔业、旅游业、建筑业、商业等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一带一路”中餐文化走出去,带动扶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天津餐饮业从业人员从1978年近5万人增长至150万人,提高了30倍,成为社会和人民生活中最为息息相关的民生服务行业。“餐饮业 ”、“互联网 ”等创新带来餐饮业全面变化,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连锁化程度不断提升,绿色成为发展的主要发展模式,零售化、品牌化、在线化、数据化模式化趋势明显,行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记者赵颖妍)